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Back

第238册「對著月亮說話」

蓮生活佛文集第238册「對著月亮說話」精選分享.二0一四年一月出版

022 月河的流水

 呷呷!我讀過「寒山子」的詩集,其中有二首:一、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説?

又:二、

碧濶泉水清,寒山月華白。默知神自明,觀空境逾寂。

由寒山子的詩中,我們可以看出寒山子是喜歡月亮的。他常用月亮來表徵。這兩首詩,比喻「心如秋月」、比喻「月華雪白」,都象徵了寒山子的心。學佛的人都知道:寒山子是文殊化身。 拾得子是普賢化身。

這個因由是「閭丘胤宦丹丘」,遇天台山的「豐干」禪師。胤問:「天台山可有賢師?」

豐干答:「天台山有寒山文殊、拾得普賢,在國清寺。」

胤到官三日,親往國清寺,見到寒山子、拾得子,便大禮拜。

二人大笑:「豐干太饒舌了,阿彌陀佛不識,禮我二人做什麼?」

我讀了二首詩及其典故。我想起了「月河」,那是我們多世以前相聚的「月河」。月河光明無盡。月河天樂悠揚。月河清淨法身。月河流水甘露。我們食甘露。我們穿天衣。我們住宮殿。我們行嬉戲。

惠能的詩:

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虚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見。

這首惠能的詩,你能解否?無念之法。看法不著於法。 直心是淨土。「浮雲遮日」又有何妨害!

呷呷!我們化盡了色身被汙染的四大(地、水、火、風),我們的家在「天河勝景處」其實,人間是紛亂糾纏的,是迷悟的大海,是汙染的黑雲。我們在「澈卻」的觀修中,是要斷除四大的種種汙染。當四大由粗變微,由微變化,於本淨中,解脫得成就。我們在「脫噶」觀修中,由光的聚集,光明化盡肉身,得「虹光身」。成就大遷轉,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你是我的道伴。我要告訴你這些。我們要回到原來的刹土去,天河勝景處,是我們的故鄉。寫一首詩送給你:

我們不能在娑婆世間逍遙

人間遊戲

如許的無聊

 

我們要望向地標

不能閒過清宵

我願與你

業障消

四大均清淨融化

讓拙火燃燒

034 燃燒的野火

呷呷!其實要了解一個人內心的祕密是非常困難的,以我來說,我自己也不一定了解自己。我連自己都不了解自己,更何況别人怎可能了解我呢?反過來說,我要眞正去了解你的心,必然也是相當艱難的過程。有人說:「相聚久了,自然而然就明白了!」久了,是多久?曾經有一個人,我想了解他,經過了十年之久,我還是不了解他。

呷呷!看你的表面,像一位陽光少女,很活潑開朗,但,事實上,又很淡定。冷靜的時候,可以解開那千絲萬縷的糾纏。還有冷冷的面膜之下,怎知是燃燒的野火?天雷勾動地火,一發而不可收拾!有時候你冷靜--

如外科醫師,解剖我的一寸一寸的肌膚,分析得有條有理。有時候你狂野--就像燃燒的野火,把我的全身都燒得精光,屍骨無存。其實我喜歡你的全部,冷靜與狂野,我都很欣賞。我要如何解析你呢? 認眞說: 「不必解析!」

因爲在你的面前,我變得很盲目,無從得曉。盧師尊原本有「他心通」的本領,可以看透人的內心祕密。我有天眼,可以看。我有天耳,可以聽。 我有耳報,神佛的通告。但,這些都變成沒有作用了,因爲「愛」,所以把這些全部否決掉!我實在:「不懂你的心!」 良价的詩:

切忌隨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我感嘆啊!在你之前,我一切的神通預知,彷彿全部自動消除,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寫一首詩送給你:

你是霧

隨著風縹緲

我已迷失

所以神通就變得小

 

你的内心祕密是雲

變幻根本無法曉

只要你説的

我都説好

 

燃燒的野火耶

我整個人被燒掉了

046 小小世界都美好

呷呷!我們修習到「摩訶瑜伽」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覺受,這種覺受叫「一味」。住著的是「佛殿」。穿的是「天衣」。 吃的是「甘露」。 行的是「雲車」。來來往往均是佛菩薩。這個時候,我們稱爲「安住」。所謂「安住須彌」、「安住如海」、「安住所顯」、「安住明體」。

進一步:對人我方面,我之瞋、怒、愛、惡等,皆能清淨而入自解脫。所謂:他罵不還罵。他怒不還怒。 尋過不還報。 他打不還打。行者是以無修之修,無整之整,自然的光輝來看待一切。這時候,只見此人的長處,而不見此人的短處,人人均是大菩薩呷呷!

