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生活佛文集第110册「活佛的方塊」精選分享.一九九四年九月於于美國真佛密苑
001有關於「道降火宅」
「真佛報」第二九期中提到「道降火宅,群情撼動」,有弟子閱讀後認為不妥,認為「道降火宅」是某些宗教派別(如一貫道)常用的表達,與真佛宗的教義不符,因此不應使用。
然而,「天道」一脈的傳承大致如下:禪宗六祖惠能之後,傳承不再明傳,而是隱傳「火宅」,惠能傳法給白玉蟾,白玉蟾被視為七祖。這段傳說描述六祖曾被惡僧追殺,白玉蟾在其家中救了六祖,並且對六祖恭敬無失。六祖認為白玉蟾具有深厚的善根,於是傳授了心法並指導他修行「火宅」,並命令他與馬祖道一共享道脈,開化於盧山並傳法度眾。
這段故事就是一貫道(天道)所說的「道降火宅」的由來,真正的意義是「道法進入尋常百姓之家」,也就是說,這是道理開始普及並深入人間的象徵。
此外,在佛經中,「火宅」一詞也有使用,例如在《法華經·譬喻品》中提到:「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這裡,釋迦牟尼佛用火宅來比喻人間的苦難,指出三界如同火宅,眾生在其中受各種煩惱和苦痛的煎熬,必須早日脫離這種困境。
因此,「火宅」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尋常百姓之家」,二是指「人間的困苦與煩惱」。
這樣來看,「道降火宅」可以理解為道法深入人間,幫助眾生脫離煩惱與困苦的象徵,這樣的解釋或許能夠避免誤解,也能符合真佛宗的教義與精神。
011鼓勵:百位出家僧
真佛宗派的出家僧,無形中已經達到了百位以上,我也深知,未來會有更多的僧人出家,千名,甚至萬名出家僧,都是可預見的情況。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人生短暫,死亡讓我們明白萬事終究是空,活著的時候,我們應該尋找最有益、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事來做。而這其中,最有意義的事莫過於「修行大事」。
人們會經歷各種煩惱與痛苦,精進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去除這些煩惱與痛苦。在面對無知的煩惱時,我們「真佛行者」應該依靠靜坐修定,這種「定力」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出家僧的「定力」,必須超越在家居士,才能稱得上「法師」。無論是佛學研究、處世待人、度化眾生、還是成就羯摩,都需要依賴定力。
一旦出家,就應該保持堅定的心志,無怨無悔,始終朝著自己初發心的目標前進,並秉持「敬師、重法、實修」的精神。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遵守「七清淨法」,這七清淨法分別是:「懺悔」、「隨喜」、「迴向」、「定心」、「請佛住世」、「說法」、「修法」。
深入經藏,才能獲得無上智慧;實修密法,則可自覺覺他,並自利利他;廣弘真佛密法,最終達成自度與度他。
我鼓勵大家,成為一個理智的出家人,一個穩重的出家人,一個堅定的出家人,一個自在的出家人,成為 人天導師,指引眾生走向正道。
017人間佛教
有人問我:「什麼是人間佛教?」
我答:「佛教有五乘的說法,五乘指的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以及『菩薩乘』。人間佛教所強調的正是‘人乘’。人乘的主要對象是受教的眾生,提倡人間佛教的目的,當然是注重在現實生活中實踐佛法。」
對方又問:「那人間佛教到底重要嗎?」
我答:「當然重要。人間佛教的意義在於能夠將佛法與現實世界的生活緊密結合。它具有時代性和前瞻性,能讓佛法在人間興盛、佛法走進群眾。這樣的事業是大規模地度化眾生,讓佛法普及於世。」
