蓮生活佛文集第81册「真佛儀軌經」精選分享.一九八九年三月美國真佛密苑
001.序言『真佛儀軌經』序
我在寫完第八十本書之後,思考第八十一本書將寫些什麼好呢!有一天清晨我剛起床,望向窗外,窗外的樹,別人家的屋頂、草地,全是瑩白的霜雪,這時我心中突然呈現一片光明,啊!我何不寫「真佛儀軌經」。
書名是「經」,其實不是讀誦的「經」,而是「經緯」的「經」。我想,很多弟子,皈依了「真佛」,皈依了「蓮生聖尊」,但對於「真佛密法」仍然陌生,而且有無從下手之感,這是為何?
有的人住在很遠很偏僻的小國,無法同修,對儀軌很矇矓。有的人雖參加同修,但對充滿著奧秘和複雜的儀軌,無法深入。有的人竭盡畢生之力研究它,偏重於現實,事理無法圓融,落入了偏邪,反而有障。因此,當我看見一片光明的霜雪之後,我覺得有必要撰寫一本「真佛儀軌經」,使「真佛密法」的儀軌,更加明明白白的顯現出來,使初習者有門可入,對奧妙與複雜變得深入而有條理,一切圓融而了然。
「一切修法禮儀」,當然是名相繁多的,當然是浩瀚的,「蓮生聖尊」會整理出重要的,提綱挈領的,把其原理,種種關係,一一的解釋出來,如此建立了儀軌的經緯,方便世人知道修法之用。在這本書的寫作之中,我會將繁瑣的禮儀,把它湛縮精簡,但不失精義,在修法上又配合佛理,予以有組織系統地表現出來,示出儀軌的簡,及儀軌的雅,完全用問答的方式,簡單明瞭的補綴完成。
為的是:執簡馭繁。一目了然。其實,蓮生聖尊在真佛密法的事法及理法的儀軌及口訣上,已撰寫完成了四本書,也即是:「秘中秘」。「奇中奇」。「法中法」。「佛中佛」。
慧根深厚的人,從修證的方法及修證的佛理之中,「行解雙修」早已可得開悟之境,依著四本書的儀軌、守其戒津、密修其法,更發了大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踏著「蓮生聖尊」的腳步,用無上智慧的觀察,覺悟入世及出世,可得菩提的妙樂。
然而,往往一個尚未皈依的人,或一位剛皈依的弟子,有人問他什麼是真佛密法,或是如何實修,或其奧妙何在,仍然答不出來。假如一個皈依很久的老弟子,連這些都答不上來,那是很慚愧的事。
「蓮生聖尊」如今將自己證悟的真理,用「言教」及「文字教」等等的方法,教化眾生,使眾生也能到究竟的解脫。為了 教化眾生,一定要有一套神聖而崇高的典雅儀式為之。這就是「真佛儀軌經」,一切修法禮儀的問答。
本書的特色有三:
第一,真佛密法的基本結構,全部呈現完整。
第二,「事法」及「理法」均兼顧之,用問答方式寫作,分篇分類,使讀者便於查閱,最宜人手一冊。
第三,深入的研究,其奧秘顯現,所有真佛上師可以講授弘揚,方便講解之用。
此書要旨:建立正信。不落偏邪。為「真佛儀軌經」寫一偈:我醒見霜雪。光明心幾載。幽靈湖之畔。實得觀自在。一燈寫儀軌。無非神與聖。天地任變改。經緯是被蓋。
002.皈依灌頂儀軌
1、問:蓮生聖尊的著作,我們讀了不少,對「真佛宗」有深刻的印象,對「真佛密法」的修行產生興趣,希望得到蓮生聖尊的傳承,剛開始如何入門?
答:要入「真佛宗」的門,任何一個人,一定要先皈依,受灌頂。皈依就是「皈向」、「依靠」、「救度」的意思,皈依金剛上師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叫做四皈依。
皈依「金剛上師」,是因為金剛上師是親自證明佛所說的一切,已無疑惑、煩惱、超越了生死之活佛,由其引度,就沒有錯。
皈依「佛」,是因為佛是大覺大悟的覺者,其智慧是真知灼見,所以向佛學習,就沒有錯。
皈依「法」,法就是佛所覺悟的道理,我們深入研究佛理,實修真佛密法,就可以達到超凡入聖的境地。
皈依「僧」,僧如聖賢,是弘揚佛法者,也是我們的導師,我們要向他們(聖賢)學習及請教。
至於受灌頂,灌頂是「真佛宗」的一種儀式,取自天竺國王即位的時候,用四大海水灌於其頂,表示祝賀之意。而一般人要入「真佛宗」學習「真佛密法」,就由金剛阿闍黎,設立壇,而行灌頂的儀式。初皈依者,所受的灌頂,是「結緣灌頂」。
而灌頂的種類非常多,有:摩頂灌頂、授記灌頂、放光灌頂、受明灌頂、息災灌頂、滅罪灌頂、增益灌頂、降伏灌頂、光明灌頂、甘露灌頂、種子灌頂、智印灌頂、事業灌頂、法器灌頂、阿闍黎灌頂………等等。這是依儀式及意義而有所分別。
受灌頂者,表示諸佛大慈大悲,已給于印記印心,得法緣也,可以從初發心至阿闍黎,已具足皈依灌頂儀軌,正式入門,是自行修至圓滿的「後補佛」。因此灌頂儀式,從佛菩薩以至八部眾生,莫不是歡喜讚嘆。灌頂即是:生如來家。定紹佛位。要入「真佛宗」學習「真佛密法」,一定要先皈依,受灌頂。這樣才算是正式的入門。
2、問:學習真佛密法,不皈依,未受灌頂可以嗎?
答:舉一個例子來說:皈依受灌頂,正是學生入學的註冊。不皈依,未受灌頂,祇算是旁聽,未正式入學。本宗的同修道場,歡迎大家旁聽及學習,但要真正的入門學法修行,一定要受皈依及灌頂,才算因緣具足。蓮生聖尊是「真佛宗」的創辦人,也是傳授「真佛密法」的大導師,欲學習「真佛密法」者,宜速速皈依受灌頂才是。
3、問:金剛阿闍黎對初入門者的灌頂儀式如何施行?
答:結緣灌頂的儀軌如下:
一.金剛上師先結密壇(灌頂儀式之壇城),又名曼陀羅壇,即布列諸尊圓滿之壇法。
二、受灌頂的弟子先頂禮上師,再禮拜壇城。
三、金剛上師持灌 頂瓶,即觀想虛空中飛來四龍,四龍吐水入灌頂瓶(這是象徵四大海水),這個灌頂觀想是「灌頂的大祕密法」。此四大清淨水,倒灌弟子的頂,使弟子身無垢,洗弟子的心無垢,弟子身心清淨,如佛無異。
四、金剛上師持鈴,搖鈴,鈴放光,照弟子,金剛上師觀想鈴放大光明,照灌頂弟子全身。唱偈:結緣灌頂諸佛子。放光淨諸功德眾。五濁眾生令離垢。同證如來淨法身。
五、金剛上師用「印」加持弟子。(弟子頂禮上師,再頂禮壇城,吉祥圓滿。)
六、灌頂法的儀軌,是金剛阿闍黎的祕密法,金剛阿闍黎須向蓮生聖尊學習之,如此才具足儀軌。
4、問:要皈依,受灌頂,理應有何準備?為何先頂禮金剛上師?
答:要皈依,受灌頂,理應有一顆虔誠恭敬的心,因為皈依灌頂不是兒戲,不可隨隨便便。皈依灌頂,是重要的一環,是自己決心修行,對未來的成就具有信心和希望。對金剛上師有信心,就要準備一顆虔誠恭敬的心。
為何先頂禮金剛上師再頂禮壇城,這是先後的問題:因為先有金剛上師,然後才有壇城,壇城是金剛上師所設立的,也就是金剛上師所化現的曼荼羅。有人對壇城畢恭畢敬,對金剛上師不理不敬, 這是本末倒置,不明白先後的緣故。又,金剛上師是佛法僧之總持。對金剛上師不敬,等於對佛法僧均不敬。
5、問:有人居住在很遠的國外,無法親受皈依灌頂,但心中極想皈依受灌頂,怎麼辦?
