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生活佛文集第121册「天竺的白雲」精選分享.一九九七年二月於美國真佛密苑
017八大聖地
在我一生中,最敬仰的聖哲就是「釋迦牟尼佛」。因此,我將一生完全投入於佛法的鑽研與實修。我坦率地說,我最不敬佩的人是「提婆達多」。根據佛典記載,提婆達多是斛飯王之子、阿難的兄長,也是佛陀的堂弟。他曾出家隨佛修行,掌握神通,身具三十相,誦讀六萬法藏。然而,為了名利,他犯下三逆罪,最終墮入地獄。
提婆達多是「中途變志」的大弟子,他試圖征服佛陀的僧團,並奪取佛陀的弟子。他誘惑阿闍世太子皈依自己,並在王舍城附近建立豪華的僧院,吸引佛陀的弟子。他成功地奪取了五百名弟子,甚至吸引許多佛弟子潛逃到他的僧院。
提婆達多公開批評佛陀,稱佛陀衰老,根本未曾成佛。他還指責佛陀的弟子無能,甚至抨擊佛陀穿著錦衣、每日多餐、吃魚肉、接受供養、居住豪華。為了傷害佛陀,他設下四種毒計:刺殺佛陀、推巨石壓佛陀、用醉象踩踏佛陀,以及用毒藥毒害佛陀。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法華經》卷五中的〈提婆達多品〉記載,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曾為聽聞《法華經》而奉事提婆達多的前身——阿私仙人。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儘管提婆達多犯下三逆罪而墮入無間地獄,釋迦牟尼佛仍給予他授記,預言他將來成佛,號為「天王如來」。
我為何欽佩釋迦牟尼佛?因為佛陀曾說,提婆達多的前身「阿私仙人」是自己的師父。這讓我深感震撼:佛陀竟能坦然稱自己的敵人為師父,這種胸襟與智慧實在令人敬佩。
此外,佛陀還為提婆達多授記,說他未來將成佛,佛號為「天王如來」。這是我感受到的第二大震撼。從佛陀的慈悲之中,我深刻體會到他不捨任何一個眾生的精神。即便是那些因「中途變志」而背離佛陀的弟子,佛陀仍然選擇不捨棄他們,這樣的寬容與慈悲令人欽服。
坦白說,當我深入了解佛陀的處世之道,感受到他那超越尋常的精神境界,我毫不猶豫地發下願心:今生我要度化眾生,絕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其實,這個願望正是釋迦牟尼佛的心願延續。
懷著這份崇高的敬仰,我立志前往佛陀的故鄉,朝拜八大聖地,以表達對這位偉大聖哲的深切追思。佛陀的八大聖地包括:
1. 佛陀降生之地——藍毘尼園。
2. 佛陀為太子時的迦毘羅衛城。
3. 佛陀成道之地——菩提伽雅。
4. 佛陀初轉法輪,度五比丘的鹿野苑。
5. 佛陀經常講經之地——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6. 佛陀宣講《法華經》的王舍城靈鷲山。
7. 佛陀為五百商人說法的那爛陀。
8. 佛陀入滅之地——拘尸那羅城的涅槃場。
除了八大聖地之外,我心中嚮往著佛陀曾經沐浴的「尼連禪河」,以及佛陀說法中經常提及的「恒河」。我還記得,佛陀在天上為母親說法後返回人間時,是降落在「僧伽施」的地方。除此之外,「迦爾里石窟」也是一個讓人神往的地方,據說它是佛教石窟中極為重要且富有意義的遺址。
我也渴望前往「山奇」,那裡匯聚了無數塔、寺以及阿育王時代最精美的建築。「山奇」最為人熟知的是其與佛陀兩位大弟子「舍利弗」 和「目犍連」的深厚聯繫。他們的舍利子就藏於「山奇」塔中的石匣中。
據說,蓮生活佛盧勝彥的前身就是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因此,我特別希望能親眼目睹「舍利弗」的舍利,想知道當自己面對這份過去的印記時,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我深深想念釋迦牟尼佛,也想念舍利弗。「天竺的白雲」不僅僅是夢幻或構思,而是一份強烈的召喚。我要實地走訪,踏上這片佛法流傳的土地,去探索彼此的聯繫,追尋那些隱藏的線索!
