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册「打開寶庫之門」
蓮生活佛文集第240册「打開寶庫之門」精選分享.二0一四年五月出版
004 打開寶庫之門(序)
在這本書裡,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就是這本書裡的男主角,我就是寶庫。
爲什麼是寶庫?我告訴大家幾個原因:
其一:我是天賦。當我的天眼打開了,我看見自己原來是「蓮花童子」,又到了「摩訶雙蓮池」,那是蓮花童子」的淨土。
我寫偈:法身原在天外天,古塔舍利卻在前;只為人間大事業,化身僧人且流連。
蓮花童子是誰?是蓮花手菩薩、項光童子、寶意童子、寶上童子、白蓮花王、大白蓮花童子…………是「華光自在佛」。由於有這種天賦,所以我是寶庫。
其二:我是相應者。我具備了修行的緣分,修「資糧道」、修「加行道」、修「見道」、修「眞道」、修「究竟」道」。密教修「生起次第」圓滿。密教修「圓滿次第」圓滿。相應了「加行法」、「上師法」、「本尊法」、「金剛法」、「無上密」、「大圓滿」。我這一生,只有「修行」、「寫作」、「弘法」。我相應了「瑤池金母」、「阿彌陀佛」、「地藏菩薩」......。由於我是相應者,所以我是寶庫。
其三:我是明心者。明心就是開悟,我明白「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明白「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根本無所得。我明白「空性」。我明白「滅寂」。我明白「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我明心之後,知道原來是一元,不是二元對立;是絕對,而非相對。明心之後,萬念皆寂,一切皆泯。這才是普空寂,這才是恆在、不審。這種大智慧,少人知之,所以我是寶庫。
其四:我是見性者。「明心」是理上的,而「見性」是事上的。理是理論,事是實修。佛門廣大,教派繁多,各宗各派,皆有各自的修持法門。以密教來說,「大圓滿」、「大手」印」、「大威德」、「大圓勝慧」這四大法,我均潛修四十年。我見證佛性。這種「見證佛性」,世間少有,所以我是寶庫。
最後,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在我的「慧眼」之中,人間、生命、宇宙、因果、輪迴、涅槃、一切一切,全是一個「大夢幻」。我找到的,是佛法的終極,到了終極,連佛法也不是。我有無窮盡的神通及微妙的覺受,所以我的智慧,使我一生無憾!
您若讀了這本書。您也會一生無憾。讚嘆啊!讚!
014 最最最大的口訣
我先講個笑話吧!
有一個人到了麵店,去吃一碗牛肉麵,他發現麵裡沒有牛肉。他問老板:「老板!老板!牛肉麵裡沒有牛肉喲!」
老板理直氣壯的回答:「你吃太陽餅,太陽餅裡有太陽嗎?」
客人:「……。」哈哈哈!
這則笑話,是有很深奧的含意,這裡面出現了「最最最大的口訣」。」
我過去常說:太陽餅裡沒有太陽。月餅裡沒有月亮。老婆餅裡沒有老婆。
最近,台灣發生了「食油」事件,橄欖油裡沒有橄欖、芝麻油裡沒有芝麻、花生油裡沒有花生、辣椒油裡沒有辣椒……。這個口訣是:「沒有、沒有、沒有」,也就是「無、無、無」,亦是「空、空、空」。」
由此,我常常引伸到月球上,月球上有什麼?月球上沒有人,月球上沒有汽車、房子。什麼都沒有,月球上沒有權位,沒有金錢,沒有美色。
我問: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佛?什麼是魔?什麼是喜?什麼是怒?什麼是正?什麼是邪?
在月球上。我告訴大家:「一切是一片澄明且寧靜的大海。」這就是「泯心泯境」。這個口訣就是:地球上的人及萬事萬物,大家都以爲眞實,實實在在的存在,太眞實了。
但,可以如此的想:「人會死。」「事會過去。」「物會壞。」地球上一切有形,避免不了「成住壞空」,有慧眼的人看見了瞬息萬變,明白了「虛幻不」實」。如果行者,能如此的思維,早晚就能夠開悟,這就是最最最大的口訣了。憶持這種思維,第一重要。憶持這個口訣,就可以遠離顛倒妄想,遠離貪瞋痴,遠離煩惱。
也就是:空寂外境。滅了內心。內外俱寂。妄心何起?
想一想「水中月」,想一想「鏡中花」,想一想你自己在娑婆人間,你究竟能夠得到什麼?如此就能夠大澈大悟了!
《紅樓夢》的詞,我把它縮短: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
衰草枯楊,曽爲歌舞場。
脂正濃,粉正香,兩鬢又成霜。
金滿箱,銀 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
哪知自己歸來喪。
亂烘烘,
你方唱罷我登場。
甚荒唐。
018 見地與修心
我先講一個笑話!
有一位瘦弱的徐太太再度當選了婦女會的會長,她上台致辭時很幽默的說:「我連當了幾屆的會長,每個人看到我都喊「會長、會長」,可是我仍然這麼的矮,『不會長』了。」哈哈哈!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你若是一個「明心」的人,一定會知道: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取不捨。「佛性」本來如此,不會長的!我們修行人先要有這個見地,這個「見地」就是口訣。
我再講第二個笑話!
妻子說:「有個男人,因爲娶了兩個老婆,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丈夫說:「這麼好?我只娶了一個太太,卻被判無期徒刑,終身監禁。」哈哈哈!
