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事師法五十頌(一)

釋蓮央金剛上師法語開示:事師法五十頌(一)


我們大家再一次的虔誠合掌,我們祈請根本傳承上師 蓮生活佛、南摩無極瑤池金母大天尊、修法主尊南摩黃財神、壇城諸佛、諸菩薩、諸龍天護法諸尊,祈請加持開示,一切圓滿俱足。

我們敬愛的釋蓮鎮金剛上師、釋蓮姜法師、釋蓮究法師,玉嬌助教、碧霞助教,以及我們的理事長、理事及所有的同門師兄姐,以及網絡的同門師兄姐,大家午安!

我們今天來談「事師法五十頌」。在密教當中,有幾條極為重要的戒律,大家手上應該都有一本綠色的小冊子。除了守五戒、行十善之外,密教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根本十四大戒」,這部份我們已經講過了。接下來要學習的,就是「事師法五十頌」。「事師法五十頌」與密教的根本十四墮、三昧耶戒息息相關,都是由此延伸,最後才會進入菩薩戒的修學。這部「事師法五十頌」,在藏傳密教中是至關重要的,凡是修學密法的弟子,都必須熟讀、甚至背誦,因為它是修學密宗的基礎。那麼,它的由來是什麼呢?相傳,馬鳴菩薩在一次禪定中,聽聞並接受了虛空中大靈的啟示,希望他能寫下一部關於師徒之間日常行持、禮節與規矩的儀軌。馬鳴菩薩得此信息後,便深入研讀一切經論、戒律與密法教導,將其精華整理、編纂成一部儀軌,並命名為《事師法五十頌》。之後,由日稱法師將其翻譯流傳。

在書寫此頌時,馬鳴菩薩特別提出了四句偈語,作為全頌的緣起:「依諸經律秘密教,略出承事師儀軌;聞已愛樂發淨心,當獲如來金剛智。」意思是說,這部《事師法五十頌》是依據各種經典、戒律本,以及密教的教法,將其中有關師徒互動的日常禮節、行持儀軌加以綜合整理而成。作為金剛乘的弟子,當你明白了這部頌的內容後,應該以歡喜心、清淨心,恭敬承事自己的根本傳承上師,並以祂為修學的核心。當你懷著真誠的喜愛與清淨之心,受灌頂後依《事師法五十頌》而行,嚴謹持守戒律、不犯違失,再繫上根本傳承上師的指導,透過聞、思、修,你自然能獲得與如來一般的金剛智,修行之心堅固不退,最終證得佛果。這是馬鳴菩薩在開篇所強調的精神。

我們先來看第一條:「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佛、恆於灌頂師、三時伸禮奉。」這裡的「三時」是指日出、日中、日落三個時段;而「灌頂師」就是你的根本傳承上師,務必要記得,這是修學密法的核心。第二條是:「起最上恭敬、合掌以持花、散彼曼荼羅、頭面接足禮。」其實第一條與第二條可以合在一起講解。曼荼羅,在密教中是指「壇城」。

在解釋之前,我先向大家說明,今天我們所談的《事師法五十頌》,首先所指的,就是根本傳承上師。那麼,我們的根本傳承上師是誰呢?就是蓮生活佛。因為他是代佛傳法給我們的人,所以這個非常重要,這一點大家必須先弄清楚。接著,或許有人會問:那一般的上師呢?只要根本傳承上師在場,弟子首要恭敬的對象就是根本傳承上師,然後再禮敬其他上師。一般上師是「代師弘法」,也就是代替根本傳承上師將法脈傳給大家;但真正的傳法者,仍然是根本傳承上師。因為根本傳承上師是十方諸佛的總體,而金剛上師則是承師之命,代師弘法,將法傳授予弟子。因此,《事師法五十頌》第一條與第二條講的就是,當你見到根本傳承上師時,無論是在西雅圖,或其他地方,只要你早上、中午、晚上遇到他,都應頂禮恭敬。要記得,恭敬根本傳承上師,就等同恭敬十方諸佛,因為他是十方諸佛的總體。師尊曾經笑著說過:「我這個人比較隨意,如果你們偶爾見到我,可以跪拜頂禮;但若是天天在我身邊走來走去,那就免了!只要雙手合十合掌,表示恭敬就好。」又說:「要是我走出來吃個飯,你們天天在我身邊的弟子都跪下來頂禮,那也是麻煩啊!」當然,作為弟子,偶爾有機會見到師尊時,一定要叩拜頂禮。以我和蓮鎮上師為例,從皈依師尊至今已有三、四十年,我們每年仍會兩三次親赴西雅圖拜見師尊。疫情稍微好轉後,我們甚至忍不住,千里迢迢飛去,只為能當面頂禮問候。

