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生活佛文集第217册「海灘上的腳印」精選分享.二0一0年九月出版
018參訪善知識
盧師尊學佛近四十年了,想起昔日,我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尋找「善知識」,認真的說,我也是備極艱辛的。如果大家仔細看我的書,從「朱裴」居士、「李炳南」居士、「聖印法師」開始,...。我參訪的大居士、大法師,總的來說,也有五十多位吧!這五十多位包含了我的皈依顯教的師父,皈依密教的師父,甚至還有其他教派的師父。
這表示什麼呢?這表示我「求法心切」,我渴望得到佛法的真諦,可以說是不吃不喝不睡,憑著我的精神毅力,拼命去尋訪。集集大山的「了鳴和尚」。綠湖的「薩迦證空上師」。紐約上州的「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香港的「吐登達爾吉上師」。又:華雨精舍的「印順導師」。香港的「樂果法師」。台北的「道安法師」。另:社子的「普方上師」。...等等等等。還有最後剃度我出家的香港慧泉寺的「果賢法師」。
我盧師尊坦白說,我為了「明心見性、自主生死」,可算把生命豁出去了,把我的一生豁出去了,把我的資糧豁出去了。今日,我已開悟。唯一真實。我這一生才算沒有白費功夫,我這開悟是篤定的。因為我已進入佛陀的心,我真的「明心見性」了,太令我痛哭流涕了!
青原下九世,清涼益禪師的法嗣,天台德韶國師。德韶國師是處州龍泉陳氏子也。母葉氏,夢白光觸體而有娠。出生後,有很多異相。十五歲的時候,有梵僧勉其出家。十七歲依「龍歸寺」受業,十八歲納戒於信州「開元寺」。後唐時代,同光年間,開始遊方參訪。參訪「投子禪師」。 參訪「龍牙禪師」。
德韶問龍牙禪師:「雄雄之尊,為什麼近之不得?」
龍牙禪師答:「如火與火。」(有深義)
德韶禪師問:「忽遇水來又如何?」
龍牙禪師答:「去!你不會我語。」
德韶禪師又問:「天不蓋,地不載,此理如何?」
龍牙禪師答:「修行人應如是。」(此句,是龍牙禪師大慈悲也,應該悟了,聖弟子,會否?)
德韶禪師又參訪疏山禪師:「百匝千重,是何人境界?」
疏山禪師答:「左手搓芒繩縛鬼子。」(小意思)
德韶禪師問:「不落古今,請師說?」
疏山禪師答:「不說。」
德韶禪師問:「為什麼不說?」
疏山禪師答:「在這箇中,不辨有無。」
德韶禪師說:「師已說矣!」(已有悟性)
(我告訴大家,德韶禪師參訪的善知識,共五十四位之多,從漸有悟性到開悟,實在不簡單,我深深佩服)
026不是人間
有聖弟子問:「盧師尊,你說你不擔任任何寺的住持,不任住持,就無廟產,你為何不要廟產?」
我答:「我不在人間。」
有聖弟子問:「盧師尊,你創辦基金會,將眾生供養存入基金會中,你身無家產,你為何不要家產?」
我答:「我不在人間。」
有聖弟子問:「盧師尊,媒體有許多負面新聞及消息,你本人,不聞不問,為什麼如如不動?」
我答:「我不在人間。」
有聖弟子問:「盧師尊,你發誓從不告人,但這個時代,是訴訟的時代,你為何從不告人?真正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我答:「我不在人間。」
聖弟子問:「盧師尊,你不在人間,那到底在哪裡?」
我答:「無所住。」
過去的盧勝彥,不可得。現在的盧勝彥,會變過去,仍然不可得。未來的盧勝彥,尚未至,不可得。我得什麼?一切無有,我無所住,所以根本就不在人間。
「人間佛教呢?」
我答:「我根本不在人間,哪有人間佛教?」
德韶國師有一偈:
通玄峰頂。 不是人間。 心外無法。 滿目青山。
(這首偈子,一般人看了,覺得不過爾爾,很普通,很平常,根本就不起眼。但,我看了,心中怦怦的跳,其中有一句,「不是人間」,貫穿全偈的靈魂。這首偈的大意是,達到最高頂峰的無上,便知不是在人間,甚至回首,人間根本無有。修行的行者均知道心外無一法的,但用眼睛向外看,仍然是滿目的青山)
我改此偈: 紅塵紅塵。 不是人間。 明心見性。滿目虹霓。
法眼禪師一聽德韶禪師的偈,他說:「就憑這個偈子,便可立宗派了!」(我這個偈子,與德韶禪師,卻是相等的)
德韶禪師上堂說法:「古者道,如何是禪?三界綿綿。如何是道?十方浩浩。為什麼道三界綿綿,何處是十方浩浩的道理?要會嗎?塞卻眼,塞卻耳,塞卻舌、身、意,無空闕處,無轉動處,無用心處,亦無施設處。若如是會得,始會法門絕揀擇。」
這幾句話與「我不在人間」,聖弟子覺得如何?會不會?我說:「我不在人間。」聖弟子知道此話的深義嗎?
