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在家菩薩戒(三)

釋蓮央金剛上師法語開示:在家菩薩戒(三)

我們祈請根本傳承上師蓮生活佛、南摩無極瑤池金母大天尊、壇城諸佛、諸菩薩、諸龍天護法諸尊,祈請加持開示一切圓滿俱足。嗡嘛呢唄咪吽!

我們敬愛的釋蓮鎮金剛上師,釋蓮姜法師、釋蓮究法師,玉嬌助教、碧霞助教,以及我們的理事長、理事及所有的師兄師姐、以及網絡上的師兄師姐,大家午安!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第十一條──「險難獨行戒」。什麼叫做「險難獨行戒」呢?當我們受菩薩戒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曾發願:將來要成為菩薩,成就菩薩的果位。正因如此,才會選擇受菩薩戒或在家菩薩戒。既然立下這樣的誓願,將來必然要走上「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道路。我們要明白,人身難得,既然今生得到了人身,就應善加運用,不可無謂冒險,導致損害身體。因為一旦受了菩薩戒,這個身體已不只是屬於你個人,而是要用來利益、服務眾生的。既然是眾生所共有的資糧,你怎麼可以隨意摧殘它呢?譬如明知道前面有毒蛇,卻偏要去試試看;明知道前方是斷崖,卻仍想冒險繞繞看。這些行為都是輕忽生命的表現。要記住,你的生命可以利益、幫助許多人,所以必須愛惜。

其次,若你明知險境還故意涉險,旁人會怎麼想呢?他們會說:「你看,他明明是受過菩薩戒的人,修行這麼深,卻還要去做危險的事情!」這樣不但讓人因你而起誹謗之心,造下口業,還可能引來外道的譏笑與嘲諷,使佛教蒙受恥辱與損害。第三,如果真的因冒險而遭逢危險,甚至臨命終時,你的念頭會如何?在那一剎那,很可能生起無明的憎恨心,而這樣的念頭足以令你墮落六道輪迴,失去修行的正念。因此,作為一個受戒的菩薩,要深知你的身體是眾生的,你必須好好保護自己的健康,才能持續服務更多人。基於這樣的理由,佛陀制定此戒,告誡菩薩不可獨自前往險惡之地,否則便是犯戒。不過,若出發點完全是為了利益眾生,則不在此限。譬如玄奘法師,雖然一人西行取經,歷盡艱險,但他純粹是為了弘揚佛法、利益後世,因此並不算犯戒。

第十二條──「獨宿尼寺戒」。這裡的「尼」,指的是比丘尼。意思是說,一個男子若到比丘尼的道場、尼姑庵,還要在那裡留宿;或者反過來,一個女子跑到男子的寺廟裡,堅持不走,非要過夜,這些都是不允許的。因為這樣做會帶來許多問題。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制定這條戒律呢?有兩大原因:第一,避免誤會與毀謗。想一想,如果一個尼姑庵裡,竟然有男人進進出出、甚至過夜,旁人看見會怎麼想?很容易誤會,進而造口業,對佛教生起不好的看法。這種誤會即使你清白無辜,也已經造成損害。所以佛陀嚴格禁止。第二,避免貪染與意外。在未成佛之前,我們誰都難免有貪瞋癡的煩惱。如果一個年輕漂亮的女眾,經常在和尚面前晃來晃去,或是一個帥氣的男眾,常常和比丘尼廝混在一起,久而久之,就容易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尤其是特意挑在「只有兩人獨處」的場合,更是大大不妥。受在家菩薩戒的人,特別要謹慎這一點。在現代社會中,常見的一種情況是:一位女居士(受菩薩戒者),若要與一位男出家眾同乘一部車,應該拒絕,並且明白表示:「我不能單獨與異性同車,請務必有第三者同行。」這是師尊的開示,也是避免犯戒的重要原則。同理,女居士不應該單獨跑到男出家眾的房間,反之亦然。除非在公開場合或特殊情況下,否則都不應獨自接觸,免得生出不必要的嫌疑或問題。總結來說,佛陀制定「獨宿尼寺戒」,有兩大用意,一、避免引起他人的誤會與議論,凡事應該光明正大,沒有必要偷偷摸摸;二、防範意外與貪染的發生,在修行未證果之前,誰都可能有煩惱心,預先避免危險的因緣,才是真正的護戒。

第十三條:「為財打人戒」這一條的意思是說,在現代社會中,假如你家裡僱請傭人打掃、請人開車,或者作為老闆僱用員工時,千萬不可因為對方一時疏忽或無意的過錯,就立刻責罵,甚至以粗暴行為毆打。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釋迦牟尼佛開示,若以身體去打人,便是造作了身業罪;若以言語辱罵,便是造下口業;而在打罵之時,內心必然生起瞋恨,這便是意業。所謂「貪瞋痴一念起,如火焚燒功德林」,瞋心一起,不僅損毀自身功德,更令身、口、意三業俱不清淨。三業不淨,即失戒德,故佛制此戒。

