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Back

第200册「開悟一片片」

蓮生活佛文集第200册「開悟一片片」精選分享.二00八年五月出版OK

014  注意「離開兩邊」

請大家注意,我們人類或眾生,有一個「起源」及「終止」在,簡而言之,一個是「生」,一個是「死」。而「開悟」不是生,「開悟」也不是死。我們常常說: 「不生不滅」。 「無生無死」。 「無來無去」。 「不來不去」。

但是,你能夠了解「它」的真實義嗎?六祖慧能的一首偈: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很多人以為,這首偈真是高明,是指一切皆「空」,一定是開悟。但,錯了!這首偈是依「空」,仍然不算開悟,真正的開悟是「離開兩邊」,注意,一定要「離開兩邊」。後來六祖慧能改了口:「不思善,不思惡。」哈哈!這才是的。

開悟者,不是「空」,也不是「有」,所以是「非有非空」。那麼是在「空有」的中間嗎?其實也不是的。我修持密教,如果你學密教的話,就會明白「四喜」:喜——變化(生起變化)。勝喜——發展(大樂恆持)。超喜——成就(光明恆持)。俱生喜——空(圓滿)。密教的實修,會依序得到「變化」、「發展」、「成就」、「空」。

我原來以為「俱生喜」的「空」就是「開悟」了,後來才明白「俱生喜」的「空」不算是開悟,真正的開悟,絕對不是「空」,也絕對不是「有」。

開悟是: 佛陀的拈花。天龍禪師的一指。 我的金雞獨立。

我的顯教皈依的第一位師父是「印順導師」,他是「三論宗」,較注重教義及思想,「印順導師」的著作豐盛,教義及思想,影響了廣大的佛教界。教義當然很重要,是不能夠偏廢的,可以從教理中認知自己已達到何種境地。我的密教皈依的最後一位師父是「吐登達吉上師」,他是一位很重「實修」的上師,他認為「教義」及「實修」必須互相配合,才是真正的完美,就像車子的兩輪,和鳥的雙翅。

後來,我「教理」及「實修」合而為一,努力的修行,想要開悟及證果。最後我漸漸的成就了,在「教理」及「實修」上,取得了「悉地成就」。最後我開悟了。不是從「教理」開悟,也不是從「實修」開悟。注意「離開兩邊」,才是開悟!

022開悟的祕密

悟其實沒有什麼祕密,個人認為,要得到開悟,只有「次第」的問題,也就是「層次」的問題,開悟「水平」的問題。如果你認為有祕密,或是認為有口訣,有特殊的訣竅,當師父的,刻意地隱瞞了重要的口訣,而不願意讓人知道,這是你誤會了師父。

只因為:「你的程度,尚未達到一定的水平,所以,師父不便對你說。」

其理由很簡單:一、無法承受。 二、驚嚇。 三、暈倒在地。 四、感覺太平常。 五、無法想像。

在某一個人的程度尚未接近開悟的時候,而開悟者就告訴這個人開悟是什麼,對方反而會覺得無法理解,甚至造成對方極大的傷害。因此,只好堅持到,等弟子「成熟」了,師父才會給你「畫龍點睛」。也許就是這樣,所謂「祕笈」不能傳授的原因所在。

從前,我講了一句話:「密教是三大證空法門。」

當時的陳慧劍居士,就批評我:「密教不是證空法門,什麼三大證空法門,根本上,錯錯錯。」

我說:三大是指: 禪宗。 三論宗。 密宗。

我現在談一談「密教」是不是證空法門。密教有四部法-事部法(有)。行部法(有)。 瑜伽部(空)。 無上部(空)。生起次第(有),圓滿次第(空)。

密教修行,依「自身」之有,證明「法界」的空,這是無可懷疑的。密教最後證明什麼?一、大樂(並無實體)。二、光明(並無實體)。三、空性(並無實體)。

夢成就(並無實體)、幻身成就(並無實體)、虹光成就(並無實體)、識成就(並無實體)、三摩地成就(並無實體)。

任何人都知道,密教從「觀想」出生,其出生之源(並無實體)。其證得,並無實體,這才是「大圓滿法」。密教根本是證空法門,一點懷疑之處都沒有。不知你(陳慧劍),尚有何說?

而開悟的祕密,到底是什麼?「非佛。非心。非物。」

你明白嗎? 會嗎?

經典明明記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可惜的是,天下眾生沒有一個人,敢承當的。我明白:「即心即佛。」我明白:「非心非佛。」我明白:「非佛、非心、非物。」

我不但明白,也不隱藏,我實踐在我的日常生活之中。你相信我也好,不相信我也好,我什麼都好,我的境界就是這樣的。

「眾生自身的祕密」我知,「如來的祕密」我知,你們不跟我學,在這陽光之下,在這月光之下,還有誰可跟?正信佛教,聽了叫人噁心!麻木!

026視野無盡際

開悟如果有盡際,那算是什麼開悟呢?我們的視野根本無盡際的。開悟不是讀書。開悟不是耕種。 開悟不是工具。 開悟不是金錢。 開悟不是政治。

原則上說起來,什麼也不是,但,也什麼都是。有一位禪師問弟子:「榮的好?枯的好?」

一位弟子說: 「榮的好!」

 另一位弟子說: 「枯的好!」

第三位弟子說:「榮的隨它榮,枯的隨它枯!」

禪師說:「根本沒有榮枯。」

我在這裡且問一問大家,一般禪宗的義理都非常高深,禪宗祖師的對話往往給人一個「機鋒」,一個令人想也想不到的「答案」。

這種教育的方式,往往給人曖昧不明,以及高不可測的印象。但,這也是「接引」的一個很好的方法了。

有一天。我在西雅圖雷藏寺,對幾位上師說,例如:「鑽木取火」。「火」從哪裡來?火是從木頭裡產生的嗎 (木頭本身不是火) ?「火」是從鑽木的木產生的嗎(鑽木的木頭也不是火)?「火」是人的手產生的嗎 (人的手也不是火) ?「火」是從旋轉的力產生的嗎(旋轉的力也不是火)?