你說:「有一個人很討厭,我不喜歡看見他!」

我說:「看他的長處吧!」

你說:「他一無是處!」

我說:「看他的佛性吧!」(人人具足)

例如:馬來西亞的那個人,有「執著之美」,新加坡的那個人,有「點子之美」。台灣的那個人,有「讀書之美」。美國的那個人,有「圓謊之美」。這就是:「自然慧燈」。我們在「大樂地」之行者,自住「明覺」之中,只是欣賞「小小世界」之美。

希遷(石頭和尙)的詩:

當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當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

明暗各相對,比如前後步。萬物自在功,當言用及處。

這幾句眞好!「明」與「暗」是互相組合的。寫一首詩送給你:

這天氣也不一定是好天良夕

很多的很多的

障礙不可去計

 

何事去回憶

當了那煩惱的奴隸

不如都美好

月光如碧

 

若是眞正的行者

無處可以用意

空明中圓滿了修行的次第

070 禪定是坐忘

 呷呷!有一個人對我說:「在禪定時,一切忘卻時,進入了奇特的空境,由於太寂靜了,一時心生害怕寂滅,便出定了。」

又一個人說:「在禪定時,進入無雲晴空之中,廣大無比的空靈,心生懼畏,不敢進入,便出定了。」

又有一位說:「在禪定時,覺受是四周非常暗,有一個奇大無比的黑暗大洞,自覺自己往黑暗大洞中,掉了進去,一直掉下,深不見底,無止無休,由於驚慌,便出定了。」

我對他們說:「禪定是坐忘,覺得太寂靜了,覺得太空靈了,覺得掉入黑暗大洞。這些均是禪定的初機,眞正在禪定,你是無覺,一片空白,沒有時間,沒有空間。」

我又說:「在靜室禪定,有何恐懼、害怕,那是未坐忘的緣故啊!」

我在禪定前,唸:「往生淨土,超生出苦,南無阿彌陀佛。」

自己即死。無事 無心。刹那!刹那!不知不覺。我在禪定中,是極端極端安靜的,沒有一絲想念,沒有一絲風,沒有一絲光,其實什麼都沒有禪定就是這樣!修行的道侶是沒有「憂」,也沒有「喜」的,所以我們修禪定,禪定了,就是「鑽石心」,也是一心一意。

我在想:我以前在入甚深禪定中,要出定的時候,也是沒有原因的刹那、刹那就出定了。現在要出定:先有一個人,從我的甚深禪定中,走了出來,由很細的一點,漸漸的變成微妙的天人,一看臉孔,那是白衣大士,祂就是你,你就是祂,無二無別。結果:我就出定了。我想一想,原來你的倩影,早已深深的藏在我的最深意識。

行端的詩:

本無生滅,焉有去來。

冰河發燄,鐡樹華開。

我想:冰河爲你發燄,鐵樹爲你花開了。寫一首詩送給你:

這人間

是有情的花園

你的眼

就是天人

 

在龍華樹下的法筵

呷呷

你就是彌勒菩薩的妙選

 

一起成佛去

一起成佛去

「兜史天」不遠

082 月輪的觀想

 呷呷!我們修密教的人都知道,在「月輪觀」中,常修習的是,一輪明月,從平靜的藍色海洋中升起,懸在虚空中的天際。白色的明月中心,出現了諸尊的「種子字」(梵字)。種子字放光。行者觀想由「種子字」幻化成諸尊,有的是佛、菩薩、金剛、護法、空行、諸天...。