所謂「四眾」,即比丘(男出家眾)、比丘尼(女出家眾)、優婆塞(在家男居士)、優婆夷(在家女居士)。「以殘食施」的關鍵在於「施」。布施的真正意義,是為了斷除內心的貪念,藉由供養與分享,培養清淨的心。既然目的是去除貪執,那麼所施捨之物,必須清淨、端正,才符合正確的供養。什麼叫做「殘食」?就是自己已經吃剩的食物,或隔夜不願再吃的菜餚,甚至是自己吃過、帶有口水的飯菜。如果將這些再供養佛菩薩,或拿來布施四眾,都是不恭敬、不如法的。可惜,現實生活中確實常有這樣的情況。我曾經親身遇到過:有位居士拿了一道菜要供佛,我打開後覺得不完整,便委婉詢問。她說:「哦,昨天我去餐廳吃飯,剩下的打包回來,想說可以供佛菩薩,也讓出家人吃。」這顯然是不合適的。供佛供僧,必須以清淨、完整的食物,不可用自己不願吃的殘餘。正確的做法是,你若在外用餐,心裡已有打算要供佛菩薩,可以一上桌就先將完整的一份分出來,專門用來供養,這才是清淨的供品。同樣地,有人把家中多年未用、已經生蟲變質的藥材拿來,要我做護摩,理由是「反正護摩是要燒掉的」。也有人把一整箱已經爛掉的木瓜送到寺廟,說是要供佛。這樣的心雖然想做布施,但方法不對。供養的東西若自己都不能接受,怎能以此供佛菩薩?因此大家要牢記:供養必須以清淨、恭敬的心,選用清淨、完整的供品。若只是把自己不要的、破損的、變質的東西拿來充數,不僅失去布施的功德,反而成為輕慢。佛菩薩看重的是你那顆恭敬、清淨的心,而不是你隨便丟棄的物品。

第十五條與第十六條有些相近,先一起讀:「第十五條,蓄貓狸戒;第十六條,蓄獸不淨施戒。」「蓄貓狸戒」的重點在於佛教核心思想,眾生平等、自他互換。身為受菩薩戒的人,若將自己不願意吃的食物拿來餵養小動物,這本身就已經缺乏平等心。更嚴重的是,若飼養的貓、狗等動物本性會捕食其他小生命,那麼你等於間接助長殺業。有的人說:「我養貓來抓老鼠。」這便屬於教唆殺生,是明知牠會殺生,還刻意利用,這不僅違背慈悲平等之心,更屬犯戒。也因此,在佛教的寺院裡,幾乎看不到養貓、養狗之類的情況,原因正是避免落入此種過失。這條戒與下一條「蓄獸不淨施戒」相近,只是針對的情況略有不同。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的古代社會,人們常飼養六種大型牲畜:大象、馬、牛、驢、羊、駱駝。

(續上篇) 這六種動物是不是都很大呢?而且牠們的皮可以拿來使用,牠們的肉可以拿來吃,甚至牠們的身體還能幫人做事。因此在古代,很多人養這些動物,主要就是為了這三個目的。譬如王公貴族養馬,就是為了騎乘,顯然是有所目的的。所以釋迦牟尼佛才制定了這一條「不淨施戒」。在「施」裡面有「布施」的涵義。我們同門若家裡正好養了這些動物,可能會想:「上師,我家裡好像養了一隻羊,那該怎麼辦呢?」如果隨便送給別人,表面上好像解決了,但若對方把牠拿去宰殺、食用,甚至虐待,那就失去慈悲的本意了。正確的做法是,要找到一戶真正有慈悲心的人家,願意好好照顧牠,養到自然老死,而不是像推卸責任一樣,把不想要的動物丟給別人。這也正是「蓄獸不淨施戒」的意義所在,提醒受菩薩戒的人,不應隨便飼養這些動物。因為一旦養了,動物不聽話時,你很容易打牠,起瞋恨心,造下身、口、意三業。若真的要將牠送人,也必須慎選對象,最好是送給受過五戒的人,至少能確保他不會傷害動物,這樣布施才清淨。若不加分辨,隨便送出,就等同犯戒。