我問諸上師:「都不是火,也沒有火,和一切物質無關,火從哪裡來?」眾上師默然。

我說,只有開悟的人,才知道「火」究竟從何而來?我暫且不說。讓大家說看看。

我的提示是這樣,現在我們的世界,存在著很多「電波」。

這「電波」可以說無所不在,自然在你我的周圍,甚至你我的身中都存在著「電波」。很多很多的「電波」。但:「無相」。 「無味」。

你我根本就覺察不出來,但是,這「電波」就算你覺察不出來,「電波」仍然是存在的。你問我:「開悟是怎樣一回事?」

我答:「恆在。不審。」

你會嗎?你悟了嗎?快說,「火」從哪裡來?

038從一則笑話說起

我們真佛宗,有一位說笑話的達人,她就是美國加州的陳傳芳師姐,她說笑話一流,人人都笑得東倒西歪。有一天,她說了一個笑話:

一位和藹的先生,回到家裡,他下班回家,一張臉上卻有兩個紅紅被打的印記。他太太問他:「怎麼了?」

 先生說:「今天坐公車回家,公車人很多,我看到一位小姐的胸前拉鍊,被拉的特別低,我很好心的把拉鍊拉上來,於是被這位小姐打了一記耳光。我想了一想,不對,不對,這位小姐一定是故意把拉鍊拉低的,於是,我又幫小姐的拉鍊拉到原來的位置,想不到,又被小姐打了一記耳光。」

太太:「……。」

大家聽了陳傳芳的笑話,都笑了。我從笑話中,卻想提幾個問題問大家:「拉上對?」「拉下對?」 「不幫忙拉對?」 「幫忙拉才對?」

我請問有智慧的弟子,你如果處在公車裡,看見這位小姐的胸前拉鍊,掉得這麼低,你怎麼做?

我覺得這個笑話,有「開悟」的理趣在裡面,理趣是教導我們走在正確的道理上面。開悟是:「被帶出來的東西。」「被誘導出來的東西。」「從此處走出來的道。」「走得很圓滿。」

我的提示如下:「你如果在那個場合,就把眼睛閉起來,對嗎?」「你如果在那個場合,就原地轉一個圈,背對小姐,對嗎?」或是:「你很自然的面對,你根本就不在乎,管他的拉鍊是拉上,或是拉下,視若無睹,對嗎?」或是:「你另有意見,不是,不是,一切都不是。」

我在本文中,請諸聖弟子,參一參,想一想。這裡面有:「清淨。」 「垢穢・」 「不淨不垢。」 「不是不是。」

如果你是一位開悟者,你的答案是什麼?什麼才是大圓滿?有一則禪宗公案。

有人問趙州和尚: 「什麼是趙州?」

 趙州和尚答:「東門、西門、南門、北門。」

這「一則笑話」的答案,在其中也!

050本尊佛的顯現

有人問我:「密教的開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答:「分兩部分來說吧!」

我說:身——即是本尊佛的壇城。語——即是本尊佛的咒語。意——即是本尊佛的觀想。這三大因素的結合,配合了「手印」,等到一切成熟了。本尊佛就出現了。這就是相應法。

第二部分:由修「寶瓶氣」,氣通「中脈」,升起「拙火」,燃燒「明點」,由燃滴作用「開五輪」,五佛五金剛顯現。此中有:「拙火法」——升起拙火。「明點法」——燃滴作用。「無漏法」——四喜。初喜。 勝喜。 超喜。俱生喜。在「俱生喜」的空中,本尊佛就顯現。本尊佛的顯現,是煙,是火,是光,是報身佛的莊嚴身相。

有人問我:「密教的開悟,並非直觀見佛就是開悟,而是直觀見佛後,明白了宇宙真理,這是原本就有的,無得也無失,沒有得到,也沒有失去。是不是?」

我答: 「是的。」

來人問:「那為什麼要如此精進的修密教?」

我答:「如果不精進的修,是無法正確的認明,無得也無失的。」

我在前文中曾如此比喻:木頭。 鑽木。 手。 用力旋動。 終於生起了「火」。

「火」不在木頭中,「火」也不在鑽木中,「火」也不是手,「火」亦不在旋動中。但,這些因素配合,「火」就產生。

「火」象徵「佛」。「火」象徵「光」。「火」象徵「開悟」。如果你能夠深入密教,就可以明白「五方佛」、「五大」、「五陰」、「五毒」、「五蘊」、「五智」、「五空行」、「五明妃」、「五種子字」的互相關係了。

然而,我深深的明白,「意」仍然是密教的中心。「意」成了器世界。「意」可以創造及毀滅。密教要用「意」,直到在「意」中,而不知有「意」。才算「開悟」!

