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生活佛文集第34册「輪迴的祕密」精選分享,中華民國六十七年七月於苦心齋
01.從「自殺絕非解脫」說起
有一天,台北有三位好友來訪,其中一位還帶了公司裡的女同事。他們的感情正如火如荼地進展著,那位小姐年紀輕輕,約二十五歲,名叫朱麗,姓名只有兩個字,非常好記。朱麗模樣清秀,談吐大方有禮,散發出少女特有的青春韻味。從她的言行中,我覺得好友的眼光不錯,因為她是一位有深度且氣質高雅的女子。
大家坐在小客廳裡閒聊,氣氛融洽。然而,隔了一會兒,我注意到朱麗似乎有些不對勁。她的手撐著頭,臉色由粉紅轉為蒼白,顯得痛苦且精神恍惚。她沒有參與我們的對話,突然的安靜使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朱麗似乎無法承受那種痛苦,全身開始顫抖。
「怎麼了,朱麗?」好友緊張地問。
她搖搖頭,無法開口說話。我們察覺情況不對,打算將她扶到房間裡,並準備採取緊急措施。我甚至打算聯繫一位醫生朋友來看看她的狀況。正當我們準備行動時,朱麗的情況突然好轉。她端正地坐起來,手不再按著頭部,雙眼閃著一種奇異的光芒——藍藍的,亮晶晶的,非常特別。
她突然開口:「盧勝彥,你認得我嗎?」
這令人匪夷所思的話讓在場的我們全都愣住了。
「怎麼了,朱麗?」好友更加緊張地問。
她平靜地說:「我不是朱麗,我是歐秀鑾。盧先生,我是歐秀鑾啊!我讀過你寫的許多靈魂書,日夜徘徊在你家門外,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今天終於找到機會,這位朱麗小姐的靈魂波頻和我相近,所以我借她的身體進入你家。盧先生,你是慈悲的人,請勿見怪。」
我們四人聽了這番話,驚得差點跳起來。好友搓著手,連聲說:「怎麼辦?怎麼辦?怎麼會這樣?」
我試圖安慰大家,告訴他們這是「靈魂附身」的現象,不用過於緊張,我有處理經驗。
我對附身的靈魂說:「歐秀鑾小姐,妳是怎麼死的?」
她答道:「服毒自殺。」
「為什麼要服毒自殺?」
「為情所困。」
「那妳今天來找我,究竟有什麼事?妳應該明白禮貌,怎麼能隨便附身到我朋友身上?若因此導致她的精神受損,妳的罪過可不輕。」
她帶著歉意說:「對不起,盧先生。我生前讀過您的書,因遭男友遺棄,痛不欲生才選擇服毒。然 而,自殺後的靈魂無依無靠,服毒的痛苦反覆重現,我後悔莫及。死後才明白自殺非但無法解脫,反而痛苦萬分。今天冒昧而來,是希望先生慈悲超拔我,讓我脫離痛苦。」
「自殺後靈魂的痛苦真的比人間更深重嗎?」
「比人間的痛苦深重百倍、千倍,甚至萬倍。自殺的靈魂在靈域裡受人鄙視。盧先生,我懇求您的幫助,讓我得以解脫。」
我答應她:「好吧,我會幫妳超拔,但現在請妳立刻離開朱麗的身體,否則她的負擔會過重。」
過了一會兒,朱麗雙眼閉合,身體無力地倒在沙發上,頭依然昏沉。約半小時後,她喝了茶,才逐漸恢復正常。當我們問起剛才的情況,她表示只記得頭痛頭暈,然後便失去意識,其他一無所知。
自從歐秀鑾小姐的靈魂附身在朱麗小姐的身上後,我才知道家門外竟有這樣的不速之客。這些靈魂,有些是我的好朋友,有些則是慕名而來,而歐秀鑾小姐便是其中之一。在這次事件過後,我曾與她進行對話。
我問她:「妳現在還恨他嗎?」
她回答:「不,我仍然愛他。」
我不禁感慨道:「妳真痴。」
接著我又問:「死可以解脫嗎?」
她搖頭說:「死絕對不能解脫。當初我應該將愛心轉移到愛護孤兒上,我曾經有過這樣的念頭,但最終陷入情感無法自拔。我不知道,死並非一了百了,反而讓靈魂的痛苦加倍。像我這樣選擇死亡的人,實在是不值得。如今,我身處更為悲慘的靈域,等待來生。盧先生,無論如何,請幫助我超拔。來生我一定報答您,拜託!拜託!」說著說著,她淚流滿面。
這次經歷也讓我深刻體會到《玉歷寶鈔勸世文》中所提到的一段話的真實性:
「如有世人,不思天地生人,父母養育大恩,活在世間未報四恩,死期未至,擅自因小節而輕生,自刎或自縊,服毒或投水等類。尋死者除了忠孝節義,殉難之外,不可因細小之忿恨,或因犯案犯罪難逃,或弄假成真,或貧病交迫,或走投無路,如此之人死後,靈魂進入饑渴地獄,每逢戍亥之日,悉如其臨死之痛苦,照樣現形一次,且靈魂歸附尋死之處,超生困難。」
自殺絕非解脫。這是我在本書中撰寫的第一篇文章。人間之苦,並非可以用自殺來解脫。世人往往誤以為死後就是一種結束,然而這種觀念是錯誤的。自殺不僅無法逃避痛苦,反而增加痛苦。我們活在世間,應該面 對現實,成為一個百折不撓的強者。
我覺得,我有責任寫這樣的一本書,去揭示「六道輪迴的真面目」。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勸世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假如每個人都能認清六道輪迴的實相,心中自然會充滿警惕,努力行善,避免作惡。當人人都選擇做好人,壞人自然會消失無蹤。如此一來,上合天心,下應人心,人間不就成為了極樂世界嗎?
由於我擁有一種特殊的「靈覺」,我深深確認,除了這具肉體之外,我還有一個真正的「靈命」。這個靈命,才是我真正的生命核心,也是人生一切意義的起點。以「祂」為中心,我展開了一連串有意義的寫作,將自己對生命的體悟呈現給世人。
但願世人能理解我的一片純心!這支禿筆的使命,就是要探尋生命的源頭,進入生死的關卡,揭開輪迴的奧秘。假如這些文字能讓人們有所醒悟,那便是我最大的心願與滿足了。
03.最愚蠢的守屍靈魂
人的生命,不過懸於一呼一吸之間。若一息不來,便成了伸腿瞪眼之屍。俗語云:「氣歸氣,土歸土。」其中,氣者為靈魂,土者為肉體。靈魂之事,雖隱於冥冥中,卻真實存在。雖然有人以「鬼神難測,虛無飄渺」之說予以否定,但天地間陰陽相合,天道昭彰,毫釐不爽,豈不是靈魂存在的明證?
然而,當今科學昌明,物質鼎盛,許多事情都以科學為依據。凡是科學無法證明者,便一概否認其存在。因此,許多自認為知識淵博的學者,基於「存在主義」的觀點,認定「肉體的存在」為真實的自我,肉體死亡即一切皆空。正是這種觀念,導致「守屍靈魂」現象日益增多。
什麼是守屍靈魂?
守屍靈魂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因「死後全無」的錯誤觀念,靈魂與肉體一同埋葬這些靈魂因生前相信死亡即是終結,導致復甦能力幾乎等於零。他們的靈魂與肉體一同埋葬,長時間無法分離。靈魂的知覺被壓抑,分不清何為生,何為死。這樣一躺,就是百年、千年、萬年,甚至永遠醒不過來。這是因為他們固執於「真死」的錯誤觀念,使靈魂復甦極為困難,成為最愚蠢的守屍靈魂。若無其他因緣引導,便會長埋地中。
第二種:靈魂捨不得離開自己的肉體這些靈魂雖然能脫離死亡的肉體,但因為平時過於重視和愛惜自己的肉體,認為肉體是珍貴的本我,結果在死亡後仍捨不得離開。他們不明白肉體只是臭皮囊,因此緊緊守著自己的屍體不肯離去。有些靈魂見屍體入土便隨之入土,有些則徘徊在墓地四周,寸步不離,成了另一種愚蠢的守屍靈魂。
守屍靈魂的啟示
這種現象使我發現,那些自認最聰明的知識分子,生前不相信靈魂的存在,死後卻因固執己見,反而成了愚蠢的守屍靈魂。他們生前以物質知識自傲,卻不知這些知識在靈魂界毫無用處。這些曾經的「聰明人」在靈界中,反而淪為最幼稚的存在。
反之,那些常用「心靈」之力的人,他們的靈魂輕巧,靈域也更高超。真正的智慧者,靈魂往往獲得更大的解脫與福報。而在人間享盡福分的人,死後的靈魂卻群聚在卑賤的角落,永遠不敢抬頭。
因此,我深刻體會到一句真理:「在人間受苦的修行者,他們的靈魂得福報甚大;而在人間享盡福分的人,靈魂則多受貶抑。」這是天地自然的因果平衡,也是我們應當警醒的人生智慧。