對方又問:「那蓮生活佛,您為什麼不組織念咒會、讚偈隊、主日學、婦女學佛會、入三摩地會、佛教藝術會等活動,來凝聚信眾的力量,做一名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的出家人?」
我答:「據我所知,聖嚴法師已經在實踐人間佛教,星雲法師也是在推動人間佛教,證嚴法師的慈濟工作也是人間佛教,他們都做得非常好。至於我,我個人更注重於 出離的修行,這是我的因緣所在。」
我繼續說:「未來如果有弟子有興趣組織、訓練團隊、聯誼活動、督導、統御等事務,我們會鼓勵他們出來,承辦這方面的工作。」
我不否認人間佛教的重要性,但我確實不是一個領導型人才。我專注於‘教授密法’,其他的領導、組織方面的工作,還是交給有緣的弟子們去做吧。
在我的思維中,我深受王陽明一首詩的啟發。這首詩寫道:
知世如夢無所求,無所求心普空寂,迷似夢中隨夢境,成就河沙夢功德。
在我的修行中,我體會到「人空觀」和「我空觀」的境界。所謂「人間」,也只是因緣所現,因此,它本質上是無常的,無有的。這樣的思想是否消極?見仁見智。(這段文字表面看似矛盾,實則並非如此。因為有些人偏重入世,有些人偏重出世,這一切皆由因緣所決定,並非對立的矛盾。)
045有關於「時輪金剛」
根據傳言,達賴喇嘛被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而班禪喇嘛則是「時輪金剛」的化身。然而,達賴喇嘛也深具「時輪金剛法」的造詣,他一 生致力於弘揚「時輪金剛大法灌頂」,自1952年以來,已經傳授過十四次。達賴喇嘛甚至曾在美國教授時輪金剛大灌頂,並有超過二十位密教行者受灌頂。(在美國傳授時輪金剛法灌頂的西藏活佛有三位,其中一位是達賴喇嘛,一位是卡盧活佛,第三位是薩迦證空喇嘛。)
我(蓮生活佛)是由薩迦證空喇嘛傳授時輪金剛的大灌頂(在我的密室中供奉著時輪金剛的法相)。時輪金剛起源於「香巴拉」王國,當時國王月賢恭請世尊開示,世尊便現出時輪相,講述時輪金剛法,並傳授一萬二千頌時輪本續,代代相傳。
在接受「時輪金剛」灌頂之前,必須先祈願夢兆。若夢見十方佛現身,並登高山向世人說法,這是吉祥的預兆。薩迦證空喇嘛曾告訴我:「這是最好的吉祥夢兆,您將開始大轉法輪了。」
若夢境不吉祥,如夢見蛇咬、走下坡、穿著污穢衣服、被人打、從懸崖墜落,或行為不善等,則不得受灌頂。
時輪金剛大法是極為殊勝的,它是密教的無上瑜伽。此法不僅能夠廣濟眾生,消除多劫以來的種種業障,還能促進整個娑婆世界的和平,遠遠超越了個人成佛的層面。因此,此法在今世尤為受到重視。在未來的某個時機,我將根據因緣,傳授「時輪金剛法」。
057當代的「元 神出遊」實證
學習「密教」的過程中,我認為「三摩地之證量」是極為重要的。雖然這只是法身的一部分,但它仍然屬於整體的輪廓之一。在菩薩登地的過程中,證量將會依次開展。我們知道,初地菩薩便能夠看見一百個法界,隨著修行的深入,證量也會逐步增長,這是禪定功夫深厚的結果,體現了「穩而求深」的修行態度。
學習「密教」讓我們明白,見到一分空性,便能夠洞察一分法界;隨著修行的進展,對空性的理解愈加深入。雖然空性本質上是相同的,但其深度與廣度卻有差異。當修行者達到成佛的境界時,便會圓證三世十方的法界,並且無窮盡。此時,所見的法界亦將是無窮盡的,這樣的境界,才可稱為「大手印」、「大圓滿」,修行者也達到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
我第一次見到「法界」,是在我二十五歲時。那時,我躺在床上,雙眼微閉,恍恍惚惚中,忽然眼前出現了一個明亮的光圈,光圈如鏡般閃耀著金光。此時,我感覺自己的身體似乎輕輕飄起,飛入光圈中,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我看見了像車輪般巨大的蓮花,見到了無數的佛菩薩,還有金甲神以及閣樓等景象……。
