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册「解脫道口訣」
蓮生活佛文集第275册「解脫道口訣」精選分享.二0一九年二月出版
010傳承法流
學佛,須先皈依,念「四皈依咒」:
南無古嚕貝。(上師)南無不打耶。(佛) 南無達摩耶。(法) 南無僧伽耶。(僧)
皈依的真義,其實是:
一、依自己的上師,恢復自己的真如本體。
二、依佛,恢復自己的真如本性。
三、依法,恢復自己的真如本智。
四、依僧,恢復自己的真如本淨。
這佛體、佛性、佛智、佛淨,才是最重要的心要,而不是表相。由此,發揮佛性之妙用,運用八萬四千法門去度化眾生。
我在本文中,簡單說明真佛宗蓮生活佛的傳承法流:
一、寧瑪派(紅教)蓮華生大士至諾那上師至了鳴和尚至蓮生活佛盧師尊。
二、薩迦派(花教)貢卻杰布至德松仁波切至蓮生活佛盧師尊。(德松仁波切即薩迦證空上師)三、噶舉派(白教)瑪爾巴至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至蓮生活佛盧師尊。
四、格魯派(黃教)宗喀巴至甘珠活佛至吐登達吉至吐登其摩(蓮生活佛盧師尊)。另,結緣的上師甚多,沒有一一述之。
我有另一種,是行深波羅蜜多時的最祕密傳承,也就是在深廣禪定中,獲得了佛菩薩灌頂加持的傳承法流。例如:蓮華生大士授密法。 阿彌陀佛的大加持。 瑤池金母的法旨。地藏王菩薩的救度中陰。........·這些均是禪定中的祕密傳承。
我的出家傳承是:昔日。有香港慧泉寺果賢大和尚來皈依我,我那時是在美國西雅圖雷藏寺,尚是居士身份。果賢大和尚住西雅圖甚久。他勸請我出家。 於是,我於四十三歲時的農曆二月十日,於「真佛密苑」,正式剃度出家。所以果賢大和尚是我徒兒,也是我的剃度師,這又是亦師亦徒的大傳奇。
我在顯教皈依高僧:一、印順導師。 二、道安法師 三、樂果法師。 受戒三師: 一、賢頓法師。 二、慧三法師。 三、覺光法師。 我的課誦師父是: 善賜法師。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我從學的師父甚多,我只有恭敬師父,讚嘆師父。我在說法的時候,必先敬 禮我的傳承師父。向十方三世具德具恩的上師敬禮。
022資糧道口訣
我個人修行,我認為先修「資糧道」。什麼是資糧道?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想修行的時候,從凡夫到究竟成佛的資糧。大家以為是「錢」!其實不是。 而是:一、慈——給人快樂。二、悲——拔除人的痛苦。三、喜——歡喜的去做。四、捨——平等無分別的。五、施——佈施予人。六、語——善語、好語、柔語。七、益——所做對他人有益。八、同——同體大悲。九、定——長遠心。 十、慧——智慧心。
我跟師母蓮香上師有一個長遠的計劃:我們在臨終之後。除了「盧勝彥佈施基金會」在繼續行善之外。另外,組織了:「救急基金會」。我和師母留下來的資糧,存入銀行。以每個月利息來行善。所做的善行,只有一項,也就是有人生病,到醫院去就診。付不出醫藥費。由「救急基金會」來救助之。
我個人的心得是:
我看眾生之苦,病苦第一,有了病一定要看醫師。但,病人窮,付不起昂貴的醫藥費。此時救急,有一定的意義。我們現在已開始做,但為了長遠性的做,必須要有配套措施。這是:救人救急。 但憑一心而已!我們所做的,就是「資糧道」。
我聽過一種錯謬的言論,有人說:
不要行善,行善如白雲。
不要行惡,行惡如黑雲。
白雲黑雲均會遮日。
意思是說:白業(善業)不要做,黑業(惡業)不要做。善惡業均不要做。佛性才會顯現。
我認為:
行善業是資糧道,有了資糧功德,才能產生學佛之因。
有了資糧功德,能逢具德上師,教授真正的佛法。
我見證善人身上的光明,有了善光,便有升天之因,生命終了,在天上享福。若在人道,也是一位福祿厚重之人,幫助他的貴人甚眾。善人不落三惡道。
三世諸佛的慈悲心,才能成為十方眾生的依怙。恩重如山的慈父上師,正是佛菩薩的倒駕慈航,菩薩的悲憫,正是大善。
善行一定要做!幸勿有疑!