我曾經在傍晚時分,經過花壇的李子山墳墓區,看到木麻黃樹下站著一位目光呆滯的老者。他一動不動,也沒有表現出任何情緒。當我經過時,他也看到了我,但卻若無其事一般。
我問他:「老先生,您為何站在此處?」
他回應道:「吾真死矣!自覺無味而悲。」
我進一步 問:「塚中人是先生嗎?」
他喃喃答道:「正是,吾真死矣!吾已死。」
聽到這裡,我對他說:「人們只知這具身體是‘我’,因為它有形象可見,但卻不知這身體有生有滅。人人都在拖著這具‘死屍’。先生,如今您的屍身已放下,難道還不覺悟嗎?」
他頑固地說:「少年人,你莫胡言!人死豈可復生?人死豈可復生!」
我試著開導他:「老先生,真正的‘我’愈死愈昭靈,靈魂才是生命的主人公,難道您不相信嗎?」
他依然堅持:「萬無此理。萬無此理。」
這位老先生守著木麻黃下的孤塚,冥頑不化,絲毫不接受我的勸導。他的這種靈魂,實在令人痛心。雖然他已經化作靈魂,卻完全不明白靈的世界,仍固守著生前的執念。這樣愚蠢的靈魂,真是莫此為甚。
我內心深感悲痛,不禁想起一首偈語:
「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然而,像這 位老先生這般不悟之靈,天人同悲。若不能認清生命的本質,他便將永遠被執念束縛,無法超脫生死的輪迴。
04.淡痴道人的經歷
我曾讀過一本書,書名叫《玉歷寶鈔勸世文》,這是一本善書。書中記載了淡癡道人雲遊四川的奇特經歷。據說,他在恍惚之間,看到了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如下文字:
「大道無為,清淨一真,六道眾生,皆因妄成,緣妄造業,善惡攸分,因果不爽,毫釐分明,心念讒動,業相已形,人雖不見,神鬼早明,勿謂暗室,果報難遁。」
此外,他還看到金釘朱漆的大門,上方懸掛著「出生入死」四個大字。於是,淡癡道人進入了「生死關」和「輪迴地」,親眼目睹冥間之事,並從冥府判吏手中接過一本《玉歷》,通行人間,勸善懲惡,這便是淡癡道人的經歷。
許多人讀過《玉歷寶鈔勸世文》後,問我:「真的有這些事嗎?」我告訴他們,,地獄並非陰間才有報應,在人間,我們可以看見孤苦貧賤,看見醫院的惡疾患者,看見盲聾瘖啞,看見腳斷手折,看見五官不俱,甚至多人看見兵災刀劫,血流成河,這些慘狀並非陰間才有,而人間就有啊!人間已有地獄之現報,更何況陰間怎無?
有人提出疑問:「地獄十殿的說法,是中國古代的傳說,外國並無這樣的描述,這點是否令人懷疑?」對此,我回答:中國的傳說中,地獄的十殿閻君是由以下十位閻王主宰:
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森羅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轉輪王,
這些確實是中國的文化傳說,但外國同樣也有天堂與地獄的概念。例如但丁的《神曲》中,對地獄的描寫極為生動,基督教的《聖經》中亦提到地獄。儘管外國的地獄與中國的地獄描述不盡相同,但核心理念一致:地獄是罪惡與懲罰的所在。我認為,人間的地獄無論在哪個國家都相似,而陰間的地獄也不會有太大區別。正如人類有白、黃、黑、灰等不同種族,陰間地獄也會根據因緣劃分界限,各歸其獄。然而,雖然地獄的區域不同,其刑罰卻是大同小異。無論在何處,因果報應的原則都是毫釐不爽,善惡分明,這是天地間不變的公理。
這一切因緣,全憑「心之變化」,也就是所謂的「唯心」之理。天堂地獄的分別,其實並非遙遠不可及,而是由心境所決定的結果。君子循天理而行,日益清高,即可昇入天界;小人徇人欲而行,日趨污下,便墮入地獄。天堂與地獄的實相,全在一心之間顯現。
這一切因緣,全憑「心之變化」,也就是所謂的「唯心」之理。天堂地獄的分別,其實並非遙遠不可及,而是由心境所決定的結果。君子循天理而行,日益清高,即可昇入天界;小人徇人欲而行,日趨污下,便墮入地獄。天堂地獄全在一心顯現,正大光明的心,是陽和之氣,自可高昇;下污穢的心,暗昧陰慘,祇有永處冥暗。淡癡道人進入冥間,可以說是極為偶然。他在雲遊四川、重九登高之際,恍惚間便來到陰間。這樣的經歷,是他自己始料未及的。