答:要皈依蓮生聖尊,取得「真佛宗」的傳承,其方式有二:
親自來皈依,也就是先連絡好時間,由世界各地,飛到美國西雅圖雷門巿的「真佛密苑」,由蓮生聖尊親自灌頂皈依。皈依灌頂之後,蓮生聖尊會頒發皈依證書,根本上師法相及修持法本,如此便是取得「傳承」。
寫信皈依,由於全世界各角落弟子遍佈,新人欲親來皈依蓮生聖尊不容易。因此,欲皈依的弟子,祇要在農曆初一或十五日的清晨七時,面對太陽昇起的方向,唸四皈依咒:「南摩古魯貝。南摩不達耶。南摩達摩耶。南摩僧伽耶。蓮生聖尊指引。皈依真佛。」三遍。唸三遍拜三拜。(初一日或十五日,一次即可)。在蓮生聖尊這兒,每逢初一或十五日,便在「真佛密苑」舉行「隔空遙灌」的儀式,給無法親到的弟子遙灌頂。
在自己家中做完儀式的弟子,祇須寫信,列上自己的真實「姓名」、「地址」、「年齡」,隨意附上少許的供佛費,信中註明是「求皈依灌頂」,然後寄到美國的「真佛密苑」。蓮生聖尊收到信後,會給大家寄上「皈依證 書」及上師法相,同時指定從何法修起。這也即是取得「蓮生聖尊」的傳承。Sheng-yen Lu
「真佛密苑」的地址:17102 NE 4Oth Ct. Redmond WA. 98052 U.S.A.
6、問:親來灌頂與隔空遙灌有何不同?
答:是一樣的功德。親來灌頂合於禮儀。隔空遙灌也同樣合於禮儀。
為什麼「隔空遙灌」也合於禮儀呢!因為蓮生聖尊有攝召法力,這是極秘密的「攝召撥遣」,一位開悟的金剛上師,實在已達法身周遍,光瀰六合的真實意境,不但能攝召行者前來受灌頂,且能撥遣空行母到行者居住的地方去授灌頂,這即是「攝召撥遣」之功。
有人受遙灌,自覺天降清涼水。有人受遙灌,聽見師尊法語。有人受遙灌,重病轉輕,輕病旋痊。有人受遙灌,不孕症的夫人,馬上得孕,誕生一男。其他感應,不可勝數,蓮生聖尊誓願宏深,悲心救苦,作大醫王,信不誣也!遙灌頂,不誣也!親來灌頂,隔空遙灌,沒有分別。
7、問:能施行「隔空遙灌」的上師,須具備何種功力?
答:三大成就:
第一種成就,得乘空遊行成就。此成就能撥遣空行母,持灌頂法水,飛行千萬里,施於全世界皈依弟子的真實灌頂境界。
第二種成就,得攝召藏形成就。此成就能攝召弟子前來壇城,也就是將弟子元神攝到密壇,施于法水灌頂,這就是秘密的攝召藏形成就。
第三種成就,得本尊大光明成就。金剛上師已得變化本尊,令自身成本尊三摩地,在三摩地中光明遍照全世界,就以此光明法流灌頂所有的皈依弟子,這就是本尊大光明成就。
這三大成就,原來是秘中秘的變化,要知道萬法唯心,一心顯現萬法,這種變化之理,是極深奧的功力,唯有真正的金剛上師才能清楚明白,一般法師及世俗凡夫是無法意會的。
8、問:為什麼金剛法及阿闍黎灌頂,又不能遙灌呢?
答:其實任何法均可以遙灌的。祇是金剛法及阿闍黎灌頂,均是準備修習無上大密法的,到了金剛法及阿闍黎灌頂(上師灌頂)是準備要傳授他人密法的重要灌頂。
在金剛法的修習之中,及阿闍黎的成就,均有許多特別及重要的口訣要傳授,這些深奧的口訣,全要面對面傳授,也就是囗授才能明白,若不口授,實在是難以深入。
所以,金剛法及阿闍黎灌頂,一定要親來灌頂。也即是親來接受蓮生聖尊傳授至要的口訣。所以,本宗規定,金剛法灌頂及阿闍黎灌頂,是要親來灌頂。至於「四加行法」、「上師相應法」、「本尊法」、「一切羯摩法」……。是可以遙灌。
003.壇城儀軌
1、問:真佛行者在皈依灌頂之後,是否要建立壇城?
答:是必要的。
「壇城」簡單的說,就是「聚集的道場」,其最主要的意義,是自己能在這淨室之中,每日好好安靜的打坐修練,不受外人的干擾。本宗規定,每日最少一修。這「壇城」就是修法的地方,也就是供奉菩薩諸尊的地方。
「壇城」為何必要,因為初修行的人,靜坐修法,以「安靜」為要,而且供奉諸尊,一見勝妙莊嚴,也會心生歡喜,樂於在壇城久坐。「壇城」的建立,更利於「觀想」修法,有「壇城」等於有一個「方向」。
「壇城」的意義如下:一、安靜。二、莊嚴。三、方向。四、修法。五、神聖。
2、問:真佛 行者本身窮困,基於環境,無法佈置壇城,可以嗎?
答:蓮生聖尊以為,最好在能力範圍之內,盡力的去佈置壇城。如果確實沒有能力,或家人反對,無法建立「壇城」,那就不必勉強。這樣子的真佛行者,可以找到較空閒的時間,較安靜的地方,用「方便觀想」,「壇城」在虛空之中,一一想清楚了,仍然可以修法。本宗較重視「壇城」,因真佛密法,有秘密義,因而重視壇城的佈置。
禪宗的修行,並不一定重視「壇城」,禪宗行者,「行、住、坐、臥」均可修禪,山林原野池畔均可坐禪。真佛密法由於重視「觀想」,所以「建立壇城」或「觀想壇城」是非常重要的。有能力的,要「建立壇城」。沒有能力的,要「觀想壇城」。
3、問:何謂金剛界曼荼羅與胎藏界曼荼羅?
答:金剛界曼荼羅及胎藏界曼荼羅合稱兩部曼荼羅,也即是密教的「金胎兩部」。此兩部均是成佛悉地的法門。金剛界曼荼羅就是諸佛始成果相之法門,是智果也。胎藏界曼荼羅就是眾生本具理性之法門,是理因也。
4、問:佈置壇城是要「隆重」好,還是「簡單」好?
答:有能力的可以「隆重」些。沒有能力的可以「簡單」些。統統一樣好,但要佈置的莊嚴為要,必須的法器具足為要,法器若不具足是不如法的。重要的法器有三:金剛鈴。金剛杵。唸珠。
5、問:壇城淨室的選擇重要嗎?
答:蓮生聖尊以為,甚重要的。有些法師認為不重要,心中虔敬即可,其實這是一般法師不明白「風水原理」的緣故。如果,隨便把密壇安置在大樑之下,或背靠大窗戶,或人行走道,或廁所門對出來……。不要談到風水如何如何,其實自已的心裡早已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了。
「風水之學」就是無形的環境之學,所以淨室改裝成密壇,密壇又是「神聖交歸」之所,淨室的選擇非常重要,不可疏忽。蓮生聖尊認為,將淨室改為密壇,注意要點如下:清淨兼安靜。藏風聚氣。密壇方向合於行者磁向。密壇方向逆水。安裝密壇的那一面牆,無上空下空,左空右空,是堅實的一片牆。光線適中。這些要點如能全部具備那是最好,若不能全部具備,則須要堪輿師親臨指點改正。
「密壇風水」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密壇要「勝妙莊嚴」,密室「清淨溫柔」,在「上供三寶,下濟四生」之修法中,無形之中,福慧增長了,真佛行者得大成就了。這是「佛」、「壇」、「人」三者合一。即是「天」、「地」、「人」三者合一。
6、問:蓮生聖尊已把壇城淨室的風水說得非常清晰明白,下愚眾生仍然不明白,怎麼辦?
答:這樣吧!可以不必理會「逆水向」、合不合「行者磁向」。祇要房間清淨安靜,安壇的那一面牆堅實。如果再不明白,宜請堪輿師勘察。因為佈置密壇是一生一世之事,並非一年兩年,請懂得風水地理的大師來看看,仍然有必要的。
將來,蓮生聖尊雲遊四海之時,若到貴地,可以親自去勘察大家的密壇,那就不會出差錯了,這是一等一的保險。
7、問:密壇如何佈置?
