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册「夢裡的花落」
蓮生活佛文集第179册「夢裡的花落」精選分享.二00五年五月出版
004大救難咒 (序)
學習密教(金剛乘)的人都知道:「摩訶般若波羅蜜,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那麼,什麼是咒?咒即是「真言」。
學佛的人明白,佛法的宗旨其實只有兩個:一、解脫道。二、菩提道。
我要告訴大家:這個有形相的世界,是短暫的、虛幻的,且充滿苦難。然而,眾生卻因為「欲望」的驅使,與對「受觸」享受的渴求,而被色身所束縛。因此,我們要救度眾生,讓他們明白「苦」、「空」、「無常」的真理,以免陷入無盡的生死輪迴。
密教是一門神秘的佛法,透過「咒語」、配合「手印」及「觀想」,施行救度的方法,使眾生脫離輪迴,解脫成佛。最近,我在冥冥中感知到,世界正遭受重大天災,死難者數以十萬計,這是人世間的大劫難。因此,我持誦一咒,迴向眾生:「他翅吒吒拉。他翅魯樓麗。摩訶魯樓麗。阿拉摩拉。多拉。梭哈。」這是一個「救難咒」,當眾生遇難,我便以此咒救度他們。
或許有人會問:「盧師尊,此咒是大救難咒,但大天災已發生,死者無數,應該持往生咒才對吧?」我答道:「關於往生咒,我早已傳授,並傳授文殊往生咒及大日如來的六道往生咒。憑藉‘阿、呵、薩、沙、媽、哈’這六字真言,死難者即可往生。」
我又說:「然而,大救難咒一經催動,那些死裡逃生的難民,以及受困於災區的眾生,都會受到大救難咒的守護。此咒能激發世界各國對救援的重視,推動公益團體的救災行動,避免災後難民遭受後遺症的困擾,例如大瘟疫等。」
所以:已逝的亡者,以「往生咒」救度(大救難咒亦可超度亡者);尚存的難民,以「大救難咒」守護(我們同時捐款救災)。
至於這「大救難咒」是由誰傳授給我的?我要告訴大家,是一位極為神秘的佛陀——其名為「大自在王佛」。
坦白說:我已能三昧「正定」。我在三昧中能行一切「作爲」。我又能超度死難的人往生淨土,又能守護住災後的難民。請不要以爲我所說的全是「神話」或是「傳說」,把神話和現實摻染混合在一起了。
我告訴大家:
我可以算是自由自在的仙人。在「三昧」中,我能飛行變化,我有三十二變化相,有八十種神通,我早已是「華光自在佛」。
我的成就,佛與佛知,世俗人不知。我本來就是來自「摩訶雙蓮池」的蓮花童子,是阿彌陀佛之一。衆生信也好,不信也好。我就是我。佛就是佛。
016佛與魔一樣
我這題目一寫,大家都會嚇了一大跳,盧勝彥說,佛與魔一樣,那豈不是佛即是魔,魔即是佛,佛魔不分,是大邪魔也。以前,我曾如此說,我如果不是「佛」,那我一定是個「魔」。
坦白說,我會講出這樣的話,是有道理的,站在「平等性智」來說,的確佛魔一如,魔根本就是「深地菩薩」。(但,這種話,只有成就者,才明白) ,如果以「妙觀察智」來看,魔就差佛,那麼小小的一點點。
在西方國家——魔的數目象徵「6」。上帝的數目象徵「7」。聖經早已明確指出,「天魔」是上帝創造出來的天使長「路錫甫」,「路錫甫」由上帝而出,想超越上帝,因而天使長成了魔的頭頭。「路錫甫」是上帝的化身,地位僅次於耶和華上帝及耶穌而已。耶穌成道,在曠野四十天,接受魔鬼的考驗,考驗通過了。耶穌臉上放出榮光,成道了。
我再說:
佛典上說:「王中之王是第六天王,聖中之聖是大覺佛陀。」,這第六天王即是欲界大自在天王,也可以就如此說「大自在 天魔」,魔王名「波旬」。
佛陀成道,在菩提樹下受考驗:
一、魔王說,佛陀之妻「耶輸陀羅」已被「提婆達多」佔有,但佛陀不驚不怖。
二、魔王率魔軍攻打佛陀,佛以「觸地印」退之。
三、魔王派三女媚惑佛陀,以五慾來引誘,佛陀深心寂定,不動心。
於是佛陀成道。魔王害怕佛陀度衆生,即請佛陀不說法,馬上入涅槃。然而由於大梵天及帝釋天的勸請,佛陀才說法,才有了僧團及僧伽。按道理來說,魔王這麼壞,到處壞修行人的慧命,爲何上帝不收了魔鬼?佛陀不以神通力降伏大自在天魔?