034欣賞「德韶國師」
德韶國師有一回,上法座說法:「佛法現成,一切具足。豈不見道圓同太虚,無久無餘,若如是也,且誰欠誰剩,誰是誰非,誰是會者,誰是不會者?所以說,東方亦是上座,西方亦是上座,南方亦是上座,北方亦是上座。為什麼東西南北均上座?若會得,自然見聞覺知路絕,一切諸法現前,何故如此?因為法身無相,觸目皆形,般若無知,對緣而照。一時徹底明白,諸上座,出家人要如何進修?此是本有之理,未為分外,識心達本源,故名為沙門。若識心皎皎地,實無絲毫障礙。上座久立,珍重!」
這一段的上堂開示,非常精彩,裡面有很深的意旨,我分析如下:一、佛性一切具足。二、無欠無虧。 三、周遍沙界。 四、無見聞覺知。 五、佛性無相。 六、佛性無知。 七、無絲毫障礙。
德韶國師在短短的說法之中,把一個「佛性」講得如此透澈,可算是太高明了,這可是第一等的說法了。我寫出了我的分析及重點,就差「一點」,這「一點」就完完全全明白了,聖弟子,你知道這「一點」是什麼嗎?
我的弟子,常問我一些問題:問:「無為就是什麼都不做,是嗎?」
我答:「不是。做了,但不放心上。」
問:「盧師尊常常說般若,般若到底是什麼?」
我答:「般若甚深,常無所住。」
弟子說:「不甚明白。」
我答:「去問雷藏寺的石獅子!」
弟子問:「石獅子不會說話!」
我答:「正是如此。」(我提示:最高最高,無上無上的般若智慧,就是無知)
為什麼是「無知」?請聖弟子答來!
德韶國師說:「百千三昧門,百千神通門,百千妙用門,盡不出得般若中。為什麼?因為在『無住』中建立諸法也。」
德韶國師說:「生滅去來,邪正動靜,千變萬化,正是諸佛的大定門。」(德韶國師的話,都是大智慧之語)
詩: 石獅子在雷藏寺
我常教弟子去問石獅子
弟子與石獅子
空問問空
你可知道
風說什麼
浪說什麼
蟬說什麼
石獅子又說什麼
038教我向誰說?
僧人問盧師尊:「當年釋迦牟尼佛,以正眼法藏付囑大迦葉尊者,今天,盧師尊將付囑何人?」
我答:「教我向誰說?」
僧人問:「向最上座的弟子說啊!」
我答:「何人不是最上座?」
僧人問:「那人人都是上座了!」
我答:「誰是人人?」(第一義)
近期,有兩位弟子逝世,都是得癌症的,一位是腦部長癌,一位是淋巴癌,年紀都很輕,並不是很老,癌症突然來,又患者走得很快。我不勝唏嘘。
我想一想,為什麼我佛法無邊,法力高強,瑜伽咒術高明,卻無法救治。正當我痛苦時。阿彌陀佛下降。大手一揮。我看見:逝世的弟子,身著天衣,飲天上甘露,乘雲車,住黃金宮殿...。逝世的弟子神光赫赫,光明丈六。但,我遇到逝世的(弟子)家屬時,我訥訥的口不能言,我要跟他們說什麼?我只能陪他們流淚。
望著他們: 「教我向誰說?」
盧師尊的一句,「教我向誰說?」又一句「誰是人人?」已道盡了「玄旨」的祕密。
我且問:「這人間有誰在?」
「這人人是誰?」
聖弟子探索去,探索得知緣由,便是「玄旨」在前了。
又:我從來不虚妄語,明明癌症的病人,已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一切是極樂。為什麼如此真實語,卻不敢向其家屬道出, 為什麼?為什麼?
