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皇寶懺慈悲道場懺法》第九卷
梁皇寶懺慈悲道場懺法譯本卷九 * 為河鐵丸等地獄禮佛第二十八、為飲銅炭坑等地獄禮佛第二十九、為刀兵銅釜等地獄禮佛第三十、為火城刀山等地獄禮佛第三十一、為餓鬼道禮佛第三十二、為畜生道禮佛第三十三、為六道發願第三十四、警念無常第三十五、為執勞運力禮佛第三十六
一、【供養讚】梁皇寶懺第九卷持經滿藏圖:梁皇寶懺每卷開頭一定以梵音唱誦一段供養贊,來祈請諸佛菩薩降臨加持。大家用真誠懇切感恩的心獻上供品,以示恭敬歡喜之意。十種供養諸佛菩薩的供品,分別為「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經、衣」各有不同的象徵意義與功德
【供養讚】一百八【註一】。持經滿藏圖。消災延壽藥師佛。毘盧心內瑜伽部。大乘經典共彌陀【註二】。證南方龍女。直至菩提路。
南無普供養菩薩摩訶薩 三遍
【譯解】《供養讚》——寶經供養(象徵意義:法寶) 『供經功德: 消除業障,自新清淨,福壽綿長,永離惡道 。』 我們透過數念珠把數目字圓滿了經典或是圖記。藥師如來的左手執持一個叫無價寶珠的藥器。這無價寶珠的藥器能淨除眾生種種的垢穢,及治療眾生種種的煩惱。「毘盧心內瑜伽部」意思是毘盧心內的心月之珠是指我們瑜伽行者在修毘盧福智的心印時,身口意三密裡的心,所觀想的是心月輪,身結印是放在我們的心月上面。也就是瑜伽行者所觀行的「毗盧遮那如來功德智慧的菩提心月之珠」,而這顆珠的意思是指心如明月,用明月來比喻菩提心的清淨光明。如「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入於亂心,亂心不得不淨」。所以說把佛號比喻成摩尼寶珠,把我們的心比喻成渾濁的水,這說明佛號滲入我們的心水裡面,我們的心就自然清淨。娑竭羅龍王的龍女,她能很快的証得菩提路而成就菩提,更證得南方無垢世界的佛,這都是因為龍女誠心誠意信佛,並用價值三千大千世界的寶珠来大供養佛而得。一百零八顆念珠之珠,數目為一百零八的說法,是為消除我們一百零八種煩惱。消災延壽藥師佛的無價珠,以及毗盧心內的心月無量寶珠,阿彌陀如來的清淨摩尼寶珠,龍女獻珠成佛【註三】都是非常珍貴的稀世之寶來供養諸佛三寶。南無普供養菩薩摩訶薩 三遍
【註解】
【註一】、【「一百八」念珠之珠】:所講的是數珠,即念珠,用來計數的珠。數珠的主要功能是計數,數目為一百零八的說法,為消除我們一百零八煩惱——九十八使加上十纏,共一百零八個。所以「一百八」,就是一百零八個數珠。在修觀行心密的時候,瑜伽行者以觀自身內心的月輪——月輪在密教裡面代表菩提心。在大乘的經典裡面,蘊含有兩個概念:一個是菩提心、一個是如來藏。所以「毗盧心內瑜伽部」翻譯成白話,就是瑜伽行者所觀行的「毗盧遮那如來功德智慧的菩提心月之珠」。「毗盧心內瑜伽部」就是指毗盧遮那佛福智功德的菩提心月之珠,這個珠是指心如明月,並以明月來比喻菩提心、月圓就代表珠,就是-毗盧心內瑜伽部的意涵。
【註二】、【大乘經典共彌陀】:這一個也是菩提珠,指阿彌陀佛的名號,叫名號寶珠。指彌陀的名號,如清珠投於濁水。 有一個摩尼寶珠丟到污濁的渾水裡,寶珠入水一寸,渾濁的水就清淨一寸;入到水中一尺,渾濁的水就清淨一尺;入到水一丈,渾濁的水就清淨一丈。所以在淨土宗或是念佛的思想理論裡面,把阿彌陀佛的名號比喻成摩尼寶珠,比喻成清淨的淨珠。說「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入於亂心,亂心不得不淨。」所以淨土宗的念佛理論,把佛號比喻成摩尼寶珠,把我們的心比喻成渾濁的水,說明佛號入在我們的心水裡面,我們的心就自然的清淨。
【註三】、龍女獻珠成佛:這一段講的是《法華經》〈提婆達多品〉「龍女成佛」的典故:
文殊師利菩薩在釋迦牟尼佛前面,讚嘆娑竭羅龍王女才八歲,有陀羅尼的智慧,功德無量善根深厚,速能成就菩提。智積菩薩就說:「我看到釋迦牟尼佛無量劫捨身手足、肝腦塗地求佛菩提,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一個地方不是釋迦牟尼佛修行菩薩道捨身命的處所,這樣很困難的,一個八歲的龍女怎麼可以成佛呢?」這個時候,龍女就現在大眾的面前,讚嘆佛的功德。舍利弗聽到龍女,好像一個大菩薩那種姿態,在大眾面前讚嘆佛的功德,就問龍女:「你能夠很快就成就無上佛道,我有點不太相信,因為女身是非常的污垢,不是法器,而且身有五種障礙:
第一、不能夠作梵天王、第二、不能夠作帝釋天、第三、不能作魔王、第四、不能作轉輪聖王、第五、不能作佛身,這五個都是我們有情凡夫眾生裡面最尊貴的, 而你是一個龍女,怎麼能很快就成佛呢?」於是龍女有一個寶珠,價值三千大千世界,就把這個寶珠供養給佛,佛接受了。龍女就問智積菩薩跟舍利弗:「你看我獻寶珠,佛就接受了,佛接受這個動作快不快啊?」「快啊!你給佛,佛就接受了,很快很快。」「以你的神力來看我成佛的話,比這個還要快。」於是龍女馬上變成男身,大眾就看到龍女成就菩薩行,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花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十方眾生來演說妙法。這就是龍女獻珠成佛的典故。
二、【入懺文】代表即將開始,是一種輔助觀想內容,幫助我們進入整卷懺儀,並引導我們進入懺文,開始懺悔的前導。入懺文跟出懺文是一前一後,有引導與圓滿結束的功能。
這是《入懺文》的第一段,是讚嘆諸佛菩薩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神通功德及慈悲之力,所以要讚美。
【入懺文】 恭 聞 道【註一】越於九天【註二】釋梵【註三】,號曰世雄;功超於九有【註四】含靈,名稱調御。或拔苦於九幽界內,或攝生於九品【註五】蓮台。九次第定【註六】,一念能超;九界【註七】色身,隨緣示現。光含法界,道越羣生。願垂萬行之莊嚴,鑒此九時之佛事。上來奉為求懺某等,啟建 慈悲道場懺法。今當第九卷,入壇緣起。
【譯解】佛的智慧功德是超越過九天釋梵,道越於九天釋梵故號曰世雄,世雄是世間最殊勝最超越的意思,所以我們用世雄來讚嘆釋迦牟尼佛的功德殊勝。佛的功德超越九有眾生,唯有佛陀才能在生死輪迴裡把眾生拔苦超薦出來。在生死之際,佛陀能像阿彌陀佛一樣把有情眾生攝持、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使眾生化生九品蓮臺之上,佛一念能夠超越九次第禪定。這也就是讚美佛的功德智慧,能夠隨因緣在九法界中任運示現。佛的法性之光含攝一切的法界,佛的法身遍滿十方法界,佛的修行功德智慧,超越所有一切有情眾生。因為佛於無量劫以來的修行,功德巍巍,所以佛的功德法身具有萬德的莊嚴,更祈願佛慈悲證明我們今天在這莊嚴道場裡,拜梁皇寶懺的第九卷即將開始了,我們以非常清淨的身口意且如儀如法的虔誠求懺悔。
【註解】
【註一】、【道】:是佛的道-就是一種智慧,「越」是超過。「九天釋梵」是我們凡夫最高的境界,分成三段。
【註二】、【九天】:第四禪天裡有九個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這九天所居住的有情是最殊勝的。- 九幽常指地獄。
【註三】、【梵】:梵天王,是所有眾生之父,梵王認為一切世間是由他所生出來的、認為他創造了一切,就是外道所講的「上帝創造一切」。 「釋、梵」於佛在講經的時候,常常來聽聞佛法,受佛的付囑來護持佛教。固然都是掌理世間有情眾生事物的主宰,可是他們也是佛教的護法。「雄」是最殊勝超越的。「世雄」是世間最殊勝、最超越的,所以我們供奉佛的殿堂,就叫大雄寶殿,用大雄來讚嘆釋迦牟尼佛。釋:釋提桓因,也就是玉皇大帝。
【註四】、【九有】:指一切欲界、色界、無色界有情所居之九地。欲界:五趣雜居地;色界: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無色界: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因這九處地為有漏業因之果報,故稱九有。進,佛一念能夠超越,就是讚美佛的功德智慧。
【註五】、【九品】:九種品類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
【註六】、【九次第定】:指九個禪定──四禪、四空,再加上滅盡定,就是九次第定。從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初空、二空、三空、四空一直到滅盡定,是漸次而來的,可是一念就能夠超越九次第定,就是講到佛禪定的深,能夠一念就超越九次第定。一般的修行者,必須要一個禪境一個禪境慢慢地修、慢慢地往上升
【註七】、【九界】:乃指十法界中之九界。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
這是《入懺文》的第二段,是莊嚴道場的清淨,及莊嚴我們的身心,讓我們身心非常恭敬虔誠的來禮懺。
【入懺文】嚴列香燈之花果,盤盛菲供之珍饈。表此一心,供養三寶。洗心滌慮,發露虔誠。 法身不動,法性湛然;法法周遍,法眼圓明。 現紫磨之金相,耀白玉之明毫。 禮拜歸依,哀憐攝受。 除未除之罪垢,懺未懺之衍尤。
【譯解】今天我們在拜梁皇寶懺的莊嚴道場裡,我們要身口意都非常清淨,且很恭敬焚上最好的沉檀香,燃上最光亮的燈,並獻上山珍海味,及百花百果等最好的供品,來供養諸佛菩薩三寶。並把一些過失都發露出來讓身口意洗滌清淨,因為我們內心虔誠、恭敬懇切的懺悔,雖然佛的法性法身湛然不動,但佛的功德卻周遍法界,佛所知所看到的一切,都能夠成就圓滿眾生。佛的身是紫磨金身,佛的眉間放著白毫光,我們禮拜歸依佛陀,祈佛憐愍慈悲攝受我們,消除我們還存在的罪垢,加持我們懺悔還沒有懺悔清淨的過失,使其消滅殆盡。
這是《入懺文》的第三段,是細述往昔的業習,懺悔罪業,祈佛加被。
【入懺文】切念求懺某等塵劫以來,迷流不返, 常迷九界之因果,無明自覆。不信九泉【註一】之苦報,邪見橫生。 輕蔑九部之尊經【註二】,恣情造罪。縈纏九結【註三】之煩惱, 縱意妄為。 自讚毀他,損人利己。或因斗秤而欺誑,或因酒色以荒迷。為貪塵世之暫歡,難免幽途之極苦。
【譯解】我們反省思惟因無量劫以來的業習罪惡,墮入生死輪迴裡,迷惑而不知歸返,我們迷惑在九法界裡的因缘果報,都因為被無明所蒙蔽,所以不相信地獄餓鬼畜生的三途苦報,輕視各種尊貴經典的智慧教導,且任意放縱我們的心意去造惡業。以致我們的內心裡被愛、恚、慢、無明見、疑、嫉、妒、慳、貪等九種煩惱所牽纏,難以解開。於是放任我們的身口意去造業,愛怎麼做就怎麼做、愛怎麼喜歡就怎麼喜歡,胡為亂做,盡是去做些傷害眾生,讚嘆自己,抵毀他人、批評他人、破壞別人、傷害別人、侵損他人,來利益自己的事。或在買賣的時候,秤斤秤兩中間欺騙別人,巧取豪奪的侵犯別人,或因為迷戀於酒與女色裡面,而荒廢了自己的生命金錢,只為了貪取塵世間的短暫歡樂,終究難逃墮入地獄、餓鬼、畜生三途惡道的劇烈痛苦,而永不出離。
【註解】
【註一】、【九泉】:比喻地下最深處;黃泉
【註二】、【九部之尊經】:大乘本來是講十二分經,不過也有人講九部,就是長行、重頌、諷頌、本事、本生、未曾有、自說、方廣、授記,共九種經典的體例,就是指經典。
【註三】、【九結】:是九種煩惱──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嫉、慳。
這是《入懺文》的第四段,是虔誠懺悔,祈請加被。
【入懺文】今則旋知悔過, 幸啟敬心。歸依真淨之福田,代為依文而懺悔。 恭叩洪慈,冥熏加被。
【譯解】我們從拜梁皇寶懺的懺法中,非常痛心懺悔過往所犯的錯失,今天我們很恭敬很慶幸的歸依清淨的福田三寶,如今我們一起依這個懺文如儀如法的禮懺,佛雖然沒有親自現前,但我們相信佛的慈悲是廣大無邊際的,一定會在冥冥之中給我們攝受加持。
三、【讚佛偈】每一卷在入懺文之後,都有一首讚佛偈,是讚佛的三十二莊嚴相,八十種微妙身行特徵,讚佛功德。
【讚佛偈】白蓮台上黃金相,紅藕花開紫磨身。 巍巍相好天中天,蕩蕩難名聖中聖。
【譯解】佛在白蓮臺上面現莊嚴無比的黃金色佛身,在盛開的紅蓮花上也現出最尊貴雄偉的紫磨金身佛。我們讚美佛的高聳莊嚴相,就有如天中之天,無可比擬。我們讚嘆佛寬闊無邊的功德,是至聖中的聖尊,是不可思議的。
四、【歸命八佛】我們祈請「過去七佛及未來彌勒佛」共有八尊佛為歸命懺主,來作為我們禮懺功德的證明。
【歸命八佛】啟運慈悲道場懺法 一心歸命三世諸佛。 南無過去毘婆尸佛 南無尸棄佛 南無毘舍浮佛 南無拘留孫佛 南無拘那含牟尼佛 南無迦葉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當來彌勒尊佛