然而,從靈魂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身心分離」的出神現象。或許當時淡癡道人極度疲勞,以致靈魂出竅。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冥間的意思,是希望淡癡尊者把冥間的種種傳到陽世,使陽世的人有所警戒,所以淡癡尊者的入冥間,並非自己的意願,而是不得不走,他的入冥間含有極其特殊的責任和意義。
我可以如此的說,祇要有人懂得「身心分離」的方法,他必然知道天堂地獄是什麼形狀了。我承認,我也進入幽冥界過,但我要聲明的是,我所知道的陰間和地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地方,陰間和地獄同屬靈界,而地獄是靈界最卑下的悲慘世界。
當我的靈魂沈重地下墜時,那種感覺就像掉入深淵,四周被銅牆鐵壁包圍,令人窒息難耐。越往下沉,越感覺永無超生之可能。墮落的過程無盡漫長,整個境地充滿了寂靜與寒意。據說那是靈界的「海底底層」,也是最悲慘的幻境所在 。
那裡聚集著一群內心卑鄙的靈魂。他們的醜態在這裡無所遁形,徹底暴露於幻境之中。凡是虧欠了道德之人,都要面對自己的內心懲罰。在地獄之中,無數幻象輪番上演,讓靈魂承受過去行為的果報。
這些幻境既如鏡中花、水中月般虛幻,又將人心最深處的真相赤裸呈現。在地獄中,人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人生其實是一場極其公平而公正的夢。每個人的所作所為,無不由自己的心念種下因,結下果。天堂地獄,皆是人心的投影。
06.地獄刑罰的夢幻
有些人讀了《地藏菩薩本願經》和《玉歷寶鈔勸世文》中所描述的那些恐怖刑罰後,悚然心驚,不敢再做壞事。然而,也有人自認為讀了幾年書,覺得地獄的刑罰只是宗教家編造的故事,認為世間怎會有如此慘酷、不人道的事情。更有一些自稱具科學頭腦的人根本不相信地獄的存在,他們說:「犯罪已經科學化,但地獄的刑罰仍停留在十九世紀的私刑,這種寫法,誰會相信呢?」
然而,根據我入冥間的經歷,從未見過任何刑具,也未曾見到任何靈魂被鬼卒施以私刑。如果如此,《地藏本願經》和《玉歷寶鈔勸世文》記載的內容豈不是全有問題嗎?為了探討這一問題,我曾詢問一位從地獄來的孤魂。祂告訴我:「地獄內的刑罰千奇百怪,生而復死,死而復生,所受之苦遠甚於人間萬倍。凡有痛覺者,在凌辱至死後又被逼甦醒,如此反覆,任何靈魂都無法忍受。」
聽孤魂的描述,明明存在刑罰,但為什麼我卻看不見呢?我再向一位鬼王請教,鬼王告訴我:「盧先生無法看見炮烙等刑罰,是因為先生沒有這方面的業力。若罪魂入地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罪犯因自身的業力,鬼卒和刑具皆由他自己招感而現。換言之,地獄的刑罰,原來是罪魂心中幻化而成,外人無法看見,但罪魂自身卻真實地經歷煎熬。」
鬼王又補充說:「這就像凡人做夢,夢中的恐懼和痛苦雖然千真萬確,但夢中人物本是假象,這些情景只有夢者能體會,旁人根本無法察覺。」
聽了鬼王的話,我終於領悟到,地獄是幻妄的,地獄的刑罰並非實在的存在,而是由罪魂的貪、瞋、癡之心所化現。由此,我進一步推論,即使人類的犯罪手段更加科學化、更加高明,地獄的刑罰也是罪魂心中幻象的延伸。因為人可以欺騙他人,卻無法欺騙自己的心,這是千真萬確的事。
因此,我的結論是:彬彬君子,天清地寧,地獄無從生起;卑鄙小人,陰風慘慘,地獄鬼卒即現。
08.生死觀念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