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超度祖先?若祖先已投胎了還需要超度嗎?召請祖先「入夢」
為何要超度祖先?若祖先已投胎了還需要超度嗎?召請祖先「入夢」
我們首先必須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人的一生,從出生到離世,都是由因緣果報所組合而成。而這因果業力的運作,就像一部電腦的系統——一旦「源頭」損壞,就算其他零件再好,也無法運行。我們的祖先,就好比這部電腦的「源頭」;當這個「源頭」出了問題,後代即使條件再好,也難免受影響。
因此,現實生活中常見有人事事不順——工作不穩、感情挫折、財運不佳、貴人不現、倒楣事接連不斷。其實,這些困境有時並非單純今生業力所致,而是因為歷代祖先或已往親人處於不佳的境界,又因已是無形之身,故無法為自己修福消業,只能寄望陽世子孫為他們修持功德、超渡解脫。於是,他們會透過種種方式提醒後人,希望陽世的家人能為自己報名參加功德超渡法會。這也正是民間常說「陰超陽泰」的道理。
事實上,超渡亡者對陽世親人益處極大。許多歷代祖先在世時未曾聽聞佛法,亦無修行,更少有布施行善之功德,甚至造下種種惡業。往生後,他們多半成為能量貧乏、境界低下的一群。況且,親人離世的因緣各異——有人安詳辭世,有人意外而亡——因此往生後不一定立刻投胎轉世。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更加渴望陽世親人為自己修功德、行超渡,增長能量與福報。一旦福報增長,境界提升,他們自會感恩回饋,護佑子孫,賜福賜財,使後代事事順利、消災解厄。正所謂:「祖先是子孫最親的貴人。」
所以,我們切勿以為超渡僅對亡者有益。超渡的真義在於「自利利他」,以慈悲心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成就的是「冥陽兩利」的大善業,更是最有智慧的報恩孝親之舉。
佛陀住世時,曾有一位在家弟子痛苦地跪求佛陀:「慈悲的佛啊!我每日學佛、誦經、祈禱,為何生意總是失敗?家中不安,壞事不斷,甚至連溫飽都有困難。我究竟前世造了什麼業,今生要受如此果報?請佛陀慈悲救我!」
佛陀入定觀察,發現此人前世出身於婆羅門富貴之家,然而家族多年未為祖先作超渡功德,致使歷代祖先在六道中受苦。於是,佛陀化作長者前往婆羅門家化緣。婆羅門欣然請佛陀入內供養。席間,佛陀問他們是否持續為祖先超渡。婆羅門回答:「我們已為祖先超渡三十年,相信他們早已轉世,應該不必再超渡了吧?」
這時佛陀開示:「超渡祖先不可中斷,即便他們已轉世,投生各道,仍能因你們的超渡與布施而得利益;同時,陽世的你們也會因此身心安泰、事業順遂、闔家平安。」
婆羅門聽後,立即請出家眾為祖先作供養與超渡。不久,轉世的祖先因獲得功德利益,福報增長,便暗中加持後人,令原本事事不順的婆羅門家族,轉而生意興隆、家和人安、身體健康。
正如俗語所說:「祖先造業,禍延子孫;祖先積德,庇蔭後代。」歷史上梁武帝為郗氏皇后修梁皇寶懺功德迴向,使郗后脫離蟒身而生天,便是一例。因此,我們每年中元普度必舉辦盛大的超度法會,正是承此因緣,利益冥陽,廣結善緣。
古聖有言:「百善孝為先。」我們在日常修行中,應善用各類超渡法會的因緣,以法會的功德迴向歷代祖先,真實為他們超薦。如此,能令祖先漸次累積足夠的福德資糧,脫離苦厄 ,得以提升境界,乃至往生諸佛淨土。
當祖先離苦得樂,便有更大的心力與能力護佑後代,使陽世子孫在人生道路上扶搖直上,福報增長,逢凶化吉、事事順遂、福慧圓滿、心想事成。這正是我們應持續報名參加超渡法會的原因。
藉由諸佛菩薩的大威神力,反覆為祖先修法超薦,能大幅增長他們的光明與能量,引領其往生佛國。佛經中明示,即使為已往生百年的親人誦經修法、作無數次超渡,依然能減輕亡者罪業、增添福報,功德絲毫不會落空。
更何况《地藏經》言:「一切聖事,七分之中,亡者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力。」意即:為亡者修法,亡者得一分福,陽世之人得六分福。由此可知,為親人、歷代祖先、冤親債主、纏身靈、水子靈作超渡,永遠不嫌遲!
譬如:若一位亡者在審判後即將投生為畜生,然而在 他往生七七四十九天的中陰身階段,陽世親人能及時為其修持佛事、回向功德,使他聽聞佛法、生起懺悔、放下執著,就可能免去畜生道之苦,轉而得生人道;甚至因深切的感恩與發願,而往生佛國,成就不可思議的功德。
又如:若亡者福報較大,已投生為人,也同樣能因陽世親人的超渡功德而增長福德資糧,使其健康安樂、事業順遂、福慧雙修、遇事皆能迎刃而解。
召請祖先「入夢」
當一個人深切思念已故的親人,渴望知道他們的靈魂現今安住於何處時,佛法中其實早有開示。釋迦牟尼佛曾在忉利天宮為摩耶夫人說法時,透露了召請祖先入夢的法門。佛經中明白指出:若能塑造或繪畫地藏菩薩的形像,虔誠一心瞻禮,在三七日內(即二十一天),持誦菩薩聖號達萬遍,便能在夢境中,親見地藏菩薩示現,並由菩薩帶領,告知父母或先人的去處。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較為「科學化」的方法:可取一件祖先生前常穿的衣物、經常使用的物品,或貼身之物(如項鍊、手帕等),以雙手反覆撫摸,口中同時念誦祖先姓名。例如,若我想夢見祖父,就可持續念誦:「我某某人呼叫(祖父之名),某某人呼叫(祖父之名)。」雙手撫物與口誦姓名要完全一致,手與口一致,精神一致,並專注憶念祖先生前的音容笑貌與言行舉止。
據我的觀察與研究,這樣的想念與呼喚,猶如發射無線電波一般,能量足者,靈波會傳遞到虛空之中,自然而然與祖先的靈魂感應相通。當祖先接收到這份深切的呼喚,便會設法進入夢境,以靈示或現身與你相見。
然而,並非人人都能成功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靈波」的強弱——有些人的精神力旺盛,靈波可遠距離且持久地傳送,與祖先靈魂感應的成功率就高;但若精神力薄弱,靈波微弱甚至近乎於無,訊息在半途中就消散,自然無法召請成功。
根據外國靈學家的實驗,靈魂之間有「同類相聚」的本能,血緣關係更屬同頻共振之一。因此,當我們的想念靈波投射至虛空,祖先往往會因那份熟悉感而有所感應。由此可知,除非祖先修行極高、已往生至更高境界,否則他們的靈魂其實與我們並不遙遠。今天就與大家 結緣到此。嗡嘛呢唄咪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