我告訴大家,這是一個「專一」的笑話。我們行者最重要是「專一」。先要認知「佛性」。再來就要「憶持」,又稱「保任」,這就是「專一」,「專一」是非常重要的。認知佛性的見地,專一的憶持,這個就是修心的功夫和口訣了。認知是「理」。憶持是「事」。光是明白「佛性」是沒有用的,那只是理上的開悟。你必須時時「憶持」永遠不忘,而且「保任」它,這才是「事法」的功夫。
我舉一例:
燈只是外相。要加上通電,燈才會光亮。這通電是要專一的。(一直不能停電)這是有了「見地」,但,你一定要去「修心」。有了「見地」只算是「教授」,對「修心」毫無益處,「修心」是實踐。
有一位禪師說:開悟如騎牛。修心是控制牛,不要去踐踏菜園。所以「發菩提心」,不要去傷害人,就是很重要的口訣了。不要去傷害人!還要去幫助人!這是菩薩的口訣。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
學佛最初——是爲了認知「佛性」。學佛最後——是爲了「保任」這「佛性」。這就是見地與修心了。「保任」與「憶持」就是一等一的口訣了。你是否想要自由?你是否想要快樂?你是否想要自在?那你必須去找一位明明白白的師父,他教你最最最重要的口訣。那這位最明白的師父又是誰呢?他就在你的眼前。
你要修到:能夠到達彼岸。能夠解脫煩惱習性牽纏。能夠了世俗,出世成菩提。這的的確確是不容易的,所以我用的口訣就是「精進」二個字。《心經》裡面有一句:「遠離顛倒夢想,也就是究竟涅槃。」
要離開顛倒夢想,千萬不要執著:
一、虛妄不實的人間,以爲是眞實的存在,而且會永恆的存在。
二、把世俗的快樂認爲是追求的目標,緊緊捉住財、色、名、食、睡,且認爲這就是人生快樂的根本。
三、一天到晚在比較分別,分別正邪、好壞、對錯、美醜、是非、分合 ……,生活在二元次第對立之中,妄念無法止息。
四、以「自我」爲中心,認爲眞正有一個「我」,以爲肉體的我,就是眞實的我,一切只爲這個我,產生種種的顛倒妄想。
修行口訣是:一、人間是幻。二、無有苦樂。三、眞如絕對。四、我是無我。我是一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人,諸聖弟子把口訣牢牢的記在心中,去精進努力的實踐,自度也度他。解脫及菩提,盡在其中。
「精進」是一生的事業,六度萬行離不開「精進」二個字。我有很多「開悟明心」的弟子,但是,仍然很多位的種種表現,仍然在「世俗」當中,要脫」離六道輪迴非常困難,我奉勸聖弟子,要「精進」,要能夠「立斷」及「頓超」,如此才能佛性自顯。要「頓悟」。也要「漸修」。
046空、明、樂的三部曲
我常常提到三界天的分別是:空——無色界天。明——色界天。樂——欲界天。這個「空」是指空(四空天),「明」是指光明莊嚴,「樂」是指受用快樂無比。要到這空、明、樂,須要一步一步的修行。
有人問我:「空、明、樂與佛的法、報、應三身,是不是有關聯性?」
我答:「有同有不同!」
我如此解釋佛的三身如下:
法身——這是諸法形象的本體,稱呼甚多,眞如、空性、眞實、實相、眞心等等,是非常難以解釋的。所以:恆在、不審、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一、不異、無差別、無分別、平等、實性,又是身空、心空、法空、性空。我們常說「法身佛」是毘盧遮那佛(大日如來)。(這個空性比四空天,更高超。)
報身——是佛的圓滿功德所感的圓滿色身,具有三十二種莊嚴,八十種隨形好,是一種光明無盡,無自性的幻化,盧舍那佛即是報身佛。所有的佛國淨土顯化出來的佛,都是報身佛,釋迦牟尼佛的報身是常居色究竟天。」(佛的報身,比色界天的光明,更無盡。)
應身——是慈悲六道眾生,應世顯出來度眾生而化現的。出現在世間是爲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變化出來,度化眾生的明師即是也。促使眾生因應身佛(化佛)的指引,利益有情眾生而出現。世界存在,輪迴不空,所以(化佛)就不停的出現。應身佛教導眾生的修行。應身佛的形象不一,也無所不在。在人間的「釋迦牟尼佛」也就是應身佛。
我認為:空性——法身。光明——報身。光明覺性——應身。(化身)簡單的說:「空、明、明空」。空性證法身佛。光明莊嚴證報身佛。光明覺性證應身佛(化佛)。
講了這麼多,到底口訣是什麼?口訣在一個字:「修」。
如果一位修行人,也能以「遊戲」的心情,來看自己及周遭的環境,凡事「忘卻」,不留心」中,就不會影響自己的心,也不會有情緒波濤,妄念也就不會產生了。佛「遊戲」示現娑婆,如同「獅子遊戲佛」,遊戲完了,就忘了。「遊戲」是口訣。「忘」也是口訣。
有一個笑話:
甲說:「我太太最近迷上吹口琴,我好喜歡!」
乙問:「爲什麼?」
甲答:「她天天練習吹口琴,就不會對我嘮叨了!」哈哈哈!
我教大家修行,是有益處:修行之後,有了證悟,便不會生貪心,不生妄念,不生煩惱,不生迷惑,清淨無染了。這「修」之一字,是眾生獲得解脫的基點。
要離開六道輪迴,只有一個字:「修」。
050 瑜伽念誦法
我講一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