我將我的「初見法界」的經歷,首先告訴了我的父母,接著去拜訪了許多大和尚、大法師、大居士。當時,我遭受了極大的責罵!他們斥責我「妄語」、「夢話」、「鬼話」、「神話」,甚至說我「神 經失常」、「精神病」,最後直言我是「騙子」。
然而,今天,二十五年過去了,我已經五十歲了,我可以非常真實地告訴大家:「我的初見法界,完全是真實的。」
從「初見法界」開始,我經歷了無數的境界,無法一一列舉。感應各異,許多祖師傳授法門,手印清晰可見(雖與手印密本略有不同),咒語自然而然地口中發出等等。隨著時間推移,我所見的「法界」更加廣闊,我經歷了「十萬佛菩薩圍繞」、「虹光海境」、「花雨繽紛」、「天樂充滿」、「福光勝境」,我所見的每一個「法界」,都讓我驚嘆不已,這一切是前所未有的。
因此,我的經歷包括了釋迦牟尼佛的授記;阿彌陀佛的囑咐;彌勒菩薩戴紅冠;蓮華生大士傳授密法。
在前一年,我的元神出遊,曾在台灣台北的一家咖啡館與釋迦牟尼佛共品咖啡。當時我對佛陀說:「大字我不要。」佛陀隨即將「大」字改為「華」字,於是我便成了「華光自在佛」。
這件事自然引起了宗教界的一些批評與質疑,有人說:「釋迦牟尼佛早已過世二千五百多年了」、「那是盧勝彥編造的把戲」,還有人認為這不過是幻覺、「只是做夢罷了」、「此人或為魔妖」、「盧勝彥又開始發神經了」……
但我想起了《法華經》中的一段話:「諸佛智慧,其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又有一句:「是故,佛成就法,第一希有難解,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我禪定功深,已經明心見性,世人怎能知曉?
再者,我的弟子中,已有許多人親自經歷過「元神出遊」的啟示。我也將「蓮花綺媛」母親的實證經歷列舉如下,以供參考。
敬愛的師佛: 有一事想請師佛釋疑。
我母親「蓮花莫文」自從皈依以來,每天都在修行,並且經常有許多感應的體驗。例如,她曾夢見自己梳頭時,頭髮中掉出許多蟲子,或是全身腐爛,蟲子從身體裡爬出來;還有一次,她在打坐時看到金母頭上的金片灑下來等。
前兩天,她在我家門前摔了一跤,雖然只受了些輕微的擦傷,但當時她覺得摔得很重。兩天後的傍晚,她躺在沙發上閉目休息(剛縫完衣服),突然她叫大家過來,口中不停地說話,手不停地做手勢,但眼睛卻緊閉,怎麼也打不開(當時全家人都在場)。她說自己坐在一塊琉璃板上,元神不停地向前飛行,東繞西繞,飛行過程中,她看得非常清楚。她飛到了一个奶油色的國度,那裡的房子既莊嚴又美觀,屋頂上是奶油色的琉璃瓦,還有五彩斑斕的花朵。她坐在一間奶油色的房子裡,發現屋頂上的奶油不停地融化,流向她的身體,她當時覺得那叫做「法乳」。(她年紀大了,從未讀過師尊的書,只是一心修法。)
當時,她的身心感到無比的平靜和舒適。大家提醒她念心咒,於是我們圍著她一起助唸。她說當她一念出心咒,看到自己全身流出黑色的油,並且有像蝙蝠一樣的黑色東西四處飛散。她強調自己並沒有生病。
雖然不太清楚怎麼回事,她的眼睛無法睜開,一直不停地感覺自己在飛。當她嘗試睜開眼睛時,頭就感到昏沉,但如果不睜眼則一切都正常。出於擔心,我們最終還是決定帶她去醫院急診,擔心這可能是因為摔跤引起的幻覺。途中,她不停地說自己看到一排木雕般的菩薩跟隨著她,並且無法睜開眼睛。醫生做了詳細的檢查,包括腦波掃描等一系列檢查。大約一小時後,她慢慢恢復過來,說自己沒事了,飛行的感覺也停止了。但她一直怪我們不該把她叫醒,因為她沒看完那個過程。她說那個世界美麗無比,既不是夢,也不是幻境,因為她當時是完全清醒的,一直在不停地講述著。
弟子蓮花綺媛合十
我註明如下:
一、"蓮花莫文"象徵元神出遊。
二、頭髮梳下,出現蟲蟲,隨著全身潰爛,蟲子爬出,並流出黑色油質,黑蝙蝠飛出,這一切都象徵業障的消除。
三、所見的奶油國度,實為西方極樂世界中的摩訶雙蓮池一景。
四、奶油化為乳液灌入她體內,是法乳灌頂的象徵。
五、她已達到登地境界,往生佛國的道路已無疑問。
六、"蓮花莫文",她只知日日修法,念誦上師心咒,便已經擁有了「初見」,這使得那些老修行家都感到羞愧。我真心告訴大家:“真佛密法無敵!”