答:依四種曼荼羅,確有些不同。
我舉出「真佛密苑」的佈置法,如下:牆壁上中央是釋迦牟尼的曼荼羅圖。牆壁上右方是彌勒菩薩的曼荼羅圖。牆壁上左方是千手觀音的曼荼羅圖。
金身像:中央是阿彌陀佛(瓷製)。右方是瑤池金母(木雕)。左方是觀音菩薩(木雕)。而其他金身像,蓮華生大士、地藏王菩薩、不動明王、四臂觀音、準提佛母…在阿彌陀佛的座下方。分散而整齊的排列有序。
右方佈置一舍利塔(內有金剛舍利二粒,其他舍利四粒)。左方佈置一米曼達羅及經書。在佛菩薩之前方,設立供養,一般是五供或八供,也 有達三十七供的。
五供是:「花、香、燈、茶、果」。燈由燭代。
八供是(由右而左)螺、果、塗香末、燈燭、檀香三支不燃、白花五朵、滑水(水加肥皂粉)、開水。供品全用淨瓶或淨碗裝著(金、銀、銅、瓷等器具均可)。真佛密苑的八供是排成二列,上列是供奉諸佛菩薩,下列是供奉自身觀想變成本尊之用的。
八供的意義是:二水:功德水。花:布施。香:持戒。燈:忍辱。果:禪定。塗香:精進。螺:如意。密壇點常明燈。密壇最前方置香爐香案。香案的前方置放法器。真佛密苑的佈置,大致上是加此,另有彩色的布紋,華蓋,多色的哈達,是增加其莊嚴肅穆之用,更顯得勝妙異常。
8、問:壇城的主尊,應供奉何尊?
答:壇城的主尊就是供奉在正中央的那乙尊。這是因人而異的。蓮生聖尊以為,最好將自己的本尊供奉在正中央,也就是你將來日日修法的本尊(最投緣,最喜歡的那乙尊)。
這原因有二:我們將來的修法成就,就是直接變成「本尊」。本尊在中央,也是「便利」觀想之用。另外一般供奉佛菩薩金身,以單數為宜,一尊、三尊、五尊、七尊……。為什麼?因為單數必現出「中央主尊」,又有一說 ,單數是陽,雙數是陰,單數排列較美觀(金身之數量,以金身為主,圖片不計)。
供奉排列的程序,其大小順序是「佛」、「菩薩」、「金剛」、「天神」、中央主尊,右方大位,左方小位。若金身甚多,可以排列二層甚至三層五層。
9、問:請再次依序談談壇城上下排列的方法好嗎?
答:牆上可裝上曼荼羅圖片。第一層供奉主尊及諸尊。主尊諸尊左右可安上「常明燈」。右方「塔」,左方「經書」。再下是八供。再下是香案。再下是修法的法器。
10、問:要佈置壇城之前,還須要注意什麼?
答:選擇好密室,在佈置壇城之前,最好先「洒淨」,洒淨就是清淨密室。因為密室以前可能是臥室,也可能是工作室、書房、儲藏室,有可能藏有其他污穢的靈在其中。因此,除了打掃乾淨之外,要有洒淨的儀式。
最簡單的方法是,選擇「除」日,用「大悲咒水」由內向外洒一洒,這就是大悲咒水的洒淨。大悲咒水洒淨是使密室的鬼靈離去,及惡魔種種之靈不能存於密室。如此,行者在密室修法,身心無驚怖,也不會有種種惡事,惱亂了行者的心。這是因為密室清淨之故。「洒淨」之法,方法甚多,但真佛行者用「大悲咒水」 洒淨即可。
11、問:壇城全部安置完成,接著要作什麼?
答:壇城安置完成,就要替壇城的佛菩薩「開光」與「結界」。開光有開光的儀軌,結界有結界的儀軌,這兩個儀軌均非常重要,不可疏忽。
「開光」就是佈壇落成,佛菩薩諸尊安立,行者擇日致禮而供奉,開光有時候也叫開眼。這是依據「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經曰:「如是供養儀則已周備,復為佛像開眼之光明,如點眼相似,即誦開眼光真言二遍。」
行開眼儀軌時,行者必當捧香華、佛供、燈明等。茲將開光儀軌,述之如下:
準備開光布(新的棉布)。開光筆(新的毛筆)。開光鏡(新的圓鏡)。紅硃砂。
一、行者唸清淨咒,唸召請咒,奉請佛菩薩諸尊。
二、行者舉開光布,雙手展布,作遙擦拭狀,即是清淨金身像,使金身不染塵埃之意。
三、行者用開光筆,沾紅硃砂之汁,遙點金身像。此時右手執筆,左手持開光鏡,開光鏡的鏡光對正金身像。
四、行者此時一邊唸咒,一邊用開光筆遙點金身像的部位,也就是「鏡」、「筆」、「咒」三者合一。
五、藏密的開眼真言,譯成中文如下:「天之神光,地之神光,日月神光,開眼開光咒,開眼光觀視世界,開口光開口度眾,開耳光聞聲救苦,開心光慈悲眾生,開手光法印扶持,開足光飛行萬里,開金身毫毫放光。嗡。阿。吽。攝。」(此咒共唸二回)
六、行者獻供養。
七、行者誦經唱讚禮拜。
八、迴向:開眼行者依。心王之住所。諸尊傳法緣。開覺自性歸。吉祥圓滿。
開光之儀軌,祇要清淨莊嚴,心中虔敬,合於禮儀,佛菩薩諸尊慈悲,沒有不下降的。若真佛行者對開光儀軌不熟,不敢自己開光,同時沒有信心,怎麼辦?可以請真佛宗的上師來舉行開光點眼的儀式,也可請懂得開光儀軌的法師來做。再沒有辦法,可以寫信告訴在美國的師尊,祈求師尊替壇城開光,師尊雖然在美國,但在自己的真佛密苑之中,可依你的住址及壇城照片,施行遙開光法。
12、問:壇城結界之後,是否容許其他人入內參拜或參觀?
答:這個問題有很多弟子問起,所以詳細說明如下:
壇城原是秘密之結集,是神聖交歸之所,一般閒雜人、不信者、污穢者……實不必讓他們自由出入走動。免得觸犯輕忽罪。壇城可以請自己的上師出入指導,自己的同門出入同修,也就是同住此三昧者,無妨也。然而,為了應眾生之機,而各現壇城之莊嚴勝妙,讓其他人進內參拜或觀賞,有時候是可以的。但要事先說明入壇城應有的禮貌,這是應機之法,普門示現,接引信眾。有閒雜之人出入的壇城,要常洒淨及結界即可。
004.供養儀軌
1、問:壇城的八供,供養修法如何行之?
答:供養的真實義,對上有親近、事奉、尊敬的實義,對下含有同情、憐惜、愛護的意思。至於供養的最深意義,尚是為了度化慳貪,「度化慳貪」是供養的真實義。
八供佈置好後,每回修法,水果要換新,燈要點,滑水要換,開水要換,香爐要點香。其他的供品,想換的時候,再換可也。
其供養儀軌如下:(簡法)
行者結供養印。觀想宇 宙之中須彌山在中央,而東南西北四天在須彌山的四周圍,而須彌山的東西方有日月。再觀想供品變化,由點、線、面到充滿了須彌山及東南西北四天。三觀想這一切一切的珍寶,全部奉獻給諸尊。
唸供養讚:須彌四洲並日月,化諸珍寶供養佛。種種珍奇諸功德,消業速速證菩提。
加持供養咒:「嗡。沙爾娃。打他架打。衣打木。古魯拉那。面渣拉。堪。尼里也。打也咪。」。散印。吉祥圓滿。
2、問:學會供養法,有何益處?
答:世間的人,若想得最大的福報,就要供養上師、三寶、金剛、護法。由於供養的緣故,表示出行者的虔敬,恭敬無上三寶,便可以得到上師三寶的加被之力,而得到無窮的福報。
蓮生聖尊又說:一個人若想得到人間最大的福報,來世成為人間的國王,或最富貴的人家,祇要他學會了「真佛大供養法」即得如此成就,單單修持「真佛大供養法」,就可以得到無窮盡的福報。要明白此「真佛大供養法」可參閱「真佛祕中祕」第一七頁。要明白「大供養的口訣」可參閱「真佛法中法」第一六頁。要消除怨親債主,可用「真佛米供法施觀」,可參閱「密藏奇中奇」第一五九頁。
3、問:為什麼要供養香、花、燈等等,香、花、燈有特別含義嗎?