026真實四皈依法
四加行之首,是四皈依法。為何加上「真實」? 因為它會生出力量。
一、入壇城。
二、端坐 。
三、先觀想根本上師的面容。眉心()字白色,喉際()字紅色,心際(青)字藍色。
四、三光加被,入行者眉心、喉、心。
五、唸:「南無蓮生活佛盧師尊根本上師」。(三稱)
六、唸:「南無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寶」。(三稱)
七、唸:「四皈依咒」。南摩古嚕貝。 南摩不打耶。 南摩達摩耶。 南摩僧伽耶。
此皈依咒要唸百○八遍,口訣:唸四皈依咒時,上師及佛法僧,同放五色光明,注照行者。同時上師及佛法僧,注入甘露,灌頂行者,一切黑業、黑氣自毛細孔排出。病業化黃水流出。降頭化蜈蚣、蝎子、小黑蟲爬出。於是全身放鬆。心靈清淨輕安。 福慧增長。
八、迴向。 「弟子發願。 永遠依止。 上師三寶。直至菩提。 大小各善。 回施眾生。 共成佛道。」
註:在觀想時,可以結根本上師手印。右手說法印,左手持蓮印。在迴向之後,也可專一的入三摩地[禪定]。
九、出壇城。 我在此,說明如下:有人以為四加行法是密教小法。其實大錯特錯。
我把它列出來,大家一看,那就不得了啦!原來四皈依法是如此的偉大。
有手印。 有觀想。有真言。 有根本上師。 有十方三世三寶。 是可以獨立修持的。
我們在寺、堂、會同修的時候,那只是略法,略得不能再略了。念了四皈依咒,其他就全疏忽了。
告訴大家,「真實四皈依法」,修到成熟,根本上師現前,上師相應了。只要上師相應,十方三世佛法僧也能相應,可以到佛國淨土了。
我常說: 四加行是大法。 四皈依法就是大法。
如果有人,只修「四皈依法」,這一生只修這個法。道心永不退失。一心入此「三摩地」。一樣成就。 絕無虚言。
030真實供養曼達法
我說:我(盧師尊)因為修持「真實供養曼達法」。現世。未來世。 均是富足的。我可以如此說,若將來有緣到世間,我將是世間第一首富。我很自信的說:絕對是世界第一首富。無人能及。
我將供養曼達法,列之如下:
ー、先結手印,此印即供養印。供養印的結法,可由上師教授如何結印。
印式:二無名指相背立。(豎起)次二中指平伸相叉。 二小指平伸相叉。
次以二食指勾二中指。以二大指按二小指之端。
印式解釋:此供養印代表須彌山及四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瞻部洲、北俱盧洲)也就是整個宇宙。
二、將欲供養之物,觀想在手印的掌心。有人將米粒少許,置於左手掌心。我的方法是,將供養物,觀於掌心即可。供品:食物。花、香、燈、茶、果。水、沐浴水。 如意螺。 七珍。 八寶。 (鑽石、金、銀) 器具。衣服。
三、供品觀想:將手印化為宇宙虛空。(口訣)將供品化為如雲如海。(口訣)將虛空充滿。(口訣)
四、持咒:嗡。沙爾娃。打他架打。衣打木。古嚕拉那。面查拉。看。尼哩也。打也密。持咒完。將手印觸頂。 散印。
五、唸「讚」: 須彌四洲並日月。 化諸珍寶供養佛。 種種珍奇諸功德。消業速速證菩提,願與眾生證菩提。
我告訴大家:這娑婆世間的供品,我們的食、衣、住、行,均可供養。但,畢竟是俗世下劣粗俗之物。什麼是高貴的供品?