在第一條與第二條中,特別強調:當你來到師尊的壇城,或者上師的壇城時,不能隨意闖入,這是不恭敬的。正確的作法是進入壇城前,雙手合十、心存恭敬,可以準備花、水果等作為供養。若有幸親見上師,不僅要供養,還要「散彼曼荼羅,頭面接足禮」,也就是五體投地的頂禮,不只頂禮壇城,更要頂禮根本傳承上師本身,在他雙足之前恭敬叩首,表示至誠的敬意。

我們現在講到第三條。第一條與第二條屬於日常中常發生的情況,而第三條是:「彼師或在家、及新受具戒、置經像於前、則息諸疑謗。」第四條則是:「若出家弟子、常淨心承事、已坐當起迎、唯除於敬禮。」這兩條其實可以合在一起理解。剛剛在解釋第一、第二條時,我已經提到,師尊特別強調,如果天天與他相見,就不必每次都五體投地,只需雙手合十合掌即可。但我要提醒大家一點:作為弟子,千萬不要等著師尊或上師先向你合掌問候,才回禮。有些人心裡可能想:「等師尊先對我合掌,我再對他合掌。」阿彌陀佛!這其實是一種傲慢之心,是不恭敬的。就像你進入寺廟,看見諸佛菩薩,難道還等著佛菩薩先向你頂禮合掌嗎?同理,有時候遇到師尊正在與他人談話,不必等他回頭看你,你只需雙手合掌、頭微低示意即可。師尊是佛,他自會明白你的心意。

第三、第四條的重點是:無論上師是在家或出家,甚至是剛剛封為上師,只要他頭戴五佛冠,或是在佛菩薩、經典之前,你都必須恭敬頂禮,不可有輕慢、毀謗或懷疑之心。真佛宗早期確實有在家眾的上師,直到蓮鎮上師於2009年受封為上師時,師尊在當年的大法會上正式宣佈:「從今以後,真佛宗的上師必須是出家眾!」但其他宗派仍有在家金剛上師,因此此條依然適用——不論在家或出家,只要是金剛上師,就應該恭敬。我將第三、第四條放在一起講,因為有些出家弟子會想:「我出家二十多年了,你不過是剛封的上師,甚至還是有頭髮的在家上師,我為什麼要對你恭敬?」這種想法是錯的。無論他是出家眾還是在家眾,只要是金剛上師,都應以淨心承事。此外,這裡還有一個關於禮貌的提醒。就好比你看到年長的父母來到身邊,不應大剌剌地坐著不動,而是要立刻起身說:「爸爸請坐、媽媽請坐、老人家請坐。」同樣地,若見到出家眾——不論是上師還是法師,都應該起身恭請:「上師請坐、法師請坐。」切莫出現這樣的情況:上師站在你旁邊,與你講話,而你卻大搖大擺地坐著,讓上師或法師站著對你開示。這是一種傲慢與不恭敬。真正有禮的弟子,應該立刻站起來,邀請上師或法師入座,這才是合乎佛門的禮儀。