064 「護摩」的重要性
最近我在「彩虹山莊」連續多次做「護摩火供」,包括本尊火供(息災法),黃財神火供(增益法),準提佛母火供(敬愛法),不動明王火供(降伏法),藥師佛火供(治病法),護法諸尊火供(守護法)......等等。
進行這些「火供」的目的是:一方面,為了使真佛宗的如來事業順遂;另一方面,趁著進行「火供」時,向弟子們教導「護摩火供」的各種儀軌與口訣。「「護摩火供」在西藏密宗與日本密宗中均被高度重視,特別是日本密宗,將「護摩火供」列為四大部門之一,這四大部門分別是:一、十八道;二、胎藏界念誦法;三、金剛界念誦法;四、護摩法。這四大部門構成了密教的核心實修內容。
「護摩法」是密教求悉地的主要法門,不論東密或藏密,對「護摩火供」的看重都相當一致。這一法門被認為是圓滿供養的方式,能夠使佛菩薩及諸天喜悅,並使密教行者的願望得以實現。我認為,「護摩火供」具有多重功用,包括護身、除魔、治病、加持、增長法力、增福慧、功德與除煩惱等。
在「彩虹山莊」的護摩儀式中,我感受到的神聖感應無數,瑞相層層出現,無法一一描述。像是空中虹光顯現、異香繚繞、天樂響起、天花飄落、發放寶光等現象,皆顯得殊勝而前所未有。希望大家能學習「護摩法」,親自接受「護摩灌頂」,體驗其中的深奧與神奇。
066閉關中心的開放
「彩虹山莊」的閉關中心已經開放,並且已有許多真佛宗的弟子參與閉關修行。
所謂「閉關」,其真正的意義在於精密的修持和集中修行,藉此期望在一段時間內獲得證驗。這段時間是利用金剛上師所賜的秘密口訣,進行加強的修煉,以期達到更高的成就。
在閉關的「關房」內,修行者進行大禮拜、持咒、讀經、念佛、修法、禪定及練氣 脈點等修持。每一種修法都需精進,方能達到效果。
「閉關」的方式分為三種:
1. 白關:可見天日,陽光照射進來,這是最常見且較為方便的閉關形式。
2. 紅關:無法見到天日,房間內只剩一盞小燈光。
3. 黑關:連一絲光線都沒有,全憑修行者自身的心光引導。
「彩虹山莊」的閉關中心屬於「白關」,修行的時間可依個人需求逐步增加,從三天、七天、一個月、三個月,直到一年或三年,逐漸增長閉關的期間。
閉關期間難免會遇到各種考驗,因此修行者會特別供養「護世四天王」,祈請四天王護持閉關過程,閉關前為請求,閉關後則為感謝。彩虹山莊也設有四大天王的莊嚴金身,供修行者參拜。閉關的費用是「隨意奉獻」,具體事宜由彩虹山莊總管曉光法師負責安排。我們誠摯地歡迎身心健康、心智清明的真佛行者來參與閉關修煉。
068釋昭慧胡扯--「釋迦牟尼佛吃肉」的再肯定
我在 台灣的《民眾日報》發表了《釋迦牟尼佛吃肉》一文。之後,7月10日,釋昭慧在《民眾日報》的「台灣論壇」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盧勝彥撒謊》的文章,副標題是「好個活佛吃肉論!」
我讀完這篇文章後,心中有一個感想:「講老實話的人,總是會受到傷害。」這些年來,我一直受到傷害,只因為我喜歡說實話。
針對「釋迦牟尼佛吃肉」的問題,釋昭慧根本無法提出反駁的意見。相反,他在文章中明確肯定了「釋迦牟尼佛吃肉」。他在文章中這麼寫道:「因為依據經典律的記載,釋尊與弟子都是不禁肉食的。」他還說:「不錯,印度佛教——佛世與後來的弟子們,是肉食的,然而並不殺生。」,從這兩段文字,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釋迦牟尼佛吃肉」,「佛教不是吃素的宗教。」
釋昭慧法師的文章指責我撒謊,那我究竟撒了什麼謊呢?他胡亂編織了一番說辭,最後卻證明了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實的,毫無虛假。搞了半天,妄語的不是我,而是他自己,撒謊的正是他。