修法供養(法供)。 身口意(清淨供養)。氣脈明點(最上供品)。大樂、光明、空性(覺受供養)。這是最重要的口訣。
034大樂供養(祕密)
這個供養,屬「覺受供養」。少人知之。也很少人能做這種供養,所以,只有「堪能者」才能做的供養。「無上密」供養。故稱「祕密」。
當行者與明妃雙運時,由於行者是「堪能者」,已見證真諦,已證無漏。氣通中脈。拙火上升。明點下降。因氣、拙火、明點的摩擦,產生了不可明狀的大樂。
我告訴大家:一般男女行淫,是「小樂」。唯有大修行人與明妃雙運,才能產生「大樂」。大樂是一整天,或更長久。全身麻酥酥。 (無法說出)
此時行者將「大樂供養」:供養:四守方母。 八方空行母。 二十天天女。 供養諸尊。在意念上,將「大樂化」為雙身,遍佈整個虛空。所有的空行母均歡喜踴躍。
在明妃方面:
明妃因行者的堪能。 脈與脈接。 氣與氣通。 點與點融。(明點)
明妃也產生了無可名狀的「大樂」。明妃產生全身通暢淋漓的快樂。(長與多)
將這種「大樂」供養:諸佛。菩薩。 金剛。 護法。 空行。 諸天。 (同樣的歡喜踴躍)
我(盧師尊)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這不是凡夫之小樂。而是修行的大樂。(男行者是絕對無漏的)
由此:
明點與拙火互融,打開脈輪,放出光明,這種光明非常殊勝稀有。由光明顯發佛性。我親證: 般若佛母下降。 金剛亥母下降。 獅面空行母下降。 妙音佛母下降。無我母下降。非常多,不可思,不可議,無法計數的天女下降。奇哉!此功德祕密殊勝。
038真實大禮拜法
行大禮拜法,是對佛菩薩諸尊的「恭敬」頂禮。大禮拜法,可消除「我慢」(傲心)。
大禮拜法,是堅固道心。
大禮拜法,可消業。
大禮拜法,是懺悔。
大禮拜法,可退魔障。
大禮拜法,斷除妄念。
大禮拜法,斷除煩惱。
大禮拜法,證解脫菩提。
大禮拜法,可健身。
大禮拜法,可收心。
(真是功德無量)
儀軌如下:
一、立於壇城前。
二、先觀想上師三寶在虛空中放光照行者。
三、眉心白光,喉際紅光,心際藍光,照行者。四、()白光。(噁)紅光。(春)藍光。(嗡阿吽)
五、行者不但只觀想自己。也觀想父母六道眾生等一起頂禮。
六、先佛龕合掌置於頂(眉心) ,再(喉) ,再(心) 。
七、將光隱入自身。
八、隨即投身大禮拜。(第一拜,佛龕合掌)
九、第二拜是蓮花合掌。
十、第三拜是金剛合掌。
這是入壇城的三拜大禮拜法。
行大禮拜法除這三拜之外。也有專做大禮拜的修行法。百○八拜。千八十拜。 或更多,愈多愈好,(可計數) 。若只行「大禮拜法」,可只用「佛龕手印」。拜法是五體投地。(手、額、心、膝、腳)均貼地。一貼地則起。
重要口訣:
一心無二念。專注也。自身化多身。及父母眷屬、恩人師長、怨親債主、六道眾生等等,一同普禮。上師與諸尊放光照大眾與行者。兩手伏地時,手向前推,把一切魔障推掉,把一切煩惱推掉。(魔即是天魔、五蘊魔、欲魔、死魔)
普禮時:
虛空中有上師、諸佛、菩薩、金剛、謢法、空行、諸天。無數量。
而行者自身也是無數量。又加上眷屬,密密麻麻。無數量。
(以無數量頂禮無數量)如此,功德不可計數。
迴向:願以此功德。 度盡諸有情。 人人學佛法。最終達彼岸。
(註:有人用大禮拜法,施行多年,見本尊下降,光明注照,出現很多神蹟。自身也能入三摩地)。
042真實金剛心菩薩法
這是密教最重要,密教行者人人必修的大法。這是淨業大法。這是補闕大法。 這是懺罪大法。 這是復淨大法。密教行者有破三昧耶、犯戒、有過失、不淨、儀軌漏失、均依此法「還淨」。
所謂「四加行」也就是:
四皈依法。大供養法。大禮拜法。金剛心菩薩法。這「四加行」每一法,要修滿十萬遍。
我(盧師尊)常常說:四加行是大法。修滿的,有相應的,必然不退道心。那些退道心的,四加行根本沒有相應。連基本的相應也沒有。四加行相應,一定有果位。只要四加行相應,本尊法、內法(氣脈明點)、金剛法、無上密、大圓滿,就很容易相應,也就是一法相應,法法相應,即生證得果位。
真實金剛心菩薩法儀軌如下:
ー、入壇城
二、行大禮拜法。(略法)
三、坐定(毘盧七支坐)
四、行四皈依法。(略法)
五、行大供養法(略法)
六、披甲護身法。(此法適用於各個法中)
七、發菩提心真言。(三遍)
「嗡。波地支打。班雜。沙瑪牙。阿吽。」
八、懺悔偈及咒:我昔所作諸罪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諸佛哀愍常攝受。直至成佛不捨離。咒:「嗡。班雜。沙瑪牙。蘇爹阿。」(三遍)
九、結印:雙手握拳。交叉。置胸前。
十、觀想:先念觀空咒:「嗡。梭巴娃。蘇打。沙爾娃。打爾媽。梭巴娃。蘇多罕。」」觀想金剛心菩薩坐八葉蓮花。身白色,五佛冠,天衣重裙,右手持金剛杵於心際,左手持金剛鈴左腿處。心中吽字。周圍是百字明咒圍繞。心中流出白色光明甘露,灌頂行者。行者罪業,化黑水,由毛細孔流出。行者清淨後,金剛心菩薩入行者身中(入我我入) 。二者無別。
十一、誦咒。
百字明咒。(二十一遍、百〇八遍) 。(真佛弟子人人會背)
十二、入三摩地。
十三、出定迴向。(百字明咒加持力,願我三業皆清淨。.....)