058不死金剛

「金剛」這兩個字,在密教有形的法器上,就是「金剛杵」及「金剛鈴」,這是密教二件最重要的法器。修行密教的行者,一定配合這二件法器來修法。「金剛杵」有「獨鈷」、「三鈷」、「五鈷」,有開口的金剛杵(東密),有閉口的金剛杵(藏密)。

「金剛」這個名詞,應用非常的廣泛,在此我們不一一的討論。我個人認為,金剛有三義:「不壞。」 「不死。」 「菩提心。」

這不壞,是堅硬的,可以說不變形,不變色,永遠不壞。這不死,是根本無死的,沒有來,也沒有去,永恆存在的。

這菩提心,是一種比喻,表徵佛心,破除一切煩惱障礙,圓滿具足智慧及慈悲,一切均大圓滿。我悟的是:我的生命是永遠恆在而不死的,你的生命是永遠恆在而不死的,他的生命是永遠恆在而不死的。我生前在何處?

我答:「在沉睡之中,在禪定之中。」我生後在何處?

我答:「醒了,出定了,顯現了。」我死後在何處?

我答:「根本是不死,那是本地風光,沒有來,也沒有去,沒有什麼是生,也沒有什麼是死,根本什麼事也沒有。」

「沒有睡,也沒有醒,沒有禪定,也沒有出定,沒有顯現,也沒有不顯現。」

「沒有生,也沒有死,原本就是這樣的。」

我的前二項回答,是「有相」的,我的第三項回答是「無相」的。我說我悟的,是:「第三項。」不知聖弟子,大家,會否?

我聽到弟子呼喚我:

「盧師尊,你是慈悲為懷的,請拯救我們!」

「盧師尊,請你保佑我們,讓我們一切吉祥如意而滿願!」

「盧師尊,請你為了利益眾生,不捨一個眾生,請教我們如何離苦得樂的佛法。」

「盧師尊,請你示現大神通力,讓災難不發生,增福增慧,家庭圓滿,一切怨敵退散。」「盧師尊,請攝受我們到淨土佛國去,不再輪迴六道。」

「盧師尊,我願即刻開悟,我願即身成佛。」...。

我沒有做什麼,我也沒有不做什麼,一切都是現成的。我這位「不死金剛」的開悟,大家能領悟否?會不會啊?

074看見釋迦牟尼佛

我說我看見釋迦牟尼佛。看見釋迦牟尼佛在「色界」最高天「色究竟天」說法。我看見釋迦牟尼佛穿著西裝,在大街上穿梭。我看見釋迦牟尼佛在一家咖啡店,喝著咖啡,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我。我和佛陀喝咖啡。

佛陀用原子筆,寫「大光自在佛」給我。我說:「大」字,太大,我不敢用。佛陀笑了,用原子筆另寫一個字「華」。我接受了。所以,我是「華光自在佛」。

我把這件事,說了出去,所有的人都罵我。一位金剛乘的法王說:「釋迦牟尼佛早就死了,死了二千六百年了,盧勝彥見鬼了!」

顯教的法師說:「那個瘋子盧勝彥說的,根本沒有人信。」

我還有一點,不敢說,說了一定會被人罵死了。佛陀跟我坐了一陣子。

佛陀跟我說:「我要去尿尿!」

說著,說著,他就急急忙忙的去上廁所了。回來時,佛陀說:「剛才是憋尿,現在已經舒服多了!」

佛陀和我談起,「靈山一會」的事,談的眉飛色舞,興高彩烈。....。

我的這一段故事,有一位大和尚曾偷偷的問我:「真的嗎?」

我答:「隨你!」

他說:「這種事,可不能隨便說。」

我很嚴肅,我說:「我豈敢開教主的玩笑!」

大和尚仍然搖搖頭,不太敢相信。

我這位「明眼人」說:一個存在的實體,只是「一種境界」而已。夢是存在的不存在。人間是存在的不存在。禪定是存在的不存在。三界是存在的不存在。涅槃是存在的不存在。輪迴是存在的不存在。只有如此開悟的人,才能看見釋迦牟尼佛。只有如此開悟的人,才能說:「無無明。」 「不生不滅。」

那一位寫「真假活佛」的人,及那個人的師父,給我當侍者,我都不屑。給我擦屁股吧!嘻嘻嘻! 哈哈哈!

082釋迦如來的「撥遣」

大家仔細看看,佛陀應化在世間成道後的因緣,你會發覺,並非十分順遂,一樣有很多的苦惱及逆境。我大約計算如下:

「孫陀利事件」——孫陀利婦人打扮妖艷,自言,與佛陀有染,與五百羅漢有染。後來,死於精舍垃圾堆中。

「戰遮少女事件」——戰遮少女,自言與佛陀有染,且有孕。後來被揭破,是假孕毀謗佛陀。

「申日長者事件」——申日長者宴請佛陀,設下火坑,及用毒飯,幸而佛陀破解之。

「輔相婆羅門事件」——輔相婆羅門,聽信婦人之言,持劍殺佛,所幸被佛陀以神通力度化。「提婆達多叛佛事件」——佛陀從兄弟「調達」叛變,與阿闍世王共議毀佛。

計有:「大象灌醉踏佛」。 「推石殺佛」。 「指藏毒害佛」。 等等。

「婆羅門射手害佛事件」——提婆達多請來五百射手,張弓欲害死佛陀,所幸佛陀神變,躲過此劫。「白狗吠佛事件」——舍衛國都提子家,白狗見佛便吠,佛被狗吠,引出一段因緣果報事件。其他。

佛陀住世時,更有「十惱」之說,這些全是佛陀的逆境,如果是一般人,早就苦惱死了,幸而佛陀有智慧及種種神通力,一一化解開來而無事。更有魔王波旬,天天想盡辦法,要佛陀入滅。

大家想想:佛陀苦不苦。 佛陀惱不惱。尤其「孫陀利」婦女,「戰遮」少女的毀謗,不知道退了多少人的道心。叛變的「提婆達多」帶走五百比丘,又不知退了多少人的道心。

佛講《法華經》,有「五百比丘」不聽而退場,不知佛陀多麼傷心。有六師外道,天天計算要害佛陀,佛陀要應付六師外道的逼害,不知苦到何等境界?