大多數深入佛法的人都明白,原始佛教並未涉及葷素的問題,佛學專家也知道,釋迦牟尼佛其實是吃肉的。然而,中國的和尚與尼姑卻通常吃素,這源於一千四百多年前,梁武帝(蕭衍)下詔要求出家人改吃素,因此中國佛教才形成了吃素的傳統。
今天,我強調「釋迦牟尼佛吃肉,佛教並非是一個吃素的宗教」,從原始佛教的立場來看,這是最誠實的說法,難道誠實的話就不可以說嗎?
釋昭慧在文章中的語氣強調「不食肉,是傳統美德」,是「崇高的佛教精神」,並且強調佛法嚴格要求不殺生,這樣的說法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主張「吃葷吃素隨個人意願」,但同時我也嚴格規定真佛宗的弟子要貫徹不殺生,不僅不殺生,還要時常舉辦「放生法會」。
在釋昭慧的文章中,這樣寫道:「其實,印順導師不承認盧『活佛』是他的『皈依徒弟』,那麼『活佛』又為何總是因為他的『鼎鼎大名』而攀龍附鳳呢?」
我的回答是:「師父有權利不承認這個弟子,但弟子卻無權否認自己曾經皈依過的師父。」我在台灣的家,就在印順導師的隔壁,這一點絕對是真的,不容置疑。(這可不是隨便編造的)我的侍者蓮香(盧麗香),曾經幫「明聖師」到街上為印順導師購買他喜歡的食物,我們甚至知道印順導師的食譜。釋昭慧法師的文章其實並不值得駁斥,因為佛教本來就不是素食宗教,釋迦牟尼佛並未禁止食用肉類,這些都是事實。事實就是事實,哪裡有撒謊呢?釋昭慧的文字,表面看似激烈,但其實內在因為語言不謹慎,毫無理據,寫了一大段卻讓人感覺不知所云。我對他的感覺是:言辭未達意,越看越混亂。這並非一位擁有佛祖般剛毅的法師,而更像是一位喜歡扭曲文字的文人,水準有待提高。
088尋覓美術的境界
很多弟子都知道,我最近在學習水墨畫,並且已經創作了八十多件作品。作為一個初學者,我還不敢輕易談論自己的畫風,但在構圖、造型、濃淡、疏密等方面,我已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
我對畫畫的理解還處於粗淺階段,我明白,要創作出屬於自己的風格,單單是造型的美感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表達出自身所具備的精神特質。因此,我需要考慮如何以最好的品質,配合心靈的至高境界,創作出最具藝術價值的作品。
曾經有位藝術家對我說過:「蓮生活佛盧勝彥,您如果學習美術,用心靈來作畫,那麼您的藝術領域是無止盡的。心靈與藝術的結合,就是偉大的精品。」
於是,我想起了「石濤」,他是一位和尚畫家;還有「八大山人」,他同樣是一位和尚畫家;以及「弘一大師」,他是一位和尚藝術家。如果將佛教與藝術融合,會不會變得更加和睦、更加莊嚴、更加美麗呢?於是,我開始熱衷地學習畫畫,鑑賞所有古人的作品,發現每一件作品背後,無一不包含著一段心靈的掙扎。每當我沉浸其中,總是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渴望從中吸取精髓,體悟作畫的真諦。
我想到,為什麼不將我對「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實見解,用心靈之筆展現給世人呢?這無疑是一個宏大的構思。將《佛說阿彌陀經》的真實內涵呈現給世人,將這樣珍貴的佛法美學融合體現出來,或許在今生今世,唯有我才能完成這個使命,將它重現在佛弟子的眼前。這正是我學習畫畫、傳承佛法的遠大志向。
094再勉「出家者」