於是諸尊放光加被行者。使行者身、口、意清淨。嗡(嗡(梵文))--天心白光。阿(阿(梵文))——紅光在喉。吽(吽梵文))--藍光在心。

月輪的觀想是我們常常修法中,用到的,那澄明的月輪,像一面皎潔的明鏡,它使我們的心靈非常的平靜,非常的清涼。然而,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有二首歌是:

前往得道的上師座前,

求他將我指點;

只是這心猿意馬難收,

回到了戀人的身邊。

又:

默思上師的尊面,

怎麼也沒能出現;

沒想那情人的臉蛋兒,

卻栩栩地在心上浮現。

然而,我對於「六世達賴」的如此表白,沒有惡感,反而覺得他在現實的世界是在「遊戲三昧」,在世俗幻化的人間展示了「出汙泥而不染」。

他是眞實的!他是不虚僞的! 他是不壓抑的一面!我個人覺得,理智與情感不用對立,而是互相協調與融合。呷呷!我們天天修法。 我們天天禪定。我們天天做「月輪觀」。我們有「愛」,又有「修行」,這才是完美的人生。

玄覺的詩也是如此寫的:

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

又:

不求眞,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相無。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眞實相。

於是:我們了知眞妄空相無,我們了知眞實相,我們知道,愛情與修行,並不矛盾與衝突,別人是衝突,你我不衝突。寫一首詩送給你:

向晚

月亮冉冉的升上岸

此岸

彼岸

其實並不紊亂

 

你我修行是道伴

在遊戲三昧之中

漸漸把煩惱斬斷

102 永遠不會死去的

 呷呷!我想告訴你的是,在我的過去世之中,我記憶某些人、某些事,還有記憶你的事,我自覺,你我從來未曾死過。好像死過,但,還是沒有死。我有段記憶是這樣子的——

突然之間,自覺自己非常的疲憊,全身無力,虚脫了。一片長長的黑暗飛了過來,那黑暗把自己給掩埋了,四周全是黑暗。感覺上,四周有很多人,我算是一個大人物吧!因爲四周的人很多。他們都在注視著我。我無法同他們對話,因爲一片黑幕,還有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我知道,原來這就是死。但,一片光明照射過來。在某一個時空之中,又似乎神奇的活了。啊!我並沒有死啊!

呷呷!認眞的說,我並沒有死,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我並沒有死——我只是換一件衣服。我只是換住另一個房子。我只是搬了一個家。 我只是改朝換代。我只是換了一具身軀。我只是整型一次。有一點點改變,但,大部分是不變的,我有強悍的生命意志,一直的延續下去,就像紅花一樣,開了又謝,謝了又開;開了又謝,謝了又開。但,葉子永遠不落,根、莖永遠活著。

呷呷!你我正是-—互相交纏。 互相糾結。 互相綿密。我們的這一世,連結著上一世,上上一世,更上上一世,當然也連結,下一世,下下一世,更下下一世..。沒完沒了。大家以爲死了的,其實從別地方,又活了過來。

憨山的詩:

一泓死水靜無波,繞岸蘆花寂寞皤。

聲及潭邊驚鳥起,寒光翠影共婆娑。

又:

雪裡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飛來。

正對寒燈獨坐,忽將鼻孔衝開。(表面似死,卻是活的。)

寫一首詩,送給你:

沒有不散的席筵

情是深

意是濃

心與心卻是綿綿

 

不要以爲飄渺如煙

忽悠悠化去

淚眼

長眠

怎知道來世又重演

110我們不要失眠

呷呷!我聽到有人說:「睡好眠有三大口訣。第一,心放空;第二,身放鬆;第三,氣要通。」我聽後,覺得很有道理。心放空——把腦袋的垃圾,包括妄想、煩惱、心事、瑣碎的小事,全抛出去。身放鬆——擺一個你最習慣的姿態、最放鬆的姿態,讓身體鬆懈,輕輕鬆鬆。氣要通——呼吸通暢,無鼻塞、無痰、不咳嗽,吐納均勻。這是睡眠三要素。 宗一禪師的詩: 美玉藏頑石, 蓮華出淤泥; 須知煩惱事, 悟得即菩提。

呷呷!你若悟得,便知禪定的口訣是:無事。無心。

你說:「會失眠!失眠很痛苦!」

我說:「放空就好了!」

你說:「因爲有你,所以放不空!」

我說:「暫時放空,一切醒來再說。」

我覺得這就是修行,修行如同曉通禪師的一首偈:

冷似秋潭月,無心合太虚,山高流水急,何處駐游魚。

呷呷!前二段是無心,後二段是無事。明明有事怎會是無事?那就要靠「止觀」法了,當你止不住想念的時候,何不「金剛誦」?「嗡(梵文) 」——白光吸入。「阿(梵文) 」——紅光久住丹田。「吽(梵文) 」——藍光呼出。你若如此觀修,就是「金剛誦」,行者的心漸漸的專注於一念,由一念止住了萬萬的念頭,由這一念入於深眠之中。

你說: 「失眠是我害的!」

我說:「我們不要失眠,用『金剛誦』吧!」

寫一首詩送給你:

彼此的想念

何啻價值千金

我們心連著心

 

請把我吸入你的身

二者合一

變化成知音

就這樣深入睡眠

親親

130 坐在法王的寶座上

 呷呷!我常常如此說,這一生我只會兩樣:一是寫作。二是佛法。我每天要花很多時間研究「經、律、論」,尤其是五部大論、彌勒菩薩五論、一切續部。我讀經,實修密法。我的確確的實修: 四加行。 上師相應。 本尊法。 修氣。 修脈。 修明點。金剛法。 無上密。 大圓滿法。 明心見性。

在我「明心見性」的時候,十方諸如來,統統現全身,我融入其中,我知道一切成了。我可以端坐在法王的寶座上,向大眾宣講佛法。我能夠坐在法王的寶座上,那可不是一蹴而成,而是經歷了千辛萬苦的磨練,通過了諸多的考驗,死去活來的挫折,最後才能端坐紫金蓮的。藏密教主「甘丹赤巴」親自給我披上了:「法王袍」。

呷呷!當我坐在法王的寶座上時,傳統的悲劇又來了,很多人看不見我是眞正的行者、實修者,反而覺得我這個法王得來太容易了,引起了他們的嫉妒及吃醋。這些,我是不去理會的。

昔日佛陀成道,一樣遭受到二女「戰遮」、「孫陀利」,六師外道(六大教派)攻擊。所以我稱之「傳統的悲劇」。其實這也是:「譽之所至,謗亦隨之」。

這些都不要緊,要緊的是,你要好好的追隨我,要:讀經。修法。讓你的成就與尊貴的「空行母」同等。我們不只是道侶,我要看見你,壯闊雄偉的胸襟,全身光明的印記,領悟空性的智慧,深入禪定的寂滅之海,如此,才不違背你我的「相惜」。我坐在法王的寶座上。我也要你,坐在法王的寶座上。

寫一首詩送給你:

日月等閒容易過啊

盼望勿虚擲光陰

祝你

一步一步的實落

 

管他人蜚長流短的言語

不理會

心也不漂泊

走過那平沙漠漠

 

就是那光明與光明的相融

成就於一

坐上你我雙雙的寶座

138 我修「無漏法」

呷呷!當我在修行「寶瓶氣」之後,我先修「無漏法」,後修「拙火法」。爲什麼?因爲我認爲「無漏法」是「拙火法」的基礎,先得到「無漏」,氣才能足,腹(臍下四指),生法宮發暖,如此才能升起拙火。

我認爲:漏精(明點)摩擦精管是小樂。無漏(明點)在中脈中降提摩擦,才是大樂。明點不流失,易升拙火。在大樂中,能夠入定,這就是「欲樂定」、「無漏法」觀修口訣:

手印:七支坐。咒語:長「吽」(吽(梵文) )。

觀修:先修寶瓶氣數次,用右手結「金剛指」,中指指在頭頂中脈的頂穴。想臍輪有紅色「吽(梵文)」字,其「吽」字尾的勾「)」勾住龜頭(寶珠頭)前的白蓮花(明點)。此時,收腹部,運氣上升,唸長「吽(梵文)」字,將「吽」字順中脈,往上提,提到頂穴之上。觀想最上爲「吽(梵文)」字(紅色)。次爲白色蓮花。 三爲肉髻。(肉髻是陽具,倒捲入中脈,至頂穴而成肉髻。)這是觀修法。