【譯解】我們 奉請「過去七佛及未來彌勒佛」,共八尊佛。為我們作禮懺功德的證明,啟運慈悲道場懺法。一心歸命三世諸佛。南無過去毘婆尸佛。南無尸棄佛。南無毘舍浮佛。南無拘留孫佛。南無拘那含牟尼佛。南無迦葉佛。(以上是過去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現在佛)。南無當來彌勒尊佛(未來佛) 。每卷入懺開始都一樣。
五、【懺文及佛號】每一卷的懺文,每誦一段懺文,就會禮佛一段。在禮拜每一段佛號的開始,一定是彌勒佛跟釋迦牟尼佛。每一段的佛名號最後二位菩薩,一定是無邊身菩薩、觀世音菩薩。無邊身菩薩是從安樂邊來看,為與樂。觀世音菩薩是從聞聲救苦邊來看,為拔苦。這二位菩薩都是能聞聲而至,隨處安樂,利益眾生。
【懺文及佛號】為阿鼻地獄禮佛第二十七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從歸依以來,迄此章後,每言萬法雖差,功過不一。至於明闇相形,唯善與惡。善者、則謂人天之勝途。惡者、則謂三途之異轍。修仁義則歸於勝,興殘害則墜於劣。其居勝者,良由業勝,非諍競之所要。受自然之妙樂,趣無上之逍遙。其墜劣者,良由業劣,處於火城鐵網之中。食則鐵丸熱鐵,飲則沸石烊銅。壽算踰於造化,劫數等於無窮。又地獄之苦,不可親嬰。神離此軀,識投彼城。報以刀輪加體,償以火磨毀形。命不肯促,抱苦長齡。縱復獲免,又墮餓鬼。口中火出,命不全活。從此死已,又墮畜生。復受眾苦,饑肉充饋(音愧),命不盡於算數。分佈鼎鑊,星羅機案。或復負重致遠,驅役險難。實三惡之重苦,悲長夜之難旦。而優劣皎然,無能信者。以吾我故,好起疑惑。以疑惑故,多不向善。所以佛言:
世有十事,死入惡道。意不專善,不修功德。貪著飲食,如彼餓虎。耽(音丹)戀酒色,喜懷嗔毒。常習愚癡,不受人諫,自任其力,辦諸惡事。好殺眾生。陵易孤弱。恆黨惡人,侵暴他界。有所宣說,言不真實。不慈一切,起諸惡業。若人如是,不久存世,死入惡道。
【譯解】今日在這裡一起禮拜『梁皇寶懺』的同修們,我們從學習佛法以來,做每一件事情的果報都不一樣,至於是會在黑闇處呢?或是在光明處呢?都是因為所作的善惡不同,而所造成的果報也就差別不一。行善的人就往人天殊勝的路上前進,作惡的人則墜落三塗地獄餓鬼畜牲的情境裡面,我們唯有實踐仁義道德才能走向殊勝的生命果報,若我們造作種種傷害眾生的事情就會墜落三惡道。今天我們能夠生到人天善道享受安樂,或者是掉入三塗地獄的果報裡面,這都不是跟人家爭取奪來的,而是自作自受的。作惡多端者墮落地獄,自然受地獄的果報,而受地獄報者將處於重重火城鐵網之中,吃的是熱鐵丸,喝的是沸石烊銅,這地獄種種的痛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當我們死亡以後,我們的神識靈魂離開了肉體,神識也就投入地獄之城,風刀把我們的身體層層切割,輪子把我們的身體攪拌,或者是用火來燒烤火磨,或者是把身體壓榨成有如榨果汁,如此刀輪火磨摧殘我們的識神肉體,這可不是短時間的,而是死又復活永不停息,壽命非常的長遠。即使好不容易能從地獄道出來,卻又墮入餓鬼道,口裡面常常出火,飢渴之火,沒有東西可以吃,可是內心裡面非常的飢渴,受盡了餓鬼之苦後。又墮到畜生道,又受到種種痛苦,有時我們的身體被當作食物來給種種的眾生吃,除了被切割燒煮做為食物烹飪外,或者還要被做勞力來役使,如牛、馬、驢 羊、騾、駱駝很辛苦。三惡道的痛苦是真真實實非常難以承受的,一旦掉入三惡道裡就好像在漫長的黑夜裡,看不到一點點的光明,由此可見三惡道跟人天善道的好壞差別啊!可是三惡道惨不忍睹的痛苦實况卻沒有一個人肯相信,這都是因為我執的關係所產生的疑惑,也因為種種無明疑惑的關係,而造成愚癡煩惱無知,於是不能分別善悪。佛經說:世上的人因為不向善所以造種種的惡業,死後一定墮入惡道的有這十條,第一、在意念中從不做善事,也沒有做善功德的觀念、第二、口貪鮮味美食,不論雞、鴨、牛、羊,送入口中如餓虎、第三、沈迷戀於酒色常懷瞋恨毒、第四、常習愚癡昏昧,忠言逆耳不受人諫、第五、自己任意放縱自己去做一切惡事、第六、喜好殺害眾生,欺凌孤苦弱小、第七、常跟惡人同黨侵掠暴劫他人之財物,第八、有所宣說,言不真實、無非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等口四惡業、第九、對一切眾生沒有一點慈悲之心、第十、做盡所有一切惡業。如果一個人犯以上這十條悪行的話,死後一定會墮入三途惡道。
【故事舉例】
佛陀時代,羅閱祇國有位那舍長者,心地非常仁慈,經常接濟貧窮、孤苦無依之人,同時也非常禮敬沙門、婆羅門,布施供養時,總是非常歡喜,毫無吝惜。但是他的父母看見了,心裡總是很捨不得,嘀咕長者不懂得守財、頤養天年。有一天,長者有事即將遠行,清早漱洗整裝就緒後,恭謹地拜別雙親:「此次遠行耗日費時,不能時刻陪伴事奉尊親,請二老見諒。兒子特別將財物分作三份:一份留作家用,讓父母日常所需無所憂慮;一份珍寶作布施用,請父母代為供養沙門或扶弱濟貧;一份則留在身邊,以備不時之需。」父母答應後,長者便帶著車隊出門了。
然而那舍長者走後,老父老母的慳貪習性不改,任何修行人挨家挨戶化緣,或有貧窮者上門乞討時,他們總是藉口說:「長者不在家,你們走吧!」絲毫不顧兒子一番善意安排。等到長者預計返鄉的日子到來,老人家才趕快從市場裡,撿了些殘餘的果皮,四處撒落在家中。那舍長者回到家後,見到雙親立刻歡喜地禮拜問候,老人家連忙扶起、哽咽地說:「孩子,平安歸來就好。你出門期間,我們為你布施供養、修福無量。剛才有些沙門來過,你看看,家裡還來不及收拾乾淨……」,長者聽了更是無限欣喜。
不久之後,年邁的雙親先後病逝了,孝順的那舍長者連續三七日誦經不輟,又為亡者禮懺修福,因過於思念雙親去處,有一天突然也重病不治,家人見他胸口仍有一絲暖氣,便不敢入殮,七天之後忽然見長者悠悠地醒來。
他告訴家人:「我在夢中跟著一位善神,遊歷了極樂世界,後來又到了恐怖的地獄。突然看見老父老母都在地獄受苦,一見到我,他們也放聲號哭。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被獄卒攔住,我心中悲痛不已就醒過來了!」憂心如焚的那舍長者急著想救拔父母,問遍了所有親族耆宿,還是一愁莫展,最後有人指點:「佛陀智慧無量,應該會有辦法吧!」於是長者滿懷希望地來到精舍,頂禮合掌吐露憂惱:「世尊,父母生前修了許多福報,命終之後,弟子精進誦經、修齋回向,一心以為他們正在享受天福,沒想到反而墮在地獄受苦,請佛陀慈憫開示,如何能夠真正救拔他們呢?」佛陀望著眼前的孝子,嘆息道:「長者,過去你出遠門的時候,留下了許多財寶,希望讓父母布施修福,實際上你的雙親慳貪不捨,還打了妄語,阻斷了你布施供養的機會,因此墮入惡道、倍受苦果。」長者聽了恍然明白,心酸地說:「老人家不知道罪業重大,這都是我的過失所致!」馬上至誠頂禮佛足,代父母殷重懺悔慳貪之業。
長者承佛威德之力,得以觀見父母已於地獄中暫得休息。世尊進一步教導:「若能在僧眾結夏安居期間廣修供養,護持僧寶精進行道,以此功德回向亡者,便能超拔現世父母及累劫至親脫離苦輪。」那舍長者禮謝佛陀後,立即返家籌備飲食衣物,作諸供養。再次前往精舍請法時,承佛威神,已見到雙親福生天上,享受自在安樂。佛陀更為長者開示心性因果之理,那舍長者聞法感激涕零,如實信受奉行,精進道業。
典故摘自《佛說灌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卷 ‧ 第十一》
【懺文及佛號】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如佛所言:誰能免者?既不能免,於地獄中,皆有罪分。大眾各各覺悟此意,毋自放逸。宜與時競;行菩薩道。勤求諸法,利益眾生。一自滅罪,二生他福。此則自利利他,彼我無異。相與今日,起勇猛心,起堅固心,起慈悲心,度一切心,救眾生心,至坐道場,勿忘此願。仰承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諸大菩薩;大神通力,大慈悲力,解脫地獄力,濟度餓鬼力,救拔畜生力,大神咒力,大威猛力,令某等所作利益,所願成就。等一痛切。五體投地,為阿鼻大地獄,受苦眾生。乃至黑暗地獄,十八寒地獄,十八熱地獄,十八刀輪地獄,劍林地獄,火車地獄,沸屎地獄,鑊湯地獄,如是地獄,復有八萬四千眷屬等獄;其中受苦。一切眾生。我等以菩提心,以菩提行,以菩提願,悉皆代為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譯解】今日在這裡一起禮拜『梁皇寶懺』的同修們,如按照佛所說的因果報應,我們有誰能免除地獄的果報呢?既然不能免除這些惡業報應,就表示將來我們也會有受地獄苦報的罪分。所以我們要互相勸導勉勵並有所覺悟,不要再放逸自己,更要和時間競賽的去行菩薩道,要勤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波羅蜜,得福慧雙修的二種資糧,也就是勤求福慧來利益眾生,一方面滅除自己的過失,另一方面生起他人的福報,這就是所謂自利利他,自他互換平等無差別。我們從今天起應該要互相勉勵行種種菩薩道心,並以勇猛精進心、堅固不退心、慈愍大眾心、廣度眾生心、救拔眾生心且不要忘掉今天我們所發的願,直到成佛。我們承蒙仰仗十方盡虛空界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諸大菩薩的大神通力、大慈悲力、解脫地獄力、濟度餓鬼力、救拔畜生力、大神咒力、大威猛力,令我們憑藉諸佛菩薩的力量,所作的事情能夠產生利益眾生的功能,讓我們所祈願的一切事情都能夠圓滿成就。我們誠心誠意五體投地,至心痛切的為阿鼻大地獄、受苦眾生、乃至黑暗地獄、十八寒地獄、十八熱地獄、十八刀輪地獄、劍林地獄、火車地獄、沸屎地獄、鑊湯地獄、如是地獄、在為八萬四千眷屬等獄、等等地獄受苦的一切眾生。我們以菩提心、以菩提行、以菩提願,虔誠懇切的為他們祈求歸依世尊大慈悲父。
【懺文及佛號】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音讚佛 南無淨願佛 南無日天佛 南無樂慧佛 南無攝身佛 南無威德勢佛 南無剎利佛 南無德乘佛 南無上金佛 南無解脫髻佛 南無樂法佛 南無住行佛 南無捨憍慢佛 南無智藏佛 南無梵行佛 南無栴檀佛 南無無憂名佛 南無端嚴身佛 南無相國佛 南無蓮華佛 南無無邊德佛 南無天光佛 南無慧華佛 南無頻頭摩佛 南無智富佛 南無師子遊戲菩薩 南無師子奮迅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懺文及佛號】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救拔拯接。願阿鼻地獄,乃至黑闇地獄,刀輪地獄,火車沸屎、眷屬等獄。受苦眾生;以佛力,法力,諸菩薩力,一切賢聖力,令今日受苦眾生,即得解脫,畢竟不復墮於地獄。一切罪障,悉得銷滅,畢竟不復作地獄業。捨地獄生,得淨土生。捨地獄命,得智慧命。捨地獄身,得金剛身。捨地獄苦,得涅槃樂。念地獄苦,發菩提心。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得現前。四無礙智,六神通力,如意自在。具足智慧,行菩薩道。勇猛精進,不休不息。乃至進修,滿十地行。入金剛心,成等正覺。
【譯解】我們再次的祈求歸依十方法界諸佛菩薩一切三寶,祈願十方法界諸佛菩薩一切三寶以大慈悲力、佛力、法力、諸菩薩力、一切賢聖力,救度拔苦接引在阿鼻地獄、乃至黑闇地獄、刀輪地獄、火車、沸屎、眷屬等獄一切受苦的有情眾生。願祝所有一切受苦的有情眾生都得到解脫,永不再墮入地獄中,一切的罪障都能消除滅盡,不再做墮入地獄的業因,捨離消滅三塗六道的業苦,得生西方極樂淨土。眾生因無明愚癡而造悪業,所以要捨離墮入地獄的愚癡命,而得佛果智慧命。捨離執著墮入地獄的罪垢身而得金剛不壞身,捨地獄熱惱的痛苦而得証菩提涅槃安樂。時時不要忘記七情六慾是地獄的惡根源,是會造成無窮盡的痛苦。故願祝他們勤發菩薩心,行菩薩願,証菩薩果,常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和佈施持戒等六度萬行,得四無礙智,任運自在六神通力,智慧圓滿具足、然後行菩薩道,勇猛精進,不休不息,直到滿十地行願,入金剛心成就正等正覺。