我們再往下看,第十七條「不蓄三衣缽杖戒」。這一條該怎麼解釋呢?其實我們三輪雷藏寺的同門都有過親身體會。像蓮究法師當時就在三輪雷藏寺,後來到西雅圖受出家戒,大家都非常高興,也有許多同門特別供養他僧服。這裡提到的「三衣缽杖戒」,我們先解釋什麼是「三衣」。三衣就是出家人必備的僧衣:上衣、下衣,以及僧褲。出家人除了睡覺之外,三衣是不離身的,不能隨便換成俗服,否則就算是犯戒。再來是「缽」。在古代,出家人必備一個衣缽,主要用來托缽、飲食。現代雖然不一定用缽,但我們到寺廟裡也會看到每位出家眾都有自己的碗,這就是現代版的缽。接著是「杖」,也就是錫杖,又叫做智杖、德杖或聖杖。古代出家人外出時必備此杖,一方面用來驅散蛇蟲小動物,一方面也象徵身份與地位。

比如《佛教典籍》裡記載,伽葉尊者所持的是「二鈷十二環聖杖」。二鈷代表二諦(俗諦、真諦),十二環象徵十二因緣。再看釋迦牟尼佛,他所持的是「四鈷十二環聖杖」。四鈷代表四聖諦,十二環同樣象徵十二因緣。這些都非常深具法義。而我們凡夫俗子,能拿一根簡單的棍子就不錯了,哪敢想一鈷、二鈷或四鈷呢!(笑)

所以「不蓄三衣缽杖戒」的重點在於古代出家人沒有收入來源,全靠信眾的護持。作為在家受菩薩戒的人,如果看到有人要出家,就應當生起歡喜心,準備供養他三衣、缽、或錫杖。這就是最清淨的布施。現代人不太懂,所以多半以紅包供養。事實上,師尊在法會上,只要有出家眾,大家也常常會主動供養。記得我當年在西雅圖出家時,師尊慈悲開示,現場也有好多同門供養我紅包,心意都非常珍貴。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特別強調,在家菩薩要學會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所謂「三衣六物」就是最基本的供養:三衣,再加上缽、錫杖,以及坐墊。古時候出家人沒有坐墊,有些信眾就織布、供養床鋪或棉被,甚至香袋。因為出家人外出,必須隨身攜帶香袋,不揹香袋也是犯戒。所以這些日常所需,信眾都可以發心供養。若一時想不到要供養什麼,在現代社會,用紅包表達心意也是可以的。

另外,古代還有人專門供養「濾水器」,因為出家人嚴守戒律,不能隨便喝未過濾的水,以免傷害水中生物。這一點我們前面在講根本十四墮時也提過。現在大家已經不用古代那種濾水器了,如果想要供養,就供養一個熱水瓶也很好,讓出家人隨時能喝到乾淨的水。

第十八條是「作田不求淨水陸種處戒」。這一條在現代好像比較少人提到,主要是針對農作耕種而來。古代若有人務農,常常需要澆水、翻土,而在這個過程裡,容易壓死、翻死許多小蟲。或者農作物成熟時,有些小鳥、昆蟲來吃水果,農夫往往會打死牠們。有人可能會說:「上師啊!我如果不打死牠們,那我的水果就都被吃光了呀!」但是你看,現在在台灣,有些農夫的方法很值得學習。他們不用殺生,而是用鐵絲或網子,把果樹和果實圍起來,或者用袋子一顆一顆套起來。這樣一來,小鳥不會來啄,昆蟲也不容易侵擾,就可以避免殺生了。這樣的方式,不但保護了農作,也守住了戒律。我每次看到這樣的做法,都感到很欣慰。因為釋迦牟尼佛早就開示,我們既然發願要行菩薩道,就要避免殺害眾生。如果故意去殺小鳥、小蟲,無論理由是什麼,本質上還是犯了殺戒。其實這個觀念,就像佛陀所教的「布囊濾水」一樣,為了避免喝水時傷害水中的微生物,出家人都要先過濾水。同樣地,務農時也要盡量避免殺生。此外,現代農業專家也常提醒,不能一直大量噴灑農藥。因為農藥不但會造成殺生,還會殘留在作物裡,對人體有害。雖然有時候殺生並非出於本意,但因果依舊存在。如果只是為了保全自身生活,而去奪取其他生命,這與佛教「生命平等、慈悲不殺」的根本精神相違背。