一九九三年九月十一日,我在美國西雅圖雷藏寺的超度法會之中,再為新出家的四位弟子「蓮勻」等,披剃出家。這使我們宗派的出家眾,已達百多位。
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出家?我的回答是:為什麼不出家?即便是貴為太子之尊的釋迦佛陀,或是一國之君的梁武帝,他們都認為人生如幻,名利事業其實只是九霄天外的東西,最終都是一無所有。你或許會說,這樣的思想太消極了。我會回答,不管是消極還是積極,請再仔細想一想,人生如幻,這個道理到底是不是真的,請再三思。
其實,出家是一種「大智、大勇、大孝」的行為,也是積極追求無上菩提果報的開始。修行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業,讀一讀《圓覺經》,你也會萌生出家的念頭。
出家重在戒律,因為守戒律才能避免造業。原則上,若能遠離太多的人事,業障就不會污染自己的身心 ,這樣才能修得清淨的梵行。
我勉勵真佛宗的出家眾:要時時刻刻注意守戒,要發菩提心,要具慈悲心,要修禪定,並且定力要堅強。
出家是人生中最大的事業,不僅能清淨身心,更能修證得果,妙行無窮,無法言喻。
100國際內明協會要做什麼
我最近創立了三個重要的協會,其中一個是廣為人知的「世界華光功德會」,另一個是「國際內明協會」。首先,大家對「華光功德會」並不陌生,顧名思義,它主要致力於慈悲濟世的事業。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六度布施之一,也是佛法的正道。華光功德會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致力於慈悲和善行。
那麼,「國際內明協會」究竟要做些什麼呢?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內明」這兩個字。內明是五明之一,內指的是佛法的內在教義,明指的是對佛陀所說的各種妙理的理解,這叫做內明。正如《智度論》中所說:“內明,究暢五乘因果妙理。”
簡單來說,「華光功德會」注重的是外在的行善與慈悲,其行為表現是在外;而「國際內明協會 」則專注於內在的佛學理解,旨在深入探討佛理的智慧。
那麼,「國際內明協會」的具體工作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廣結善緣,呼籲每個人積極參加,共同建設和完善組織功能。接下來,我們將主辦各類活動,包括「佛七」、「禪七」、「密七」及精進班,並舉辦「夏令營」、「冬令營」,以佛學探討為主題,並發表相關論文。我們也將主辦「講經說法」活動,並組織「佛國旅遊參訪」。這些活動不僅能加強會員基層組織的發展,還能促進世界性佛法的交流,並與國際佛教團體進行友好交往。未來,我們將主持以「真佛密法」為核心的「共修」活動,並出版「會刊」及各類著作,推動大轉法輪,利益無量眾生。
「內明」深邃廣博,所需的工作也繁重而深遠。我們真誠期望每一位有志之士發心護持,踴躍參與,共同分享法喜。
104「無念」的真諦
《真佛經》云:「無念為正覺佛寶。」有人可能會疑問:「無念豈不是像石頭那樣無生命?」我的解釋如下:行者的無念與石頭的無念有所不同。行者的無念是生命心靈層面的「無念」,而石頭的無念則是毫無生命與心靈的「無念」,二者的本質不同。我可以舉例說明:佛教中的「空」與「頑空」也有所不同。佛教的「空」 指的是正智的空性,雖然其本性是空的,但仍然具有作用。而「頑空」則是指完全的空寂,沒有任何作用,猶如死寂無生的狀態。