所以,這第三、第四條,我覺得不僅僅是針對出家眾或上師,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彼此之間也都應該互相尊重。你看,王教授已經七十九歲了,不但年長,而且修行也非常好。你總不能看見他站著,自己卻坐著跟他講話,這樣好像不太恰當吧?我不知道大家怎麼想,但就我而言,如果他站著而我坐著,我真的會坐立難安。這其實是一種禮貌,也是互相尊重的表現。再說,我們的黃師兄也八十一歲了。他進入大殿禮佛之後,我們是不是應該關心一下,對他說:「要不要坐一會兒?」可以順口加一句:「我也坐久了,屁股有點痛,你來坐一下好嗎?」這樣既自然,又不會讓對方覺得不好意思。

我們接下來講第五條。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和第八條是連貫的,所以我會放在一起說。第五條是:「彼師及弟子,當互審其器,若不先觀察,同得越法罪。」意思是說,身為密教弟子,在皈依之前,必須先審視、觀察這個真佛密法適不適合你?你對這個法是否有興趣?接著再看看這位上師是否是一位正派、具德的好上師。如果這個上師行為散亂,平日不教佛法,反而整天說些有的沒的,甚至傳遞骯髒污穢的想法,講邪語多於正語,那麼,作為弟子肯定不願意依止這樣的上師。同樣,作為上師的我,在傳法時也必須審查弟子的根器。若你不能修密法,而我硬把你拉進來,不斷對你說密教有多好、教你各種密法,這樣不但對你無益,反而是我與你共同犯戒——這就是「不如法」的輕忽過失。

密教對此要求極嚴,祖師爺早已明文規定:沒有皈依根本傳承上師,就不能教授密法。因此,必須「互相審查」。上師要觀察弟子的根器,弟子也要觀察上師的德行。如果一個人剛進門,就立刻被灌輸密教內法,這會害了他,因為缺乏基礎。這就是第五條,必須先觀察,若不觀察而越法,師與弟子同犯過失。那為什麼我會說第六、七、八條都與之相關呢?因為第六條指出:「若忿恚無慈、貪愛多輕浮、傲慢自誇矜,抉擇不應依。」也就是說,在皈依之前,要仔細觀察上師的習性,包括他的脾氣、慈悲心、是否貪戀五欲、是否傲慢自大、是否過度自誇。如果你皈依時沒有留心,等到皈依後才發現這位上師動輒發脾氣、口出粗言、大聲罵人,沒有絲毫慈悲心,還貪戀財色名食睡,甚至對世間一切都貪得無厭;只要有一點表現,就大肆吹捧自己多厲害、多有神通,甚至自稱與佛已合一,將自己捧到高高在上的位置;更甚者,在佛菩薩面前連跪都不跪,理由是「我是上師,為什麼要跪佛?」,這樣的上師,毫無慈悲心可言。

萬一你真的皈依到這種惡習深重的上師,該怎麼辦呢?所以,你們一定要用智慧去選擇!遇到這樣的上師,該怎麼做?很簡單——不要皈依他,跟他說一聲「bye bye」就好。不過要記得,離開時不要去罵他。罵人就是犯口業;誹謗他,也是犯口業,何必讓自己再造業呢?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大家必須特別留意。有些人的品性、習性本來就很糟糕,但若他遇到一位具德的上師,這位上師為了度化他,會刻意「降格」,把自己暫時變成與他相似的樣子,甚至表現出同樣的惡習性,讓弟子在互動中照見自己。這時候,你要細心觀察,為什麼上師對別人並沒有這樣的行為,卻唯獨在我面前如此?這就要反省是不是因為我自己就有這種習性?如果發現他是「示現」給你看、引導你改變,那麼他依然是位好上師。但如果不是,他對所有人都是如此,動不動就暴躁、傲慢、貪婪、無慈悲心,那麼我告訴你們,就算是三更半夜,也可以立刻跟他「bye bye」,馬上離開,千萬不要留下來。所以,這個第六條的「抉擇不應依」,就是不應該去皈依這樣的上師。