佛的時代,另有一位大雄法師也在說法,二人之間的弟子,互相拉扯,弟子一樣流來流去,佛陀苦不苦(摩訶衍譯為大雄) ?在婆羅門的大環境下,佛陀苦不苦、惱不惱?

我說:不苦! 不惱!

「何以故?」

我告訴大家: 「如夢幻泡影!」

釋迦如來遇一切苦惱之事,正是以「夢幻泡影」四字「撥遣」之也。

086我是最最快樂的人

我們知道佛陀住世時,祂遭遇到很多苦惱的事。我自己在這一世的境遇,想了一下,奇怪的是,跟佛陀好像很彷彿呢!一、女子毀謗。 二、黑道逼害。 三、勒索。 四、叛徒。 五、爭議。 等等等等。

我這個人,從二十六歲到六十四歲,外界的批評毀謗,從來沒有停止過。人的口,人的筆,報紙、電視、網路、雜誌、書本……。全都有批評。是正面的嗎? 不是。 是負面的嗎? 正是。

外界如此說,蓮生活佛盧勝彥,是最受爭議的一位人物。這句話是非常真實的,一點也不過分。當我走上修行之路後,便發現了自己正是苦難的開始,我愈是想逃脫苦難,苦難愈是纏住你不休。我確實感受到痛苦。是:「苦、苦、苦」。「苦中苦」。「無盡的苦」。「最大的苦」。「無上的苦」。

我曾經如此的說過,我(盧勝彥)自殺一百遍也不夠的。幸好我的「抗壓性」似乎很不錯,在幾乎不行的時候,總會有貴人來救我,這救我的人是「瑤池金母」,後來我想通了。

我開悟了。 我明眼了。「苦、苦、苦」變「樂、樂、樂」。「苦中苦」變「樂中樂」。

「無盡苦」變「無盡樂」。「最大苦」變「最大樂」。「無上苦」變「無上樂」。我成了最最快樂的人。

我開悟了釋迦如來的「夢幻泡影」這四個字,這四個字,可以破除了一切。「苦」是夢幻泡影。「樂」也是夢幻泡影。「無苦無樂」是自在的最最快樂。

請聖弟子注意我以下的幾句話:人問:「你姓什麼?」

我答: 「不得姓。」

「你名什麼?」

「不得名。」

「那你是誰?」

「夢幻泡影。」

「你難道毫無作為?」

「作為也是夢幻泡影。」

(諸聖弟子,懂了也未?蒼天!蒼天!)

098根本沒有小乘大乘金剛乘

我說:「根本沒有小乘、大乘、金剛乘。」

我這句話一說,會使教界人士嚇了一大跳,認為我在顛覆佛教。在佛教中指出,所謂小乘佛教,是自己修行,自己得利,希望自己覺悟真如,因悟道而到達彼岸。也就是說,靠自己修行達於證果,其最高境界是四果阿羅漢。小乘佛教目前盛行於東南亞的國家,泰國、緬甸、寮國、高棉、柬埔寨...。

而所謂大乘佛教,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不只是如此,還要犧牲自己去成就他人,完完全全為他人而努力,讓他人先證悟到達彼岸,最後自己才到達彼岸。大乘佛教的精神,是以眾生為重的菩薩精神。大乘佛教盛行在中國、韓國、日本,這是菩薩救眾生的精神。

金剛乘是佛教在印度,最後盛行的一個形式,原也在大乘的行列之中。所謂金剛乘是以三密的身口意修行,達到如來的三密。又以「氣、脈、明點」法,達到「心氣合一」,證明「俱生喜」、「俱生智」的佛慧,以最快速的方法,即身成佛。金剛乘盛行於西藏的,稱為「藏密」。盛行於中國唐代的,稱為「唐密」或「中密」。盛行於日本的,稱為「東密」。

這三乘我都介紹過了,「乘」就是「車」之喻也。

又有一說:

「小乘」——修空法,終於現世聞如來之聲教,悟四諦法,證阿羅漢。

「中乘」——修空法,感飛花落葉之外緣,而自覺十二因緣之理,證辟支佛果。「大乘」——修六度之行,植三十二相之福因,證無上菩提。

而我開悟之後,我說:「三乘根本沒有,連一乘也沒有,沒有苦、集、滅、道。沒有十二因緣。沒有六度,什麼也沒有。」

我開悟的。不知大家會否?

有弟子來我這裡出家,我問:「我這裡什麼也沒有,你來我這裡出家做什麼?」

弟子答:「我修戒、定、慧!」

我說:「我這裡也沒有戒、定、慧。」

弟子莫測玄旨。

我提示大家:戒、定、慧是三無漏學,是修學佛法中的一個過程。但,已得「佛慧」的人,「圓滿正覺」的人,「開悟」的人。要戒、定、慧,作什麼?「雲在青天水在瓶」。懂不懂?究竟懂不懂?