所以,一個行者的「無念」,是達到圓滿清淨的狀態。這無念為宗旨,妄心不起為指引,以清淨為體,智慧為用。行者的「無念」,是以智慧來運用的,而石頭的無念則沒有這種「以智為用」的層面,兩者有本質的不同。
舉個例子來說:佛教所說的「無我」,很多人可能認為這太消極,認為如果不為自己而活,那豈不是白活了?然而,「無我」並非是完全的空無,而是出於「利他」的考量,這反而是一種更積極的表現。重點在於「利他」。
「無念」是佛的本體,是「真如本性」,是「不來不去」的如來。但這「無念」,卻能發揮無窮無盡的妙用。「無念」絕非是像石頭那樣的無念。
115幽居的開始
一九九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清晨,我突然有一種強烈的感覺,覺得自己需要開始幽居生活。於是,在1993年10月23日,我在加拿大溫哥華的菩提雷藏寺,正式宣佈了這個決定——我將幽居。
我並沒有具體的理由,只是覺得,當該休息時,就應該休息。至於幽居是否 意味著開始退隱,我認為,幽居本身就是一種退隱,過著清淡平和的生活。
我的幽居生活包含了四個主要方面:第一,寫作;第二,繪畫;第三,遊山玩水;第四,傳授密法。我相信前三項大家可以理解,而後一項的具體意思如下:
我的密法傳授主要是進行初步的「外法本尊」灌頂,而對於二灌內法、三灌密法及四灌密密法等更深層次的傳授,我將會在幽居期間,針對特定的人進行個別的教導。因為「內法」、「無上密」、「大圓滿」等教法,涉及許多秘密的口訣,是不能公開的,需要當面口授和示範動作。我曾經說過,我將在未來的日子中隱退,走向「一無所有」的境地。最終,我會在娑婆世界消失,永遠消失。我將看不見大家,大家也將看不見我。
這一生,我曾經輝煌過:有過二百萬弟子,主持過七萬人的大法會,萬人皈依的盛況,登座講法時掌聲雷動,鮮花供養遍地,全球三百個分堂,弟子們夾道歡呼,我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然而,這一切如今已成過眼雲煙。我明白,每一件事有始必有終,現在正是結束的時候。我宣佈,我的幽居已開始:時間無限,或許會延續直到我離開人間;地點隨意,我喜歡四處漂泊。在幽居的日子裡,我不再主持法會,不再登座講法。我將成為一位退居的長者,可能會偶爾參加弟子的法會,但我會靜靜地坐著,不動聲色。我曾說過,法輪已經轉動,現在是弟子們轉動法輪的時候了。我依然會為度眾生而粉身碎骨,依然不捨一個眾生,只 是方式有所改變。我坦誠告訴大家,我不追求名位,也不是一個功利之人。現在,該將名位和功利讓渡給他人,這就是我瀟灑的一生。我回想起「黃梁一夢」中的盧生,難道我不正是那個盧生嗎?
我想起一首詩:有些人徹夜趕考,有些人辭官隱居田園,而我卻在畫紙上題下幾個大字:“不求名、不愛利、山林中最是樂趣。”我將走向山,走向水,走向密林,走向純真的自然,走向一無所有,像彩虹般的幻化。這一切,依然是王陽明的詩意:
“知世如夢無所求,無所求心普空寂。還似夢中隨夢境,成就河沙夢功德。”
121修身與修心
從古以來,修行人對「修身」與「修心」之間的爭論從未停止。許多修行人認為,「身」終究會衰敗,修身沒有意義,因此他們專注於修心。
這也促使了「修行必帶七分病」這句話的流傳——好像行者必須看起來面色蒼白、虛弱無力,才顯得像是修行的人。然而,我發現僅僅重視「修心」而忽略「修身」,也是不對的,因為「身」是方便之具,「心」則是空慧。若沒有身體,心就無法顯現。「心」固然是根本,但如果缺乏「身」,那就無法稱之為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