027泰姬瑪哈陵與印度婦女
此次天竺之旅,蓮廉法師每日撰寫日記,篇篇精彩;蓮寧法師則充分發揮才能,為我蒐集了大量資料。在我完成「新德里」及「亞格拉」的文章後,有人提出意見,認為篇幅過少,尤其是聞名全球的「泰姬瑪哈陵」,篇幅過於簡略,未能詳述其魅力。為此,蓮寧法師特地整理好相關資料,默默地放在我的桌上。
原本我的想法是,旅遊文章已有許多人書寫,我希望這本書能與眾不同,挖掘出他人未曾深入探討的角度,撰寫更具深度的內容,而非僅停留於表面敘述。唯獨如此,這本書才具備其獨特價值。然而,蓮寧法師的行動明示了他的看法:泰姬瑪哈陵(Taj Mahal)是印度的頂級國寶,也是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值得多加著墨。出於對資料蒐集不易的尊重,我決定將「泰姬瑪哈陵」的相關資料整理如下:
亞格拉(Agra)位於德里以南約200公里,這座城市至今仍可見蒙兀兒帝國時期的繁榮痕跡,體現在其宏偉的建築、城垣及歷史事件中。其中,以泰姬瑪哈陵的大理石建築最為壯麗,氣勢恢宏,令人驚嘆不已。作為印度最重要的觀光景點之一,泰姬瑪哈陵的魅力無可比擬。
泰姬瑪哈陵是蒙兀兒帝國沙賈罕王為紀念其愛妃泰姬瑪哈所建的壯麗陵墓。沙賈罕與泰姬瑪哈結婚十九年,共育有十四個孩子。儘管泰姬瑪哈是女性,但她協助沙賈罕處理政務時井井有條,且為人慈悲,樂於助人,深受民眾敬仰。然而,在1630年,她生下第十四個孩子後不幸病倒,幾日後便辭世。
為了紀念泰姬瑪哈,沙賈罕在1631年開始建造陵墓,動用了兩萬工人,歷時二十二年,耗資約七億盧比(RUPEE)。這座回教式陵墓由大理石建成,雕刻著各式花紋和阿拉伯文,並以來自西藏、斯里蘭卡、阿拉伯、波斯灣與中國的珍貴寶石裝飾。然而,這筆巨額開銷使得蒙兀兒帝國國庫空虛,逐漸走向衰敗。
1658年,沙賈罕的兒子奧朗則布(Aurangzeb)為奪王位,將父王擒下並軟禁於亞格拉紅堡。紅堡正對著泰姬瑪哈陵墓,沙賈罕便在此度過餘生。奧朗則布還殺害了他的兄長達拉與摩拉。最終,沙賈罕死於紅堡,被葬於泰姬瑪哈的身旁,與其愛妃共眠。
對這段歷史,起初我認為只是尋常的史實,並無特別意義。但細讀兩遍後,卻生出兩個值得深思的疑問。這些疑問或許不是問題本身,而是引人深思的啟發點——
其一,歐蘭札軟禁父親並殺害兄長,這類違背倫理的行為,在中外歷史中的宮廷恩怨裡屢見不鮮。例如唐朝的李世民、清朝的雍正,以及佛陀時代的阿闍世王,皆有類似的記載。歷史上的殺父、殺母、殺兄、殺姐之事多如秋風掃落葉,俯拾皆是。然而,每當聽到這樣的故事,我仍感嘆不已!權力令人腐化,讓人性癱瘓,甚至使原本正直的人無法挺立,而在追逐權力的道路上傷痕累累。
為了爭奪權力,有人不惜殺害至親,認為這是一種人生的張力與策略,認為先下手為強才能解決衝突並完成創造。但我對此觀點不敢苟同,因為這種思想實則是一種極端的偏見,而偏見走到極端,往往會奪人性命。
我想到「親情」,要殺害自己的父親或兄長,必定需要極大的決心,這是何等的不易!然而,權力使人利令智昏,思想也因此被迷惑,令人不禁感到可怕。