【懺文及佛號】 為灰河鐵丸等地獄禮佛第二十八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重復至誠,五體投地;為灰河地獄,劍林地獄,刺林地獄,銅柱地獄,鐵機地獄,鐵網地獄,鐵窟地獄,鐵丸地獄,尖石地獄;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地獄;今日現受苦,一切眾生。我等以菩提心,普為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梵財佛 南無寶手佛 南無淨根佛 南無具足論佛 南無上論佛 南無弗沙佛 南無提沙佛 南無有日佛 南無出泥佛 南無得智佛 南無謨羅佛 南無上吉佛 南無法樂佛 南無求勝佛 南無智慧佛 南無善聖佛 南無網光佛 南無琉璃藏佛 南無名聞佛 南無利寂佛 南無教化佛 南無日明佛 南無善明佛 南無眾德上明佛 南無寶德佛 南無師子旛菩薩 南無師子作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譯解】今日在這裡一起禮拜『梁皇寶懺』的同修們,我們誠心誠意五體投地為灰河地獄、劍林地獄、刺林地獄、銅柱地獄、鐵機地獄、鐵網地獄、鐵窟地獄、鐵丸地獄、尖石地獄、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地獄,及所有一切受苦的有情眾生,我們以慈悲菩提心,虔誠懇切的為他們祈求歸依世尊,大慈悲父。
【懺文及佛號】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救拔,願今日現受灰河等地獄,受苦一切眾生,皆得解脫。一切苦果,永得除滅。地獄道業,畢竟清淨。捨地獄身,得金剛身。捨地獄苦,得涅槃樂。憶地獄苦,發菩提心,同出火宅,至於道場。與諸菩薩,俱成正覺。
【譯解】我們再次的祈求歸依十方法界諸佛菩薩一切三寶,願以一切三寶大慈悲力攝受加持救度拔苦灰河等地獄,及所有受苦的一切眾生,願祝他們都能解脱一切苦果,滅除地獄道業,得到清淨身。捨離執著墮入地獄的罪垢身,得金剛不壞身。出離地獄熱惱的痛苦,得証菩提涅槃安樂。時時不要忘記七情六慾是地獄的惡根,是會造成無窮盡的痛苦,所以願祝他們要勤發菩薩心,行菩薩願,証菩薩果,發廣大心度一切眾生,同出三界火宅,同諸菩薩,同諸如來,成就正等正覺。
【懺文及佛號】為飲銅炭坑等地獄禮佛第二十九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重復至心,五體投地。普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地獄;飲銅地獄,眾合地獄,叫喚地獄,大叫喚地獄,熱地獄,大熱地獄,炭坑、燒林,如是等無量無邊眷屬等獄,今日現受苦眾生。我等以菩提心,普代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人月佛 南無羅睺佛 南無甘露明佛 南無妙意佛 南無大明佛 南無一切主佛 南無樂智佛 南無山王佛 南無寂滅佛 南無德聚佛 南無天王佛 南無妙音聲佛 南無妙華佛 南無住義佛 南無功德威聚佛 南無智無等佛 南無甘露音佛 南無善手佛 南無利慧佛 南無思解脫義佛 南無勝音佛 南無梨陀行佛 南無善義佛 南無無過佛 南無行善佛 南無堅勇精進菩薩 南無金剛慧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譯解】今日在這裡一起拜『梁皇寶懺』的同修們,我們誠心誠意五體投地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地獄、飲銅地獄、眾合地獄、叫喚地獄、大叫喚地獄、熱地獄、大熱地獄、炭坑燒林、如是等無量無邊眷屬等地獄,及一切現在受苦的有情眾生,我們以慈悲菩提心,虔誠懇切的為他們祈求歸依世尊大慈悲父。
【懺文及佛號】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救拔。願飲銅等地獄,現受苦眾生,一切罪障,皆得消滅。一切眾苦,皆得解脫。從今日去,畢竟不復。墮於地獄。捨地獄生,得淨土生。捨地獄命,得智慧命。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得現前。四無礙辯,六神通力,如意自在。出地獄道,得涅槃道。等與如來,俱成正覺。
【譯解】我們再次的祈求歸依十方法界諸佛菩薩一切三寶,願以一切三寶大慈悲力攝受加持救度拔苦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地獄、飲銅地獄、眾合地獄、叫喚地獄、大叫喚地獄、熱地獄、大熱地獄、炭坑燒林、如是等無量無邊眷屬等獄,及一切現在受苦的有情眾生,願祝他們都能解脱一切苦果,從此不再墮入地獄。捨離消滅三塗六道的業苦,得生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因無明愚癡而造悪業,所以要捨離墮入地獄的愚癡命,得佛果智慧命。願祝他們常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和佈施持戒等六度萬行,常得見佛得聞佛法,得四無礙智,具足六神通,任運自在,出離地獄熱惱的痛苦,得証菩提,涅槃安樂。等同如來成就正等正覚。
【懺文及佛號】為刀兵銅釜等地獄禮佛第三十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重復至誠,普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地獄;想地獄,黑砂地獄,釘身地獄,火井地獄,石臼地獄,沸砂地獄,刀兵地獄,飢餓地獄,銅釜地獄,如是等無量地獄,今日現受苦眾生。我等今日,以菩提心力,普為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華藏佛 南無妙光佛 南無樂說佛 南無善濟佛 南無眾王佛 南無離畏佛 南無辯才日佛 南無名聞佛 南無寶月明佛 南無上意佛 南無無畏佛 南無大見佛 南無梵音佛 南無善音佛 南無慧濟佛 南無無等意佛 南無金剛軍佛 南無菩提意佛 南無樹王佛 南無槃陀音佛 南無福德力佛 南無勢德佛 南無聖愛佛 南無勢行佛 南無琥珀佛 南無樂知佛 南無棄陰蓋菩薩 南無寂根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譯解】今日在這裡一起禮拜『梁皇寶懺』的同修們,我們誠心誠意五體投地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地獄、想地獄、黑砂地獄、釘身地獄、火井地獄、石臼地獄、沸砂地獄、刀兵地獄、飢餓地獄、銅釜地獄、如是等無量無邊眷屬等地獄,及一切現在受苦的有情眾生,我們以慈悲菩提心,虔誠懇切的為他們祈求歸依世尊大慈悲父。
【懺文及佛號】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救護。願刀兵等一切地獄,眷屬等獄,受苦眾生,今日即得解脫。一切眾苦,永得除斷。離地獄緣,得智慧生。憶地獄苦,發菩提心。行菩薩行,不休不息。入一乘道,滿十地行。皆以神力,還接一切。同坐道場,俱登正覺。
【譯解】我們再次的祈求歸依十方法界諸佛菩薩一切三寶,願以一切三寶大慈悲力攝受加持救度拔苦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地獄、想地獄、黑砂地獄、釘身地獄、火井地獄、石臼地獄、沸砂地獄、刀兵地獄、飢餓地獄、銅釜地獄、如是等無量無邊眷屬等地獄,及所有一切受苦的有情眾生,願祝他們永遠離開因無明愚癡而造悪業,消除一切惡果,捨離墮入地獄的愚癡命,得佛果智慧命。時時不要忘記七情六慾是會造成無窮盡痛苦的地獄惡根源,願祝他們發菩薩心,勇猛精進,不休不息,行菩薩願,証菩提果,滿十地行願,度化一切眾生,同証正等正覺。
【懺文及佛號】為火城刀山等地獄禮佛第三十一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重復至誠,普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地獄;火城地獄,石窟地獄,湯澆地獄,刀山地獄,虎狼地獄,鐵床地獄,熱風地獄,吐火地獄,如是等無量無邊,眷屬等獄,今日受苦眾生。我等以菩提心力,普為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雷音雲佛 南無善愛目佛 南無善智佛 南無具足佛 南無德積佛 南無大音佛 南無法相佛 南無智音佛 南無虛空佛 南無祠音佛 南無慧音差別佛 南無功德光佛 南無聖王佛 南無眾意佛 南無辯才輪佛 南無善寂佛 南無月面佛 南無日名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功德集佛 南無華德相佛 南無辯才國佛 南無寶施佛 南無愛月佛 南無不高佛 南無慧上菩薩 南無常不離世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譯解】今日在這裡一起拜『梁皇寶懺』的同修們,我們誠心誠意五體投地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地獄、火城地獄、石窟地獄、湯澆地獄、刀山地獄、虎狼地獄、鐵床地獄、熱風地獄、吐火地獄、如是等無量無邊眷屬等地獄,及一切現在受苦的有情眾生,我們以慈悲菩提心,虔誠懇切的為他們祈求歸依世尊大慈悲父。
【懺文及佛號】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攝受。願刀山等地獄,今日現受苦眾生,即得解脫。乃至十方不可說一切地獄,現受苦、當受苦、一切眾生,願以佛力、法力、菩薩力、賢聖力,令諸眾生,同得解脫,永斷十方諸地獄業。從今以去,至于道場,畢竟不復墮於三途。捨身受身,常值諸佛,具足智慧,清淨自在。勇猛精進,不休不息。乃至進修,滿十地行,登金剛心,入種智果。以佛神力,隨心自在。
【譯解】我們再次的祈求歸依十方法界諸佛菩薩一切三寶,願以一切三寶大慈悲力攝受加持刀山等地獄、十方不可說一切地獄、現在受地獄苦,及當來受此苦的一切眾生,從今日起直到成佛,畢竟不墮三途惡趣。祈願以佛力、法力、菩薩力、賢聖力、讓所有一切眾生都能得到解脫,得往淨土受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常得見佛得聞佛法,具足佛的種智妙慧,清淨隨心自在,然後行菩薩道,勇猛精進,度化一切眾生不休不息,滿十地行願入金剛心,具足佛的神通任運自在。
【懺文及佛號】為餓鬼道禮佛第三十二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重復至誠五體投地,普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餓鬼道;餓鬼神等,一切餓鬼,各及眷屬。我等今日,以菩提心力,普為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師子力佛 南無自在王佛 南無無量淨佛 南無等定佛 南無不壞佛 南無滅垢佛 南無不失方便佛 南無無嬈佛 南無妙面佛 南無智制住佛 南無法師王佛 南無大天佛 南無深意佛 南無無量佛 南無法力佛 南無世供養佛 南無華光佛 南無三世供佛 南無應日藏佛 南無天供養佛 南無上智人佛 南無真髻佛 南無信甘露佛 南無金剛佛 南無堅固佛 南無藥王菩薩 南無藥上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譯解】今日在這裡一起禮拜『梁皇寶懺』的同修們,我們誠心誠意五體投地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餓鬼道、餓鬼神等、一切餓鬼各及眷屬,所有一切受苦的有情眾生,我們以慈悲菩提心,虔誠懇切的為他們祈求歸依世尊大慈悲父。
【懺文及佛號】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攝受。願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盡十方界,一切餓鬼道;一切餓鬼神,各及眷屬。一切餓鬼,各及眷屬。一切罪障,皆得銷滅。一切眾苦,皆得解脫。身心清涼,無復熱惱。身心飽滿,無復飢渴。得甘露味,開智慧眼。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得現前。四無礙智,六神通力,如意自在,離餓鬼道,入涅槃道,等與諸佛,俱成正覺。
【譯解】我們再次的祈求歸依十方法界諸佛菩薩一切三寶,願以一切三寶大慈悲力攝受加持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盡十方界、一切餓鬼道、一切餓鬼神各及眷屬、一切餓鬼各及眷屬。讓他們所有的罪障,苦報,煩惱障、業障、報障、都能消除滅盡,得到解脫,因飢渴解脫,得身心飽滿。飢火不起,離熱惱而獲清涼,得甘露法味,開智慧之眼,常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和佈施持戒等六度萬行,常得見佛,常聞佛法,得四無礙智,具足六神通任運自在,出離餓鬼道然後行菩薩道,勇猛精進,度化一切眾生入涅槃安樂道,直到成就正等正覺。
