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册「大樂中的空性」
蓮生活佛文集第201册「大樂中的空性」精選分享.二00八年五月出版
004《喜金剛講義》前言
有一回。我在美國芝加哥的「芝城雷藏寺」傳授「時輪金剛」的灌頂及講授。
有一群聖弟子,向我跪下頂禮,奉上了一幅「喜金剛」的彩繪唐卡給我。
弟子們說:「請盧師尊傳授喜金剛!」
我說:「等待機緣成熟。」
弟子們說:「盧師尊曾在早期的書中提及喜金剛,故,我們要求得此法。」
我說:「既然如此,緣至,我當然會傳授!」
有了這樣的「緣起」,才使我寫下了這一本書,這一本書的標題是《大樂中的空性》,副題是《喜金剛講義》。等我這一本書寫作完成的時候,我可以依照這本書的講義,講解「喜金剛」,這樣也有一個次第性。
再來我要談一談我的傳承,在這一世之中,我主要的上師是:「了鳴和尚」、「薩迦證空上師」、「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吐登達爾吉上師」及「普方上師」等。
我本人是實修密教的行者,隱居閉關修法達九年。而且日日修法不止,未曾停止一日。我實修「四加行」、「上師相應」、「本尊」、「金剛法」、「無上密」。我獲得相應,及大成就。我自己知道,「正等正覺」者,正是我本人也。
讀者諸君,只要皈依我「盧師尊」,遵循我的教法,精進實修,一定可以達到「正等正覺」的境界。我能如此。眾生也 一定能如此。 釋迦牟尼佛能夠成佛。有為者,亦若是。
這一本《喜金剛講義》,是依據:一、我蓮生活佛的實修經驗。二、薩迦證空上師的講授。三、《喜金剛本續》偈。四、《佛說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五、《吉祥喜金剛集輪甘露泉》。六、《大乘要道密集》。七、《道果》。
我知道「喜金剛」是很繁複的,所以,我的寫作,儘量的令讀者清楚明白,也就是儘量的平易近人,儘量的淺白,去蕪存菁,免得讀者有看不下去之感。「喜金剛」有很多涉及雙運的部分,在理上,我會說明,在實修方面,點到為止,因為畢竟有很多人仍然無法接受它。
這是一本驚喜的書。你一定會覺得如同挖到寶藏一樣的高興,擁有這些一一很滿足了。
010第一章:我就是喜金剛
這一開宗明義,我講出了「密教」第一義:「我就是佛陀。」「我就是金剛薩埵。」(金剛菩薩)「我就是喜金剛。」
我這樣一講,很多人都會嚇了一跳,盧師尊怎敢說:「他是佛陀、金剛薩埵、喜金剛?」
我告訴大家:密教的 修行是「由果向因。」顯教的修行是「由因向果。」這二者是不同的。
由於我的開悟見性,我明白一切「諸佛」、「菩薩」、「金剛」、「護法」、「空行」、「諸天」的一切祕密。我見證我的真如佛性。我得證圓滿正覺。我是一切如來身、語、意。所以「我就是喜金剛」。這是一句很有「自信」的話,一句很「嚴肅」的話,更是一句從來沒有人「敢說」的話,今天我能如此說了出來,可算驚天動地了。
我今天告訴大家,我同佛陀一樣,是真語者,是實語者,是如語者,是不誑語者,是不異語者。
為什麼「我就是喜金剛?」
我解答如下:「金剛」——不壞的。「大」——永恆的。「三昧耶」——大智慧勝味圓滿常行三昧。「喜」——大悲的。所以「喜金剛」的真正意義,是顯示大悲圓滿的智慧。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今天我能「揭開」藏密五大金剛法的謎,那當然我是實修者,有了相應,又明心見性,「生起次第」圓滿,「圓滿次第」圓滿之故。喜金剛。勝樂金剛。 大幻化網金剛。 密集金剛。 大威德金剛。我發覺,我以大智慧勝味圓滿常行三昧,一一破解了「五大金刚法」,破解了祕密中出生的祕密。從實修中解脫成佛。一一理解。 一一相應。 一一合一。 一一應用。