技法方面:

一、日月朝天——雙眼朝上看。二、舌抵上顎——通氣、提明點。三、壓喉結——麥管吸水,一壓不漏。四、上行氣呼出——下行氣上升,提住明點。五、腹貼背一一收腹部,把明點提住。六、提肛——收緊肛門,提住明點。(這是薩迦六勢變,無漏技法。)

呷呷!我爲何要重述「無漏觀修」及「無漏技法」,因爲這對行者修「拙火法」太重要了。

又對:眾生有大益。 呷呷!你知道的,要得「大樂」、「光明」、「空性」,是一定要觀修:「無漏法」。

應物的詩:

長川不見龍行雨,幽谷遙聞虎嘯風。

偶與遊人論法要,眞元浩浩理無窮。

(這眞元,有形的,應指明點。無形的,即是佛性。)

我寫一首詩送給你:

不要因爲我寫的祕密

就驚訝

這是眾生的日常行誼

不會不雅

 

這可不能裝聾作啞

我不是

太閒暇

 

要認眞的觀修

這是眞正的

法雨遍灑

158 你的少少罣礙

呷呷!記得很早以前,有一位禪師,著作了一本書,他的主旨是:「悟無所得,頓斷煩惱。」這使我想起《心經》的一段話:「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我也曾如此想,很早以前:我出生是爲什麼? 生從何來? 死從何去?我的生命有什麼意義?因爲,學佛的人,到了某一個境界的時候,你就知道了:無所住。無所謂。 無所得。 來時雙手空空。 去時雙手空空。後來,我終於開悟了,悟到了「第一義諦」。天哪!原來是這樣!

我答:「佛陀把祂的開悟,說出了。在大般若系統的經中,在《解深密經》中,在《楞伽經》中,但,佛陀沒有直說,所以,我也不敢直說。」

人問:「爲何不直說?」

我答:「因爲直說,會有眾生不信,造大誹謗。其實開悟也是驚世駭俗的,若直說,必是天下大爭議,基於如此的考量,所以不可說。」

我又說:「大部分開悟的人,都是佛法境界顚峰的人物,經歷了無止盡的修行,終於到了最高的境地。但將開悟直說,對一些初修行人來說,有害,而且無益,因此,不直說。」

我開悟後,我的表情似乎有改變,我更虔敬的修法,更專注的生活,而且無私的奉獻是我的旨意。我的臉上有早晨的陽光。我的臉上有黃昏的彩霞。我自自然然的生活著。快樂的度過每一天、每一夜的生活。

呷呷!我曾偷偷的把開悟的內涵,告訴了你,想讓你不執著、不罣礙。我對你,我承認,是有執著,是有罣礙,這是我修行上的不夠力。但,想到開悟,我會把執著、罣礙清除掉。而你呢?我看出執著,我也看出罣礙,看出你有少少煩惱。「我的身邊有女弟子!」「對盧師尊有著仰慕的女弟子!」「有姿色的女弟子!」「有大弟子,有小弟子!」

但是,你要知道,盧師尊在度化眾生,不分男、女、老、少,不捨一個眾生。我對人人都好,守住了我的方寸。只有對你不同。是不同的。是不同的。是不同的。百分之一百的珍惜。我只有一個願望了,去除你心中少少的罣礙吧!

寫一首詩送給你:

多病總是爲了多情

明月

也不能永遠的圓淨

輕煙變成殘景

 

我心耿耿

你心杳杳

小小的細節要省省

你可以不可以

不要看那些梧桐碎影

162 讓我全身燃燒的火

呷呷!我個人常常覺得,生命是一個奇蹟。例如:溫度——火大。 血液——水大。骨肉——地大。呼吸——風大。意識——空大。

以溫度來說,這溫度是從何而來?我的上師說,是從臍下四指的「生法宮」而來。是天生的,母親的體性。(以「金剛亥母」爲表徵。)如果利用:呼吸。 觀想。 摩擦。可以升起密教的「拙火」,拙火就是神火、靈熱、靈蛇、內火。它的觀想法,可以觀想「短阿字」,觀想「迸火星」,觀想「火焰」,觀想「粗火焰」,觀想「細火焰」。呼吸是「完全呼吸」,分「細慢長」及「粗急短」。粗急短是律動呼吸。摩擦由師長教授。(密授)當拙火熾熱燃燒時,漸漸燒至臍輪、心輪、喉輪、眉心輪,下至生殖輪。於是全身燃燒神火。此時產生大樂光明,由拙火而入空樂大定(這是拙火修行)