【懺文及佛號】為畜牲道禮佛第三十三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重復運心,五體投地,普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畜生道,四生眾生;若大若小,水陸空界,一切眾生,各及眷屬。我等今日,以慈悲心力,普為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寶肩明佛 南無梨陀步佛 南無隨日佛 南無清淨佛 南無明力佛 南無功德聚佛 南無具足德佛 南無師子行佛 南無高出佛 南無華施佛 南無珠明佛 南無蓮華佛 南無愛智佛 南無槃陀嚴佛 南無不虛行佛 南無生法佛 南無相明佛 南無思惟樂佛 南無樂解脫佛 南無知道理佛 南無常精進菩薩 南無不休息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譯解】今日在這裡一起拜『梁皇寶懺』的同修們,我們誠心誠意五體投地的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畜生道、四生眾生、若大若小、水陸空界,一切眾生各及眷屬。所有一切受苦的有情眾生,我們以慈悲菩提心,虔誠懇切的為他們祈求歸依世尊大慈悲父。
【懺文及佛號】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攝受。願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盡虛空界,一切畜生道,四生眾生,各及眷屬;一切罪障,皆得消滅。一切眾苦,皆得解脫。同捨惡趣,俱得道果。身心安樂,如第三禪。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得現前。四無礙智,六神通力,如意自在。離畜生道,入涅槃道。登金剛心。成等正覺。
【譯解】我們再次的祈求歸依十方法界諸佛菩薩一切三寶,願以一切三寶大慈悲力攝受加持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盡十方界、一切畜牲道、四生眾生各及眷屬,讓他們所有的罪障,苦報,煩惱障、業障、報障、都能消除滅盡得解脫。同捨惡趣,俱得道果,身心安樂,如世間最樂的色界第三禪離喜妙樂地,常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和佈施持戒等六度萬行,常得見佛常聞佛法,得四無礙智,具足六神通任運自在,出離畜生道,然後行菩薩道勇猛精進,度化一切眾生,入涅槃安樂道,登金剛心,直到成就正等正覺。
【故事舉例】
救雀受銜環之報
漢朝楊寶,天性仁慈,年紀才九歲時,有一次在華陰山北,看見一只黃雀被鴟鼷追逐搏傷,墜落地上。又被許多螞蟻困咬傷口,黃雀痛苦掙扎,楊寶深為憐憫,便把它救回,敷治創傷,小心畜養在竹箱裡,又用黃花餵它,等到創傷痊癒,羽毛生長後,就放牠飛去。當夜夢見黃衣童子,向楊寶再三拜謝說道:“我是西王母使者,在飛往蓬萊仙山途中,遭受傷害,承蒙拯救療養恩德,如今我要返回南海了。”說罷,便以白玉環四枚贈送楊寶。繼續地說:“祝願你子孫潔白,位登三公,就如同這玉環一樣。”
後來楊寶子孫,楊震、楊秉、楊賜、楊彪四代,果然都位列三公,清風亮節,貴顯無比。
【懺文及佛號】為六道發願第三十四
我等以今奉為諸天、諸仙、龍神八部、禮佛功德因緣,願十方盡虛空界,四生六道,窮未來際,一切眾生;從今日去,至于菩提。不復枉誤形骸(音孩),受諸楚毒;不復造十惡五逆,更入三塗。承今禮佛功德因緣,各得菩薩摩訶薩,淨身口業。各得菩薩摩訶薩大心。大地心,生諸善根。大海心,受持諸佛智慧大法。須彌山心,令一切安住無上菩提。摩尼寶心,遠離煩惱。金剛心,決定諸法。堅固心,眾魔外道不能沮壞。蓮華心,一切諸法所不能染。優曇(音壇)缽華心,一切劫中難得值遇。淨日心,除滅一切愚癡噎障。虛空心,一切眾生無能量者。又願四生六道,一切眾生,從今日去,思量識性,思量決信解性。棄捐調戲,常思法語。所有皆施,心無愛惜。心心勇猛,不懷怯(音切)弱。所修功德,悉施一切。不還邪道,專心一向。見善如化,見惡如夢。捨離生死,速出三界。明了觀察,甚深妙法。各得供養,一切諸佛,供養眾具,皆悉滿足。各得供養。一切尊法,供養眾具,皆悉滿足。各得供養,一切菩薩,供養眾具,皆悉滿足。各得供養,一切賢聖,供養眾具,皆悉滿足。若有後流一切眾生,異我等今日願界者,皆悉令入大願海中,即得成就功德智慧。以佛神力,隨心自在,等與如來,俱成正覺。
【譯解】我們從前面第十四章為諸天、諸仙,諸龍神、善神、八部禮佛功德,除了為諸天 還有魔王、人王、比丘、比丘尼、師長、父母、及後面的三惡道眾生,十方盡虛空界四生六道,今天我們為六道眾生禮佛以後,希望窮未來際所有一切的有情眾生,從今日去直到菩提,不再犯錯而墮入三途悪道,受地獄身之苦、受餓鬼身之苦、受畜生身之苦等種種所受的痛苦。我們要互相勸勉不再造十惡五逆罪,就沒有造惡的業因,也就不會再受惡的果報。我們今天承蒙仰仗禮佛的殊勝功德因緣,藉著諸佛菩薩摩訶薩的種種大心,來清淨我們的身口意業。就有如大地能生出一切草木,而大地心能生出一切的善法。又如大海能容納百川,而大海心是受持諸佛菩薩智慧的大法。又如須彌山很廣大定住,所以須彌山心的力量能安住無上菩提。又如摩尼寶心清淨無垢能遠離煩惱。金剛心能夠斷除疑惑決定諸法。擁有堅固心就不受天魔外道所破壞。而有蓮華心就能出於泥而不染,所以一切諸法不被染污。優曇缽華心是很難得的清淨花,即使歷經一切劫中都難得值遇的。淨日心的清淨光明是可以把黑暗消除掉,可以滅除一切愚癡障礙。而虛空心像虛空一樣是無法衡量的,是一切眾生所無法計量的。就以上這十種菩薩心的十種菩薩心性的功德力,我們用這十種事物來比喻。我們祈願四生六道,所有一切眾生,從現在起思量我們的識性,才能完全了解自性的心境,才能產生信心。於是從此不起調戲散亂心,不貪著而願施捨掉一切,勇猛精進不怕辛苦,布施一切的功德,專心精進不再進入邪魔外道,專心一志趨向大乘。見修善,不著善,了知如化,無有著心。見造惡,不著惡,如夢幻之境,何必強為構結。則惡事不再造作,捨離生死,速出三界火宅。以妙觀察智,明了三藏十二部甚深妙法。因此福慧具足,能夠成就供養。供養能夠供具滿足,我們想要供養何物,就能有供養的心及供養的東西,所以一切供養佛、 供養法、供養菩薩、 供養羅漢、所有的供養都能夠具足圓滿,甚至所有以後的一切眾生,若跟我們今天所發的願不同的話,也願他們能夠進入我們的大願海裡面一起成就,我們仰仗著佛菩薩的神通力,能夠一切自在,共同成就佛道。
【故事舉例】
蜈蚣聽經
明朝穆宗隆慶四年,蓮池大師行腳止宿一寺,見人擒捉數條蜈蚣,用竹弓繫住頭尾,大師憐憫買來放生,但多數已經半死了,只有一條全活,急速逃生而去。後來有一夜,大師正和一位朋友坐談,壁上忽然出現一條蜈蚣,用木尺從旁邊用力敲振,想驅逐它走,竟然不去。大師說:“難道以前所放生的就是你嗎?你是為謝恩而來的嗎?假若是的話,我當為你說法,願你諦聽:‘一切有情,唯心所造。心地狠戾的,化作虎狼。心地惡毒的,化作蛇蠍。你若除去毒心,就可解脫這個形體。’說罷叫他走,卻不用驅逐,就慢慢的從窗外走出去了,朋友在坐,不禁同聲嘆為希有。
【懺文及佛號】警念無常第三十五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已得,為六道禮懺發願竟。次復應須悟世無常。夫三世罪福,因果相生,惻然在心,慮不斯隔。常謂影響相符,乃可胡越。善惡之致,非可得而舛(音喘)也。唯願大眾,覺悟無常。勤修行業,以自資身。勿生懈怠,而不努力。智者常歎,假使千萬億歲,受五欲樂,終不得免三惡道苦。況我百年而不得半,於此促期,那得自寬?且世間幻惑,終歸磨滅。有者皆盡,高者亦墜。合會有離,生必應死。父母兄弟,妻子眷屬,愛徹骨髓,當捨壽時,不得相代。重官厚祿,榮華豪貴,錢財寶物,亦不能延人之壽命;亦不可以言辭飲食,求囑脫者。無形之懟,誰能留者?經云:死者,盡也。氣絕神逝,形骸蕭索。人物一統,無生不終。而捨命時,受大苦惱。內外六親,圍繞號哭。死者惶怖。莫知依投?身虛體冷,氣將欲盡;見先所作,善惡報相,森然在目。其修善者,天神扶衛。其行惡者,牛頭驅逐。獄卒羅剎,永無寬恕。慈親孝子,不能相救。夫妻恩愛,相看就盡。風刀解身,苦不可言,死者爾時,肝膽寸裂。無量痛惱,一時同集。神識周慞(音章),如狂如醉。決欲起一念善,作一毫福。懷恨在心,不復能得。如是苦惱,無人代受。涅槃經言:死者於險難處,無有資糧。去處懸遠,又無侶伴。晝夜常行無有邊際。深邃(音歲)幽闇,無有光明。入無遮止,到不得脫。生不修福,死歸苦處,愁毒辛酸,不可療治。非是惡色,令人怖畏。
【譯解】今日在這裡一起禮拜『梁皇寶懺』的同修們,我們把前面從十三章發大願、十四章為天道禮佛、一直到三十三章為六道禮懺、然後三十四章為六道發願,所以從十三章一直到三十四章共二十二章是為六道禮懺發願。那麼接下來第三十五章,要我們覺悟世間的無常,醒悟這世的罪福因果報應的道理,也就是說過去造惡的罪因,招至現在三途的苦果。過去修的善福因,現在受人天的樂果。而現在的罪福因,就是將來的苦樂果。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互相招感,造善有善報,造惡有惡報的因果相生,這個道理我們內心是很清楚明白的,就猶如影之隨形,響之隨聲,絲毫不爽。這三世因果報應的關係,是很清楚而不 容有任何的差錯及疑慮的。所以希望大眾要覺悟世間無常,無常一到什麼都沒有了,剩下的就是果報而已,因此我們要趁現在福德因緣具足時,趕快努力修行儲存來世的福報資糧,不要懈怠不努力,聰明的人常常慨歎,假設給你活一千萬億歲,天天享受五欲快樂,終究免不了還是要墮入受苦受難的三惡道,何況我們每個人活不過半百呢?在這麼短暫的生命中,我們怎能寬心的在那邊悠遊自在呢?況且所有世間的現象都會結束,終究會解散,凡有相之物,終歸於無相,高貴的也會有下墜的時候。如當一國國王,也會有一落千丈,墜為粉身碎骨之時,生在一起、聚在一起,有一天缘盡終時還是會離開,有生必有死。甚至我們的至親父母兄弟,至愛莫過妻子眷屬,愛情深重,徹骨入髓。但當無常到來時,也是要捨壽長辭,至親至愛都不能互相替代。縱有高官厚祿,榮華豪貴,錢財寶物,富可敵國,也不能延長人的壽命。倘若財寶能買到延長壽命的話,那天下富貴的人永遠都不會死了。更不可能用花言巧語或飲食就可以懇求得到解脫。倘若言詞能說情解脫的話,那麼世智辯聰的人都可以長生不死了。既然沒有這樣的人,也沒有這樣的道理,所以當無常來時,是不問貧富貴賤,老幼尊卑,一律公道沒有偏私,試問面對死亡又有誰能夠停留呢?佛經上說:死就是完了。呼吸停了,心跳沒了,神識走了,這個人就消失了,身體也是空空洞洞的,神識不知跑那裡去了。人跟萬物一樣,沒有不會死的,天下沒有不會死的人,就連佛、六祖也要涅槃入滅。但當死亡的時候,就會面臨很可怕、很痛苦的情況,所有的內外六親,都圍繞在自己的身邊痛哭流涕,而自己又從來沒有想過會那麼快死亡,也沒有善知識告訴過我們死了以後會怎麼樣,所以內心非常惶恐,不知道要往那裡走,也不知道要依靠什麼東西。只知身體漸漸的冷掉(身虛,則地大壞、水大消。體冷,則火大離、風大壞。),氣息也慢慢的散盡。在這時一生所造的善惡業,會出現在你的眼前像放電影一樣,清清楚楚的演給你看。行善的人,有天神衛護著他上昇天宮,而行惡的人,有拿刀杖的牛頭馬面來捉拿,絕不寬容饒恕。就是有慈愛的父母親、孝順的兒子,也救不了你,因此時已經陰陽兩隔了。夫妻之間再怎麼恩愛,也愛不到了,也沒有了。而亡者本身眼看命終時,面對著親人眷屬、鬼神天神、還有地獄的鬼卒,自己又沒有能力來幫忙自己,而自己的神識又承受風刀解體,五臟六腑都毀壞的痛苦(因為心臟不跳了以後,血液不供給,呼吸也不供給,細胞就死掉了,細胞死掉以後就會發臭),而神識這個時候都還沒有離開,所以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是覺得無量痛苦煩惱同集在一時。在這麼多可怕境界裡的時候,若想要起一絲絲的善念、作一絲毫的善、或懷恨在心,都沒有辦法,心裡只是很痛苦、很焦急,想要靜下心來,都沒有辦法自主,這樣的苦惱,是沒有人能替代的。由此可見,當我們在死亡的時候,內心的焦急混亂,就像一個人瘋狂起來,沒有辦法控制自己一樣。《涅槃經》上說:「這個死者若在生前做了悪事,在死亡這個時候身體很痛苦,外面周圍有很多鬼神在恐嚇你,周圍又有很多的人事景况都不是你不認識的,周圍沒有一個人能保護你。又不知道到底要去那裡,只好一天到晚走來走去,到處都是黑矇矇的,沒有一絲毫光明,也不知道前面是那裡。再者不管你到哪裡,都不會禁止你進去,可是進入以後,就不讓你出來,把你關在裡面,其實這些都是死亡以後,到了幽冥的境界裡面了,沒有人陪伴,什麼人都不認識,而且暗矇矇的也不知道去那裡,身心又非常的恐怖痛苦。若生前不知修福培因,死後墮入惡道苦趣,愁毒辛酸的痛苦,是沒有方法可以消除解脫的,放眼一看全部都是黑矇矇的長夜,受種種刑具處罰的痛苦,哀嚎呻吟之聲,令人怖畏不已。這是確實之事絕非虛妄無稽之談啊!