答:是有特別含義,任何供品均有含義,我舉三偈如下:
香能除穢惡。煙氣如雲生。慧雲含法雨。恒凝潤群生。「持香供養」的含義,正是滋榮。陽春草木長。百花萌發芽。供養手持花。菩提七寶華。
「持花供養」的含義,並非色法,而是果德圓滿。菩薩修明慧。安住大乘行。為除煩惱闇。長燃智慧燈。
「持燈供養」正是智光恒普照,事法與理法的相應。持燈供養,正是光明顯現。
4、問:為什麼要供養金剛上師?
答:金剛上師是教授佛法金剛乘的師父,而金剛上師一定要經過阿闍黎傳法灌頂才可充任。大部份分四等:
阿闍黎必須是明白事相儀軌,本信心而修行的行者。
大阿闍黎必須是明白理解教理者。
金剛阿闍黎必須是事法、理法均明白,且可智理解者。
大持明金剛阿闍黎必須是無上之智,般若之慧,明心見性,自主生死,依金剛薩埵之性而行的行者。
而真正的金剛上師,是上中下三根均可普攝,明白了內外教理。金剛上師因總攝三寶,以荷擔如來事業為其一生,三寶應該供養,所以金剛上師也應該供養。
5、問:蓮生金剛上師,為何又是大福金剛?
答:蓮生聖尊曾修六度萬行,具足所有的福德,在摩訶雙蓮池能顯現法身而成福德莊嚴的大福王,蓮花童子是利他的大菩薩。因此,蓮生金剛上師具足三大福業:
一、施福業:施於貧窮之人,由布施而獲出世之福。二、平等福:以平等之慈悲心,愛護一切眾生。三、思惟福:以思惟,知得失大小之因緣,得出離之無上之福。由於有這三大福具足,所以蓮生金剛上師的別號是大福金剛,大福金剛能使眾生得福利故。由蓮生金剛上師加持的,均可得福分。供養蓮生金剛上師(大福金剛),則能受諸福報。
6、問:供養蓮生金剛上師,其福分及福報如何?
答:供養蓮生金剛上師,等於供養無量無盡的佛菩薩諸尊,正是廣大無邊的供養,由供養的功德,獲得了無量福聚,隨心所欲可得無量財富,同時生生世世富足 ,並且常生諸佛會中,若惜福佈施修行,可蓮花化生,得六大神通,分身百億,拔濟有情,現世能受福報,往生可達摩訶雙蓮池的淨土。
要知道,蓮生聖尊是福慧具足的。福具足得人天福報。慧具足得法空小果。因而,蓮生聖尊「利覺為因,福慧為果,因行果圓,福慧具足」,也就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直到覺行圓滿。
7、問:什麼是薈供法?
答:薈供,其實薈供,顧名思義,是會合同修者在佛前陳設供養,來貢獻給受供諸尊,請求呵護,以及供養自己本尊。就是「薈供」。
密宗修行者有三根本,是上師、本尊、護法,因此,無論薈供、布薩與供養,均應以此三根本先供養。薈供,更是修行者在密法的「教、理、行、果」四大部門中的「行」的一種修行法門,應該按期遵行。
西藏的制度,薈供日期及對象如次:(以下日期為農曆)每月初一日及初十日,對上師薈供。每月十五日對本尊薈供。每月廿五日對空行母薈供。每月廿九日對護法薈供。以上日期雖為定期薈供,但薈供時對諸佛、菩薩、空行母、護法、天神及中陰、餓鬼等無不在受供之列。
薈供儀式,各教派大同小異,主要唸誦的是百字明、獻曼達、上師心咒或 長咒、讚頌,以及修其教派內的上師相應法等。
8、問:有沒有簡易的方法,供鬼神食?
答:有的。其簡易供法如下:
行者取淨杯在手唸咒:「南摩薩縛怛他▓哆。縛嚕枳帝。嗡。三跋囉。三跋囉。吽。」
行者觀想,杯中一食,出無量食,重重無盡,普濟鬼神眾。再唸:「南摩蘇嚕婆耶。怛他誐哆耶。怛姪他。嗡。蘇嚕蘇嚕。鉢囉蘇嚕。鉢囉蘇嚕。梭哈。」
咒力加持,清淨湛然,水化甘露。唸偈: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嗡。穆帝。梭哈(七遍)。午後,將淨杯之水米向門外洒之。
9、問:有沒有光唸咒語,就算是廣大供養的?
答:蓮生聖尊這裡有一秘密咒,祇唸三遍,等於廣大供養,出外旅行,可唸此咒三遍。「嗡。阿媽噶。補戛。摩呢。唄得媽。哇及拉。打他噶打。維羅割得。三曼打。鉢拉洒拉。吽。」
10、問:對根本上師行大禮拜,其意義何在?
答:完全信服佛法,完全信服根本上師,已把「傲慢」與「我執」去除。已開始與佛法及修行結合在一起。真佛行者已經奉獻了身口意了。
11、問:我們「真佛行者」作祝儀,有意義嗎?
答:祝賀儀軌在進行之中,是莊嚴肅穆的,最大的意義是佛菩薩諸尊放光降壇場,行者消災解厄,福慧增長,修行更進一層。這祝賀儀軌,更是同修儀軌之一,對眾生來說,是極重要的一環,不可忽視,甚至因為莊嚴的氣氛,肅穆的神聖,可以鼓舞人生、安定社會、淨化人心。參加祝賀者,因蒙佛光注照,對未來更具有信心和希望。行者作「祝賀儀軌」,是修行之一,更具有「鼓勵」及「嘉勉」的作用。對於其他的人,也具有「安撫」和「慰藉」的作用。
12、問:「祝賀儀軌」可以獨自在密壇修嗎?
答:最好是同修。因同修的氣氛不同,靈氣不同。同修有同修的特質。也可以獨自修。順其自然,沒有硬性規定。
13、問:我們「真佛宗」對佛菩薩諸尊誕辰,全要祝賀嗎?
答:在宇宙之間,佛菩薩諸尊是不可計數的,若要全部一一祝賀,那每一天均有佛菩薩的誕辰日。如此,我們會忙不過來。蓮生聖尊以為,我們「真佛宗」以八大本尊為主,所以祝賀儀軌,可以就列上八大本尊。在祝賀儀式之中,同時召請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諸尊,同降壇城即可。茲將八大本尊名諱及農曆誕辰日,列之如下:
阿彌陀佛十一月十七日。觀世音菩薩二月十九日。地藏王菩薩七月三十日。
準提佛母三月十六日。多聞天王(黃財神)八月四日。蓮華生大士七月十日。
蓮花童子五月十八日。藥師佛九月三十日。
006.禮拜儀軌
1、問:禮拜壇城及禮拜上師,程序如何?
答:宜先禮拜上師,後禮拜壇城。因為上師是佛法僧三寶之總持。先有上師,後有壇城,壇城是上師所化現。禮拜上師一拜即可。禮拜壇城要三拜一稽首。
2、問:禮拜儀軌要具備什麼心?
答:禮拜就是「恭敬心」也。我們真佛行者對上師及三寶要有無上的崇敬及仰慕,平時就要將身、口、意奉獻給上師三寶,這種禮拜是發自內心的。在真佛密法裏,要獲得「傳承加持力」,一點虛偽均不可以有, 有了一點虛偽,就已失去恭敬心,失去恭敬心,一切修法便不能有利益。
真佛行者,在在處處都要對上師三寶五體投地的大禮拜,不但要如此,且要具備真正的恭敬心,是要歌頌、憶念及追隨的。禮拜儀軌,所顯示的,正是:嚴肅的。恭敬的。如法的。
3、問:蓮生聖尊為何對佛門高僧行大禮拜禮?
答:蓮生聖尊發下宏願,眾生成佛,我才成佛。蓮生聖尊視「眾生皆是佛」,所以可以對任何眾生行大禮拜禮。我對高僧行大禮拜禮,是我的初步。蓮生聖尊視所有人均是未來佛,已達無分別心境界。
007.戒律儀軌
1、問:戒律的功用是什麼?
答:「戒律」,就是防止佛教徒邪非之法律也。我們先了解戒律的四相:
戒法是如來所制定的律法。戒體是領納戒法於心,生防非止惡之功德。
戒行是隨著戒體而如法動作是戒行也。戒相是其行止的差別,戒有五戒、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之分別。由此,我們即可明白:「戒律」的 功用,正是防非止惡的功德。
2、問:戒定慧三者有何關聯?
答:防非止惡是「戒」。息慮靜緣是「定」。破惡證真是「慧」。由於「戒」,才產生「定」,由於「定」,才產生「慧」。這正是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脫、五解脫知見。這是五分法身。
3、問:在佛教中,有多少戒?