答案很簡單:要想修道有成。一定要通過魔王這一關。魔王等於是成佛的考驗官一樣,想成佛,就要考試。考過了——成佛。考不過——成魔。
我知道日本「日蓮宗」的創辦人「日蓮上人」早已看出佛魔的關係,因此日蓮上人的「御本尊」(壇城),供奉「大自在天魔」,名列其中。
早期,天德聖教大法會,最後奉請了一尊「混天大魔王」。(魔王 也列名奉請名單之中)
在西方國家中,也有魔鬼的崇拜,也就是「魔鬼教」,這些人求上帝不得,求耶穌不得,便轉求魔鬼了,求魔鬼易得之故。
我說:
天魔掌管了世俗生活的執著,顯現了「財、色、名、食、睡」五欲的一面。而佛解脫了「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牽纏,進入四聖界。天魔與佛,就差一念、差一線、就差那麼一點點,佛魔均有大神通、大境界。只是佛出世間,戰勝了「欲」,得殊勝的法樂。
036悲觀與樂觀
對於人生,有人是抱持著悲觀的態度,但也有人始終抱持著樂觀的想法。
佛法是悲觀?
佛法是樂觀?
在這方面,是有兩極化的說法,然而,釋迦牟尼佛的本意,是鼓勵弟子保持樂觀,追求精神上的快樂,是積極的,而非消極的。
我們曉得,小乘佛教重在「出離心」,大乘佛教重在「菩提心」。佛陀時代,行者重「出離」的很多,主要是看破人生,出離火宅,斬斷塵世,人間是火宅,有苦、空、無常。
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又有愁、怨、憂、輪迴等等,說人生不苦的人很少。
空——因緣所生法,究竟而無實體,即一切皆空。所以有十八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爲空、無爲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性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
無常——世間的一切法,生滅遷流,剎那不住。以人身來說,是身無常,念念不住,如同電光、石火、霜露、泡影。
剎剎那那的無常。生住異滅之無常。無我—人身者,五蘊之假合和。無常之一「我體」,是因緣生,也因緣滅。無人我、無法我、無你我他,畢竟無有。《金剛經》云:「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眞是菩薩。」
據我所知,原始佛教,修小乘出離心,佛陀教二種觀想法:
一、白骨觀。
二、不淨觀。
這兩種觀法,是「出離」的重要觀法,觀白骨化爲火。觀污穢之身,千蟲噉食。此二觀法,令大根器者,成就者甚多。但此二觀法,令小根器者,悲觀厭世,得了「憂鬱症」(現代名詞),自殺者也甚多。
佛陀講苦、空、無常、無我,令芸芸衆生,惶惑恐怖;成就者多,但悲觀者也多,所以佛陀才改教「數息觀」、「清淨觀」。
我個人承認,小乘佛教,是悲觀些。大乘佛教,則樂觀些。因此佛陀的教授佛法,也就在「出世法」及「入世法」之間,有了互融。
偏「空」的,講「有」。偏「有」的,講「空」。最重要的是,因人的根器,而施教授的方法了。佛法的大乘法,對人並不失望,對衆生不失望,對人間不失望,所以現代的佛教,才有了「人間淨土」之說的存在。
我認爲佛陀的本意是不錯的,要保持樂觀,要積極在人間發菩提心,救度衆生,最重要不貪著五欲,在精神上保持著清淨快樂,只有這樣,芸芸衆生才會認定佛教是樂觀的。