【懺文及佛號】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生死果報,如環無窮。孤魂獨逝,無人見者。不可尋覓,不可物寄。唯各努力,捍勞忍苦。勤修四等,六波羅蜜,以為獨逝諸趣之資,莫以強健而自安心。宜各至心,等 一痛切。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多聞海佛 南無持華佛 南無不隨世佛 南無喜眾佛 南無孔雀音佛 南無不退沒佛 南無斷有愛垢佛 南無威儀濟佛 南無無動佛 南無諸天流布佛 南無寶步佛 南無華手佛 南無威德佛 南無破怨賊佛 南無富多聞佛 南無妙國佛 南無華明佛 南無師子智佛 南無月出佛 南無滅闇佛 南無師子遊戲菩薩 南無師子奮迅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譯解】今日在這裡一起禮拜『梁皇寶懺』的同修們,這三世生死因緣果報好像個時鐘的圓圈一般,生生死死輪迴永不息,當我們一個人面對死亡時,也沒有人可以代替,也沒有人可以像東西一樣的寄託。我們只有各自努力勤奮的修四無量心、四攝法、六波羅蜜,做為各自面對死亡輪轉六道的資糧。不要以為自己身體很好就很安逸不努力行善,要知道棺材裡面裝的是死人,而不一定是老人啊!我們誠心誠意至心痛切的懺悔,五體投地的祈求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懺文及佛號】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覆護,願今日道場,同懺悔者,從今日去,乃至菩提,一切罪因,無量苦果,悉得斷除。煩惱結業,畢竟清淨。諸佛法會,常得身預。行菩薩道,自在受生。四等六度,如說修行。四辯六通,無不滿足。百千三昧,應念現前。諸總持門,無不能入。早登道場,成等正覺。
【譯解】我們再次的祈求歸依十方法界諸佛菩薩一切三寶,願以一切三寶大慈悲力攝受加持所有有情眾生一齊同懺悔。從今日起直到成佛,斷除一切罪因苦果,拔除無明煩惱,消除根本業障,畢竟得清淨,更祈願常得到參加諸佛法會,能夠常常生在佛世,能夠常常的參與諸佛說法教化中,得到佛親自的教導。在六道裡行菩薩道,不受業報而生,能得隨願而生,也就是說希望投生到哪裡,就能夠投生在哪裡。常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和佈施持戒等六度萬行,得四無礙智,具足六神通力任運自在,常得見佛得聞佛法,無不滿足,入三昧總持門,速速証得無上正等正覺。
【故事舉例】
有一位長壽道人,他的家財無量,但卻不是為富不仁,他經常散財佈施,救濟貧窮與拔除眾人之苦的善事。 他有一位知己的朋友,看到他克勤克儉的聚財,自己卻沒有一點享受,把辛辛苦苦得來不易的家財,盡拿去佈施供養三寶與救濟貧困的人,深深地為他可惜,於是便對他說:「你把家財拿去供養三寶,做佈施救濟的功德,似乎做得太多了吧!」道人回答說:「不多!不多!我聽聞到佛陀的教法,都謹記在心,不敢一日有所忘失。佛說:『人自從無始以來,在六道輪迴中,遭受生生死死往來的痛苦,其日子多得難以計數。』如果以此計算,我現在所做的佈施,平均一天還用不到一文錢,這樣還算多嗎? 佛陀說:『假如有人能夠得到普天下的一切財寶,尚不如聽聞一句佛法的寶貴。』 我深信佛陀的慈訓,所以廣行佈施,救濟困苦。因為積聚財產,不但不能夠了脫生死痛苦,而且還會因財惹禍。既然如此,不如盡將家財佈施做功德為妙。」 道人接著反問他的朋友說:「你有沒有聽說深山中有一種揭鳥,牠的羽毛非常美麗,所以特別愛惜它,萬一被雜草或其他的東西粘住,牠便不敢輕舉妄動,深怕損傷了美麗的羽毛。結果,往往因此而輕易地被獵人捕擒,不但美麗的羽毛被拔掉,甚至性命也不保。 揭鳥為了愛惜牠的羽毛而遭殺身之禍,愛財如命的人,與此揭鳥有什麼兩樣呢? 犛牛也因為愛惜牠美麗的尾毛,而被人所殺。世上有不少癡人,只知道拚命地斂財,貪得無饜,卻不知道禍難日近,倘不及早覺醒,無常一到,則『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此時,所有的財物,盡皆變成他人享用。既然如此,不如在生前廣植福田,免得後患無窮。」 道人又說:「有些親戚朋友們責怪我散財佈施,不留些家財給子孫。其實,兒孫自有兒孫福,用不著我們操心。我再說一個譬喻:蜜蜂天天飛去採取花粉蜜,辛辛苦苦的釀成糖蜜,做為幼蜂的飼料。結果偷蜜的人,用煙火熏灼,把蜜蜂統統驅離蜂巢,不但被偷去了全部的蜂蜜,並且連窩巢中的蜂卵也被殺盡。蜜蜂的釀蜜召禍,與人類的積財召患,又有什麼兩樣呢? 我之所以散財佈施,遠離色慾,就是為了遠離災禍。世人日夜奔忙,勞心勞力,全部都是為了錢財,要知道人生無常,一旦命盡逝世,所有的財物, 絲毫都不能夠帶去享用。如果為了營求財物,而以不法的手段取得『不義之財』者,這個罪業,更是無可逃避的。這個人死後,不但會在惡道中受諸劇苦,將來還要償債,還盡人家的財物,並且連本帶利,也要依照年代付清,所受的業報越慢,果報越加嚴重。」道人更鄭重的說:「人生在世,好像乘坐一艘泥船在河中,泥船碰到水,很容易壞掉,那是極危險的,應該換上竹筏渡河。」(竹筏比喻:佛陀所說的種種出苦善法。) 道人又警惕大家說:「人身好像泥船一樣,人命無常危脆,朝不保夕,應該要好好修行學佛,親近供養三寶,佈施、救濟貧苦,廣植福田,別讓寶貴的光陰空過。」
【懺文及佛號】為執勞運力禮佛第三十六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重復至誠,起慈悲心,無怨親想,普為今日,轉生作熟,執勞隨喜,施工運力,助營福業者,各及眷屬。又為即世牢獄,憂厄困苦,囹(音靈)圄(音宇)繫閉,及諸刑罰;念其處世,雖獲人身,樂少苦多,枷鎖杻(音丑)械,未嘗離體。或今身造惡,或過去所追,或應免脫,無由自申,重罪分死,無救護者。如是眾生,各及眷屬,某等今日以慈悲心,普為歸依,一切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次第行佛 南無福德燈佛 南無音聲治佛 南無憍曇佛 南無勢力佛 南無身心住佛 南無善月佛 南無覺意華佛 南無上吉佛 南無善威德佛 南無智力德佛 南無善燈佛 南無堅行佛 南無天音佛 南無安樂佛 南無日面佛 南無樂解脫佛 南無戒明佛 南無住戒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師子旛菩薩 南無師子作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譯解】今日在這裡一起禮拜『梁皇寶懺』的同修們,我們要誠心誠意發起慈悲心及無怨親之想的平等心,今天要為執勞者禮佛。為什麼要特意為執勞者禮佛懺悔呢?因為「執勞運力」的這一類眾生,常為大家所忽略,他們一天到晚都很辛苦、很幽暗、都用勞力在工作階層裡,或因沒有善緣來接觸佛法,所以我們也要為他們禮懺。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我們也要感念他們。因為我們今天有住的房子、有吃的飯、有這麼方便舒適的生活,也都是這些基層工作、出賣勞力的人所成就的,所以我們要為這些執勞運力禮佛。比如我們要建設道場、要辦法會、要買很多東西、要裝飾很多的道場莊嚴具,都直接或間接由他們織布、修繕、布置、搬運、炊事、煮飯、修補等所成就的,所以我們要為成就我們佛事、修道種種善功德法事的人員,及他們的眷屬禮佛。甚至要為被關在牢獄裡面,非常的困苦憂慮,及被諸刑處罰的人禮佛,想到他們雖然生得人身,但樂少苦多,腳鐐手銬沒有鬆綁過他們的身體。雖然他們今生可能造了惡業,或過去世造了惡業,或者他們其實沒有罪,卻無法自己申訴,或者是很重的罪要被處死,也沒有人可以救他,不管是輕罪重罪、有罪、無罪、現在在牢獄裡面受痛苦的這類眾生以及他們的眷屬,我們也要以慈悲心及怨親平等心,虔誠懇切的為他們祈求諸佛菩薩一切三寶來給予拔苦救濟,且為他們祈求歸依世尊大慈悲父。
【懺文及佛號】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覆護。願今日執勞隨喜者,各及眷屬,從今日去,至于菩提。一切罪障,皆得消滅。一切眾苦,畢竟解脫。壽命延長,身心安樂。永離災厄,無復障惱。發大乘心,修菩薩行。六度四等,皆悉具足。捨生死苦,得涅槃樂。又願天下牢獄,諸餘刑禁,徒囚繫閉,憂厄困苦,諸有疾病,不得自在者,各及眷屬;以今為其禮佛功德威力,一切眾苦,皆悉解脫。惡業懟因,畢竟除斷。出牢獄戶,入善法門。壽命無窮,智力無盡。身心永樂。如第三禪。憶牢獄苦,念諸佛恩。改惡修善,皆發大乘。行菩薩道,至金剛際,還復度脫一切眾生。同登正覺,神力自在。
【譯解】我們祈願十方盡虛空界諸佛菩薩一切三寶以大慈悲力攝受加持,願執勞隨喜者,各及眷屬,從今日起直到成佛之間,所有的罪障,苦報,煩惱障、業障、報障都能夠消除解脫,永離災難苦厄。壽命延長,不再有煩惱業障,身心安樂,發大乘菩薩行,具足四等六度,捨離生死輪迴的痛苦,得証菩提涅槃安樂。又願十方盡虛空界,一切牢獄,所有被刑罰被囚禁,憂愁煩惱災厄困苦,所有種種疾病,不得自在,及所有各牢獄的眷屬,我們願代他們祈願以禮懺功德威力,解脫獄囚眾苦。願他們怨業的懟因,都能斷除。出牢獄之囚戶,能入淨善業的法門。壽命與智力無窮盡,內心與外身得安樂,有如得第三禪之妙樂。要常反省思惟在牢獄所受的種種苦,感念諸佛菩薩的恩典,眾善奉行,發菩提心,行大乘道,得金剛不壞身,度化一切眾生,任運自在,共同成就無上佛果。