聖弟子知道盧師尊的心嗎?在第一義之下。
「教我向誰說?」
德韶國師說:「吾有一言,天上人間。若人不會,綠水青山。且做什麼是一言的道理,古人語須是曉達始得,若是將言而名,於言未有箇會處。」(教我向誰說)
我終於明白: 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
德韶國師說:「譬如太虚,日明雲暗,山河大地,一切有為世界,悉皆明現,乃至無為,亦復如是。世尊付囑,迄至于今,並無絲毫差別,更付阿誰?」
我且問:佛陀有付囑大迦葉尊者嗎?還是大迦葉自己會得?
我說:心自本來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054通慧堂建寺
我在台灣時,曾預言將來「通慧堂」建「通慧雷藏寺」,前面必有湖。後來,因緣巧合,有人購地,于「通慧堂」建寺院,前方真的有二湖。一曰:「日湖」。二曰:「月湖」。所以該地是「日月穴」,天然生成的大地理。
建寺之地點,有頓有跌,來龍正受,前有活泉,從地噴出,果然是好地理。
人問:「盧師尊,何以多年前,你已知道建寺前面必有湖?」
我答:「心中一燈,遍照天下。」
人問:「盧師尊心中有燈,我們心中有燈嗎?」
我答:「俱有。」
人問:「我們為什麼看不見湖?」
我答:「你們看別處。」(謹在此,祝賀楊梅通慧雷藏寺,建寺早日能成功)
我說:是的,人人心中有一燈,即人人俱足佛性,盧師尊的佛性,就是佛性。而其他人的佛性,附加了眼、耳、鼻、舌、身、意的一切添加物。形成了色、聲、香、味、觸、法;因為有了我見、我執。所以見證不了佛性。
杭州,靈隱,清聳禪師。是福州人也。參訪法眼禪師,法眼禪師指著雨對他說:「滴滴落在你的眼裡。」
清聳禪師聽不懂,後來看《華嚴經》,才真正明白了法旨。
清聳禪師上堂說:「十方諸佛常在你之前,你看見了嗎?若說看見,是心看見?還是眼看見?所以說,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了解,諸佛常現前。」
又說:「見色便見心,且唤什麼是心?山河大地,萬象森羅,青黃赤白,男女等相,是心不是心?若是心,為什麼卻成物象去?若不是心,又道見色便見心。還會嗎?只因為迷而成顛倒,種種不同,於無同異中強生同異。且如今直下承當,頓豁本心,皎然無一物可作見聞。古人喚作迷波討源,卒難曉物。」
我說:清聳禪師,前一段是談「心」談「眼」。清聳禪師,後一段是談「萬法唯心造」。這些說法,倒不如我看見湖。
且問:「看見湖是眼見?是心見?」
「湖是心造否?」請聖弟子答來!