以金剛乘(密教)來說,那更樂觀修法:
將貪欲(金剛乘)化爲雙身修法。(非人人可修)
將瞋欲(金剛乘)化爲金剛修法。
將癡欲(金剛乘)化爲財神修法。
金剛乘不偏向悲觀性的教法,是寬宏大量和隨順方便的,但,又不可太世俗化,免得墮落。我們從「欲樂定」得「三昧」,「三昧」是要旨,最終的目地,仍然是「清淨」。這是「有」、「空」的互融。
056不可攻訐小乘
曾有多人批判小乘只是「自了漢」。又曾有人直接駡小乘是「二乘惡人」。自古以來,修大乘佛教,便批評小乘是「自了」,無益衆生。而小乘也批評大乘,只是「空花」,完完全全是「虛張聲勢」。
我個人如此認爲:「不可攻訐小乘。」
我們曉得小乘是以「出離心」爲主,大乘是以「菩提心」為主。
我個人認爲金剛乘(密教),當然也以「發菩提心」爲主,但也兼「方便妙用」。
金剛密教行者,外現「聲聞相」(小乘),內修「菩提心」(大乘)
在佛陀圓寂之後,佛教徒們分成了兩大部派,一派就是「上座部」(長老派),另一派就是「大衆部」。時隔不久,大衆部又分裂成十八部派之多,它們都以其教法地位,袈裟的某些細節,以及特殊的徽志而有別。
「上座部」一樣有分裂,分裂出「犢子部」、「一切有部」、「唯識宗」這三大部派後來又分出細小的宗派,而最重要的是「犢子部」及「正量部」(三摩地部)。
我說:當時的上座部,是「保守派」居多,有強烈的排他性,這古舊的保守派就被稱爲「小乘佛教」。而當時的大衆部,不但有實施宗派救度造詣甚深的僧侶,而且也接受世俗弟子(居士),更接受了女子(女居士 ),以教法的觀點來看,這些革新,具有重大的突破。大衆部接受了革新新思潮的影響,這個發展演變成爲「大乘佛教」。
「小乘」和「大乘」有互相對立的跡象,大乘認爲古舊的「小乘」是能量較小的,又是稍遜一籌的,甚至是低級的。
大乘的經典,事實上相當深廣,它不再是個人自私的修行 (自度) ,而是普度衆生的自覺覺他的理想,把自己和衆生合一,甚至衆生成佛,自己才願成佛,這是菩薩的思想,也是一種獻身的思想。放棄成佛,放棄涅槃,放棄功德圓滿,願生生世世在人間救度衆生。
佛教由於走向菩 薩的信仰,菩薩首重發「菩提心」,這是救度的大慈悲心,這個信念彷彿高過於「自我解脫」的小乘聲聞,菩薩大乘教的威望日增,於是很快的發展起來,大乘便蓋過了小乘。
今天的大乘佛教,普遍號召:「革新佛教。」「人間佛教。」「人間淨土。」。與當年佛陀住世的原始佛教思想,是有些些不同的覺受。
佛陀時代,成就大阿羅漢的人甚多,他們修「白骨觀」、「不淨觀」,實際修練,因而得了大定,獲得了解脫成就。
古時,解脫成就者甚多,何以故?這是因爲「出離心」甚重的原因。今時,大乘佛教發揚,反而成就者不多,何以故?我認爲,光談「菩提心」,而不重「出離心」,沒有實修的功夫,沒有證量是其原因也。
所以我說:「出離心」要重。「菩提心」要發。「實修」與「弘教」並重。二者不可偏廢,小乘勿攻訐大乘,大乘勿攻訐小乘,要個人好好實修,也要廣度衆生,這才是重要。這是我的重要觀點。
072真言宗與真佛宗
曾有弟子問我:「師尊立宗派,稱眞佛宗,何不直接就叫眞言宗,密教本來就是眞言宗?」
我答:「咒即是眞言,密教到了日本,就直接叫眞言宗了。」
我又說:「然而,眞言畢竟是密教的三分之一而已,眞言只是第一個階段的修行。接著還有『手印』、『印相』,表徵身清淨的手姿身相,更重要的是結合了意念觀修的禪定修習法。」
所以,我說:
「眞正的密教,除了眞言、手印、觀想之外,還有內修的氣、脈、明點。這些不是眞言二字所能全部槪括的,所以,我把自己建立的法幢,就稱爲眞佛宗了。」