【懺文及佛號】發迴向第三十七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已得發心,辦所辦竟。次復應須以前功德,各發迴向。何以故爾?一切眾生,所以不能得解脫者。皆由著於果報,不能捨離。若有片福,一毫之善,能迴向者;則於果報,不復生著,便得解脫,優遊自在。所以經歎修行迴向,為大利益。是故今日,應發回向,兼勸一切不著果報。我等相與,先應至心,五體投地,歸命敬禮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堅出佛 南無安闍那佛 南無增益佛 南無香明佛 南無違藍明佛 南無念王佛 南無蜜鉢佛 南無無礙相佛 南無信戒佛 南無至妙道佛 南無樂實佛 南無明法佛 南無具威德佛 南無至寂滅佛 南無上慈佛 南無大慈佛 南無甘露王佛 南無彌樓明佛 南無聖讚佛 南無廣照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譯解】今日禮拜『梁皇寶懺』的同修們,整個《梁皇寶懺》,是一章節一章節的往下推進,所以前面一開始就要歸依三寶、斷疑、發菩提心,是告訴我們怎麼樣開展佛法,把佛法的根基紮穩,然後解冤釋結是從第十四章開始一直到三十六章,是為六道眾生禮佛懺悔發願。這《梁皇寶懺》七個精神從歸命三寶、禮拜懺悔、發菩提心、發願迴向、因果業報、解冤釋結、神通感應,這七個精神基本到三十六章都已經圓滿了。現在我們要特別把前面所做的種種功德,做一個整體的含括。所以接下來要把已經禮懺的功德,各發迴向。為什麼要這樣呢?「一切眾生為何不能得解脫者,皆執著於果報不能捨離」這一句話是整段的核心。首先讓我們先了解「果報」,這世間種種的緣起,其實生死就在種種緣起的萬法之中、人我之間,山河大地、六塵五欲之間,而形成所謂生死的輪迴。所以我們若執著這個果報,就是執著這些天宮、人王、山河大地、富貴榮華、六塵五欲、種種的安樂為真實。若執著這一切六塵五欲是真實的話,那麼就會被這旋轉交雜混雜所形成的虛妄、執取、愛恨種種的善惡造作所迷惑,這都是因為我們心的執著,於是跟六塵五欲的混雜交融在一起,產生開展出不能捨離生死。所以禪宗的祖師講:「善上果位,何況惡?」就是說不要說惡法,就是善法我都不執著。為什麼善法都不做呢?不是不做善法,而是做一切法都不著一切法,是名為不做法。也就是說,我們雖然禮拜梁皇寶懺,代一切眾生懺悔發願,所成就的無量善功德果報,但我們都不去執著,若有執著就會掉入混雜功德的業果之間而不能出離。所以這一句話是告訴我們說:「生死輪迴與解脫出離的關鍵,就是不能執著。在我們的智慧還沒有辦法達到空慧的時候、還沒有辦法空掉對果報的執著,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往佛道去,轉做為我們修行佛道、解脫、開悟見性的資糧,才不至於陷落果報中。還要把這些全部布施出去,讓很多人來學習佛法,且把全部的果報迴向於修行菩薩道、解脫道。這樣一來,這些功德就不會成為障礙我們脱離生死輪迴的絆腳石,反而成為我們行菩薩道、解脫道的資糧及助緣,這才是迴向的真實涵義。所以經上讚歎,我們修行迴向有大利益!所以我們今天發心迴向,除了自己不著果報之外,還要勸勉所有的有情眾生都不要執著果報。讓我們共同誠心誠意至心痛切地懺悔,五體投地的祈求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懺文及佛號】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覆護,一切行願,皆得圓滿。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從今日去,至于菩提。行菩薩道,誓莫退還。先度眾生,然後作佛。若未得道,中間猶滯生死者;以此願力,令此大眾,在所生處,身口意業,恆自清淨。常發柔軟心,調和心,不放逸心,寂滅心,真心,不雜亂心,無貪悋心,大勝心,大慈悲心,安住心,歡喜心,先度一切心,守護一切心,守護菩提心,誓等佛心,發如是等,廣大勝妙之心;專求多聞,修離欲定,饒益安樂。一切眾生,不捨菩提願,同成正覺。
【譯解】我們再次祈願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一切三寶以大慈悲力攝受加持,所有今日在一齊同懺悔者,願大眾從今日起直到成佛,行四弘六度之菩薩道,若從現在直到成佛之間遇到困難,誓不退還。發願先廣度眾生,然後成佛。所謂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若在這中間,還停留在凡聖同居土的分段生死、方便、實報的變易生死中者,願以此力令所有現前大眾,在所生處,能身口意三業得清淨。常發柔軟調和心,精進不放逸心,不生滅的寂滅心,不雜亂的真如心,生大佈施無貪悋心,大勝的慈悲心,安住歡喜心,先度一切眾生心,守護一切眾生心,守護菩提心,誓等諸佛平等之心,以如是等廣大勝妙之心,專求聽教聞經、廣明法相,修離欲定。攝心靜慮,饒益安樂一切眾生。不捨菩提本願,同證正覺聖果。
【懺文及佛號】代發迴向法: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胡跪合掌,心念口言,隨我今說:
十方諸天仙,所有功德業,我今為迴向,同歸正覺道。
十方龍鬼神,所有勝善業,我今為迴向,同歸一乘道。
十方諸人王,所修菩提業,我今為迴向,同歸無上道。
六道眾生類,所有微善業,我今為迴向,同歸無上道。
十方佛弟子,善來比丘眾,無著【註一】四沙門【註二】,及求緣覺者。
隱顯化眾生,明了因緣法,如是兼一切,盡迴向佛道。
十方諸菩薩,讀誦受持經,入禪出禪者,勸總行眾善。
如是等三乘,一切眾德本,盡迴施眾生,同歸無上道。
天上及人間,聖道諸善業,我今勸迴向,同歸無上道。
發心及懺悔,自行若勸人,所有微毫福,盡迴施眾生。
眾生不得佛,不捨菩提願,一切成佛盡,然後登正覺。
仰願佛菩薩,無漏諸聖人,此世及後生,惟願見攝受。
【譯解】今日禮拜『梁皇寶懺』的同修們,讓我們共同誠心誠意至心痛切的胡跪合掌,且心念口言的隨我們迴向法偈頌,首先為六道眾生迴向及代諸天仙迴向: 十方諸天仙,所有功德業,我今為迴向,同歸正覺道。代諸龍鬼神迴向:十方龍鬼神,所有勝善業,我今為迴向,同歸一乘道代十方諸人王迴向:整心慮,趨菩提,護持三寶,所修菩提業,同歸無上佛道。代六道眾生類迴向:所有微善業,我今為迴向,同歸無上道。接著為三乘的聖者,代十方佛弟子、比丘眾、四種羅漢、四種學人、無學人、還有緣覺,這是二乘。祂還有沒有顯現或顯現來教化眾生的,了解因緣所生的,所有這一切都共同迴向佛道。 前面是二乘的聖者、十方諸菩薩,讀誦大乘的經典然後修禪、入禪的,(佛法的正法是教證二法,教是受持經,證是禪觀,所以出禪入禪,就是開悟證果之路。)除了教證以外,還要很多的善法,把前面的二乘、四沙門果以及緣覺,還有這邊的菩薩統合起來,以上的這些三乘行聖者,所有一切的功德,都迴施給眾生,共同成就無上佛道。把天上善業、人間的善業、聖道佛法的善業,也就是世間跟出世間的善業,都迴向佛法。若我們所發的心但還沒有做,只是想要去做就動個心念,乃至我們懺悔清淨惡業這些功德或者是自己做,或者是勸別人做,所有一點點小小的微毫善法福報,都全部迴施給眾生。願一切眾生都能成佛,願一切眾生先成佛之後我才成佛,祈願諸佛菩薩、還有二乘的聖者,能夠證明我們的這個願,能夠護念、攝受、護祐我們,就是說世間的善業及出世間的天上善業、人間的善業、聖道佛法的善業,都迴向佛法。令眾生皆成佛,自己才成佛。
【註解】
【註一】、無著:音譯為阿僧伽,阿僧佉,北印度犍陀羅人,約生活於公元4世紀,古代印度佛教高僧,在化地部出家,為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即印度唯識宗)創始人.在整個佛教歷史中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藏地,與其弟世親為佛教的二勝六莊嚴之一。
【註二】、四沙門:沙門為出家修道者之通稱。可分為四種:勝道沙門、 示道沙門、命道沙門、污道沙門。
1. 勝道沙門,指道行殊勝者,如佛、獨覺。
2. 示道沙門,又作說道沙門。指說道無誤者,如舍利弗。
3. 命道沙門,又作活道沙門。指依戒、定、慧之佛道而生活者,如阿難。
4. 污道沙門,又作壞道沙門。指犯禁戒而污道之偽善者,如偷盜他人財物之莫喝落迦比丘。
【故事舉例】
佛語:放下了,就擁有了。
這句佛語可用一句歌詞來形容其博大精深:一句話,一輩子。誰感悟了這句佛語的禪韻,誰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進入了高深境界的大寫人。
然則,如何來解讀這佛語呢?先從一個故事說起。⋯⋯
當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位婆羅門貴族來看望他。婆羅門雙手各拿一個花瓶,準備獻給佛陀作禮物。
佛陀對婆羅門說:「放下。」
婆羅門就放下左手的花瓶。
佛陀又說:「放下。」
於是婆羅門又放下右手的花瓶。
然而,佛陀仍舊對他說:「放下。」
婆羅門茫然不解:「尊敬的佛陀,我已經兩手空空,你還要我放下什麼?」
佛陀說:「你雖然放下了花瓶,但是你內心並沒有徹底的放下執著。只有當你放下對自我感觀思慮的執著、放下對外在享受的執著,你才能夠從生死的輪迴之中解脫出來。」 佛語:放下了,就擁有了。
【懺文及佛號】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至心,五體投地,奉為國王帝主迴向。奉為父母親緣迴向。奉為師長同學迴向。奉為信施檀越,善惡知識迴向。奉為護世四王迴向。又為十方魔王迴向。又為聰明正直,天地虛空,主善罰惡,守護持咒,五方龍王,龍神八部迴向。又為幽顯一切靈祇(音齊)迴向。又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眾生迴向。惟願十方諸天諸仙,龍神八部,一切眾生,從今日去,至于菩提。恆會無相,不復耽著。
【譯解】今日在這裡禮拜『梁皇寶懺』的同修們,讓我們共同誠心誠意至心痛切、五體投地的為國王帝主迴向、父母親緣、師長同學、信施檀越、善惡知識、護世四王、十方魔王、聰明正直天地虛空、主善罰惡、守護持咒、五方龍王、龍神八部、為幽顯一切靈祇、十方盡虛空界一切有情眾生、十方諸天諸仙、龍神八部、所有一切眾生,願從今日起直到成佛,願他們「恒會無相,不復耽著」,正呼應了「迴向」的基本精神。因為「一切眾生所以不能得解脫者,皆執著於果報不能捨離」,因此迴向的核心就是呼應這句話「皆執著於果報不能捨離」,所以最後「恒會無相」就是永遠常常的體會理解、心裡面存著無相,一切法自性本空、一切法緣起性空、一切法無相無體、一切法虛妄不實。即沒有一切的萬法,還那裡還有功德?所以「不復耽著」。如果不能夠體會、不能夠認知到一切萬法無相,就會落入功德而不能解脱,所以提醒大眾,迴向的根本就是要我們與法相應,行菩薩道一定要先入空性,才真正的進入真實的利他行,沒有入空性、沒有見自性開悟之前,所行的六度只是作為我們修行佛道的資糧、行菩薩道的資糧,即是鍛鍊我們開悟的資糧,也是真正行菩薩道的前行,是一種方便。而真正的行菩薩道,要能夠見性。如《金剛經》有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不名菩薩。」因為若有能度的菩薩、有所度的眾生,你就不能成為真正的菩薩,因為眾生難度,你就會隨時退失菩提心的。
六、【尾讚】將這一卷懺文的大意用讚的方式來重點提要,及為結束這一卷懺文跟佛菩薩名號的禮拜後,藉由十地菩薩果位及願力的不同,對每一地菩薩,從初地到十地,都證得同等的法性,可是還有一些業障的深淺而分成十地的差別,但所證的法性是平等的。因業障層層清淨,以象徵功德層層而上直到圓滿,尾讚最後回向,所稱念的菩薩名號不同,是依「十地菩薩」的十個位階,由歡喜地到法雲地的法身菩薩。
【尾讚】三塗劇報。苦楚難當。摠由一念自招殃。警念世無常。懇禱醫王。慈化永流芳。南無善慧地菩薩摩訶薩 三稱