我欣賞清聳禪師的對話: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
清聳禪師答:「亙古亙今。」
僧問:「不問不答時如何?」
清聳禪師答:「夢話。」
示偈:摩訶般若,非取非捨,若人不會,風寒雪下。
066六相
盧師尊應新竹「福佑雷藏寺」的邀請,去加持了「蓮寧上師」主持的四臂觀音法會,兼作「煙供法」的灌頂。法會時間是下午一時半。我坐在法座上,因為是午覺時間,一陣睏意襲來,令我產生了六相:一、眼皮甚重。二、雙目閤住 三、頭下垂。 四、打盹。 五、哈欠連連。 六、身子微擺。 七、心中空無一物。
一切法會儀軌,在「蓮寧上師」的主持下,一一進行,一一圓滿。等到我說法的時候,我說,我心寧平靜,空無一物,結果自然成。四臂觀音也下降了。
人問:「盧師尊出現六相,如何加持法會?」
我答:「空。」(第一義空)
人問:「空如何加持?」
我答:「具足。」(具足也是空)
(當我放棄一切,進入似睡未睡的境界,心中毫無牽掛,是禪。我雙手持「摩尼寶」,右手持念珠,左手持蓮花,四臂觀音入我我入,在雙入之中,成辦一切)
我的意思是說,在睏意濃濃之下,我只發射一個意念。一切就圓滿了。所以,我說:「我只上法座睡一覺。」(但,我的佛性光芒萬丈)
杭州,永明寺,道潛禪師,河中府,武氏子。初參法眼禪師,法眼禪師問他:「子於參訪之外,看什麼經?」
道潛禪師答:「《華嚴經》。」
法眼禪師問:「總別、同異、成壞六相,是何門攝屬?」
道潛禪師答:「文在十地品之中。據理是入世出世間,一切法皆具有六相也。」
法眼禪師問:「空還具有六相嗎?」
道潛禪師啞口無言。
法眼禪師說:「你再問我,我告訴你。」
道潛禪師問:「空還具六相嗎?」
法眼禪師答:「空。」(第一義空)
這個時候,道潛禪師一下子,馬上就悟了「玄旨」,開悟明心了。
我在這裡,實實在在提示聖弟子,一個開悟的人,不管出現什麼「六相」、「七相」、「八相」...。他仍然是一個開悟者。這裡所指的「空」,另有第一義。
聖弟子會否?這個公案,不很容易意會,你知道那個無上的「空」嗎?為何我在疲憊中,也能加持法會,知否?
078無招老人
我原來想為自己的「老境」取一個外號,想來想去,想了不少,但卻沒有一個中意的。「嘻哈老人」——這個外號,滿喜歡的,老雖老,最好嘻嘻哈哈過日子,表示老而無憾,豈不美哉!又嘻嘻哈哈,很適合我這「瘋子法王」的個性。
「爽爽老人」——這個「爽」字,真的完美,「爽」之一字,含意深矣!來這人間,沒有白來,一切的一切,只要「爽」就好,一切不要去計較,每天大笑三聲,不管怎麼樣,都是「爽」,「爽」死了,也甘願!
「瘋子老人」——我這個人,往往語出驚人,不拘小節,個性不喜受拘束,說話瘋瘋顛顛,這個外號滿適合的,道人所不敢道,言人所不敢言,做人所不敢做,真是瘋子。
「醉仙老人」——其實人生也不過是一醉,這一醉,自我自在,渾然忘我,天地唯我獨尊,除自己之外,已無他人存在,這一醉,連天地祖宗全忘懷,所謂「醉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可惜的是我不勝醉力,一杯臉紅,也不敢真醉。
「白雲老人」——這個外號,比較正點些。「身如白雲常自在,意如流水任西東」,有流浪之意,有幻化之意,有隨緣之意,有虚無之意,但,好像有其他行者,道號白雲,豈不是掠人之美?....。 後來我想:
「嘻哈」——好像被俗人污染。「爽」——俗氣。「瘋子」——不太像。「醉仙」——根本不飲酒。「白雲」——他人用過。
最近想了一個,覺得滿好的,我已「無所求」、「無所謂」、「無所住」。一切都是「無」,也無希望,心中藏萬法,也等於無法,心中藏萬招,但,不用,無用,也等於「無招」。我的外號就叫「無招老人」吧!因為我對人間一切,全然不理會,無交涉,這不是「無招」,是什麼?從不告人。從不阻人。 從不罵人。 從不命令人。 從不辯白。 …一切的一切「隨他去」。一切的一切「沒交涉」。我就是:「無招老人!」哈哈哈!
金陵,報恩院,玄覺導師。僧人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玄覺導師答:「此問不當。」(無招)
僧人問:「遠來投師,請接引!」
玄覺導師答:「依舊處去。」(無招)
僧人問:「坐斷是非,如何合得本來人?」
玄覺導師答:「你為什麼坐?」(無招)
僧人問:「我們如何修?」
玄覺導師答:「無交涉!」(無招)
(我且問聖弟子,無招是什麼意?)
086真與假
有僧人問我:「盧師尊,是誰給你證明是真活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