第七條說:「具戒忍悲智,尊重無諂曲,了祕密儀範,博閑諸論議。」第八條說:「善達真言相,曼荼羅事業,契證十真如,諸根悉清淨。」這兩條必須合在一起講,因為它們共同描述了什麼樣的上師才是具德的好上師,值得我們皈依。前面我們說過,那些品性惡劣的上師不能皈依,那麼,什麼樣的上師才是我們應該依止的呢?第一,他必須具備大慈悲心與大智慧,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要嚴持戒律,像扛著一面旗幟一樣終生不犯。這一點,大家務必要記住,極其重要。第二,他的言行不會自我誇耀,不會傲慢自大,他能自重而又尊重他人。第三,他要有深厚廣博的佛學知識,不僅精通密教的一切佛法與修持,還通曉顯密兩教的戒律與規範。這還不夠,依第八條所說,他必須「善達真言相、曼荼羅事業、契證十真如」。也就是說,他不但要精通一切密咒的事相與理趣,還要熟悉所有壇城的建造與修法次第;更要契證「十真如」的境界——那是十地菩薩的證量。

能達到這個境界的上師,六根必定清淨,心中無煩惱。他願意撥出時間,從最基礎的法教起,一步步帶你走向最高深的密法。他自己要通達明白,並且願意用愛心、有準備、有次第地教授,使弟子真正能夠理解與修持。這樣的上師,才是你應該選擇、依止的好根本傳承上師。為什麼說這樣才是真正的上師呢?我們每個人,包括我自己在內,日常生活中都有煩惱。有誰能說自己從來沒有煩惱?如果有人能舉手,我馬上請你上座!因為,真正的根本傳承上師,六根清淨,即便面對輕視、誹謗,也能在心中化解,燃燒成烏有,毫不留痕。他的心如同夏日的太陽,光明清淨,毫無煩惱,因此他能夠洞悉一切法,通達一切理。當你提問時,他能一眼看出你的問題所在,也知道該如何引導你深入密法。因為他的心是開朗的、解脫的,如大日之光普照萬物。這樣的上師,就是「具恩德金剛上師」。而我們今天所皈依的根本傳承上師,正是這樣的上師。

今天,我們的開示就先講到第八條。

我們祈請根本傳承上師 蓮生活佛、南摩無極瑤池金母大天尊、壇城諸佛、諸菩薩、諸龍天護法諸尊,祈請加持開示,一切圓滿具足。嗡嘛呢唄咪吽!

我們敬愛的釋蓮鎮金剛上師、釋蓮姜法師、釋蓮究法師,玉嬌助教及碧霞助教,以及我們的理事長、理事及所有的在座的師兄、師姐,網絡的師兄、師姐,大家午安!

我們上個禮拜講到的是《事師法五十誦》的第八條,今天我們來看第九條。第九條:「若彼求法者,於師生輕毀,則謗諸如來,常得諸苦惱。」意思是說,身為一位求法的弟子,如果面對一位真正具德的上師,心中生起輕慢或毀謗之心,那就等同於毀謗一切佛。這樣的過失,會讓你長期陷於痛苦與煩惱之中,這些苦惱如影隨形,不會離開你。那麼,什麼是「具德的上師」呢?大家可以回顧第七條、第八條的內容,那裡已經很清楚地描述了具德上師的條件。如果你有幸遇到這樣的上師,就應該以恭敬心對待;若輕視或誹謗,就等於輕視和誹謗諸佛菩薩,後果非常嚴重。可是現實中,我們常會困惑:眼前的這位上師,究竟是真正的上師嗎?他是否具德呢?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馬上分辨。我跟大家分享的是,每個人都有習性,而習性就是一種慣性。如果你觀察到這位上師的習性中,似乎有不正確的地方,比如言語偏差、不夠慈悲、說話荒唐,或是行為錯誤,甚至教導你做錯事,那麼,面對這樣的上師,你不必去毀謗他,也不要批評他,只要選擇默默地遠離即可。