【譯解】 地獄、餓鬼、畜生這三途惡道的業報非常慘痛,掉入三惡道裡面,身心受到極度痛苦的摧殘,苦楚難當,這種痛苦是沒有辦法想像的,是難以承受的。為什麼會這樣呢?都是因為我們前世起了惡念心,造了惡業,這是自己招惹的災禍,結了這個悪果報。我們要常警惕世間的無常,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會面臨三塗的果報,所以要好好的努力修行。且誠心的祈求諸佛菩薩三寶加被、佛法的教化,永遠流佈在這個世間利益有情。我們祈請讚嘆能證得法、義、辭、辯四無礙解,在諸地菩薩中說法第一,得解行相應的第九地菩薩,慈悲大力加持攝受 南無善慧地菩薩摩訶薩 三稱
七、【出懺文】在每卷圓滿尾讚之後,引導我們把懺悔的內容再次做總結的提升,將已懺悔的功課告一個段落,且提升自已對佛法的信心修持,及契入佛法的菩提道路上。在出懺的時候,把懺悔的功德迴向,希望諸佛菩薩證明我在努力懺悔,並把所修行的功德集合起來,轉化成為利益一切眾生的功德回向。 《出懺文》第一段讚佛功德:用佛的容貌跟佛的慈悲,來形容佛的功德浩蕩巍巍。
【出懺文】 九品【註一】導師, 九極六天而侍衛;九界慈仁,九種羅漢以參隨。 惟願聖慈,永享於九重闕內;拔玆羣類,同登於九品蓮臺【註二】。功超九有,道越九天【註三】。仰惟大覺,證明懺悔。上來奉為求懺某等,熏修梁皇懺法;披閱海藏靈文。玆當第九卷,出入二時,功完告畢。恭對聖前,稽首皈依。
【譯解】佛陀是九類眾生(六道加上三乘-聲聞、緣覺、菩薩)的導師。九極六天的龍天護法都來擁護。佛是九界眾生慈悲的模範,九種羅漢都來參隨護衛。佛的功德浩瀚永遠能夠領導我們有情眾生,就如同皇帝能在宮殿裡面統領國土一樣,能救度一切有情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九品蓮臺上。希望佛陀證明我們如實的懺悔。我們大眾一起共修慈悲道場梁皇寶懺懺法,且一起讀誦梁皇寶懺微妙殊勝的懺文文字章節,現在第九卷入懺、出懺功德已圓滿了,我們虔誠恭敬的在佛前歸依叩拜頂禮。
【註解】
【註一】、【九品】:九種品類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
【註二】、【九品蓮臺】: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分成九品。行者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執著蓮臺來,有九種蓮臺,從最上面的金剛臺、紫金臺、金蓮華、蓮華臺、七寶蓮華、寶蓮華、蓮華、金蓮華,總共九種之臺,
【註三】、【九天】:是指天有極多極多重。亦指天之極高處。
《出懺文》第二段莊嚴道場並用很莊嚴的梵唄聲音,稱讚佛的名號,如儀如法禮佛拜懺,功德克諧圓滿了。
【出懺文】焚海岸之栴檀,獻名園之異果。茶淪醒昏沈之味,燈然破黑暗之光。奇花妙奪於天機,梵唄清傳於仙樂。志誠六念,禪觀一心。
【譯解】我們在禮拜《梁皇寶懺》的道場壇城裡,燃上非常殊勝的海岸栴檀香,還有各種奇特的珍奇水果,烹煮著能讓我們清醒的上等茗茶,點燃著能破除黑暗的光明燈,供上比天花還要漂亮的香花,唱誦著像仙樂一般的梵唄。我們在這莊嚴清淨的《梁皇寶懺》道場裡,把我們的身心寂靜下來,專心清淨的運行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等六念修行。
《出懺文》第三段回向證明,再求懺悔。我們依懺文裡不斷的一段一段、一章一節的去發露慚愧懺悔,然而還有些微細的業果,還不能夠完全的消除。所以我們要繼續仰仗於佛三寶,大眾僧的加被,並痛心懇切,不斷努力地去懺悔,直到業障消除殆盡。
【出懺文】較計籌量,皆悉回向。阿耨菩提薩埵,聲聞羅漢諸天。天經地緯,掌握陰陽。權衡諸造化,八部眾龍神。咸願鑑此心,普薰真常樂。奉為求懺某等,懺除種種之業障,獲得永永之禎祥。 頓超九品,早證蓮邦。伏願;九結罪愆,自此時而解釋,九幽【註一】苦趣,超永劫之沈淪;不滯九地【註二】九思【註三】之見惑,速達九蓮九品之淨邦;咸越九功【註四】,資嚴九德。然則再四披誠,猶恐情有差互;再勞尊眾,重重懺悔。
【譯解】我們不要計算功德的大小,要全部迴向於佛菩薩、聲聞、羅漢、諸天護法,統理天地造化的天神地神,宇宙中的主宰如玉皇大帝、像天神地神、像幽冥閻羅王這一類的掌握陰陽造化權力的鬼神、掌握出生化育萬物權力的天地鬼神、護法天龍八部眾護法,我們把這個功德迴向給這些佛菩薩、聲聞羅漢諸天,以及天經地緯、掌握陰陽、權衡諸造化的八部眾龍神,希望他們能夠明察了知,我們這個迴向功德的心,都能夠熏修真常的安樂,祈請他們證明我們這個迴向功德之心是如實不虛的。 我們祈願為大眾懺除各種的惡業,但願能得到長久的吉祥安樂,且能超薦到九品的蓮臺之上,登入極樂世界,希望我們往昔所犯的愛、恚、慢、癡、見、取、疑、嫉妒、慳等九種煩惱糾纏的過失,能夠從現在起化解消除滅盡,在地獄、餓鬼、畜生幽冥界之間輪迴的眾生,也能夠超越出離三途的沈淪,我們不要停留、也不要被限制在三界九地,這九種感官意識的思惑、見惑流漣,我們要能夠很快速的到達九蓮九品,蓮華化生的清淨國土,並要達到九種功德,才能具足了人性的九個功德,雖然我們將惑業轉成了功德,但還是怕有些遺漏,惑業沒有完全的清除,所以我們要痛心懇切不斷努力的去禮拜懺悔,還要再勞煩大眾,並繼續仰仗於佛菩薩三寶的慈悲加被,直到我們業障消除殆盡。
【註解】
【註一】、【九幽】:九幽常指地獄。
【註二】、【九地】:又名九有。以欲界為一地,色界及無色界各分為四地也。1. 欲界五趣地,2. 離生喜樂地,3. 定生喜樂地,4. 離喜妙樂地,5. 捨念清淨地,6. 空無邊處地,7. 識無邊處地,8. 無所有處地,9. 非想非非想處地。
【註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意思是,“眼睛是否看得明白,耳朵是否聽得清楚,臉色是否溫和,容貌是否謙恭,言語是否誠懇,辦事是否認真專注,有疑惑是否向人請教,發脾氣是否考慮後果,見有所得考慮是否適宜。
【註四】、【九功】:古謂六府三事為九功。《左傳·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謂之九功。水、火、金、木、土、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梁書·武帝紀上》:“文洽九功,武苞七德。” 唐太宗 《執契靜三邊》詩:“戢武耀七德,昇文輝九功。”指九種職業的賦稅。《周禮·天官·大府》:“大府掌九貢,九賦,九功之貳,以受其貨賄之入。” 鄭玄 注:“九功,謂九職也。賈公彥 疏:“謂九職之功,大宰以九職任之,成孰斂其稅,則是九功也。”欲成功業者慎不可犯的九件事。《逸周書·成開》:“勉茲九功,敬人畏天……
九功:1. 賓好在笥;2. 淫巧破制;3. 好危破事;4. 任利敗功;5. 神巫動眾;6. 盡哀民匱;7. 荒樂無別;8. 無制破教;9. 任謀生詐。” 孔晁注:“不犯此則成功也。”
八、【回向讚】「回向讚」有兩個,一個是龍華三會,另一個是消災免難生西方。基本上《梁皇懺》是以『龍華三會』這首回向偈為主體。這個是龍華三會。
【回向讚】梁皇懺。九卷功德力。願滅信人/亡人九結【註一】罪。親證菩薩善慧地。懺文舉處罪花飛。解了冤。懺了罪。消災增福慧。脫苦生忉利。龍華三會願相逢。彌勒佛前親受記。南無龍華會菩薩摩訶薩 三稱
【譯解】 我們拜梁皇寶懺第九卷懺悔功德力已圓滿,祈願諸佛菩薩消滅我們的九結罪,及超薦所有亡者離苦得樂,往生淨土,並祈請能證得法、義、辭、辯四無礙解,在諸地菩薩中說法第一,得解行相應的第九地菩薩,南無善慧地菩薩摩訶薩。能將我們的罪業有如枝葉上的花,被懺悔之風吹掉。更令懺悔功德能洗滌滅除惡業之果一樣,解除我們跟眾生的冤仇,能惡業清除。消災增福慧,離苦生忉利天。我們歷經無量劫修行、無量劫行菩薩道,然後開悟,解脫生死。希望到龍華會上,與大家再相逢,在彌勒佛的面前,再聽聞彌勒佛說法,然後蒙彌勒佛授記。南無龍華會菩薩摩訶薩 三稱 【九結】:結縛眾生使不出生死之煩惱,有九種也。1. 愛,2. 恚,3. 慢,4. 無明,5. 見,6. 取,7. 疑,8. 嫉,9. 慳是也。
八、【回向讚】《舉讚》這一個是消災免難生西方。
【回向讚】《舉讚》梁皇懺。九卷已全周。回向四恩并三有。拜懺某等增福壽。願將法水洗愆尤。惟願亡靈往西游。善慧地菩薩。惟願哀納受。南無登雲路菩薩摩訶薩 三稱
【譯解】我們拜梁皇寶懺第九卷懺悔功德已圓滿,願將此功德力迴向四恩(是三寶恩、國王恩、師長恩、父母恩)。及三有(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三界一切眾生。願以此懺悔功德力增福增慧延壽,願以懺悔功德力的法水,洗淨我們的罪業。祈願所有超薦的亡親眷屬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誠心懇切祈求證得法、義、辭、辯四無礙解,在諸地菩薩中說法第一,得解行相應的第九地菩薩,南無善慧地菩薩摩訶薩及南摩登雲路菩薩摩訶薩,慈悲大力加持,使我們所求如願,一切吉祥圓滿。
【故事舉例】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
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中印度摩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住著一位深信佛法、精進用功的長者,這位長者每天一定到精舍聽佛陀開示。
長者的妻子看他天天都往外跑,心裡面就產生疑惑,到底先生在做什麼?為什麼每天都出去?一出去總是在外滯留好一陣子才回來,難道是……?有一天,長者的妻子終於忍不住問長者說:「你天天往外跑,都到那兒去了呢?是去做什麼呢?」長者回答說:「哦!我是到佛陀那兒去。」妻子又問:「佛陀是不是長得很美?所以吸引你天天都往那兒跑?」長者聽了,覺得又吃驚又好笑,便委婉的告訴妻子:「佛陀是一位已經證道的聖者,他的人格沒有絲毫的缺點,內心沒有任何一絲絲的煩惱,容貌非常的莊嚴殊勝;對待每一個人就如同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親切與慈悲,不論是貧富貴賤,佛陀都是平等的護念與觀照;他的言談充滿了智慧,能知道萬事萬物的過往今來,並且指出一條通往至高無上真理的明確之道,佛陀的優點真是說之不盡;總之,能親近佛陀的人,那真的是很大很大的福報啊!」長者的妻子聽到先生是這麼樣的讚歎佛,不期而然的也打從內心生起了歡喜與仰慕,希望能馬上見到佛陀。於是夫婦二人即刻驅車前往佛的住所。
長者夫婦到達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位王宮大臣及他們的親眷來向佛陀請法;長者夫婦覺得此時此刻實在不適宜去打斷佛陀的開示,他們站在遠處,遠遠地望著佛陀;長者妻子看見佛陀,果然如丈夫所形容的萬德莊嚴,雖然自己無法靠近佛陀,也能感受到佛陀的慈光正和悅的照向自己,不由得從心底生出深深地景仰與讚歎,情不自禁的朝向佛陀至誠的禮拜、至誠的頂禮。多年以後,長者妻子壽盡命終,因至誠禮敬佛陀、至誠禮敬聖者的功德,生到三十三天,在天上享受天福。