我是如此認爲的:
咒的確是很重要的,如楞嚴咒心:「十方如來因此咒心得成無上正遍覺。十方如來持此咒心能於十方摩頂授記。」因此禪家重視此咒,在楞嚴會上,唱念稱讚此楞嚴咒。
但,在印度教早有「咒術」之名,有「咒師」,被認爲是一種巫術。有咒詛術,咒詛神即起屍鬼,是一種殺人的念誦法。也就是咒殺,用起屍鬼
殺人。(起屍鬼在印度稱爲毘陀羅。)
在《觀無量壽經》有 曰:
沙門惡人。
幻惑咒術。
令此君王。
中咒而死。
印度的古舊派,早就有術法,即是咒術,被稱爲巫術,在西藏原有的薩滿教,即是「黑教」,如密勒日巴早期學的黑教黑法,就有「降雹術」、「殺人術」等等。此類眞言咒術,在婆羅門或耆那教教士,早已流傳甚久。如果統而言之,梗槪性的說其是佛法,那我是不敢苟同的。
所以我說:「眞言宗,並無法槪括密教的全部,眞言只是其中之一。」
我個人受「金剛薩埵」與「蓮華生大士」等,攝受至虛空界,傳授我「手印、印相」,這是眞佛傳授的手印及印相。我個人修禪定觀想法,承「有形」、「無形」之祖師,指導觀修,這是眞實的,這些都是眞佛授於的觀修法。
我又逢奇緣,開了天眼,目睹了「眞佛世界」,見自己的前世是「大白蓮花童子」在「摩訶雙蓮池」中,光明燦爛。我自心流露《眞佛經》。我亦知道,依眞佛密法修行,彼岸可達、眞佛可入、開悟佛性、自主生死、煩惱能斷 、即身成佛。這就是我用「眞佛宗」的原因,而不用「眞言宗」。
原則上,眞佛密法,是有修有驗的,其證驗是非常神奇的,也是有一定的次第。
在欲界,證明大樂。
在色界,證明淨光。
在無色界,證明空性。
在四聖界,證明涅槃眞如。
我個人在「眞言、手印、觀想」走了 一趟。在「氣、脈、明點」走了一趟。
我證明身無漏。
我證明心無漏。
即身成就一尊「華光自在佛」,這是眞實不虛的大成就。「學盡密教,三昧爲業,善自清淨,證得深義。」,所以,我創宗派是「眞佛宗」。
084臭皮囊的五漏
我在問事期間。
曾有一位壯漢,長的眞是結實,虎背熊腰,凸出的肌肉一塊一塊。由於是夏日,他穿得單薄,我看得很清楚,眞羨慕他的體格。
他說:「盧師尊,我來問病。」
「你有病?」我很疑惑。
他有點不好意思的說:「我的病是暗疾!」
「性病。」我以爲一定是。
「不是。」
「那是什麼?」
「我陽痿!」
「啊!」我驚訝的說不出話來,這樣一個壯漢,竟然得了「陽痿」(不舉)。
我說:「我不信。」
他說:「我自己也不信,但確實是如此。我有時會陽痿,有時又不會。」
「什麼原因?」我很好奇。
他告訴我:「我的鼻子太敏感了,我一聞到女人的口臭,或是女人下身的不乾淨氣味,馬上就得了不舉症。根本一動也不動,反而縮了。」
「怎麼會?」
「口臭惡劣,下身未洗,令人作嘔,噁心至極。原本亢奮,一下子便成了洩氣的皮球。」
我哈哈大笑:「此症我不會醫。」
「那你會什麼?」
「我有一符,專治早洩,是尙食羽鬼炁。至於你的症狀,是心理作祟,只要對方清除口臭,淨一淨下身,當然就沒有問題了。」
壯漢施施然走了,口中嘟噥著:「就是不好意思跟對方說清楚,講明白啊!」
我舉此例,是要說明,人的身體,確實很污穢的。
禪宗修疑猜,一句:「拖死屍者誰?」
與「念佛者誰?」(有異曲同工之妙)
學佛的人,都知道,人身只是一具「臭皮囊」,這具「臭皮囊」,還有所謂的五漏」:
男的漏精水。
女的漏血水。(若不清淨,果然惡臭刺鼻)
如果到了更年期,排泄不順暢,發出的氣味更不妙,男女都會「漏尿」。
眼屎、鼻屎、耳屎、口涎、尿、屎,還有周身的排汗,腋下的狐臭,再加上放屁。……