由於如此,我是喜金剛、我是勝樂金刚、我是大幻化網金刚、我是密集金刚、我是大威德金刚等等等等。我是一法相應,一切諸法相應。現在,在這娑婆世間,能明白我的人,只有一切諸佛而已,善哉!善哉!佛與佛知。
014第二章:喜金剛的出現
在第二章之中,我直接的切入主題,「喜金剛的形象及出現」。先出現蓮花。蓮花的中心是日輪。日輪的中心是種子字「吽(梵文)」。由吽字,出生「喜金剛」。喜金剛的形象是八面、四足、十六臂,四足踏住四魔。(十六臂持法器)喜金剛的外貌,是極其令人怖畏的,也就是令人恐怖到了極點。
喜金剛擁抱著明妃「無我母」,正在大貪激樂,在日輪上瘋狂的舞著。在《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中的偈,寫著:
青色日輪中。 眼紅曼度迦。
髮纏金色髻。 輪環及瓔珞。
手釧金色帶。 表五佛清淨。(這即是五種莊嚴)
也就是頭頂黃金的十字金剛杵冠、項鍊是一串人頭、耳環、手鐲、腰帶。 口中發出的聲音是:「吽。發吒。」正面的臉「黑色」、右邊「白色」、左邊「紅色」,後面的臉扭曲變形,如蜜蜂,有二十四隻眼,每面三隻眼。我個人覺得,這樣子的形象出現,一般世人很難理解。
然而,喜金剛的形象,真正解釋著:一、是金剛不壞的。二、是大力之王。三、是世間的成就之王。四、是出世間的解脫之王。五、喜金剛的大貪是方便大樂。六、喜金剛的憤怒本質是大悲。七、喜金剛的喜捨是方便智慧的佛性。
喜金剛在藏密之中,是第一尊最先出現的大「嚇魯噶」。我了解:「嚇」—一空性。「魯」——斷一切染。「噶」——無所住。
我個人對藏密「五大嚇魯噶」的修行方法,是有心得的。固然五大「嚇魯噶」修法都不一樣,但,有相通之處。有的方便多些(父續)。有的智慧多些(母續)。金刚法都是愤怒的(孔雀明王除外),但本質上卻是大大的慈悲心,其表相愤怒,其實內心是慈悲的。
這是金剛法的特質。《喜金刚本續》的出現,其他的金剛法,或多或少,均延用了《喜金刚本續》的法義。喜金剛的觀想,本身已繁複,再加上眷屬,再加上壇城。實在不容易,但,我儘量用最簡單的。免得行者望而卻步。
018第三章:喜金剛壇城
首先我要說明,所謂「壇城」,我直接稱為「宮殿」。這個宮殿不是俗世的宮殿,而是喜金剛所化現的黃金寶殿。我們已經觀想了「喜金剛」,接著便是觀想喜金剛壇城。
同樣的,我們也要讚嘆「喜金剛」的壇城,如果要介紹壇城的「本性」、「面積」、「容積」、「象徵」,幾本書都不夠寫。所以我們用最簡單的:四方形的黃金宮殿。 四方四門,是燦爛鮮明不同顏色的彩繪。
很多飾物:長幡、花、香、燈、香水、寶瓶、珍寶、法輪。(八吉祥)而中央正是主尊「喜金剛」。「喜金剛」的周圍有八大明妃:高利明妃(手持月亮)。可利明妃(手持日瓶)。維多利明妃(手持淨水)。噶思瑪利明妃(手持藥)。卜卡西明妃(手持金剛)。沙瓦利明妃(手持甘露)。軍荼利明妃(手持鼓樂)。東比明妃(手舞蹈)。這八大明妃是「喜金剛」的重要眷屬。我們行者,可以觀想她們是八位天女,都是非常莊嚴而美麗的。八大明妃分八方而住,而成一個圓。