答:佛教中的戒律甚多,大致上分:
十戒二百五十戒是小乘戒。十重四十八輕戒三聚戒是大乘戒。
五戒八戒是在家戒。(八戒即八關齋戒)。十戒二百五十戒是出家戒。
三聚戒是出家在家均通用的。五百戒是比丘尼的具足戒。
4、問:要明白佛教的戒律,可讀何經?
答:梵網經。戒因緣經。 佛說戒德香經。佛說戒消災經。 佛說戒香經。
5、問:常常聽聞五戒、菩薩戒、三壇大戒,如何分別?
答: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是在家弟子所持之戒。
菩薩戒比五戒更進一級,有菩薩戒之戒本,依戒而行,是菩薩戒。
三壇大戒是完全出家沙門所受之戒也。分三壇:
第一壇:受沙彌十戒。
第二壇:受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七十五戒。是為具足戒。
第三壇:正是三聚淨戒,十重四十八輕之菩薩戒。合這三壇,即三壇大戒。
6、問:人人都可受戒嗎?
答:原則上是人人可受戒。如梵網經曰:「若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
住在佛家,以戒為本。佛子,始行菩薩若信男善女中。諸根不具黃門淫男淫女
奴婢變化人受得戒。」
但是,後來所傳的,又有些不同,有些限制了,蓮生聖尊舉出如下:
一、有瘡疾等惡病,不得受戒。二、負債的人,不得受戒。三、未滿二十歲,衣缽未具足,不得受戒。四、犯罪的人,犯比丘尼、犯賊盜、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合和僧、出佛身血、是非人。五、生有二形(陰陽人)。動物形、非人。
7、問:真佛行者初入真佛宗,要守什麼戒律?
答:首先請看皈戒證書上的文字;「茲因佛旨。一心皈依佛門。認禮明師。皈依蓮 生法師。願盡形壽奉佛意行善。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效忠國家。孝順 父母。禮敬師長同門。一生一世。奉行不二。特具疏文上表。天上地下諸佛菩 薩共鑒。」 這證書上的戒律,正是: 一、忠。 二、孝。 三、敬師及同門。 四、奉法持戒。 五、行善。
8、問:真佛宗是密乘,密乘又有什麼戒律?
答:密乘共有十四條根本戒律,任何一條,都會摧毀了真佛行者與蓮生聖尊之間的神聖關係,也就是使皈依灌頂的行者,徒具皈依灌頂的形式,沒有得到上師及本尊的加持力。
9、問:真佛宗重視上師與真佛行者之間的誓約,上師與真佛行者之間,亦有戒律,這是「事師法」,請問「事師法」的內文如何?
答:真佛宗的上師與真佛行者之間,是有戒律,這是講上師如何體認弟子,弟子如何來恭敬上師的禮儀。這個戒律源自於「馬鳴菩薩」,是「馬鳴菩薩」接受宇宙意識的指示而寫出。這「事師法」五十條,就是「事師法五十頌」。蓮生聖尊盼望「真佛宗」的弟子,守「事師法五十頌」。「事師法五十頌」的內文,刊載在「西雅圖的行者」九一頁,請真佛行者自己參閱。
19、問:常常聽到有人說,戒律是有相法,修學至無相的人,可以破戒律,不必守戒,是真的嗎?
答:我們初學佛者,一定要守「五戒」、「密乘十四大戒」、「事師法五十頌」……。這是最起碼的戒行,這樣子才是正確的。 尚未得證悟的人,是一個尚未出三界的凡夫,這個凡夫若開口不守戒律,行為 不守戒律,那就雜陳敷供,根本沒有佛弟子的莊嚴之相,於是善惡不分,行事 顛倒,如此必獲輕慢之罪。 至於開悟的人已斷三界見思之惑,知無相空理,行事無泄無滯,非凡情可言。 到了無所不覺,無所不化的境界,可以說如如不動了。其實聖域之人,外看不守戒律,破戒律,而內在是得實相的開悟,這要無上智慧才能觀照明白。
所以有一句名言:獅子跳躍的地方,兔子不可以跟著跳。獅子跳得過。 兔子跳不過。如果未開悟的人,也學開悟人的模樣,那麼跳不過,就要悲慘的跌死了,墮無間地獄。蓮生聖尊知道如何因材施教,針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出最好的道理。真佛行者有沒有開悟,自己明白,這當中,是句句真實,不虛偽,不說謊,不花言巧語,這就是「不妄語」。如果未悟言悟,未覺言覺,戒律全不守,會下金剛地獄的。
11、問:真佛行者初修行學佛,當然不是聖哲賢人,自然容易犯錯,犯錯時,怎麼辦呢?
答:要懺悔,修懺悔法。蓮生聖尊在以往八十本靈書之中,已佈露公開了許多種的懺悔法儀軌,任何一 種懺悔法,均是滅罪大法。
12、問:請舉出一種「簡易懺法」,使諸弟子清楚明白?
答:我教大家,修懺悔法如下:(簡易懺法)
一、入壇唸清淨咒。二、唸召請咒。奉請諸佛菩薩護法。三、真佛大禮拜法。四、結供養印,獻供養(坐)。五、唸四皈依咒三遍。六、披甲護身法。七、唸高王觀世音真經(一─三遍)。(以上七則,每種法均須做)
八、結印:結合掌手印。
九、唸懺悔偈:今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 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 所犯十惡五無間。三昧耶戒等罪業。 無量無邊諸眾罪。一切我今皆懺悔。 諸佛哀愍常攝受。直至成佛不捨離。 (唸三遍)
十、觀想:(手結定印),虛空之中現出佛菩薩諸尊。行者心中唸:「雜吽班霍」四字咒。佛菩薩諸尊旋轉成一大白光明,光明順著弧度下降,照灌真佛行者,行者觀想全身毛孔排出黑煙黑氣,自身得大光明。
十一、唸懺悔咒:「嗡。別炸。沙媽耶。蘇爹啊。」(竭力多誦)
十二、入三摩地。(入靜)
十三、出定迴向:一切如來大光明。 清淨我身除黑業。大寶莊嚴難思議。 懺悔功德我頂禮。
十四、可加唸金剛薩埵百字明真言三遍:
「嗡。別炸薩埵沙媽耶。媽奴巴拉耶。別炸薩埵爹奴巴地叉。遮接咩巴娃。蘇多卡欲咩巴娃。蘇甫卡欲咩巴娃。晏奴拉埵咩巴娃。沙爾娃。司地。咩不拉也叉。沙爾娃。嘎嘛。蘇渣咪。即彈木。司哩任咕嚕吽。哈哈。哈哈。訶。邦嘎印。沙爾娃。打他嘎打。別炸媽咩門渣。別咭巴娃。嘛哈沙媽耶。薩埵阿。吽呸。」。吉祥圓滿。
蓮生活佛認為,祇要真心誠意 的懺悔,修此懺悔法,諸佛菩薩終出現,為行者除障,重新授於印記。
009.一切修法儀軌
1、問:什麼是一切修法儀軌?包含那些?
答:「一切修法儀軌」是一個較籠統的稱呼,在真佛宗來說,包含至為廣大,我認為,包括了:四加行法。上師相應法。本尊法。金剛法。無上密。甚至一切的羯摩法。
而真佛宗的修法,不離「清淨三業」、「召請諸尊」、「大禮拜」、「大供養」、「四皈依」、「披甲護身」、「唸高王觀世音真經」、「懺悔業障」、「發菩提心」、「四無量心」、「發願」、「觀想結印」、「持咒」、「入三摩地」、「回向」…………。
2、問:聽說有修法的重點,請問什麼是修法的重點?
答:為了儀軌的完整,其實任何一個項目均重要的,從建立壇城起,從上供三寶起,如果儀軌完整,福慧才能增長。當然,修法中確實有三大重點,這三大重點就是:「觀想」:意清淨。「結印」:身清淨。「持咒」:口清淨。
3、問:我們行者修法,可以祇修重點嗎?
答:不可以。
4、問:在什麼狀況下,可以祇修重點?
