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册「小舟任浮漂」
蓮生活佛文集第113册「小舟任浮漂」精選分享.一九九五年三月於美國真佛密苑
006萬丈紅泉落
我欣賞張九齡的《湖口望廬山瀑布水》,詩中寫道: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日照紅霓似,天清風雨聞。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這首詩在描寫瀑布方面,無疑達到了「情感的極致」和「意境的極致」,無所不包,面面俱到。位於「彩虹山莊」附近的三個瀑布,其中天馬山下的瀑布較為嬌小,而北方的瀑布則顯得粗獷,南方的瀑布氣勢磅礴,奔放有力。
我曾多次到天馬山下的瀑布,坐在遠處觀賞。那瀑布仿佛帶著微笑,彷彿是佛珠的線斷了,潔白的珠子從虛空中撒落下來,像是一千萬個美麗的故事在這裡交織。
我曾自問自答:「天馬瀑布是何時有的?」「不知道。」「天馬瀑布何時會消失?」「不知道。」
這的確是無法回答的問題,瀑布的生命應該是深邃的,持續不斷的,無盡的。它似乎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每當我觀賞瀑布時,心中總是充滿了向往和憧憬。
李白在他的詩《望廬山瀑布》中也表達了這種感覺:
日照香爐生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如長川垂掛。
飛流直下三千尺,彷彿銀河從九天之上墜落。
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在於「疑」字,讓人不禁想像「銀河落九天」的壯麗景象。
每當我去看瀑布時,總會想到一個故事——
南隱禪師智慧非凡。一日,一位自滿的學者來請教禪理。南隱禪師端起壺,往杯中倒水。當杯水滿了,南隱仍不停止倒水,水流了一地。
自滿的學者大聲喊道:「水滿了,別再倒了!」
這時,南隱禪師才平靜地說道:「你的杯子已經滿了,怎麼能讓我再向你講禪呢?」
我為什麼會想到這則故事呢?因為瀑布直直地瀉下,難道不是南隱禪師提壺倒水的樣子嗎?瀑布下的深潭,豈不是杯子嗎?那溢出的水,是否像順河而下的流水呢?
我常常會想到南隱禪師與學者——
當然,我不是「 自滿的學者」,因為我發現這世界的學問就像瀑布的水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對我而言,還有很多東西是我不會的,還有很多是我需要學習的。
我是否是南隱禪師呢?是,也不是。
在「我是」這一方面,我學習過密教四部法: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部,這些都已經圓滿。我修行過四加行法、上師相應法、本尊法、內法(氣、脈、明點)、無上密、金剛法、大圓滿,這些我都已經有了修證。
我也提壺灌頂過我的弟子,因此可以說我像南隱禪師。但我又覺得自己並不是南隱禪師,因為我可能更像一個天外天的人。我不會表演倒茶技術,也不想刻意發揮什麼,只是很自然、很平常而已。
如果一位自滿的學者來見我,我會靜靜聽他說話,然後給他倒一杯水,水不會滿溢。我不會開示一語,直到他說完話、離開,我也不會再多想。等他走後,我會擦去桌上的水漬,隨時把他忘記。
我是一個很喜歡觀賞「瀑布」的人。有時候,我一個人靜靜地看;有時候,則會與弟子們一同觀賞。我常常告訴我的弟子們,日本東密的祖師「遍照金剛空海大師」,曾在冰冷的瀑布下修持密咒,他持咒的聲音必須大過於瀑布的轟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