由於我這樣的描寫,大家在觀想上是比較容易的。四方形的黃金寶殿,四方四門,有許多的飾品。八方天女成圓形,圍繞喜金剛。喜金剛本尊在寶殿中央,八面、四足、十六臂,正大貪激奮。
密教的義理--
我們行者,藉著誦經、持咒、觀想、手印……。將虚空中的智慧本尊「喜金剛」,用最恭敬的心迎請降臨在壇城。而金剛上師自觀為「喜金剛」,再施行灌頂給密教行者。也就是虚空中的「喜金剛」降臨到壇城的「喜金剛」,壇城中的「喜金剛」,灌頂了密教行者。如此,就得了「喜金剛」的灌頂。如果要更清晰的明白「喜金剛」及壇城及眷屬。大家可參考:「沙」曼陀羅。 「彩繪」曼陀羅。 「唐卡」曼陀羅。
觀想「喜金剛」,觀想壇城,觀想「喜金剛」眷屬,是實修法的第一步。我「蓮生活佛盧勝彥」就是依照這個法門而實際的修持者。
022第四章:「喜金剛」灌頂
灌頂的密義,正是虚空中的法流,進入壇城,而金刚上師引壇城的法流,灌頂密教行者,最後,密教行者有了法流。只要你受了「喜金剛」的灌頂,就可以「允許」修喜金剛的本尊法了。
受灌頂者,我認為應該如此為之:你對喜金剛有了初步的了解。你應該祈求金剛上師為你行灌頂法。你要供養壇城諸尊。你要供養金剛上師。
你要觀想喜金刚(嚇魯噶)住在你的頂上,這位喜金刚是代表「五佛」的,於是,喜金刚進入你的心中,你就是喜金剛。你要在平常時候,行住坐臥之中,保持喜金剛的觀想。保持「佛慢堅固」。保持喜金剛的觀想,可以如此為之:「行者的心,放出一道黑色的光,這黑色的光如同金剛鉤一般,於是鉤引喜金剛、八大明妃,進入行者的身中,行者的自身化為喜金剛。」
你要結手印:「左右大拇指,曲入掌心,按在無名指之下,雙手合掌,即成印。」
喜金剛的灌頂,有初灌、內灌、密灌、密密灌四種次第。
一、初灌一一本尊法,修本尊念誦法,直至本尊相應。執行喜金刚利益一切眾生的行為,喜金刚是一位最偉大的金剛,其神通力是無法想像的。
二、內灌一一內法灌頂,修氣、脈、明點的灌頂。以紅花代表紅菩提,白花代表白菩提,也就是紅白菩提的灌頂。修氣通脈,修瓶氣,修拙火,修無漏,修明點法。
三、密灌—一觸灌,無上密的灌頂,如法的修持雙身。智慧手印雙身——觀想雙身。事業手印雙身—一實體雙身。(修空樂不二)
四、密密灌一—圓滿灌頂。四喜的產生,初喜、勝喜、超喜、俱生喜。四喜亦是四空,最後的俱生喜,即是俱生智,證明佛性真如,明心見性,直接成佛。
026第五章:立壇修法
根據《吉祥喜金剛集輪甘露泉》曰:「夫於喜金剛中圍之內,曾受灌頂具足三昧瑜伽行人,欲修六支中觀集輪法儀,於一靜室懸掛幀像,排列四水花香燈塗食等外供,並置頭器盈甘露丸所和之酒,擬為內供,及安血肉所嚴施三或五分,又置鈴杵,曼達拉等,凡所須一切供物。」
這一段是說,瑜伽行者立壇,準備修法:一、先準備靜室。二、掛喜金剛壇城唐卡。三、立喜金剛之幀像。四、排列花、香、燈、茶、果。(五供)加上沐浴水、如意螺、塗香(八供)。五、內供可用「顱器」装酒、生肉三品或五品。放金剛鈴、金剛杵、大曼達拉供盆等 (以上是立壇) 。
修法的「前行」正是:四皈依。金剛薩埵百字明懺悔法。供養喜金剛及八大明妃。四無量心。披甲護身。 上師相應法。(如果依據《吉祥喜金剛集輪甘露泉》的前行修法,其修法繁複之多,超出你我的想像,又是觀想,又是持咒,又是念偈,又是發願,所召請的諸尊,也很多,我列之如下:
一、金剛薩埵。 二、喜金剛。 三、根本上師。 四、八大明妃。五、四重結界。(金剛地、金剛牆、金剛帳、金剛火)六、護輪十忿怒眾。七、五方佛。八、八大屍陀林守護神。(護方神)九、八大樹神。十、八護界神。(地神)十一、八大龍王。 十二、無我母。 十三 、四守方母。