三十三天位於欲界的第二層天,是釋提桓因所居住之處,居住在這裡的天人天壽一千歲,天上一日一夜相當於人間一百年,由此可知,天人壽命之長。由於他們前生不斷的修善法,所以有很大的福報;思衣衣至,思食食來,一切現成。
長者的妻子住在天宮中,無憂無慮,快樂的生活著。她用天眼觀看自己的生天因緣,原來是因為自己在人世間曾經發自深心的敬佛、讚佛、至誠禮佛的功德,才有生在天宮享受天福的福報,內心更是感恩佛陀的恩澤,於是來到佛所,聽聞佛陀開示法要,當下證得初果。一旁的比丘請示佛陀:「長者妻子是以何種因緣而生天宮?」佛陀說:「往昔他在人世間時,曾至心禮拜於佛;因著禮佛的功德,命終生到天上。」
【梁皇寶懺慈悲道場懺法譯本卷九 *為河鐵丸等地獄禮佛第二十八、為飲銅炭坑等地獄禮佛第二十九、為刀兵銅釜等地獄禮佛第三十、為火城刀山等地獄禮佛第三十一、為餓鬼道禮佛第三十二、為畜生道禮佛第三十三、為六道發願第三十四、警念無常第三十五、為執勞運力禮佛第三十六總結語】
《供養讚》——寶經供養(象徵意義:法寶) 『供經功德: 消除業障,自新清淨,福壽綿長,永離惡道 。』這第九卷是從〈為阿鼻地獄禮佛二十七章〉,一直到三十一章,共有五章為地獄禮佛,接著是為餓鬼道禮佛,再過來三十三章是為畜生道禮佛,基本上第九卷大部份是為三惡道禮佛。因為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眾生的業報是三塗劇報,苦楚難當,一旦掉入身心受到痛苦的摧殘是沒有辦法想像,難以承擔的。所以梁皇寶懺從十四章為天道禮佛、一直到三十三章為六道禮懺、然後三十四章為六道發願,再加上十三章發大願,也就是從十三章一直到三十四章的二十二章禮懺發願。
我們從學習佛法以來,做每一件事情的果報都不一樣,是會在黑闇處呢?還是會在光明處呢?這所造成的果報差別,最主要是在於善惡的不同,行善的人就往人天善道享受人天安樂的殊勝路前進,作惡的人則墜落三塗地獄餓鬼畜牲的情境,處於重重火城鐵網之中,吃的是熱鐵丸,喝的是沸石烊銅。當我們死亡以後,神識靈魂離開肉體,投入地獄之城,身體受風刀解體層層切割,刀輪火磨摧殘我們的肉體精神,這不是短時間的,而是死又復活,永不停息,好不容易從地獄道出來卻又墮入了餓鬼道,受盡了餓鬼之苦後,又墮到畜生道受種種更重的痛苦。如有時身體被當作食物來給種種的眾生吃,或被切割燒煮做為食物,或者被做為勞力來役使,如牛、馬、驢 羊、騾、駱駝很辛苦,這三惡道的真實痛苦,豈是眾生可承受的。一旦墮入三途,就好像在漫長的黑夜看不到一點點的光明,由此可清楚明白這三惡道跟人天善道的好壞差別啊!可是卻沒有一個人相信,這都是因為我執所產生的種種無明疑惑,以至愚癡煩惱不能分別善悪。佛經說:世上的人因為不能向善,所以造這十條的惡業,才會死後墮入惡道,第一、在意念中從不做善事,也沒有做善功德的觀念、第二、口貪鮮味美食,不論雞、鴨、牛、羊,送入口中如餓虎一般、第三、迷戀於酒色常懷瞋恨毒、第四、常習愚癡昏昧,忠言逆耳不受人勸導、第五、任意放縱自己去做一切惡事、第六、喜好殺害眾生,欺凌孤苦弱小、第七、常跟惡人同黨侵掠他物暴劫他人之財物,第八、有所宣說,言不真實、無非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等口四惡業、第九、對一切眾生沒有一點慈悲心、第十、做盡所有一切惡業。如果一個人犯以上這十條悪行的話,死後一定會墮入三途惡道。如按照佛所說的因果報應,我們有誰能免除地獄的果報呢?既然不能免除這些惡業報應,那麼我們各各都要有所覺悟,要互相勸導勉勵勤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自利利他,自他互換平等無差別,如此一方面滅除自己的過失,另一方面生起他人的福報,得福慧雙修的資糧,才能消除淪落三惡道的果報啊!
我們把前面從十三章發大願、十四章為天道禮佛、一直到三十三章為六道禮懺、然後三十四章為六道發願,也就是為六道禮懺發願,所以從十三章一直到三十四章共二十二章是禮懺發願,那麼接下來第三十五章,我們要覺悟世間的無常。這三世的罪福因果報應道理,也就是說過去造惡的罪因,現在招三途的苦果。過去修的善福因,現在受人天的樂果。而現在的罪福因,就是將來的苦樂果。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互相招感,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影隨形,響之隨聲,三世因果報應的關係,是很清楚而不會有任何的差錯、疑慮的。所以希望大眾要覺悟世間無常,不要等無常一到,就什麼都沒有了,剩下只是果報而已,因此我們要趁現在福德因緣具足時,趕快努力修行儲存來生的資糧,不要懈怠。縱有高官厚祿,榮華豪貴,也不能延長人的壽命。更不可能因世智辯聰用花言巧語、或飲食就可懇求得到解脫,試想至今有那一朝的皇帝還活著嗎?當無常來時,是不問貧富貴賤,老幼尊卑,一律公道沒有偏私,面對死亡又有誰能夠停留呢?佛經上說:死就是完了。呼吸停了,心跳沒了,神識走了,這個人就消失了,身體也是空空洞洞的,人跟萬物一樣,沒有不會死的,天下沒有不會死的人,就連佛、六祖也要涅槃入滅。但當死亡的時候,所有的內外六親,都圍繞在自己旁邊痛哭流涕,而自己又從來沒有想過會這麼早就死亡,也沒有善知識告訴過死後會怎麼樣,所以內心非常惶恐,不知道要往那裡走,也不知道要依靠什麼,只覺得身體漸漸的冷掉(身虛,則地大壞、水大消。體冷,則火大離、風大壞。),氣息也慢慢的散盡。就在這時侯一生所造的善惡業,會像電影一樣出現在你的眼前,清楚的演給你看。行善的人,有天神衛護著他上昇天宮,而行惡的人,有拿刀拿杖的牛頭馬面來捉拿絕不寬恕。就是有慈愛的父母親、孝順的兒子,也救不了你,夫妻再怎麼恩愛也愛不到,因為已經陰陽兩隔了。而亡者眼看命終,面對著親人眷屬、鬼神天神、還有地獄的鬼卒,卻沒有能力來幫忙自己,而自己的內心又承受風刀解體,五臟六腑都毀壞了,這時神識還沒有離開肉體,又沒有人能替代,頓時覺得無量痛苦煩惱同集在一時,內心的焦急混亂,就像一個人瘋狂起來,沒有辦法控制自己一樣。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一天到晚走來走去,到處都是黑矇矇的,沒有一絲毫光明,不管你到哪裡,都不會禁止你進去,可是進入以後,就不讓你出來,把你關在裡面。沒有人陪伴,什麼人都不認識,而且黑矇矇的不知道去那裡,身心受種種刑具處罰的痛苦,哀嚎呻吟之聲,令人怖畏不已。這是確實之事絕非虛妄無稽之談啊!不要以為自己身體很好就很安逸不努力行善,要知道棺材裡面裝的是死人,而不一定是老人啊!
接著我們要為執勞者禮佛。為什麼要特意為執勞者禮佛懺悔呢?因為「執勞運力」的這類眾生,他們一天到晚都很辛苦、很幽暗、在勞力工作階層裡,有時沒有善緣來接觸佛法。又我們要感念他們,今天能有住的房子、有吃的飯、有這麼方便舒適的生活,也都是這些基層工作、出賣勞力的人所成就的。又比如我們要建設道場、辦法會、要買很多東西、要裝飾很多的東西來莊嚴道場,都是直接或間接的由他們織布、修繕、布置、搬運、炊事、煮飯、修補等所成就的,所以我們要為成就佛事、修道種種善功德法事的人員及他們的眷屬禮佛。甚至要為被關在牢獄裡面,被諸刑處罰的人禮佛,想到他們雖然生得人身,但腳鐐手銬從未鬆綁過他們的身體。雖然他們今生可能造了惡業,或過去世造了惡業,或是沒有罪,卻無法申訴,或是重罪要被處死,不管是輕罪重罪、有罪、無罪、現在在牢獄裡面受痛苦的這類眾生以及他們的眷屬,我們要以慈悲心及怨親平等心,虔誠懇切的為他們祈求諸佛菩薩一切三寶來給予救苦拔濟,且為他們祈求歸依世尊大慈悲父。
整個《梁皇寶懺》,是一章節一章節的往下推進,所以前面一開始就要歸依三寶、斷疑、發菩提心,是告訴我們怎麼樣開展佛法,把佛法的根基紮穩,然後解冤釋結是從第十四章開始一直到三十六章,為六道眾生禮佛懺悔發願。這《梁皇寶懺》七個精神──歸命三寶、禮拜懺悔、發菩提心、發願迴向、因果業報、解冤釋結、神通感應,這七個精神基本到三十六章都已經圓滿了。現在我們要特別把前面所做的種種功德,做一個整體的含括。所以接下來要把已經禮懺的功德,各發迴向。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一切眾生為何不能得解脫者,皆由著於果報不能捨離」。禪宗的祖師講:「善上果位,何況惡?」就是說不要說惡法,就是善法我都不執著。為什麼善法都不做呢?不是不做善法,而是做一切法都不著一切法,是名為不做法。也就是說,我們雖然禮懺梁皇寶懺,代一切眾生懺悔發願,所成就的無量善功德果報,都不去執著,若有執著,就掉入功德的業果中間,就混雜在這一個業果之間而不能出離。所以這句話是告訴我們說:「生死輪迴與解脫出離的關鍵,就是在不能夠執著。在我們的智慧還沒有辦法達到空慧的時候、還沒有辦法空掉對果報的執著時,最好是把全部的功德果報全部布施出去,迴向於修行的菩薩道、解脫道,轉做為修行佛道、解脫、開悟見性的資糧,這樣才不至於成為障礙我們脱離生死輪迴的絆腳石,才能成為我們行菩薩道、解脫道的資糧及助緣,這才是迴向的真實涵義。所以經上讚歎,我們修行迴向有大利益!
最後要「恒會無相,不復耽著」,也就是說我們要常常的體會理解、心裡面永遠存著無相,一切法自性本空、一切法緣起性空、一切法無相無體、一切法虛妄不實。即沒有一切的萬法,那裡還有功德?所以要「不復耽著」。如果不能體會、不夠認知到一切萬法無相,就會落入功德而不能解脱,所以行菩薩道一定要先與法相應然後入空性,才是進入真實的利他行。而在沒有入空性、沒有見自性開悟之前,所行的六度只是作為我們修行佛道、行菩薩道的資糧,也是鍛鍊我們開悟的資糧、更是真正行菩薩道的方便前行。而真正的行菩薩道,是要能夠見性。如《金剛經》有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不名菩薩。」因為若有能度的菩薩、有所度的眾生,就不能成為真正的菩薩,因為有我相就會眾生難度,而隨時退失菩提心的。我們反省思惟無量劫以來因罪惡業習,墮入生死輪迴裡,迷惑而不知道歸返,這都是被無明所蒙蔽,又因不相信地獄餓鬼畜生的三途苦報,且輕視各種尊貴經典的智慧教導,以至內心裡被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嫉、慳等九種煩惱所牽纏,難以解開。於是任由我們的身口意去造業,去做些傷害眾生,去讚嘆自己抵毀他人、批評他人、破壞別人、傷害別人、侵損他人,來利益自己的事。或在買賣的時候,秤斤秤兩中間欺騙別人,巧取豪奪的侵犯別人。或因為迷戀於酒與女色裡面,而荒廢了自己的生命金錢。更為了貪取塵世間的短暫快樂歡樂,最終難逃墮入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而受無盡的劇烈痛苦,永不出離,慎思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