110蓮香上師與我

「蓮香上師」是我未出家前的妻子,與我同姓,即盧麗香女士。我未出家前,有一子一女,也即是:盧佛奇。 盧佛青。「佛奇」是汽車業的老板(董事長)。「佛青」是法學博士(律師)。很多的教界人士,每回批評我的時候,總會第一句話便說:「盧師尊有妻有子,令人奇怪!怎麼可以有妻有子?」

「出家人怎麼有妻有子?」

我總要多次回答:「我妻是我未出家前的妻子,我子是我未出家前生的兒子女兒。」

我又說:「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未出家前,一樣有妻有子。」

佛的妻子——耶輸陀羅。佛的兒子——羅睺羅。佛陀不但娶妻生子,甚至還有嬪妃。但,佛陀離家出走,修行去了。而我,也出了家,修行去了。

盧麗香女士跟著修行,唯一的一件事就是幫我「煮飯」。我傳授她佛法。

我說:我們沒有同床同房,就連一個「擁抱」也沒有。如果是夫妻,這實在是一件夠悲慘的一件事。我簡簡單單的介紹「蓮香上師」與我,其實就是這樣。我們之間:沒有愛(世俗凡夫的愛)。沒有恨(世俗凡夫的恨)。不是朋友(凡夫之友情)。不是敵人(凡夫之怨尤)。我們之間,什麼也不是,我不是主人,她也不是傭人。是兩個修行人。我是蓮生活佛盧勝彥。她是蓮香上師盧麗香。

我曾經想過,是不是一個要在東,一個要在西,一個要在南,一個要在北,永遠分開,才算是真正的出家。其實認真的說,我們早已沒有什麼了,真的沒有什麼了,如水,淡淡的水,這還需要分東西南北嗎?

我是:「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家庭妻子,早已捨得一乾二淨。」

有一次,我在法座上發問:「不是愛,不是恨,不是朋友,不是敵人,這是什麼?」

弟子惘然。

我問: 「是什麼?」

如果聖弟子參這一句,參得出來,如何不得玄旨呢!

130輪迴就是一直在「重演」

我在本文中,要告訴大家一些事實:

有一回,阿難尊者對佛陀說:「佛啊!我們搬離開此地吧!此地的毀謗太多了。」

佛陀回答:「搬到那裡都一樣的,你認為有哪一個地方,是不毀謗的?」

阿難回答:「找不到有一個地方,不謗佛的。」

佛陀說:「是啊!是啊!毀謗是在任何地方,都是重演的。」

佛陀在世時,所受的毀謗,只要是佛弟子都知道。女人謗佛。國王謗佛。 叛徒謗佛。 世人謗佛。毀謗如排山倒海而來,而釋迦牟尼佛在安忍世界中「安忍」。

今天,我(盧師尊)依然如此。

有弟子告訴我:「盧師尊,我們搬離開美國西雅圖吧!這裡的毀謗太多。」

我答:「何處無毀謗?」

弟子說: 「北極。」

「北極有人否?」我問。

「有。」

我說: 「有人就有毀謗。」

我也一樣,在安忍的世界中「安忍」(堪忍世界即是安忍世界)

我說:釋迦牟尼佛不是只有一位,只要你修行達到釋迦牟尼佛同樣的證悟,你就是「釋迦牟尼佛」。身是佛陀。語是佛陀。 意是佛陀。你等於是重入「輪迴」,「重演」釋迦牟尼佛的一個人。

看看——連毀謗都一樣。 連經歷都一樣。 連證悟都一樣。我要大家要眼光看遠一點,看到無邊無際的宇宙。把你的想念,超越過去、現在、未來。

我說:誰不是佛? 誰不是「再來人」?

「輪迴」就是同樣的那些人,「重演」同樣的那部戲。戲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只是道具有所不同吧了!

如果你認清了「輪迴」就是一直在「重演」,你就回首一下,回首一下,你就看見了「本地的風光」了!

138沒有對立的世界

我一直在想:「大日如來為何在他化自在天(魔王天),說《理趣經》?」「大日如來為何在色究竟天(阿迦尼吒天),說《真實攝經》?」他化自在天,為何是「一切如來常遊吉祥稱嘆大摩尼殿」?一切如來為何常常在「魔王天」遊玩?如來是佛。天魔是魔。 佛魔一如嗎? 如來是聖。 天魔是俗。 聖俗一如嗎?這是沒有「對立」的世界,沒有「自他」的開悟境界。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一句話,請大家注意:「一切法自性清淨故,般若波羅蜜多清淨。」

有一回。佛將我抛入一個大泥沼之中,我全身陷了進去,愈陷愈深,快沒頂了。有一位空行母從空中飛了過去,空行母想救我,空行母拉住我手,但,我陷得深了,拉不起來。突然,我發覺自身旁的泥濘全不見了,我已在虚空之中。

我看到一條清淨的河,想用清淨的水洗自身污穢的身子。但,赫然發現,我的身子一點污泥也沒有。根本就不用洗於是我悟了:「一切法自性清淨故,般若波羅蜜多清淨。」

我想到「僊天禪師」:

有一位洛瓶和尚來參訪。僊天禪師問: 「何處來?」

洛瓶和尚答: 「南溪!」

僊天禪師問:「南溪有什麼消息嗎?」

洛瓶和尚答:「消即消已,息即未息。」

僊天禪師說:「最苦是未息。」

洛瓶和尚問:「且道未息是箇什麼?」

僊天禪師答:「一回見面,千載忘名。」

我覺得,「一回見面,千載忘名」,這句話非常有意思。不知道聖弟子悟得未悟得?

我與你見面。 你知道我是盧勝彥。 但,一千年之後,你知道誰是盧勝彥嗎?我也知道你。但,一千年後,我知道你是誰嗎?如此,如此...。你悟也未?