答:出門在外。因為供品未具,可以「觀想」修。這是方便修法,也能入三摩地,達到心靈自然平靜,不生煩惱,輕安。
如飛機上、車上、船上。另外時間已至,來不及了,臨終了,可以祇修「觀想」。
另一因緣漸漸的出現,速觀速止,轉身成性,從肉身中得解脫,永遠無生而極樂,在此時侯可以祇修「觀想」。
第三種,具有廣大的慈悲心及大智慧的人,已開悟者,可以祇「觀想」修,因為一切儀軌,在一觀想中,已全具足之故。
「修法」要把握不同的時機,針對不同的地點,是有不同。同時根器不同,亦有不同。「修法」是睿智的。「儀軌」有偉大的境地。「修法儀軌」中,是充滿了智慧及慈悲的,其中有真理,具有真知灼見,不可不知。
5、問:真佛行者在何地點,才可修法?
答:任何地點均可修法。我的意思是說,除了在「密壇」之外,任何地點均可修法。因為我人出外旅行,不常在家,隨地均可修法。
6、問:真佛行者在何時間,才可修法?
答:任何時間均可修法。我的意思是說,修法沒有固定的時間,完全視行者的方便,因為每一個人生活習慣不盡相同,總之,找出自已最適當的時間,實行每日一修或每日二修就可以。
7、問:真佛密法中有合修法嗎?合修的意義為何?
答:合修法是兩種法,一齊修持,本宗是有合修法,例如:四加行與上師相應合修。上師相應與本尊法合修。本尊法與金剛法合修。 金剛法與無上密合修。
蓮生聖尊認為: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實在偉大如海,而金剛乘的秘密是成佛最快速的,其中的秘密義甚深而不可測。合修法是一種慈悲方便法,是要眾生在短時間中獲得大利的。合修法的時間較長。但「事相」已省去了二法重覆的部份。其「修證同真」是不會有相異的。
我認為,一法一法的修證,是少而知足的。二法合修,是快而速捷的。這完全要視「真佛行者」的時間而定,沒有硬性的規定,由行者自己去決定。
8、問:合修法的重點何在?
答:「觀想」的部份,例如四加行與上師相應合修,須觀想金剛心菩薩與根本上師互相融入,而進入行者的體中,這當中有佛法平等義在其中,是不二門,無差無別,同證悉地的。因此,根本上師也得與本尊融合。本尊也同金剛融合。金剛也同無上至尊融合。
這當中實有神通大三昧在,在真佛密法中,一切是縱橫融合而自在的,原則上根本無障礙。分則數億萬。合則成一。「觀想」的重點亦在此。
9、問:分開修或合修,有不同嗎?
答:說起來意義實際上都一樣的。分開修簡易,合修複雜。如果有聰智上根的人,是可以合修的,能分析的人,能融合的人,想要急速的,可以修之。故分開修與合修,獲福應平等。
10、問:請蓮生聖尊試舉一例合修儀軌,如何?
答:我特選出「上師相應」與「四加行」合修法儀軌為例,此合修法是洛杉磯妙印堂所編輯,由我印可的:「上師相應」與「四加行」合修法。
淨身入壇。
一、唸清淨咒:(是清淨行者之身心)「嗡。修利修利。摩訶修利。修修利。梭哈。」
「嗡。修哆利。修哆利。修摩利。修摩利。梭哈。」
「嗡。縛日囉怛。訶賀斛。」
唸安土地真言:(召請本地基主守護壇城護持行者修法。)
「南摩三滿哆。母馱喃。嗡。度嚕度嚕地尾。梭哈。」
二、唸召請咒:「嗡阿吽。梭哈。」(三遍)。(吽字唸在心上時,觀想自已心中有一朵白色蓮花,當中有一梵文吽字)。衝出一道白光到頂上,融入虛空中。梭哈之意是:我心所願。)
合掌恭唸:(觀想佛菩薩一一顯現在虛空中)
1.眾弟子們虔誠一心奉請壇內所有諸佛菩薩,及所有護法金剛神。
2.南摩大恩真佛宗根本歷代祖師,願諸眾生得安樂。南摩五佛本尊及壇城。願諸眾生離諸苦。
3.南摩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願諸眾生常慈喜。
4.南摩三藏十二部正法,願諸眾生捨分別。
5.南摩十方三世一切聖賢僧,願諸眾生得正覺。
6.南摩正覺紅冠聖冕金剛上師蓮生尊者,願我與六道眾生剎那頓證無上覺,續皈蓮生佛地。
三、「觀想大禮拜」(在家自修,宜採用「全身投地」或「五體投地」之大禮拜法。)一拜十方佛。二拜諸菩薩。三拜護法金剛。四平等一稽首。先想上師,三寶佛在前。手印先置頂,有白光射頂(一切身業清淨)。手印再置喉際,有紅光射喉,(一切口業消淨)。手印再置於心際,有藍光射心(一切意業清淨)。結手印,印頭、喉、心、至心際時,即時觀想自己全身拜於佛前,然後手印回頂散印。
四、供養曼達法(手結供養印)用實物供養。然後觀想「以少變多」先一排,再變成一面,然後變成一座山,最後充滿整個宇宙。上供十方三世諸佛、菩薩、諸天。下供六道眾生。觀想清楚,也供好了,然後在頂上散印。
觀想宇宙之中須彌山在中央,而東南西北四天在須彌山的四周圍,而須彌山的東西方有日月。再觀想自己的手中米,變成「七珍八寶」,充滿了須彌山及東南西北四天。再觀想這一切一切的珍寶,全部奉獻給諸尊。合唸供養讚:
「須彌四洲並日 月,化諸珍寶供養佛。種種珍奇諸功德,消業速速證菩提。」
加持供養咒: 「嗡。沙爾娃。打他架打。衣打木。古魯拉那。面渣拉。堪。尼里也。打也咪。」
一唸完供養咒,把手印向上提,印一下天心,在散印的時侯,就可以直接把米,向上撒到空中去。
五、唸四皈依咒:(三遍)
「南摩古魯貝」-觀想行者所皈依的上師蓮生尊者馬上顯現在虛空中。
「南摩不打耶」-觀想,十方三世諸佛馬上顯現在虛空中。
「南摩達摩耶」-觀想,所有佛教經典,顯現在虛空中,放出光明。
「南摩僧伽耶」-觀想菩薩、聲聞、緣覺,等聖僧,在虛空中,大放光明。
接著,觀想「上師、佛、法、僧。」排列在一起,然後四種集中一齊化成白光。照耀行者,灌頂行者。
六、修披甲護身法:結金剛合掌手印,置於頂上。唸金剛手菩薩真言:「嗡。波汝藍者利。」(七遍)。然後 將手印印觸「天心」、「喉部」、「心部」、「左肩」、「右肩」,再回到頂上的時侯,觀想手上放出藍光。在散印的時侯分成四道出去。出現四尊金剛護法,一尊立在自已背面空中,一尊立在自己前方空中,一尊立在自己左方空中,一尊立在自己右方空中,正守護在中央的行者修法。
七、高王觀世音真經
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九、先觀空。再觀想:(結蓮花童子手印)
觀想一個大湖。光明如鏡,湖的中央現出一座高山,山之頂有一蓮花座,而蓮生活佛上師就坐在這蓮花座上,相貌莊嚴圓滿如佛,身放百寶光明,在上師的右邊有過去十方諸佛,在左邊有一切菩薩聖賢僧伽,而歷代祖師又層層的圍繞著,在法座之下,有四大天王及鬼神護法。
再觀想上師之天心部位,梵文(嗡),放出一道強力的白色光芒,照射行者自己的天心,這是大圓鏡智光,使行者之五蘊及第八識化為無形。上師喉部,梵文(阿),放射一道強烈的紅光,照射行者的喉部,把行者一切貪性慾念化為無形,變為大智慧的光明。上師心部,梵文(吽),放射一道強烈的藍光,照射行者的心部,調伏了行者的痴性,化痴性於無形。
再觀想「上師及三寶諸 尊」,同放五彩光明照住了行者的全身,而行者之惡業罪障,一切無始之障業,全化為黑氣,由毛細孔蒸發散體外,在大氣中消失,進而全身純白透明發光,得輕安。
十、唸「發菩提心文」(一遍),「南摩紅冠聖冕金剛上師蓮生尊者,弟子××從此皈依上師三寶,直至菩提,永不退轉,所有大小各善,悉以回施眾生,速成佛道。」。
十一、持上師心咒:「嗡阿吽。古魯貝。阿訶薩沙媽哈。蓮生悉地吽」。(一○八遍)
十二、唸四無量心偈:
「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樂因,是慈無量。 願一切眾生脫離苦及苦因,是悲無量。