十四、大禮拜。
十五、出壇 我說口訣:此法相應一定出現懺相(懺悔已除),最大的懺相是金剛心菩薩現身,告訴行者:「善哉吾子,汝已還淨了!」
「汝已三業清淨了!」「汝已相應!」「汝是佛子!未來當成佛!」
046披甲護身法(口訣)
此法我(盧師尊),得之於「普方上師」。我曾皈依普方上師。法名:「圓池」。
披甲護身法的本尊是「金剛手菩薩」。西藏人稱:「手金剛」。祂與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合稱為三怙主。
觀世音菩薩——慈悲。文殊師利菩薩——智慧。金剛手菩薩——法力。
金剛手菩薩的手印:雙手先合掌。無名指彎曲向下交叉。食指左右分開。
又:金剛合掌亦可。金剛合掌手印,即是:先雙手合掌。互相交叉即是。
持咒:「嗡。波汝。藍者利。」
唸咒時,用手印,印額頭、印喉、印心際、左肩、右肩。觀想自己變成「金剛手菩薩」的形象。憤怒相。 右手高舉金剛杵。 左手持金剛索。 腳「弓箭步」。(這就是身印的披甲護身)
盧師尊認為,這「披甲護身法」,可以在生活上廣大應用。
食——結金剛手菩薩手印,虚印食物。
念: 「嗡波汝藍者利。」,食物變清淨。
衣——結金剛手菩薩手印,印在身己穿的衣服上。
唸:「嗡波汝藍者利。」 衣服變「甲冑」。 有防魔作用。
住——結金剛手菩薩手印,印在住家的四面牆,虛印即可。
唸:「嗡波汝藍者利。」,住家或臥室已全部結界。魑魅魍魎進不來。 住家平安。
行——結金剛手菩薩手印,印汽車、船、飛機、摩托車、腳踏車。虚印即可。
念:「嗡波汝藍者利。」出門平安。 無災無禍。
盧師尊說:千法、萬法、存乎一心。人有誠心,菩薩感應。我們學習佛法,要學理法及實修法,佛理要能應用才是。
050修法儀軌(前行)
真宗佛的修法儀軌,與其他宗派,略有不同,但大同小異。我們的修法「前行」,大約是:一、大禮拜。 二、大供養 三、四皈依。四、金剛心。(懺悔偈)五、披甲護身。 六、四無量心。 七、發菩提心。 我們稱為前行七支。
在前行修法中,大禮拜、大供養、四皈依、金剛心。我們用略法。而金剛心我們唸懺悔偈:我昔所造諸罪業。 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所犯十惡五無間。 三昧耶戒等罪業。 無邊無量諸眾罪。 一切我今皆懺悔。 諸佛哀愍常攝受。 直至成佛不捨離。
唸懺悔咒∶「嗡。班雜。沙媽耶。蘇爹阿。」
發四無量心,我們唸: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是慈無量)願諸眾生永離苦與苦因(是悲無量)願諸眾生常住無苦妙樂(是喜無量)願諸眾生證怨親平等覺(是捨無量)
發菩提心我們唸:我與法界無餘諸眾生。一齊皈依上師佛法僧。為度生事發慈悲喜捨。願身口意如本尊成就。
唸菩提心咒:「嗡。波地支打。班雜。沙媽耶。阿吽。」
在別的宗派上,大部份「前行」有四項:
四皈依。 四無量心。 發菩提心。 淨業觀空。
我們加大禮拜,因為入壇城就要禮拜。
我們加大供養,因為入壇城「花香燈茶菓」五供或八供必備故,五供加如意螺、加沐浴水、加塗香成八供。
我們加金剛心,是發露懺悔。我們加披甲護身,是身結界。
我(盧師尊)說:修法三大要素當然是「正行」的:結手印。(身清淨)觀想。(意清淨) 持咒。(口清淨) 入三摩地(禪定)。
