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册「指引一條明路」
蓮生活佛文集第181册「指引一條明路」精選分享.二00五年八月出版
004指引一條明路(序)
當每一天的清晨,陽光普照,光輝灑落在大地上,黃金般的光芒照耀著樹梢,似乎預示著一天的開始。於是,我便埋首於書寫的工作。
這是我出版的第181本書,書名為《指引一條明路》,副標題是「不可思議的救度」。這本書的內容,將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充滿「奇蹟」的世界。
所謂「奇蹟」,其實就是不可思議的存在,是讓人無法理解、無法預測的事物。在現實世界中,這些事情看似不可能發生,但卻真實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在當今的世界中,我可以說,像我這樣的人物是極為罕見的。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堆積的神話,一系列的奇蹟,這絕非是我在「胡說八道」,而是我親身經歷過的神秘事件。我從不隱瞞,並且毫無保留地將它們寫下來。
記得以前,我的弟子張煌明,每當目睹不可能的事情發生時,他總會驚呼:「奇蹟,奇蹟啊!」而鄭裕信則會說:「不可思議,無法理解!」「張文瑞」則會驚訝地說:「怎麼會有這樣的事!」然而,事實上,經過我《指引一條明路》指引的人,無不「不可思議」地獲得了奇蹟般的救度,而這些救度,都是有跡可循的。
我曾經說過:「我能看到鬼神。」我曾說過:「我能看到諸佛、菩薩、金剛、護法、空行菩薩、諸天。」我曾說過:「我能進入佛國淨土,進入三界天,甚至能走進幽冥世界,走到十八層地獄。」我曾說過:「我明瞭前世今生,能看到自己的三世因果,看到自己所建立的摩訶雙蓮池的淨土世界,我便是蓮花童子。」我曾說過:「我領受三大律令,第一是佛祖律令,第二是瑤池金母律令,第三是三山九侯先生律令。」
我的手掌能發出「淨光」,許多病人在我的手掌觸碰或拍打之後,病情便神奇地痊癒。
我的侍者蓮香上師的妹妹「盧輝」,每當她遇到身體的疑難雜症,便會來向我祈求我所畫的三道符,只要符咒一施,盧輝便會說:「好了!」
我的頭頂常常被三種光輝環繞:佛光、靈光、白光。
對於我的長期讀者來說,絕大部分人對我有一定的了解,特別是在救人救世方面,這些經歷已經成為了他們熟悉的事實。
許多讀者都已清楚,我曾經親身經歷「瑤池金母」開天眼的神奇經驗,從而對佛教有了深入的理解,也指引了眾生走向修行之路。我曾說過:“平生看明月,西北有高樓,如今羈身旅途,常嘆悲秋。”然而,我仍記得那句話:“記得來時路,全是舊時遊啊!”
我能救人救世,也能為你指引一條光明之路。你要記得,人生短暫,時光匆匆,塵世充滿憂苦,天涯何處能解憂愁?不如來找「我」,來翻閱我的書,它將指引你一條光明的道路。
010「嘉龍」往生佛國淨土
「嘉龍」是我的弟子。某日,他突然死去,靈魂脫離了他的身軀,輕飄飄地來到了「幽明異路」。他站在十字路口,心中茫然,不知道應該選擇哪條路。當人來到此處,心中最是迷惘無措。
此時,他心中浮現出師尊的名字,「蓮生活佛盧勝彥」,便回想起師尊的教誨。就在這十字路口旁,有一片小樹林,樹林中隱約透出一點光。他走進樹林,發現其中有一座小茅屋,窗外亮著一盞青油燈,那光正是從燈中透出來的。
「嘉龍」敲了敲門,門開了。裡面正是他的師尊,「蓮生活佛盧勝彥」。他看到師尊時,驚訝萬分,問道:「師尊!你怎會在這裡?」
師尊微笑道:「我專程在這裡等你,等了很久了,足足等了半年多。」
我關上了門,對「嘉龍」說:「你在這裡住幾 天,到時,我會帶你去摩訶雙蓮池佛國淨土。」
不久後,門外傳來一聲聲呼喊:「嘉龍呢?我們來接他,他應該跟我們走到冥府,怎麼人不見了?」
幾位冥吏的聲音急切而焦急,卻始終沒有敲響小茅屋的門。他們在「幽明異路」的四條路上來回徘徊,卻怎麼也找不到「嘉龍」。
我對「嘉龍」說:「別怕,這些冥吏看不見這座小茅屋,你曾經為師尊效勞多年,我自然也會幫你。」隨後,我端出美味佳肴,請「嘉龍」用餐。
有宮保雞丁、糖醋魚、炒三鮮、黃豆煮的飯、青菜豆腐湯……
「嘉龍」問道:「師尊,這些菜是怎麼做的?」
我笑道:「你記得嗎?當年,你常常去星期六市場,買些花卉回來,還買了很多乾豆子供養師尊和師母。這些供養如今已經成熟,這些菜就是其中的回報,雖然不是魚翅、鮑魚、熊掌,但也是香噴噴的。」
我擺好了兩副碗筷,說:「我們一起吃吧。」
吃罷後,嘉龍去自己的房間休息,我則回到我的房間靜坐。
如此過了三天,冥府的冥吏怎麼找也找不到「嘉龍」的靈魂,便失望地回到了冥府報告。我對「嘉龍」說:「你可以去摩訶雙蓮池了。」
「去哪條路呢?」
「這四條路都不能走。一條是卵生,一條是胎生,一條是濕生,一條是化生。」
「那麼路在哪裡?」
「路在你自己的心裡。」我答道。