142密教的供養

我個人從事密教的實修,其中的供養法,我非常的重視,供養法有:外供。內供。 祕供。

先談一談「外供」吧!我們每天在壇城實質的供花、供香、供燈、供茶、供果、供沐浴水、供如意螺、供塗香。這即是八供。要觀想變化無盡。又三十七供品也是外供。還有當我們看到很美麗的景象,也可觀想供養。火供護摩法。水供法。 薈供法。這些全是「外供」。

再談一談「內供」吧!內供就是「五肉」、「五甘露」的供養了。一般密教的內供「五肉」、「五甘露」是自身的祕密義。要勝解及超越。不懂勝解及超越,是無法實施內供的。五肉是……。五甘露是……。

我們再談「祕供」吧!一般祕供是不說出來的,例如:把自己祕密給尊貴的金剛上師供養。明妃供養。 樂供養。這是懂得「空性」的一種供養。

其中的祕密義是:沒有供養者。沒有被供養的金剛上師。沒有供養的法。由這種供養(祕密供養),去證明「樂空不二」。由祕密供養去體會「無自性」及「一切均是清淨」的道理。祕供可以說只是一種概念,供養者是概念,被供養者是概念,供養法是概念。「沒有修者,沒有修法,沒有一切。」

佛陀說:「一切的有,只是因方便而設立,其本質上是沒有的。」我能夠悟道的原因就是在這裡。我能夠看見「釋迦牟尼佛」,到了「大雷音寺」,到任何「佛國淨土」,就表示已悟道了。開悟了! 開悟了! 開悟了!

普光禪師用手露胸部,問:「這是何事?」

僧人說: 「還是有這個在。」

普光禪師掩胸部,說:「太顯露了!」

僧人說:「這有什麼可以避的。」

我今天盧師尊說了這些,是「露」是「避」,你悟也未?

150現世就可以開悟

有一位比丘尼到了我的地方問我:「我修行四十年,還要修多久才可以往生淨土?」

我答:「你現在在何處?」(何處不淨土)

比丘尼又問:「我要修幾世才能成佛?」

我答:「你現在是什麼?」(此身即是佛)

比丘尼問:「我問的你未答?」

我答:「我已答你了!」

比丘尼說: 「你答的我不懂。」

 我說:「我更不懂。」

我提示大家如下:我的意思是說,只要在現世開悟了,現世的世界就是淨土,其實不用修多久,就像西方極樂世界,只一念頃,就到了。也就是說,何處不淨土?

我常常說:「我快活如神仙!」這就是我身即是在淨土之中。

我們不用談,修幾世才能成佛,如果你開悟了,悟得透,當下就是佛。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一開悟,就成佛了。也就是現世成佛。

釋迦牟尼佛開悟成佛,縱然肉身也有疾厄,仍然是佛。釋迦牟尼佛就算「惡名流佈」,但,仍然是佛。我說: 我是佛。 華光自在佛。 蓮生佛。

無論人家怎麼說,我仍然是佛,我在現世,證「一切法平等、金剛三摩地」,我自己和眾生一體,我自己和佛一體,自己、眾生、佛三者平等平等。不用多少時光。 不用等多少世。 我即是佛。我這說,不知大家會得會不得?

有一位義忠禪師問大顛禪師:「不用指東指西,便請直指。」

大顛禪師答:「幽州江口石人蹲。」

義忠禪師說:「仍然是指東指西。」

大顛禪師說:「若是鳳凰兒,不向那邊討。」

這一下,義忠禪師開悟了!義忠禪師的開悟偈:

即此見聞非見聞。 無餘聲色可呈君。

箇中若了全無事。 體用何妨分不分。

親愛的聖弟子,你開悟了也未?

054平等平等平等平等平等

這個標題,我寫了五次的「平等」。我的意思是讚嘆:大日如來不可思議。阿閦如來不可思議。 寶生如來不可思議。 彌陀如來不可思議。 不空如來不可思議。

在這當中,正是五種智慧,法界體性的智慧,大圓鏡智的智慧,平等性智的智慧,妙觀察智的智慧,成所作智的智慧。這五種智慧是五種悟:「清淨」。 「金剛」。 「義」。 「法」。 「業」。

結果是:清淨不可思議的平等。金剛不可思議的平等。義不可思議的平等。法不可思議的平等。業不可思議的平等。

一切有情都是本具清淨的,一切有情都是絕對不壞的,一切有情都是具足同樣的價值之義,一切有情的本性根本是平等,一切有情本來都是一體的。

這就是我悟出的:「清淨、金剛、義、法、業。」最後就是:一切分別,本來就沒有分別。這就是絕對之悟。

我想到「大日如來」為何結「智拳印」。左手握拳,獨伸出食指。

右手五指包住食指,大拇指壓住左手食指的頂。左右手互相結合。這就是互相平等、平等、平等、平等、平等。

我這樣寫,利根的弟子應該非常的清楚明白了,但,鈍根的弟子也許還摸不清頭緒呢!唉!教我如何說!

本空禪師有一頌,大家仔細聽:

心是性體,性是心用。

心性一如,誰別誰共?