其二,關於泰姬瑪哈,她究竟有何魅力,能讓沙迦罕王對她如此迷戀?她是否美艷聰慧無與倫比,才讓沙迦罕王因愛侶驟然離世而痛不欲生,朝暮思念,甚至興建陵墓以表深情?我請法師們幫忙尋找泰姬瑪哈的畫像或照片,蓮寧法師找來一張畫像,畫中戴著冠冕,雙眼圓大,面容圓潤,鼻梁挺直,然而整體並不特別出眾。
坦白說,在印度的街頭、餐館、飯店、旅遊區和商店,我們見過許多印度婦女。眾人普遍認為她們的傳統服飾「沙麗」五彩繽紛、爭奇鬥艷,非常美麗。但外貌方面,卻有不少人公認印度婦女的特徵是:第一,膚色偏黑;第二,身材矮小;第三,五官緊湊擠在一起。
這些觀點,或許帶有主觀成見,但也讓我們看到文化、權力和感情背後的複雜與矛盾之處。有一位上師曾說:「難怪釋迦牟尼佛要出家!難怪佛陀在菩提樹下入定,面對天魔三女仍能如如不動。如果天魔三女真的長得這麼美,每個人都會成佛成聖了!」這番話一出,大家笑得前仰後合,場面一片歡樂。
042蓮生活佛與達賴喇嘛會面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二日,下午兩點二十分,在印度達蘭沙拉,蓮生活佛盧勝彥與達賴喇嘛首次會面。早在1993年6月,達賴喇嘛原計劃訪問西雅圖並參訪西雅圖雷藏寺,但因故延期,而蓮生活佛當時正準備返回台灣弘法,錯失了會面的機緣。這次會面,距當時已經過了三年。
此次會面,蓮生活佛攜隨行人員共十八人,包括蓮香上師、常仁上師、常智上師、蓮滿上師、蓮嶝上師、蓮寶上師 、蓮戒上師、德輝上師、程祖上師、蓮主上師、蓮妙上師、蓮慈上師、蓮緻上師、蓮寧法師、蓮廉法師、蓮記法師,以及攝影師托尼‧周。達賴喇嘛方面則由哲蚌寺住持岡措巴桑長老、天青格西、翻譯洛桑昂旺及一位侍者陪同。
會面於下午2時20分開始,達賴喇嘛親自站在會客室門口迎接來訪團隊。大家入座後,由蓮生活佛與達賴喇嘛展開交流。
蓮生活佛首先介紹了真佛宗的現況,包括目前已有30座雷藏寺、300個弘法中心(分堂),以及約400萬名弟子。他解釋此次印度之行的目的,除了參訪佛教八大聖地,還計劃走訪密教道場及南印度三大寺。此外,蓮生活佛分享了自身的修行歷程與密教傳承,特別提到四大教派的最高法門,包括白教的大手印、黃教的大威德、花教的大圓勝慧,以及紅教的大圓滿。
雙方對「大手印法」、「大圓滿法」及「時輪金剛法」展開了深入討論,特別是在「大手印法」的部分互相印證。蓮生活佛提到,他學習「大手印法」是通過白教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及達瓦桑杜格西上師,習得「涅槃道大手印瑜伽法要」,並由溫慈博士翻譯成英文。他認為,「大手印四瑜伽」與「那洛巴六法」應該是大手印的精髓。達賴喇嘛對此深表認同,頻頻點頭。
達賴喇嘛問我:「‘大圓滿法’包含哪些層次呢?」我回答:「大圓滿法有兩個主要層次,一個是‘頓超’,另一個是‘立斷’。 」
達賴喇嘛接著問:「那麼,在修頓超的過程中,會出現什麼樣的現象呢?」我答道:「修頓超時,依次會有四種顯像出現:
1. 首先是明點的光顯現。
2. 接著是看到金剛鏈的光芒。