我說:最後的入三摩地是最最重要,入三摩地才能顯發佛性,證得究竟成就,所有一切法,全為了「三摩地」。
口訣是無事、無心,融入空寂,安定無住,光明獨耀。
054真實本尊法
這個本尊法,我們用「阿彌陀佛」本尊為範例。
前行:
一、大禮拜。大供養。四皈依。金剛心。披甲護身。四無量心。發菩提心。
二、淨業觀空:觀空咒:「嗡。梭巴娃。。蘇達。沙爾娃。達爾媽。梭巴娃。蘇度。罕。」
三、結印。(彌陀定印)
四、觀想:
觀想虛空中有一咒字「」(榜),化為蓮花,蓮花上有咒字「」阿字,化為月輪。月輪上有咒字「」些字(紅色),化為阿彌陀佛。一頭二臂。雙手結定印。跏跌坐於蓮花台上。「嗡」白光,照行者眉心。「阿」紅光,照行者喉際。「吽」藍光,照行者心際。(三光加被) 。
再觀想「入我我入法」。阿彌陀佛大放光明,光中流出甘露,灌注行者,行者清淨得大自在。阿彌陀佛縮小,如米粒光點,由頂竅入於行者的心中蓮花。
阿彌陀佛漸大,與行者完全等同。一刹那。行者變化成阿彌陀佛。無二無別。行者(阿彌陀佛),放光於十方三際,十法界,普度眾等。
五、持咒:「嗡。阿彌爹娃。些。」百○八遍、千○八十遍。或更多。
六、入三摩地(禪定)口訣:
外覺——不動心。(攝心定於阿彌陀佛一尊,不動不亂,斷一切外境。)
內覺——不起妄念。(以無所得故,斷妄念,觀一切法皆空。)
直覺——無事、無心。(離空有兩邊,證中道實相。)
自性光明。法界光明。 合一。
七、出定。空中明點,化為阿彌陀佛。
八、頌讚:淨願莊嚴安樂利。 普濟濁世諸有情。 西方接引證無生。 阿彌陀佛我敬禮。
九、百字明咒。(三遍)這是補闕。這是修法過失的補全。這是圓滿。唸咒時,亦可想金剛心菩薩,心中「」字,白光甘露,灌注行者全身,行者全身清淨,行者空明。
十、迴向。 願同修法者。 同生極樂國。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見佛了生死。 如佛度一切。
058本尊法(口訣)之一
我(盧師尊)覺得:本尊法是一個關鍵法。
很多人問我:「自己的本尊是誰?」
我總是回答:「投緣者即是。」
又問:「我喜歡很多本尊?」
我答:「找出最喜歡的。」
又問:「我可以修多尊本尊嗎?」
我答:「若有時間,亦可。」
我真實告訴大家: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法相應。諸尊相應。(這個「一」字了得)
問:「如何召請本尊降臨?」
答:「結召請印,唸召請咒。」
問:「召請印是?」
答:「金剛勾印。雙手握拳,右手食指伸出成勾,左手在下,伸食指,由右手握住。」問:「召請咒?」
答: 「『嗡。班雜。沙媽耶。雜。』或『嗡啊吽。梭哈。』此二咒均可。」
問:「若召請不來如何?」
答:「一、以心力召請。 二、以印力召啨。 三、以咒力召請。
若不來;金剛勾三轉。咒力加強,簡潔有力。再用心力,想 念阿彌陀佛眉心白毫光,由右向左旋轉。」(重要口訣)
問:「雜念不斷,如何入三摩地?」
答:「雜念不斷是凡夫境界,當然不能入三摩地。重點是凡夫有分別、愛惡、取捨。當將眼、耳、鼻、舌、身、意,束起。如此自性才能現前。」
問:「是一心不亂嗎?」
答:「是。」
問:「如何做到一心不亂?」
答:「束六賊為一精明。」
問:「如何修練?」
答: 「止觀雙運。」 (重要口訣)