這時,「嘉龍」心中亮起一道光,低聲念道:「嗡。古魯。蓮生。悉地吽。」隨著這聲音,他的心光形成了一條潔白光明的道路。
我說:「只管直行,未來再見!」
「嘉龍」隨著光明的道路冉冉上升。
他向後望去,小樹林消失了,小茅屋也不見了,師尊「蓮生活佛盧勝彥」也已不在,只剩下「幽明異路」透著那詭異的光芒。
據說,「嘉龍」離開塵世時,寫下了一首名為「我將離去」的詩, 詩句十分感人。當他火化後,留下了許多舍利子與舍利花,白色的、雜色的,圓滾滾的白色舍利,
令人感嘆不已。
018手抄《金剛經》
有一位弟子名為「蓮花永讚」,他發心手抄《金剛經》,每一字皆用毛筆小字書寫。他每抄完七七四十九卷後,便將抄寫的《金剛經》焚燒成灰。這些灰燼,有些撒於大海,惠及水族;有些撒於大地,利益鬼神;有些撒於太空,助益空行。「蓮花永讚」手抄《金剛經》已經三年,他發現用手抄的方式,容易將《金剛經》背得滾瓜爛熟。雖然已經背熟,但他仍然無法明了《金剛經》中的深奧意義。例如:如來所說,諸心皆為非心,這便稱之為心。為何如此?如來又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亦不可得。「蓮花永讚」明白佛陀說的「三心」皆不可得,但他困惑的是,究竟我們應該修什麼心?怎樣的心才是修行的心呢?師尊曾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然而,「無所住而生其心」又是什麼意思?他依然無法領會這層含義。再者,《淨心行善》第二十三段中說:「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他還是無法理解這段經文的真正含義,無論怎麼思考,總覺得無法釐清佛陀所說的「密意」。有一天晚上,他夢見師尊蓮生活佛「入夢」,並指示他《金剛經》的深層意義。一、三心不可得,就是三心不可得。不要過多思慮,當你明白這一點,便能領悟「明心」,因為「不可得」才是真正的「明心」。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心」就是「無心」,即「不可得心」。三、《金剛經》中的「淨心行善」第二十三段,實則有兩重含義:其一,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就是「佛性」。其二,所謂善法,其實如來所說即非善法,這就是「淨心行善」的真正含義。注意「淨心」兩字,只有「無所得心」才能行一切善法,這便是善法。「非善法」則是「無善法心」。在夢中,我一一開示了這些道理,雖然清楚明白,但依然略有隱藏。弟子問:「塵海茫茫,回頭是岸,觀空一切,是否契機?」我答道:「佛教的精髓在於淨心行善,見證佛性。」弟子問:「心可得否?」我答道:「不可得,即是明心。」弟子問:「如何修行?」我答道:「一切業習,以佛性返照。」「蓮花永讚」弟子猛然大悟,正是因為我在夢中所說的幾句話,他才領悟了二祖慧可禪師的「覓心不可得」,從而安住於心,心境自得其安。「蓮花永讚」因為夢中的啟示,明白了「法法平等,無有高下,即佛性」,最終親證了佛性。他完全理解了《金剛經》的深層意義。我在夢中對他說:「汝是聖弟子也!」坦白說,要想明了佛陀的深奧「密意」,唯有追隨我蓮生活佛盧勝彥。若無此法,外道邪師無法理解佛陀所說的真正意涵。我盧勝彥並無什麼特別之處,沒有任何技倆,甚至不值一文,但我確實是「明心見性」的行者。
034夜半的天崩地裂
有一位弟子,法號「蓮花啟達」,居住在半山腰的豪宅區。他是一位企業家,擁有一家成功的公司,家庭富裕,豪宅內設備齊全,擁有游泳池、小型電影院和展示館。室內的歐式裝潢一流,傢俱全是名牌,無一不顯示出他的非凡品味。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弟子特別設有一間專門供奉「壇城」的房間,而他本人每天總會抽出一些時間,專心修習法門,幾乎不曾間斷。「蓮花啟達」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也經營著一家蒸蒸日上的公司。他信佛修法,對公益事業也極為熱心,常常是第一個站出來,行動力十足,因此也擁有「慈善家」的美名。
「蓮花啟達」修持的法門中,他常自勉道:「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恆無量,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他也真正做到:「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然而,「蓮花啟達」深知,即便他的一切「具足」,但人生的無常使人難免遭遇禍福的變化。因此,他常常在心中反省並誠心拜懺:「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