另外:沒有修行,有七情六慾的人,若升起火,是「雜火」或「慾火」,所以,世俗人會「慾火焚身」。修行人和世俗人不同。可以將「慾火」變化成「拙火」。由大樂光明進入「禪定」。

呷呷!你知道嗎?你是一位讓我全身燃燒的人,你的呼吸是火,你本身就是火,我們意念是火,於是一起燃燒了。出生火。出生光。

我的身子,因爲「拙火」的緣故,不漏明點,身光潤澤,不怕寒冷,不怕生病,身心輕安,明點增長,產生光明,產生神通。全身燃燒的人,能自在遊戲。呷呷!你就是讓我全身燃燒的人,我在溫暖中進入了禪定。

寫一首詩送給你:

火啊

燃燒盡我的千頭萬緒

歸於一時

完完全全化爲灰燼

 

你就是火

火出生了雙翼

儘量的飛翔飛翔

進入天際

 

呷呷

你我相伴回歸去

166 你我共同的觀念

呷呷!我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師父給我四個人生的概念,這四個概念是:

苦——惡業會造成下地獄之苦。或轉化成畜生,彼此互相吞噬殺戮,或遭人屠殺之苦。餓鬼沒有食物,有飢餓口渴之苦。阿修羅嫉妒好鬥,有殺戮之苦。人有生老病死等八苦。天道有墮落輪迴之苦。

空——世上萬事萬物,包括生命,均有時間性,天災人禍難料,人一死,生前擁有,皆化爲空。

無常——累世之業,一般人是無知的,災劫一到,無常大鬼即至,善因善報,惡因惡報,業力的變化,均是無常。

無我——綜合以上,苦、空、無常,人生如夢幻泡影,這個自我,豈不同於「無我」嗎?生死無我、空無我、無常無我。

呷呷! 你當然也知道這些,你我才走上修行之路,我們去尋求解脫吧!

清洪的詩:

得失是非皆放卻,經行坐臥無相拘。有時把柄紅麈拂,有時持串烏木珠。

有時歡笑身舞蹈,有時默坐若葫蘆。懶舉西來佛祖意,説甚東魯有詩書。

又:

競利奔名何足誇?清閑獨許野僧家。心田不長無明草,覺苑長開智慧花。

黃土坡邊多蕨筍,青苔地上少塵沙。我年三十餘來此,幾度晴窗映落霞。

呷呷!讀了清洪的詩,生起無限的感慨啊!得失是非,競利奔名,終究是空。權位最高的阿扁總統,後來入監牢。王永慶過世之後,雙手空空,不帶走一毫。瑪麗蓮夢露,魂飛魄散。鄧麗君,只剩歌聲繞梁。

呷呷!你我誓願,我追隨你,你追隨我,相識相惜,共同修行,同心同德。知道這些之後,更要珍惜相處的時光,互相勉勵,共成佛道。風雨同舟。甘苦共嚐。

我寫一首詩送給你:

你我的情誼很深很深

並不恣意狂蕩

不是惡業結集

並不會心神淪喪

 

走在佛法之路

彼此交流的心法上

淨土裡

充滿了希望

 

你我知這人生之路

知道走向

掃盡了貪瞋痴疑慢

唸佛

持咒

觀想

在你我的口中歡欣的唱

174 創造一些新作品

呷呷!過去有人問我:「盧師尊,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我答:「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這句話是先總統蔣公說的)

過了十年,又有人問我:「盧師尊,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我答:「創造一些新作品。」

又過了十年,又有人問我:「盧師尊,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我答:「從輪迴中解脫出來。」

又過了十年,又有人問我:「盧師尊,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我答:「珍惜美好的時光。」

呷呷!爲什麼四次的回答都不一樣?我告訴你,第一個回答是「學習的階段」;第二個回答是「寫作階段」;第三個回答是「修行的階段」;第四個回答是「認識你的階段」。這就是「無常」。