062本尊法(口訣)之二
密教行者須建立壇城。壇城安置:佛菩薩護法等。經典。 舍利塔。 上師相 壇城要清淨莊嚴。 行者樂於久坐。密教行者修法,宜先大禮拜之後,即晏坐,安坐要用七支坐法:
一、座後微高。
二、跏趺坐(最佳) ,若不能,單盤坐,再不能,如意坐。
三、手結定印。
四、兩肩平正。
五、兩眼視鼻或直視。
六、調息平和。
七、舌抵上顎。
壇城的選擇:
幽靜之室。 藏風聚氣。 壇城方向要接水神。 合行者之磁場。 合行者之磁向。
密教行者為了與本尊相應,其重要口訣是:本尊何形象,行者何形象。
本尊顏色,行者著同色衣服。本尊法器,行者法器亦同。
本尊種子咒字,行者心際安本尊種子咒字。
本尊咒,行者誦滿十萬遍。
本尊相,行者時時憶持。本尊菩提行,行者菩提行。本尊的誓願,行者誓願一致。本尊的身。本尊的口。 本尊的意。行者的身口意,要與本尊一一相合。
總之:密教行者的一切,要合於本尊的一切,食、衣、住、行,一一相同。外相同。內相同 。密相同。 密密相同。
密教行者要學習「入我我入」。口訣如下:
觀想本尊,從對面空中,移到行者頭頂上。(誦本尊咒百○八遍)
觀想本尊,甘露灌注行者全身,行者變清淨。(誦本尊咒百○八遍)
觀想本尊化為光點,由頂至心際,安住於心中蓮花。(誦本尊咒百○八遍)
觀想本尊漸漸變大,如行者之身一樣大,無二無別。(誦本尊咒百○八遍)
最後行者觀想自己變化大如虚空,整個虚空全是行者。(誦本尊咒百○八遍)
這些全做到了。相應易也。 這都是重要口訣。
066本尊法(口訣)之三
蓮生活佛盧勝彥入三摩地的至要口訣:
相據「佛說阿闍世王經」來說明:阿闍世王因為遣除了罪業。
準備了一匹價值連城的布,要供養文殊菩薩。但,文殊菩薩杳無蹤影。
國王聽到文殊菩薩在虛空中說:「若看見誰,就供養即是。」國王看到智吉祥菩薩及阿羅漢大迦葉,於是布匹要供養祂們。
祂們說:「我們無功,不能受供養。」隨即消失不見。國王拿著布匹,欲供養五百比丘。五百比丘也消失不見。國王大驚駭。看見身旁的王后,就將布匹供養王后,沒想到王后也不見了。現在,只剩下國王自己一個人,拿著珍貴的布匹,一切一無所見。阿闍世王只聽到「請供養所見之身」的聲音。於是,國王把布匹披在自己身上。想不到,阿闍世王自己的身子也不見了。文殊菩薩在虛空中說:「遠離一切色想,諸色一無所見。...」於是,阿闍世王,一刹那有悟。
這一段經文,就是大口訣。阿闍世王是施者。 布匹是施物。 文殊菩薩是受者。 而,最後的結果是: 無受者。 無施者。無施受之物。 (三輪體空) 畢竟無所得。
文殊菩薩說:「佛陀出有壞,了知諸法,無生如虚空,無法被染污。」
這就是入三摩地的大口訣:無禪定之人。 無禪定。 無禪定之對象。因為如此,入三摩地。用這種三輪體空法入三摩地,才是證得菩提湼槃的無上法門
我看這娑婆世界:幻人。 幻物。 幻我。 無生如虚空。
故了知:無量十方俱胝那由他的佛陀湼槃,證得無上菩提,均由此。所以,不可思議。 無可比擬。 不可言說。(本來無我,故隨應所成)
070本尊法(口訣)之四
密教行者與本尊相應,須要注意的口訣是:
一、求得來自清淨的真實傳承上師,獲得灌頂。二、自身與法相合。
三、入世法與出世法雙運。四、三業轉化三密。 五、戒除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