3. 然後會看到佛的形象,包括本尊佛的現前。
4. 最後是佛土、雙身佛,乃至遍滿虛空法界的完整顯現,一切圓滿無餘。」
當我這樣解釋時,達賴喇嘛的神色流露出驚訝,但他不斷點頭,表示我的回答完全正確。
隨後,達賴喇嘛又問:「你熟悉時輪金剛密續嗎?在密續中提到的‘空色’,你瞭解嗎?」我答道:「在空色方面,我深入其中,這二者要調的剛剛好,不可以偏於空,也不可偏於色,剛好走在中間,中道上走。在實修上,完全在調整自己的心,色相與空性調得非常均勻,這是一種空樂的大功夫。」
達賴喇嘛提問:「如果不以《金剛經》、《心經》來論空與色,而以《時輪金剛密續》談空與色,又該如何解釋?是否仍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我回答:「雙身雙運。」(即四喜四空)其中包含:初喜得應身、勝喜得報身、超喜得法身、俱生喜得本性身。
達賴喇嘛進一步說:「不要刻意去追求這種境界,而應讓它自然顯現。」
隨後,我們一起討論了龍樹菩薩及三論宗的相關內容。《中論》闡述大乘中的真實之理,是龍樹菩薩所作的五百偈;《十二門論》則是以十二門破除大乘的迷執,闡明大乘實理。此外,我們提及《百論》,這是龍樹菩薩的弟子提婆菩薩所作,用以破除大小乘及外道之執著。在這些問題上,我和達賴喇嘛各有自己的見解,二者並不完全相同。
接著,達賴喇嘛又問:「密教分為四部法,而中國密教有幾部法?」
我回答:「密宗道次第廣論中講到四部法,包括『事部』、『行部』、『瑜伽部』和『無上部』。而中國密教,自惠果老和尚傳至空海大師後帶入日本,應該僅有前三部,並未包括無上部。」
達賴喇嘛點頭確認說:「的確如此,無上瑜伽在中國和日本都不存在。只有行部和瑜伽部相對較為盛行。」
整場會面,我與達賴喇嘛的對話全都圍繞佛法進行。天青格西旁觀後感嘆:「這是前所未見的場面。」
根據天青格西的分析,原本的安排是達賴喇嘛先與我們互相問候寒暄,接著開示一段佛法,然後由我們唱誦經文。然而,達賴喇嘛見到我後,打破原先的計劃,直接進入密法研討。天青格西對此做出了以下觀察:
1. 達賴喇嘛和蓮生活佛盧勝彥皆為佛學大家,見面時自然以佛法為中心進行交流,這是行家的風範。
2. 他從未見過達賴喇嘛以如此方式接待來訪者,認為這是極為特殊的安排。
3. 研討過程中的討論極其精彩,讓他讚嘆不已。
4. 他對蓮生活佛盧勝彥的深厚學養與修行功力深感折服。
5. 一問一答間,對答如流,顯現出顯教與密教的圓融。如果不是實修深厚的行者,在如此高水準的討論中,必定會顯得遜色。
6. 達賴喇嘛頻頻點頭,讚賞不已,神情非常開懷。
7. 蓮生活佛盧勝彥還特別贈送了以純金打造的蓮花咒輪給真佛宗,象徵意義極深遠。
我們問洛桑昂旺:「蓮生活佛盧勝彥與達賴喇嘛討論佛法,你明白其中深意嗎?」
洛桑昂旺回答:「我在上密院學習密法六年,從未聽聞過如此大法。我不明白金剛鏈是什麼。」
我對他解釋:「大圓滿法原本有兩種修持方式:一為徹切(立斷),一為脫噶(頓超)。其中,頓超修法是大圓滿法中最高的修持法,可使內在隱藏的智慧光明通過六種光明顯現並連續結合。這六種光明分別是:
1. 肉團心光
2. 白柔脈光
3. 圓通水光
4. 界清淨光
5. 明點空光
6. 本覺智光
這些光明結合後,形成所謂明點的光,繼續修持就會出現如波狀馬尾珠串般的金剛鏈。金剛鏈可以理解為由明點光串連而成的光鏈。」
我接著說:「隨著金剛鏈的顯現,會出現金剛薩埵及五方佛的半身像、全身像和雙身像。最終,五方佛的佛國剎土乃至十方無量佛土,遍及虛空盡法界,圓滿顯現無遺。」
關於「頓超」修法,其核心要領包括五個層面:身、口、意、門、境。其中,最高的口訣是:內外一體,佛我無二,心境如一,身化虹光。在本文中,我還需闡述「時輪金剛本續」,因為達賴喇嘛提到了「空色」的問題。
我回答:「雙身雙運。」
這裡的「雙身雙運」指的是時輪金剛與佛母那錯由姆的修法。這種修法的要件包括:
1. 雙方需完成下三部的相應修持;
2. 已得圓滿灌頂;
3. 必須守護誓言與戒律;
4. 雙方需達成一致的體悟。
修持過程中,由俱生大樂生起拙火,拙火融化頂輪的白菩提,白菩提流經五輪,產生四種喜:喜、勝喜、超喜、俱生喜(這是「色」的層面)。而四喜又轉化為四空(這是「空」的層面)。
重點是︰在雙身雙運的修行中,行者需保持菩提心不走漏。隨著修行的深入,最終的結果是「氣」與「肉身」等物質逐漸消失,甚至連紅菩提與白菩提也完全消失,行者最終證得空色之身,達到色空一如的境界,這便是虹光大成就。
達賴喇嘛經常舉辦「時輪金剛大法會」,並傳授時輪金剛灌頂。我在見到達賴喇嘛後,也發下大願,未來將舉辦「時輪金剛大法會」,傳授時輪金剛法,並教授如何將物質的身體(色)化為空的修行法門。
074我在「哲蚌寺」登座說法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約二千位出家喇嘛僧眾聚集在哲蚌寺大殿經堂,誦讀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及《度母經》。隨後,住持岡措巴桑長老邀請我登上法座進行說法。
在正式開示之前,岡措巴桑長老致詞道:「歡迎蓮生活佛盧勝彥光臨哲蚌洛沙林寺。蓮生活佛此前在北印度曾會見達賴喇嘛,並受到達賴喇嘛的高度讚譽,認為蓮生活佛對佛法的事理有著圓融的見解。今天特別請蓮生活佛為我們開示說法。」
登上法座後,我向約二千名僧眾開示,內容涵蓋以下要點:
1. 自我介紹。
2. 介紹真佛宗。
3. 說明真佛宗的修持方法和儀軌。
4. 強調密教的核心精神:敬師、重法、實修。
5. 勉勵喇嘛僧眾肩負如來大業。
6. 效法歷代祖師的精神。
7. 鼓勵佛弟子要團結一致。
在開示過程中,全場僧眾靜默傾聽,反應熱烈,掌聲如雷,氣氛高潮迭起,場面非常感人。開示結束後,我與哲蚌寺進行了禮物交換。我贈送了一面金牌,而哲蚌寺則回贈了三件極具象徵意義的禮物:
1. 金剛手菩薩像,象徵蓮生活佛以「手」轉法輪。
2. 藏經,象徵蓮生活佛以「口」講法語。
3. 舍利塔,象徵蓮生活佛具備佛陀般的清淨「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