其實只要用一下心,這四個回答是連貫的,是相通的,是相融的。珍惜美好的時光,好好修行,從輪迴中解脫出來,把修行經歷,創造一些新作品,然後,傳給下一代,繼起的生命。這就是我的「一貫」。

每一件事情,都能撼動我的心,你的一舉一動,也一樣震盪著我。其實我有一顆安靜的心,我現在正感受每一天,你從我的心中踩過。我知道:月有陰晴圓缺。 人有悲歡離合。 花有花開花落。 雲有忽隱忽現。

但,我多麼的渴望,珍惜你我妙漫的時光,這也算我對生命永恆的追求,不管春天遠逸了,凋零的冬天來了,我能感受到——歡喜。 溫暖。 憂傷。 失落。然而,我想要在你我之中,創造一個恆新的永恆的作品。

寫一首詩送給你:

我要時時都知道你的消息

讓我關心你的一切

因爲這樣能

別來無緒

這樣非常有意義

我的作品不斷

一直創造

這就是繼續

 

我向諸尊祈禱啊

永恆的相聚

186 香與華

呷呷!今天我要跟你說,香與華的供養(華就是花的意思)。我們學佛的人都知道,在佛經中,常常看見「香華供養」這四個字。《地藏經》中提到:「每日,少香少華,供養地藏菩薩,有很大的功德及福分。」

我們常見的五供是:花、香、燈、茶、果。密教八供是:花、塗香、抹香、燈、茶、果、沐浴水、如意螺。十種供養是:花、香、瓔珞、抹香、塗香、燒香、幢幡、衣服、伎樂、合掌。

《無量壽經》曰:「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數無量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寶積經》:「齎持微妙供具,奉獻如來及諸大眾。」

《法華經》:「於當來世,以諸供具,供養奉事八千億佛。」

《往生要集》:「隨力辧於華香供具。」

有人問我:「供神明以什麼供品才好?」

我答:「以神明的喜好爲供品最好。例如供諸天,以諸天的喜好供之,則佳。」

有人問我:「供佛菩薩呢?」

我答:「以自己的喜好供之即可,因爲佛菩薩無分別心之故。」

呷呷!我曾「持花」供養你。

你說:「玫瑰花就好,百合花的香味刺鼻,還是玫瑰吧!」

我爲什麼供養你以花?因爲你是白度母的化身。我與白度母,是非常親密的,白空行母就是白度母啊!盧師尊常供養:「四守方母、八方空行母、二十天天女。」

寫一首詩送給你:

祈願

佛菩薩增大光明遍照十方

佛法的弘揚永遠不老

 

祈願

你我的快樂久久遠遠

無煩無惱

 

祈願

休惆悵好歸去

生生世世永不了

 

祈願

修行成就大菩薩

化爲虹光纏繞

你曉我曉

190大圓滿法的重要灌頂

呷呷!有弟子問:「大圓滿法有重要灌頂嗎?」

我答:「有。」

弟子問:「是什麼?」

我答:「五佛嚴頂灌及阿達爾瑪佛灌。」

「爲什麼?」

我答:「因爲這個法門的祖師爺,是本初佛阿達爾瑪佛傳下的。又,第二祖師爺就是五佛。這二個灌頂具足,可以淨除汗穢,得修行大圓滿法的資格。」

我先說「五佛嚴頂灌」:

先迎請五方佛。中央毗盧遮那佛佛父佛母,住行者眉心輪。西方阿彌陀佛佛父佛母,住行者喉輪。東方阿閦佛佛父佛母,住行者心輪。南方寶生佛佛父佛母,住行者臍輪。北方不空成就佛佛父佛母,住行者密輪或四肢。由佛父佛母雙融的甘露,流遍全身,淨除身體及脈的汙穢。(以象徵五佛之法器,觸行者各部位,或隔空觸。)

我再說「阿達爾瑪佛灌」:先迎請「阿達爾瑪佛」。將「阿達爾瑪佛」的佛父佛母,住於眉心輪、喉輪、心輪、臍輪、密輪。由佛父佛母雙融的甘露,流遍全身,將行者身語意、氣脈點,全部淨除汙穢。(以阿達爾瑪佛雙身,觸行者各部位,或隔空觸。)