妄外迷源,祇者難洞。

古今凡聖,如幻如夢。

我用鼻子接引一位行者:我問僧:「你的鼻子作什麼用?」

「嗅用。」

「如果用手掩住鼻子,有香也無?」

「嗅不著香。」

我問: 「有香也無?」

答: 「仍然有。」

我說,不管怎麼樣,有鼻子,沒有鼻子,有嗅、無嗅,香都是在的。

我這樣的一再提示,不知大家悟到什麼?請寫一篇論文:「分別是什麼?不分別是什麼?」

039三隻猴子

我曾在一家工藝品店,看到木雕的三隻猴子,這三隻猴子有三個姿態。第一隻是用雙手掩住眼睛,第二隻是用雙手掩住耳朵,第三隻是用手掩住口。這三隻猴子是象徵: 一、非禮勿視(掩眼)。二、非禮勿聽(掩耳)。三、非禮勿說(掩口)。我覺得很有意思。

這使我聯想到《心經》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如果木雕家,能夠雕出:掩鼻。 掩身。 掩意。那就更有意思了,我想掩鼻可以雕出,掩身、掩意,是比較難以表達出來了。

一般學「唯識」的人,主張「外空內有」,是在「識」字上用功夫。由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再進入第七識「末那識」(意根),再進入第八識「阿賴耶識」(如來藏識)。有人聲稱證得「阿賴耶識」。又說第九識「無垢識」。又說第十識「清淨識」。全是第八識的「異名同體」。此人聲稱是一名「開悟者」,責難其他宗派的學者,均是未開悟的,均是錯悟的。尤其責難:「中觀應成派。」 據我所知,學佛有: 中觀派(應成、自續)唯識派。 經量派。 等等等等。

坦白說,我個人也已證見「阿賴耶識」,八識心王一一親證,領受五法、三自性、七種第一義、七種性自性、二種無我法。

我個人以為,這見證「阿賴耶識」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見證「阿賴耶識」不算開悟。

《心經》說的:「無眼、耳、鼻、舌、身、意。」

由「意」入手,「阿賴耶識」也只能說是「接近」開悟而已!此人批判:禪宗學人,「明心」者多,「見性」者少。

我個人有一個疑問:「你如何敢一口肯定,明心者多,見性者少,難道只有唯識一門,才是最了義的嗎?」

我個人認為:學佛(客塵)。 佛學(客塵)。 中觀(客塵)。 唯識(客塵)。 經量(客塵)。

這世間上的一切學問智慧,全是客塵,三藏十二部全是客塵,當你抖落了全部客塵,發現只是「方便」時。才算「開悟」,我這樣說,你懂嗎?(佛陀說,未說一字,其理在此)

178反覆思索「無所住」

由於證得「無生」的緣故,所以也就斷了欲界的煩惱,因為欲界實未生;斷了色界的煩惱,也即是色界實未生;無色界的煩惱也斷,因為無色界實未生。三惡道更不用說了,地獄、餓鬼、畜生,實未生。阿修羅道,實未生。甚至二十八天,實未生;諸佛菩薩化生的淨土,實未生。一切「住地」煩惱,全部斷盡。這就成了「無所住」。

《唯識論》中說: 四身即是:

一、自性身——法身。二、他受用身——報身。三、自受用身——報身。四、變化身——化身。

另外,天台家所立,是法身、報身、應身、化身。應身是八相成佛之謂。化身是一時化現之謂。總而言之,法身是如如不動,無來無去,是如如佛。報身是功德佛及智慧佛。應身是化身之化佛。

我開悟之後——應身化身如夢幻泡影。報身如夢幻泡影。法身如如,無為,不分別,不自他……。

我明白,一切住,即無所住,無所住,是一切住。煩惱即沒有煩惱,沒有煩惱即煩惱。煩惱即菩提。 輪迴即涅槃。

我證得:無所住、無所住、無所住。無生、無生、無生。

以上,我寫了這麼多的廢話,大家看得懂也罷,看不懂也罷,如果看得懂,也差不多近道了也。「無生」。「無所得」。 「無所謂」。 「無所住」。其實都不是道,只是接近「道」。

我提示如下:石霜禪師有一天篩米。溈山禪師說:「施主之物,莫拋撒。」

石霜禪師答:「不可拋撒。」

溈山禪師從地上拾得一粒米,說:「你說不拋撒,這個是什麼?」石霜啞口。

溈山禪師接著說:「不要小看這一粒米,百千粒盡從這一粒生。」

石霜禪師說:「百千粒米從這一粒米生,但不知這一粒米從什麼地方生?」

溈山哈哈大笑。

我現在問大家,這一粒米是從何處生?如果答得,就開悟了。大家答看看?

186證量是什麼?

《普曜經》云:「菩薩坐於樹下,已降魔怨,成正真覺,建大法幢,度脫三界,默坐樹下,示現四禪,為將來學修道徑路。意已清淨,成一禪行;靜然守一,專心不移,成二禪行;已淨見真,成三禪行;心不依善,亦不依惡,無苦樂志,正在其中,寂然無變,成四禪行。是謂無為度世之道,以棄惡本,無淫怒癡,生死已除,種根已斷,無餘栽蘖。所作已成,智慧已了,明星出時,廓然大悟,得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得佛十種力,四無所畏,十八之法,得佛道意,一切知見,是實微妙,甚難得也。」

這一段《普曜經》中,說明了佛的證量:一、四禪。二、佛十種力。 三、四無所畏。 四、十八之法。五、無上正覺。

我個人在修密法上,體悟了,我們觀想自己成為本尊佛(我就是本尊佛,本尊佛即是我)。無二無別 入——進入我身。 住——住於我身。 融——融於我身(在外相上,佛慢堅固、本尊身清晰)。

在圓滿次第上:入——氣入中脈。 住——氣住中脈。融——氣遍全身。(真佛)

密法的證量:一、四禪。(奢摩他)二、佛的十力。 三、四無所畏。 四、十八之法。 五、無上正覺。

佛陀在得了證量之後,在《莊嚴經》中云:「我證寂靜涅槃之法,為人演說,彼等皆不能了知,是故默然。」

又:《莊嚴經》云:「佛告梵王言:我證甚深微妙之法,最極寂靜,難見難悟,非分別思惟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是故默然。」