願一切眾生永久無苦得樂,是喜無量。 願一切眾生棄愛憎住平等,是捨無量。」
十三、唸發菩提心真言:「嗡。波地支打。別炸。沙媽牙。阿吽。」(三遍)
唸懺悔偈咒:「我昔所作諸罪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一遍)「嗡。別炸沙媽耶。蘇爹啊。」(三遍)
十四、用大悲咒水或金剛甘露軍 荼利明王咒水(咒語「嗡。阿彌利得。吽呸。」)遍洒道場。
十五、觀想:「金剛心菩薩之法相。」(結金剛心菩薩手印)。菩薩身白色,戴五佛冠,天衣重裙,種種寶物嚴飾其身,坐八葉蓮花月輪座上,右手忿怒印持金剛杵於心際,左手忿怒印持金剛鈴於左腿際。心際八葉蓮花周圍有百字明咒輪圍繞,此咒輪放白色大光明旋轉。這白色大光明,飛騰空中,成了一個弧度,從密宗行者的頂門灌入全身。行者本人全身也現出大光明,全身的惡業惡念化為黑氣,從周身毛孔排了出去,於是行者遍體空明,得大禪樂。
十六、唸百字明咒(廿一遍)
十七、入三摩地
1.可先作九節佛風使自己精神集中。
2.觀想前面虛空中,右邊出現一尊金剛心菩薩,左邊是蓮生尊者,二者集中一齊化成一道白光,照耀行者,然後這白光慢慢移至行者頂上,縮小成一點,觀想清楚後,這一點白光(金剛心菩薩 蓮 生 聖 尊)從行者頂穴進入行者心際,停在心際之梵文吽字上。
3.心際梵文吽字上,這點白光慢慢增大變成蓮生尊者。(因為金剛心菩薩就是蓮生尊者,蓮生尊者就是金剛心菩薩)。祂已變成與自己身體一樣大了。突然之間, 一聲”吽”自己變成蓮生尊者。祂之身口意,就是行者之身口意,二者合一,完全融合。(無論眼、鼻、口、耳、手、腳、長相、裝扮都與蓮生尊者一樣)。自己就是蓮生尊者。全身充滿靈氣。(入我)
4.把自己整個都忘掉(坐忘)進入虛空中,進入宇宙意識,進入光海,自己沒有了,融入虛空中與宇宙光海打成一片。(我入)。宇宙意識就是自己意識。壇城與宇宙大放光明。
5.如果不能坐忘,馬上再觀想自己是蓮生尊者,觀想清楚以後,再忘掉自己,再進入虛空中。這樣「一止一觀」叫「止觀雙運」。
6.進入三摩地以後,經過一段時間,再出定。
7.「三摩地」的達成是圓通而印證的,可得妙覺明體,周遍法界。入如來藏心,得微密妙法。悟真常,照三昧。轉法輪,明真見。融入法界光明海之境界就是「觀自在菩薩」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境界。
十八、出定:加持其他心咒:(各三遍)
嗡。鉢囉摩。寧陀寧。梭哈。(地藏王菩薩滅定業真言)
嗡。哈哈哈。微三摩地。梭哈。(地藏王菩薩心咒)
嗡。者利主利。準提。梭哈。(準提佛母心咒)
嗡。針巴拉。查冷查那耶。梭哈。(黃財神心咒)
爹雅他。嗡。別卡子也。別卡子也。媽哈別卡子也。辣炸娑摩伽德黑。梭哈。(藥師佛心咒)
唸佛:南摩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
十九、迴向:蓮生尊者教密法。加行法中消業障。上師相應福慧增。廣大圓滿得自在。
願同唸佛者,同生極樂國(觀想極樂世界馬上顯現在虛空中)上報四重恩(觀想西方三聖出現在四重恩上面)下濟三塗苦。(觀想眼前有地獄、餓鬼道、畜生道,三個黑色圓圈出現面前,行者放光照黑圈。)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真佛宗弟子××今依此迴向,願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道心堅固,逢凶化吉。(暫停一下,默禱祈求某事)願一切所求都得到圓滿。(舉金剛杵劃一圓圈,圓圈出大火光)願一切災難退散。(舉金剛杵,用力指向黑暗,「嗢」一聲,黑暗變光明。如此二次。
二十、唸圓滿咒:「嗡。部林。嗡。部林。嗡。部林。」
廿一、大禮拜:「嗡。嘛呢唄咪。吽。」
出壇。吉祥圓滿。
附註:
蓮生活佛說:「『四加行法』是大密法之基礎法,對消業障,增福慧,最有大益。在西藏,凡是初入密門,均要學習『四加行法』,而且規定每門要修滿十萬遍,才能再修其他密法,以免出魔障,入歧途。」
「上師相應法」是真佛宗弟子必修之法。上師是十方三世諸佛的身、口、意、合一的總體性。八萬四千法門的根源。修「上師相應法」,若得相應,可得大福報。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摩訶雙蓮池。
密宗行者,若要加修「本尊法」,可在第十六項唸完「百字明咒」後,手結本尊手印,觀想本尊放光加被。然後持本尊咒一○八遍。在第十七項入三摩地時,觀想本尊出現在虛空中,與金剛心菩薩、蓮生尊者,排成一排。然後三者融合為一,化成一道白光依法進入行者體內,再觀想自己變成本尊,進入三摩地。迴向文唸「蓮生尊者教密法,加行法中消業障,本尊加持大圓滿,三者融合最殊勝。」
密法之修持是靈活運用的,若運用得體,可得事半功倍之效。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恒的實修」。願同門師兄姊,善加運用此合修法。 吉祥圓滿。
11、問:修持「真佛密法」能得什麼?
答:修持「真佛密法」所得,正是書名的「祕中祕」、「法中法」、「奇中奇」、「佛中佛」啊!真佛密法是總持,其儀軌正是經、律、論的精華,有念,有慧,以大慈悲心為攝召。能一日一修者,能得大福慧,由其法力,更可滅除阿鼻地獄的重罪。真佛密法儀軌,一日一修,決定成佛無疑。
010.一切修法儀軌細說
1、問:請說明「實修」的真實義理?
答:實修的精神,是從單一的儀軌,由其清淨的途徑和方法,經由蓮生聖尊的指導及加持,行者的精進修持,最後達到行、住、坐、臥均不離佛法,而行者從自心顯露,自身變成佛。「實修」有一定的順序:四加行,上師相應,本尊法,金剛法,無上密。「實修」的原則順序:小乘,大乘,金剛乘。
2、問:真佛密法的依怙是什麼?
答:真佛密法有其特色,正是蓮花童子相應法(上師相應法)。行者對其根本傳承及其根本上師要無限的忠誠。其依怙正是「上師瓷相」,這是「皈依境」。其果地正是「 摩訶雙蓮池」。真佛密法的實際依怙,需要行者把整個身口意全部精神力,集中在蓮花童子及摩訶雙蓮池。所以「真佛密法」的依怙有二:根本上師。摩訶雙蓮池。
3、問:修法儀軌的功用何在?
答:修法儀軌的功用當然是無限的,但其各別功用正是:一、消除業障。二、得傳承加持。三、專一心念。四、相應法力。五、聚集資糧。六、圓滿成佛。
4、問:我們在修「真佛密法」前,要有何心理準備?
答:修「真佛密法」的行者,一定是皈依真佛上師者,其基本心理一定對蓮生聖尊有基本認識及信仰。真佛行者一定是相信因果及輪迴,對世間的一切苦能明白,有了決定修行解脫煩惱的心。真佛行者的心理,是想圓成一切佛道。自覺而覺他,自度而度他,自利而利他。
在金剛乘來說,根本上師及真佛行者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的,因為真佛行者與根本上師之間有「三昧耶誓約」。這當中有戒律,是「事師法五十頌」,表現了極大虔敬的關係。也可以如此的說,真佛行者的開悟,都來自於根本上師的加持力。所以修法的心理準備,是傳承之首,把根本上師當成佛來奉侍,根本上師就是不折不扣的佛。心理上,要認為根本上師是「佛」、「法」、「僧」的總持。根本上師包含了全部,這樣子的修持「真佛密法」,才會有成就。
5、問:「真佛密法」的息災、增益、敬愛、降伏是什麼法?