我之前也提醒過大家:不要跟隨,也不要議論批評,遠離便好。但若這位上師教導你的方式,與教導他人有所不同,比如他對別人輕聲細語,卻對你語氣嚴厲,那你要先反省,是否自己真的有錯?是否因為自身的習性需要改正,他才會用比較重的話語提醒?如果他依然在教你法,持續傳法與指導,並且你依他的方式去修行後有所收穫、與法相應,那麼他就是你的上師。既然如此,你就應該尊重他,如同尊重佛一般,不可生輕慢之心,更不能誹謗。因為一旦口出惡言,等同於罵盡一切諸佛,這是非常嚴重的過失。這就是第九條的要義。

第十條說:「由增上愚癡,而獲於現報,為惡曜執持,重病相纏縛。」什麼叫做「由增上愚癡」呢?這一句非常重要。我們每個人都是因為無明和愚癡,才離不開六道輪迴,才會投生為人。既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都帶著無明與愚癡。試問,有誰能說:「我來做人時完全沒有無明、沒有愚癡,我是一個真正光明清淨的人」?在座誰能如此保證?包括我自己,也無法說沒有。正因為有無明愚癡,我們才會受輪迴之苦。那麼,當你去誹謗、輕視你的師父時,你的惡業是不是又增加了一層?答案是肯定的。因此經文說:「由增上愚癡,而獲於現報」。也就是說,你的惡業因為毀謗而增加,可能原本的果報尚未現前,也許要等到下輩子才顯現;但這一次因為你對具德上師的不敬,你的惡業就會立即浮現,現前於你的生活中。

接著說到:「為惡曜執持,重病相纏縛」。這不只是說果報會現前,更深一層的意思是,當你毀謗一位具德上師時,各種惡星、惡神都會來干擾你、阻礙你,使你身體多病,甚至可能突發重病,例如癌症、脖子長腫瘤等。這些都值得我們深思,除了健康因素,是否因為我們輕視、毀謗了具德上師,而招致了這些果報?因此,從第九條到第十五條,我們連續講的,都是在提醒,對具德上師的輕慢、誹謗,所造成的惡果。

第十一條說:「王法所逼切,及毒蛇傷螫,冤賊水火難,非人得其便。」這裡的「王法」是指官司、法律案件。意思是說,如果你誹謗了一位具德上師,你不僅可能重病纏身,還可能招來各種訴訟,官司接二連三地來干擾你、纏住你。再看「毒蛇傷螫」,平時走過去都沒事,蛇為什麼偏偏會咬你?就是因為你惡業現前,惡緣自招。至於「冤賊、水火難」,就是無妄之災,可能是冤親債主的劫難,或被偷盜、遭遇水災、火災等意外災難,這些會接連而來,讓你生活困難、事情不斷。「非人得其便」更需要特別說明。所謂「非人」,是指像惡鬼、夜叉、修羅等非人類的鬼魅,你用肉眼看不到,但他們會來干擾你,陸續降臨到你身上。這就是第十一條所要敘述的。

據我個人的理解,舉例來說,我們皈依根本傳承上師聖尊 蓮生活佛,他是一位具德上師、一位活佛。因為具德上師本身有龍天護法在左右護持你,如果你誹謗他、擾亂他,龍天護法就會來教導你。這並不是上師故意詛咒你,而是讓你明白惡行的後果,提醒你不要再犯戒。如果你再犯,就會遭遇更多的痛苦。另外,如果遇到的是假的上師,修行邪法的,有邪靈相伴,我們也不應去毀謗。正確的做法是遠離他,不要自討苦吃。曾經皈依他,但後來發現他所修的不是正法,所作行為也不正當,那麼只要遠離他,就可以避免災難。