(無一不臭)
所謂外表的美麗,全是畫出來的(化粧),如果洗了粧,那就很諷刺了。
有人告訴我:
有一種人,最明白女人的美麗,那就是送新鮮牛奶的人,清晨,牛奶送到家,開門出來的女人,一個個成了「母夜叉」。
頭髮如枯草,臉千瘡百洞,臉色灰滲滲,雙眼如魚肚,蒼白的嘴,再披上一件如桌布的睡袍,嚇得人家個個逃,如同見到鬼一般。
人身是不是「臭皮囊」? 我說,是的。
從古至今的學佛修行者,習慣於將身體視爲骯髒、惡臭、厭惡。不去重視這一堆廢物,甚至把身體拋棄,髒了也不洗,餓了也不吃,病了也不醫,視同渣渣。
在我來說,這種認知,也是偏頗。在金剛乘來說,這「臭皮囊」固然不好,但,卻是修行的工具,最重要的,念咒念佛全是它,手印身相全是它,觀修思維全是它。氣、脈、明點全是它。此「臭皮囊」若不注重。如何成佛?
096神聖化與人性化
很明顯的,原始佛教是神聖化的,而現代佛教是比較人性化的。
原始佛教的修行人,是絕對摒棄五欲與立志脫離人間苦海及火宅。
所謂「五欲」,是色、聲、香、味、觸。這五種誘惑的境界,人因五欲而起欲心,會污染了眞如佛性,所以也稱爲「五塵」。
《智度論》日:「哀哉衆生,常爲五欲所惱,而追求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炙疥。五欲無益,如狗齮炬。五欲增爭,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須 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捨,爲之後世,受無量苦。」
「五欲」在《華嚴經》中也說成:一、財欲,二、色欲,三、名欲,四、食欲,五、睡欲。由「欲」而生五大煩惱,也就是「貪、瞋、痴、慢、疑」之五大根本煩惱。
神聖化的修行,須摒棄「五欲」與立志脫離人間苦海。如同《無量壽經》曰:「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睹見,超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
這樣一來,就神聖化了:
一、不貪財物。
二、摒棄色欲,抑制性欲。
三、無爭名位。
四、素食甚至日食一餐。
五、不多眠,只坐不臥。
(色、聲、香、味、觸,全部禁止)
這些在僧侶來說,及修道學佛者都知道,這 種意義是神聖化的,特徵也是神聖化的。然而,我發覺現代佛教,是有些善變,也就是較人性化了。
例如「人間佛教」、「人間淨土」的倡導不主張出世的神聖化,而主張入世的人性化,現代佛教建大學、辦教育,建醫院、救病患,功德會、濟貧困,做善事、救災難等等,這些都是入世的人性化工作。
就連密教修行,也有善變:
一、滿願法——滿足衆生的願望。
二、財神法——滿足衆生的財力。
三、金剛法——滿足衆生的瞋念。
四、雙身法——滿足衆生的色欲。
至於「息災」、「增益」、「敬愛」、「降伏」全是入世的人性化修法了。
密教的入世「人性化」的修法,和「神聖化」的修行大異其趣。然而,我看出來,這「人性化」的表現與實際上的修法,是有它的意義存在。我理解在密教儀軌中,不管是狰獰的、怖畏的、邪惡的、競爭的,都有它的功能存在。
維摩詰大士說:「淫、怒、痴均是佛法。」
維摩詰大士說:「先以欲勾牽,再令入佛智。」