答:這正是「真佛密法」的「羯摩法」,是入世的修法。 息災是息滅災難及厄運。 增益是增加福份及利益。 敬愛是人際關係圓滿及家庭婚姻合和。 降伏是使對方屈服於自己。 真佛行者祇要守住真佛宗的戒律,這四個羯摩法均會得到相應成就。不但如此,可以滅除極重的罪業,甚至永遠不墮入地獄之中,同時有天上界的眾神聖守衛及護駕,等於自己也具有神通威力了。 這是: 真佛密法難思議。 神通功力更卓絕。融入天地水火風。 魔怨自然也消殞。
6、問:很多人都認為觀想很不容易,如何使觀想容易?
答:很多人均問到這個問題,其實觀想是一種「心理技巧」,這是要依靠長時間的訓練,其程序是「調身」又「調心」,運用「意念」。這運用意念是「生起次第」。而禪定就是「圓滿次第」。
我們如果明白「止觀」的道理,對「觀想」就更容易明白它的道理。蓮生聖尊以為,我們要常常看欲觀想的本尊,仔仔細細的印在腦海之中,從微細去觀看,而在打坐中,就向內觀之,很微細的微細展現,這是真正的在「做法」了,而這個法正是無形禪觀。
當然觀想有很多不同的層次,這全是長久訓練技巧的問題,這在觀修之中,每一個行者會漸漸明白奧妙之所在,到了容易顯現的時候,這個困難的觀想就自然不是問題。
7、問:有些人自覺修法失敗,可以停止修行嗎?
答:在修持的過程中,常常有人自覺不得要領,有的甚至精神渙散,甚至引起體力衰退,毛病叢生,我認為是業障深重的緣故。這樣子的人宜再堅忍的勉力行之,以期度過這酷寒的冬季,很快的春天便會到。若無法堅持,退而求其次,可以修顯教法,如光是「念佛」、「念經」、「念咒」。隔一段時日,等一切均正常,再回頭來修「真佛密法」。
8、問:蓮生聖尊果然不凡,為何能令密宗活佛及宗長均皈依真佛宗派?
答:因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共同證明「紅冠聖冕金剛上師大持明盧勝彥蓮生尊者」是十德的金剛上師。這十德是真正金剛上師的表徵:一、明了顯、密法。二、有三慧具足。三、有大神通得證。四、堅忍。有始終。五、法的次第無誤。六、一切為眾生。七、完全符合佛理。八、精通一切經論。九、智慧無上。十、內明發光,實修得證。
9、問:我們如何觀想根本上師蓮生聖尊?
答:在密壇 根本上師瓷相前跏趺而坐,漸漸將境界「放空」,然後使心安住下來。觀想有八隻獅子合抬著嵌有珠寶的寶座,寶座上覆蓋著天上界的天衣,天衣上有一朵千葉蓮花,花上平躺著月輪,月輪上坐著蓮生聖尊根本上師,頭戴五佛紅冠,垂雙冕,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金剛鈴,相貌莊嚴如佛,眼神充滿慈祥,身上有十三種吉祥飾物,身具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心有法喜,身放光明無盡。
10、問:我們是學一法好,還是多法好?
答:如果你希望圓證佛道,你並不需要修學許多法門,只要一個法門深入就夠了。一就是一切。如果你希望圓證佛道,再當教授上師,就要參學許多法門,隨類而教化,這樣要多學一些東西,為別人的福祉而努力。
如果要為一切眾生成就無上佛道,就要具足智慧,具足八萬四千法門,一一相應,一一發菩提心。大手印(自身解脫)。大圓滿(自他解脫)。大圓勝慧(盡虛空,遍法界)。
011.真佛密法儀軌心得
1、問:「真佛密法」的利他,如何修之?
答:真佛行者修法利他,須用思惟觀察,常想親人好友在旁側一同修法。當自身跏 趺坐於壇城,也想「至親好友」 坐於壇城,或者一切有情眾生坐於壇城,四周圍繞,重重無盡。而十方三世諸佛,咸放光明來照行者及至親好友或一切有情眾,這就是「利他」的大慈大悲修法,這樣子的修法,遠遠勝過一個人獨修。 這「利他」修法,含四無量心的真義。四無量心:
一、慈:希望眾生都得開悟,全部達彼岸,在西方極樂世界。
二、悲:希望眾生都脫離苦海,人人能離苦。
三、喜:看到別人身心快樂自在,自己也歡喜。
四、捨:視眾生如父母,都無偏好心或憎恨心,成了眾生平等。
2、問:「真佛密法」之修行,如何才能不退心?
答:這「不退道心」也是甚難,但看真佛行者的願力能永恒否?但看真佛行者的菩提心能堅固否?
五大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福智無邊誓願集。法門無邊誓願學。如來無邊誓願事。菩提無上誓願證。而發菩提心,正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真佛行者常持一咒:「嗡。波地支打。別炸。沙媽牙。阿吽。」這個咒,是加持行者不復退轉,加果專持此咒,可入不退地,速圓正覺。此咒令真佛行者,金剛光明三昧照身,身心得清淨光,萬行具足,心行最堅固,所以不退轉。
3、問:「真佛密法」由何產生法力?
答:「真佛密法」的法力如下:
一、根本上師加持,即得傳承秘密法力。
二、根本本尊加持,即得本尊功德秘密法力。
三、法界力,即得十方世界的法流周遍秘密法力。
四、護法力,即得護持真佛宗派的金剛空行的秘密法力。
真佛行者在思念根本上師之時,在持誦本尊咒時,在禪定中進入三摩地時,在做護身法時,就產生了這四種法力,這四大法力,可以周遍全法界而無餘,真佛行者念而求之,悉得饒益。
4、問:如何知道自身的罪障已化清淨?
答:真佛行者的罪障已化為清淨,這些徵兆,在蓮生聖尊的著作中已有詳盡的論及,最起碼的是:身體輕安。 睡眠美妙。 健康良好。思維清明 證悟洞開。禪定入三摩地時,光明法流進入身心,從無始以來一切累積的業障,悉皆流出體外,眾罪垢除滅,福慧皆圓滿。真佛行者在修法中自知,光明澄澈,法流如乳如水,灌洒自身及法界,自知清涼自在。此為「相應」也。
5、問:唸咒以何方式最佳?
答:蓮生聖尊認為,唸誦真言,隨行者習慣為宜,一般有五:
一、蓮花念誦:微聲。二、金剛念誦:舌微動。三、三摩地念誦:專注心月輪上的咒字。四、聲生念誦,心中現蓮,蓮上白螺吐出聲音。五、光明念誦,觀想口出咒字,咒字現光明。念誦真言,祇要抓到其奧妙就可以產生了法力,重要的是清晰入耳而印心,不要心猿意馬,例如三摩地念誦,光明念誦,聲生念誦,要一字一字的觀想清晰,簡而言之,是咒字與真佛行者的身口意合而為一體,這是心住咒的功夫。如此,其唸咒能攝無量義趣。
7、問:修法以什麼為主?觀想以什麼為主?
答:這個問題,有很多人問及,具體的答案是:修法以「心」為主。觀想以「菩提心相」為主。要知道三界之中,一切修行,以「心」為主的。能觀菩提心者,可以究竟解脫,不能觀菩提心者,永處纏縛。
所以修法者,完全是在修這個「心」。而「心」可以自主行者的行為,所以又叫著「修行」。事實上修法及觀想皆以「心」為主。要修入「心」即是。
8、問:觀想法有很多種,真佛行者要選擇那一種為宜?
答:蓮生聖尊認為,觀想法的練習,仍然由真佛行者自行選擇才是,因為每一位真佛行者的習性不一定相同的。
數息觀、不淨觀、唯識觀、法界觀、種子字觀、曼達羅觀、淨土十六觀、五相成身觀、阿字觀、月輪觀、妙音觀、本尊觀、入我觀、我入觀、五字嚴身觀………。
這些觀法,可以自我隨適練習。擇一而修定。 但要觀想前,蓮生聖尊希望行者先端身正坐,調節呼吸,可以用「九節佛風」 使自已的精神集中。 精神集中了,容易修觀入定。 智慧高的人,可以修習較複雜及多重的觀想。 智慧低的人,可以修習較簡易及單純的觀想。 其修觀入定的目地,仍然是妄想不生,能令身心清淨,觀菩提心成,成佛三昧,這是無上的秘密瑜伽。尤其達到「無住無念」,達到「無覺」,進入實相般若波羅蜜海,顯發自性,這是:湛然清淨。光遍虛空。
9、問:迴向的意義是什麼?
答:修觀入定完畢,迴向是一種發願,也有單求自利,或是利他的迴向,一般是: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迴向文又稱發願文,可以自己撰寫,適用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