我們再往下看第十九條:「販賣鬥秤不平戒」。在現代社會,特別是在美國,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因為大多數商品都已經預先包裝、秤好。但是在一些東方國家,仍然會用傳統的秤子秤斤論兩。有些商人為了圖利,故意在秤具上動手腳,投機取巧,欺騙顧客。這一條有兩種情況:第一,如果你自己就是做生意的,明知故犯,這是犯戒。第二,如果你不是做生意的,但你明明知道有人在欺騙客人,卻心想「反正不是騙我」而選擇沉默,這樣同樣也是犯戒。為什麼呢?因為受了菩薩戒,就要以慈悲方便來度眾生。當你明知對方有過錯卻不去提醒,就是在縱容他繼續造業。這樣不僅害了他,也害了更多人。有人曾經問我:「上師,我已經受了菩薩戒,如果看到別人做錯了,我可不可以指出來?」我的回答是:「可以,但要用智慧去勸說。最好是私下告訴他:『師兄(或師姐),這樣做似乎不妥,建議以後不要這樣,因為……』」若你勸導無效,也不要爭吵,可以轉而告訴上師或法師來協助處理。但切記,不要在大眾面前公開指出,因為沒有人願意在眾目睽睽之下被點名批評,那樣反而會讓他生起憎恨心,失去改正的機會。正確的做法是以慈悲心、方便心提醒他:「師姐,這個地方不應該這樣做,這樣是不對的,以後不要再犯哦。」這才是真正的做法。所以,受了菩薩戒的優婆塞、優婆夷,若遇到這種情況,應以方便智慧來幫助對方止惡向善。若你不說,他會繼續欺騙、害更多人;這樣不僅是他犯戒,你自己也因為放任而同樣犯戒。

我們再來看第二十條:「非處非時行欲戒」。這一條,實際上與之前所講的「犯淫戒」有相似之處。大家都知道,出家眾是絕對禁止有男女行為的;但在家眾則不同,夫妻間的正當行為是允許的,這稱為「正淫」,並沒有問題。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出在「邪淫」。所謂「邪淫」,不僅是指不正當的對象,也包括不正當的時間與地點。比如說,夫妻倆人來到廟裡,竟然私下跑到房間行男女之事,這就是「非地」。或者你家裡明明有臥房,卻偏偏跑到佛堂裡,在佛像前行欲,這也是不敬,屬於「非地」。再來,「非時」是什麼?譬如佛菩薩的聖誕日,你本來平常不特別親近,卻偏偏在這種殊勝的日子裡行欲,這就是「非時」。同樣的,若在佛塔前、祖先靈位前、墳墓之旁,甚至在尊勝塔等聖地暗中行欲,都是不可以的。這些地方皆屬於「非處」。另外也要提醒,像我們三輪雷藏寺,有時會讓人掛單住宿。若是夫妻同來,也必須遵守寺規:男眾住龍邊廂房,女眾住虎邊廂房,雖然你們是夫妻,但在寺院裡就是要保持清淨,不能以夫妻關係為由而違反規矩。再舉一些例子:道路旁、佛塔旁、祠堂旁、佛像雕塑或繪畫之處、法會之中,乃至在家居時,只要是在佛堂供奉佛像、懸掛佛像的地方,都不得行欲。因為這些都是莊嚴神聖的場所,必須保持清淨與恭敬。所以,如果夫妻在「非時、非地」之處行欲,雖然是夫妻,也一樣屬於邪淫,犯了邪淫戒。這一點大家務必要謹慎。

我們接下來看第二十一條:「商賈不輸官稅戒」。所謂「商賈」,就是指經商做買賣的人。這一條的意思是,凡是做生意的人,就應該依法向政府繳納稅金,不能刻意逃避。在合理合法的範圍之內,透過正當方式節稅,這是允許的;但若以不法手段規避或逃避國稅,那就是犯戒。因為菩薩行者應該光明正大,不能心存欺瞞,更不能損害國家制度與社會公平。

第二十二條:「犯國制戒」。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法、廟有廟法,佛教有佛教的法」,每一個國家都有它的法律制度,而這些法律的目的,正是為了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維護社會秩序與安定。我們身為受過在家菩薩戒的人,更應該以身作則,遵守法律,不可故意去違犯。因為一旦觸犯國法,不僅要面臨法律制裁,更會損害自己的慧命,障礙修行。因此,守戒就是守護自己,也守護社會的安寧。願大家都能自重自律,依法而行。

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Tuesday ~ Sunday 11:00 AM ─ 5:00PM


Thực hành Pháp / Thiền(sunday)

  2:00 PM ─ 5:00PM

Contact us :

Add : 3004 W Audie Murphy Parkway,

         Farmersville,Tx 75442

         

Tel:  +1 (972) 782─7587

Fax: +1 (972) 782-7656

 

Website: kba-tx.org

 Email:info@kba-tx.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temple.

kalachakra/

三輪雷藏寺服務項目:

1. 佛像開光及安設壇城

2. 風水擇日    

3. 人生咨詢(問事)

4. 臨終關懷助唸

5. 求簽解惑

6. 助印經書

7. 太歲燈/光明燈

8. 消災延壽藥師佛燈

9. 地藏殿提供

 -- 纳骨塔

 -- 歷代祖先牌位

 -- 怨親債主、纏身靈牌位

 -- 水子靈牌位

10.每月(農曆)初一初十五上午10:30am佛前大供及拜土地公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