重要的觀想在: 一、甘露充滿全身。二、身化空明。三、行者自身變化阿達爾瑪佛的佛父佛母,入於定中。灌頂後的覺受:如水晶透明。如虹彩五色布滿全身。如日光月光。如地水火風空之五光出現。(由此,見證及引出佛性。)

呷呷!我跟你講這些,主要是,當我們甘露充滿全身時,心心相應時。身、ロ、意、氣、脈、明點彼此交融,也一樣產生四大覺受由此見證佛性。

寫一首詩送給你:

這人間

盡是一些無聊的話語擾擾

太多的塵囂

 

迷權位高高

迷金錢珠寶

迷美色嬌嬌

苦苦來相招

 

唯有灌頂化清淨

修大圓滿法

將愛恨拋

將執著拋

一切業障全消

194「四喜」密教修持精要

 呷呷!有弟子問我:「盧師尊,可以告訴我們修明點四喜的口訣嗎?」

我說:「可以。」

我告訴他:中脈至頂輪,有千葉蓮花,即菩提心月液(明點)所在處,以白色「杭」字爲表徵。行者手印是「六灶印」。

行者以拙火猛烈燃燒「杭」字。(杭(梵文))降下了明點。到「喉輪」是初喜。 到「心輪」是勝喜。 到「臍輪」是最勝喜。到「密輪」是俱生喜。這明點產生了「大樂」及白色的「光明」,融化至全身。由此入定。是安樂無比的大定。(空樂大定)

更重要的觀想是:

眉心輪是中央毗盧遮那佛,佛父佛母,融化明點充滿整個頭。喉輪是西方阿彌陀佛,佛父佛母,融化充滿喉部明點。心輪是東方阿閦如來,佛父佛母,融化明點充滿。臍輪是南方寶生佛,佛父佛母,融化明點充滿。密輪是北方不空成就佛,佛父佛母,融化明點充滿。最後,全身明點,達毛細孔。此時的「大樂光明」,達到了巔峰。這種修法,成就了:大樂。摩擦脈,產生樂。無貪。不再追求什麼。入「大樂光明」定。看到明點空光。全身物質化爲光明。金蟬脫殼了,連殼也沒有了。

呷呷!你說:「我這一生値得了,了無遺憾,我一切都獲得了!」

我說:「這就是我一生當中,最快樂的時光,我也一樣了無遺憾。」

你說:「我已到極樂世界!」

我說:「這正是生命的至樂!」

寫一首詩送給你:

拙火的產生是由於氣

風暖熾盛

這就產生了力

 

只要觀想四喜

兩魂消

相關語意呢喃

大樂生起

消除了一切煩惱愁緒

樂極

 

光無量

輕盈的入於定中

這樣的人生值得了

西方去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週一休假)

11:00 AM ─ 5:00PM

星期三及星期六:問事、人生咨詢,歡迎來電預約2:00 PM ─ 5:00PM


星期三:密法精進班

7:00 PM ─ 9:00PM

星期日:共修密法及生活中的佛法化    

2:00 PM ─ 5:00PM

聯絡方式:

地址: 3004 W Audie Murphy Parkway,

         Farmersville,Tx 75442

 

電話 +1 (972) 782-7587

傳真 +1 (972) 782-7656

網站: kba-tx.org

電子郵件:info@kba-tx.org

臉書: www.facebook.com/temple.

kalachakra/

*本寺爲非營利宗教團體,所收捐贈款項,皆可開出感謝狀,收据可抵稅,功德無量!

三輪雷藏寺服務項目:

1. 佛像開光及安設壇城

2. 風水擇日    

3. 人生咨詢(問事)

4. 臨終關懷助唸

5. 求簽解惑

6. 助印經書

7. 太歲燈/光明燈

8. 消災延壽藥師佛燈

9. 地藏殿提供

 -- 纳骨塔

 -- 歷代祖先牌位

 -- 怨親債主、纏身靈牌位

 -- 水子靈牌位

10.每月(農曆)初一初十五上午10:30am佛前大供及拜土地公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