我當然了解,佛陀在《莊嚴經》中,為什麼要,「是故默然」。因為我知道:四禪八定。 十力。 六神通。 無所畏。十八之法。就如同「谷響」、「水中月」、「鏡中花」、「似有非有」,這就是「證量」。

所以我觀察此世界,是「谷響」、「水中月」、「鏡中花」、「似有非有」、「深眠」、「昏迷」、「幻現」...。

我所悟的:「甚深微妙之法,最極寂靜,難見難悟,非分別思維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是故默然。」

194寶生佛的證悟

石霜禪師有一天遇到一位僧人:「你從那裡來?」

僧人答:「從洞山禪師那裡來的!」

石霜禪師問:「洞山平時教示你們什麼?」

僧人答:「洞山禪師上堂,時常說,時人尋求開悟,從東走向西,又從西走向東,我指引他們,從有草的地方走到無草的地方便是。」

石霜禪師說:「有無人答禪師之話?」

僧人答:「無。」

石霜禪師說: 「開門即草。」

僧人回到洞山禪師處,對洞山禪師談及石霜禪師的「開門即草」。

洞山禪師聽了,大吃一驚,說:「這位石霜禪師是千萬人中的大善知識啊!」

我告訴大家:「這開門即草,就是寶生佛的證悟。」

我舉一個例子:

王安石不是寫了一首「夢詩」嗎!我很喜歡這首「夢詩」:

知世如夢無所求。無所求心普空寂。

還似夢中隨夢境。 成就河沙夢功德。

有人就問我:「既然是夢,還作什麼?」

我答:「就是做夢。」

「做什麼夢?」

「做一個大成就者,大功德者,大度眾生的夢。」(這是寶生佛的證悟)

有人問我:「你寫了兩百本書,有作用嗎?」

我答:「無」

「無作用,還寫作什麼?」

我答:「寫。」

「明知無作用,為什麼而寫?」

我答:「為了寫作而寫作。」(這是寶生佛的證悟)

我在此告訴大家,我這本書,談及「空有」,談及「內外」,談及「淨穢」,談及「生滅」,談及「輪滅」,談及「聖凡」,談及「好壞」,談及「善惡」……。我所悟的。 均不在其中。 我悟的是: 「圓滿正覺。」

我是在法性之中,現起了妙用,以這種證量,才能夠所說皆是。我是一個真實的開悟者。我是一個真實的解脫者。但是,寒山子的詩中早已說明:「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198關於「蓮生佛」的「佛」字

我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太子體育館」面對五萬信眾說:「我是蓮生佛!」

據說有人「不以為然」。

有人說:「未得言得,未悟言悟」。有人「嗤之以鼻」。

這個「佛」字,引人非議。我在這裡,很簡簡單單的說明如下:

我說,我和佛之間,看起來是不一樣,但本質上是沒有兩樣。佛和我到底是什麼關係?其實開悟的人,都知道本來就是一體的。釋迦牟尼佛悟的道。就是我盧勝彥悟的道,我仔細觀察我自己的開悟,實在看不出我和佛有何兩樣!

在金剛上,我佛平等。在義理上,我佛平等。在法理上,我佛平等。在事業上,我佛平等。我即是佛,佛即是我。

我又如此說,不只是我是佛,就算是一個「毫無可取的乞丐」,表面上不像佛,但,在本質上,大家都是平等的,這是指佛性人人具足,佛性一切有情具足。這可不是我講的。 而是:「釋迦牟尼佛一開悟,就講了!」

這世界上的愚人,以為一個「佛」字就是權威,但是,他們永遠不知道,切斷了絕對的權威,就可以找到本來的面目,你只要認清「佛」字,就不會對「佛」產生了執著及罣礙,你可以無限制的去體悟道,而自己就是道,也就達到完全的自在了。

我早已悟到: 我是恆在的。 我的本質就是佛。我的說法和佛一樣。我的行動和佛一樣。 我的自在和佛一樣。 「悟」是無限的價值。「現實」是無限的價值。我這樣子說,不知道大家明白否,根本上就是「一合相」,我的身中有佛,佛的身中有我。我。佛。眾生。 (一合相) 我提示如下:

有人問:「你為什麼自稱自己是佛?」

我反問他:「我若不是佛,那我是什麼?」他答不出。

有人問:「你為何以佛示人?」

我反問:「虚空無物,大地也無物可比擬,用佛字最適當了。」(其實連佛亦無)

「你真的開悟了?」

我答:「我不迷,何有悟?」哈哈哈!大笑三聲。

 

 

Tuesday ~ Sunday 11:00 AM ─ 5:00PM


Thực hành Pháp / Thiền(sunday)

  2:00 PM ─ 5:00PM

Contact us :

Add : 3004 W Audie Murphy Parkway,

         Farmersville,Tx 75442

         

Tel:  +1 (972) 782─7587

Fax: +1 (972) 782-7656

 

Website: kba-tx.org

 Email:info@kba-tx.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temple.

kalachakra/

三輪雷藏寺服務項目:

1. 佛像開光及安設壇城

2. 風水擇日    

3. 人生咨詢(問事)

4. 臨終關懷助唸

5. 求簽解惑

6. 助印經書

7. 太歲燈/光明燈

8. 消災延壽藥師佛燈

9. 地藏殿提供

 -- 纳骨塔

 -- 歷代祖先牌位

 -- 怨親債主、纏身靈牌位

 -- 水子靈牌位

10.每月(農曆)初一初十五上午10:30am佛前大供及拜土地公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