第十二條說:「彼頻那夜迦,常作諸障礙,從此而命終,即墮於惡趣。」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什麼叫做「彼頻那夜迦」,我來稍微解釋一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師尊的書?師尊曾經提到過一個案例,有個人睡覺非常深,每天早早就睡,很晚才起來,但每天起床後都覺得頭昏腦脹、四肢無力,腦袋不清楚。奇怪的是,他飲食正常,也修法、練氣,可仍舊全身無力、頭昏眼花。這就是「彼頻那夜迦」的作祟。「彼頻那夜迦」是一種稱為「常隨魔」的障礙神。師尊描述,它的長相是鼻子很長的一種鬼,夜晚趁人熟睡時,把長鼻子伸入人的鼻孔,吸走人體的氣,並將之占為己有。被吸的氣越多,人就越虛弱,越沒有力氣。這不只發生在修行人身上,普通人也會被影響。我們皈依的根本上師本身有三十六護法神護持你。當你毀謗具德的上師時,護法神自然會離開你,你就失去了護法的庇佑。這時,「彼頻那夜迦」就會特別喜歡你,因為它看到你這個人不正派,竟然敢誹謗、輕視自己的師父,理所當然就來吸你的氣。你每天早上醒來,頭昏腦脹、精神不濟,都是它的作祟。

這第十二條是在提醒我們,誹謗真正具德的上師,會導致「彼頻那夜迦」常在左右作障礙,妨礙你的修行。你修法時,人家打坐入三摩地,而你卻因氣被吸走,修行無法專注,甚至打坐打呼、氣不集中。更嚴重的是,經文說「從此而命終,即墮於惡趣」,意思是你不只會在世時被「彼頻那夜迦」妨礙,往生後還可能墮入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等。這是非常嚴重的果報,所以提醒大家,輕視或毀謗上師的惡果不可小覷。

第十三條說:「勿令阿闍梨、少分生煩惱、無智相違背、定入阿鼻獄。」大家都知道,阿闍梨就是上師。這裡的意思是,作為求法的弟子,我們在供養諸佛菩薩、侍奉根本上師時,千萬不要給上師添一點煩惱。即使因為自己的智慧不足而不小心違背上師,也要再次的請示。比如上師交代你去拿一個蘋果,但你分不清蘋果和番茄,只看到紅色就拿錯了。這是智慧不足所致,不是故意的。這時候,你應該再次請示上師:「師父,您要我做的是這個嗎?我這樣做對嗎?」千萬不要想:「管他的!他叫我拿蘋果,我就拿紅色的東西就行了。」或者故意違抗上師,明明叫你往東,你偏偏往西。這樣刻意製造上師的煩惱,就犯了第十三條。這一條告訴我們,故意違背上師、讓上師生煩惱,是很嚴重的惡行,將會墮入阿鼻地獄,果報極重,不可輕忽。

第十四條說:「受種種極苦、說之深可怖、由謗阿闍梨、於中常止住。」前面大家應該都理解,但後面的「於中常止住」需要特別說明。這裡的意思是「不會停止」。也就是說,如果你輕視、誹謗上師,傲慢上師,說上師的不是,批評上師的各種過錯,這些行為會帶來持續不斷的痛苦和煩惱。你回頭看前面的經文:第九條說,你所有的痛苦和煩惱會緊跟著你;第十條說,你的無明愚癡會累積惡業,促使果報快速現前,甚至會有惡星降臨、惡神干擾,讓你重病纏身。

 第十四條:不止如此,有的人做生意都很順利,沒事;可你若做同樣的事情,就可能遭遇官司、麻煩。大家走進樹林也許平安無事,但你卻可能會被毒蛇或毒蟲咬傷,別人都不會被叮,偏偏是你。甚至有些強盜,別人家都不碰,卻偏偏光顧你。我曾經遇到一位在休斯頓的同門,她半年內家裡被小偷光顧三次。當時她來問我,那時我還是師姐,她說:「奇怪,我家也不富裕,為什麼小偷特別光顧我家?」因為她只是修顯教,我不好意思直接跟她說我們密宗有這條戒律,我只能安慰她:「那你就小心點,凡事小心,多念佛號、多持佛號就好。」其實,在密宗中,第十一條就是講:若你輕視過修行的聖賢僧,就會有這些狀況發生。你還可能會受到鬼神干擾,有常隨魔、障礙神在夜晚吸你的氣,讓你無力修法。甚至命終之後,可能墮入三惡道。這就是第十四條的重要性。現在我講給你們聽,你們是不是有點害怕?我不知道你們怎麼想,我自己一邊翻譯,一邊看,都會覺得很害怕,因為怕自己一不小心就犯錯了。這也就是「說之深可怖」的意思,我說出來都感到害怕。最重要的一句話,我要大家牢記:「於中常止住」。這些苦不是一死就結束,也不是一次兩次就完事,而是一而再、再而三,永無止境地承受種種極苦。這種痛苦,永不停止,就如同墮入阿鼻地獄,無間無休、無時無刻,讓人承受各種苦楚。大家一定要記住:永不停止。