密教的理趣是以「人性化」及「欲望化」的修行,存在於人間世法之中,但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形式,進入一種「儀軌」,並且利用欲望而修行「三味」,利用欲望去認清欲望,進而清除欲望,而達到由「人性化」進入「神聖化」的目的。
如果誤解密教或濫用密教,粗俗的人會說密教是「邪教」。惡意的密教,是有危險性。善意的密教,是導引欲望,由「人性化」走向「神聖化」,得解脫道。所以金剛乘的最終目的,仍然是「即身成佛」。
116漏與無漏
我在傳授密教「無漏法」期間,有一位醫師弟子,帶來一大份醫學報導給我。
「師尊,你這無漏法,使精液不排出,逆流而上,是違反醫學原理的,會產生很多的疾病,你看看這些醫學新知。」
我看了醫學新知,再聽醫師弟子的話,心中大駭。坦白說,佛法與醫學,同調與不同調,很難說得清楚明白。
舉「吃素」的例子:
很多醫學報告,認爲吃素是偏,營養不均衡,會惹出很多毛病。
但,也有醫學報告說,吃素身體會健康。(誰是誰非,仍無定論)
我在密教學了「蓮師」的大圓滿法。黃教學了「宗喀巴」的大威德法。而事實上,我的無漏法學自「薩迦證空上師」,這位大上師,傳授我「道果」。
衆所周知,「道果」是「卓米」從印度大成者「童毘黑茹」那裡學成。「卓米」將「道果」修持法傳回西藏,而我從「薩迦證空上師」得到道果。
「道果」正是花教的傳承。我學習「薩迦六勢變」
一、日月朝天。
二、舌抵上顎。
三、上行氣盡出。
四、壓喉結。
五、腹貼背。
六、提肛。
習之久久,就成了「無漏」了,一點點精液也不漏出,再配合三式金剛拳「提明點飛須彌山」,我實實在在告訴大家,我完完全全證明了「無漏法」。
男的不漏精。女的不漏經血。(女行者修法與男行者不同)
關於證得大樂的問題,我已經說了很多遍,學了無漏法,明點(精液)逆行,得「四喜四空」,這明點通脈,眞氣通脈,因摩擦產生的快樂,又長又久又眞又確,這是「大樂」。而世俗男女,精液排出,其樂只一剎那,馬上變得沮喪,垂頭喪氣。
我個人認爲那不是樂,反而是一種空虛的「苦」,發洩過後,如洩了氣的皮球。我得了「無漏法」,又證明了「無漏法」,欣喜異常,這是我在修行中證明了欲界天的「欲樂禪定」,也就是「大樂」。
我發覺「無漏法」與「道家」有相通之處,所謂「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神之神之,是爲道也。」。而「無漏法」也是一樣,將上提的精,用「拙火」化爲眞氣,而眞氣遍行全身,就成了「金剛體」,這就是身心的「金剛不壞身」了。
我盧勝彥,不喜世俗射精之樂,不但不喜,而且非常的厭惡。我盧勝彥是證得「大樂」的人,在一 片「法喜」、「法樂」之中,如同神仙一般,如果有人,也證得「大樂」,他一定會同意我的看法。
對世俗男女的射精高潮——不屑。我完全沐浴在「法樂」之中。
關於醫師弟子的提示,精液若不排出,逆流會產生諸多疾病,對身體反而有害。我的回答是,如果逆流的精液,用「拙火」化爲眞氣,氣已無形,通脈聚頂,或周行全身,反而對身體有益才是,不知我此說對否?
我確實修成「無漏」。佛、菩薩、金剛、護法、空行、諸天,可以爲證。
120帝洛巴與那洛巴
我學法,藏密四大教派,我均學習,我與蓮華生大士有親密關係,又與宗喀巴祖師相契合,薩迦教的薩迦證空上師又傳我諸多密法,但我的修學,又是那洛巴有名的六法。
蓮華生大士——紅教祖師。
宗喀巴大師 ——黃教祖師。
卓米大師——花教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