第十五條:「彼阿闍梨者、弘持正法藏、是故當一心、輒莫生輕慢。」這裡再次強調,若你有福報與因緣承事、供奉一位具德的上師,你就要一心一意地承事他、供奉他。因為這位上師是真正具德的,他代佛傳法,執持三藏十二部正法,使佛法得以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正因為這樣的因緣,我們絕不可輕視、誹謗或批評他。其實有一句話很形容得很好,你試想,如果你站著,把口水吐向天空,口水最終會落到誰身上?落在你自己身上。這就像你對根本上師說了輕慢、誹謗或批評的話,所有惡言惡語、惡行惡口的果報,都會回到自己身上。而這個果報極為嚴重,因為他是代佛傳法、執持三藏十二部正法的人。所以,我們要明白,真正的上師,他的一言一行都有其深意。如果你不了解他、不了解他的心意,就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測或評判他,更不要騷擾、干擾他的修行與道心。我每次去見我的根本傳承上師時,我很少因廟裡有事情去打擾師尊,我和蓮鎮上師會盡量自己解決。為什麼?因為我堅持一句話:「寧動千江水,不擾道人心。」我寧可動盪千江之水,也絕不去擾亂一位具德修行者的道心。你若干擾了他的道心,就可能斷了他代佛傳法、弘法度眾的因緣,而這是非常可怕的因緣果報。

今天我跟大家先講到第九條到第十五條,全部都是在講對上師不敬、輕視、傲慢的言語與行為,它是連在一起的。所以我把它們統一一起講,希望大家能警惕,不要犯以上的錯誤。

下一次,我們會講第十六條到第二十二條,這部份是關於如何正確承事上師的方法。這個就留到下一次再說。其實,我要再補充一句:剛剛講到的毀謗、批評、輕視上師,不只是行為或心態,最重要的是口!你的嘴巴非常可怕——它既可以成就萬德,是萬德的根源;同時也可以造就萬惡,成為萬惡的根源。所以我要跟大家勉勵,我們一起努力,把自己的口變成「金口、德性口、柔軟口」,每天說的都是能成就萬德的話,把一切惡言惡語統統斷掉、遠離。嗡嘛呢唄咪吽!

Tuesday ~ Sunday 11:00 AM ─ 5:00PM


Thực hành Pháp / Thiền(sunday)

  2:00 PM ─ 5:00PM

Contact us :

Add : 3004 W Audie Murphy Parkway,

         Farmersville,Tx 75442

         

Tel:  +1 (972) 782─7587

Fax: +1 (972) 782-7656

 

Website: kba-tx.org

 Email:info@kba-tx.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temple.

kalachakra/

三輪雷藏寺服務項目:

1. 佛像開光及安設壇城

2. 風水擇日    

3. 人生咨詢(問事)

4. 臨終關懷助唸

5. 求簽解惑

6. 助印經書

7. 太歲燈/光明燈

8. 消災延壽藥師佛燈

9. 地藏殿提供

 -- 纳骨塔

 -- 歷代祖先牌位

 -- 怨親債主、纏身靈牌位

 -- 水子靈牌位

10.每月(農曆)初一初十五上午10:30am佛前大供及拜土地公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