這些諸佛、菩薩、金剛、護法、空行、諸天、眾神的召請、觀想、持咒、手印、誓願、誦偈等等。(一一均要供養)其繁複可知之!如果大家欲清楚明白,可自行參閱《吉祥喜金剛集輪甘露泉》一書。
我個人認為,現代人修密法,若不用「簡略法」,你可以在壇城前,坐上一整天,這一整天修下來,連一壇法皆未修成呢!最後,還得供養「吉祥大黑天」及「吉祥天母」,普施「六道四生」。我的修法經歷是:
我個人注重「正行」。「正行」是觀想本尊喜金剛的融入我身,自身化為喜金剛。(結手印)持誦本尊咒:「嗡。帝瓦。必主。瓦日拉。吽吽吽。發吒。梭哈。」禪定入三摩地。(奢摩他)出定。 「後行」。
042第九章:本尊修法儀軌
我在這裡先給大家寫出一個「喜金剛」本尊的簡易修持的儀軌。(初灌修法)這個儀軌是最簡單的修持法,然而,儀軌雖簡單,其內涵確有深意。
請大家仔細玩味:
一、入「喜金剛」壇城,持誦「清淨咒」。
二、持誦召請咒,召請根本上師、「喜金剛」及諸尊。
三、做大禮拜。
四、做大供養。
五、持誦四皈依咒。
六、行披甲護身法。
七、發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八、誦《高王觀世音真經》。
九、結「喜金剛」手印。(雨手大拇指,曲入掌心,按於無名指之下,雙手合十,即成印)
十、觀想觀虛空一「邦」字「邦(梵文)」,化為「八葉蓮花」。蓮花中一「藍」字「藍(梵文)」,化為「日輪」。日輪中一「吽」字「吽(梵文)」,化為「喜金剛」。「喜金剛」八面、十六臂、四足。身青色,忿怒相,四足踩四魔,十六臂持物,交抱「無我母」。「喜金剛」戴「頭環」、「耳環」、「頸飾」、「手鐲」、「腰帶」。四周大智火焰。三目皆紅,圓睜。 黃髮上豎糾結(觀想愈清晰,愈好。愈細,愈有功德)。再觀想:行者自己心中,放出黑色的「吽」字「吽(梵文)」,黑光如鉤,將喜金剛攝入自心。行 者自己化為「喜金剛」,抱住「無我母」,在日輪上狂舞。
十一、持「喜金剛」心咒:「嗡。帝瓦。必主。瓦日拉。吽吽吽。發吒。梭哈。」(百○八遍)或竭力多誦。
十二、入我我入,定入「喜金剛」三摩地。九節佛風。 禪定九次第。 四禪。
十三、出定誦讚:瑜伽尼眾共繞尊。尊已獲得最上意。為動非動妙莊嚴。興大悲心度有情。幻心金剛修成意。金剛嚇嚕葛印記。
十四、迴向。
十五、大禮拜。 十六、出壇。 吉祥圓滿。
無我母的心咒:「嗡阿吽。發吒。梭哈。」(亦可多誦。)八大明妃的咒。(亦可多誦。)迴向可唸:是故瑜伽者。儀軌悉了明。若發大菩提。彼成就吉祥。迴向大悲心。自他俱利樂。
我寫出這簡易的修法儀軌,是最基本的,簡單扼要。受灌頂的行者,可依而修之,雖非整套修法,但,功德亦大也。
046第十章:「喜金剛」的加行法
我個人覺得,修密法的一個大重點,就是與「本尊」相應。相應了「本尊」,若再修其它有緣的「諸尊」,莫不一一垂手可得,易如翻掌。也即是一法相應,法法相應。「喜金剛」要得相應,我個人認為輔助的「加行法」非常重要。不可缺乏。
一、正確的皈依及灌頂。你要皈依一個真正懂密法,實修密法,而且在密法上有相應的師父,這位師父對「生起次等」及「圓滿次第」,都明白,而且得到了大成就,這種師父在世上不多。你要去皈依這樣的師父,而且要接受他正確的灌頂法流。一流的師父很少,二流、三流、下流的師父特別多。而我(盧師尊),真知、實修、相應、成就,這種師父哪裡找?
二、接受菩提心的教法。a、行願菩提心(大悲)。b、勝義菩提心(大智)。C、三昧耶菩提心(大定)。要知道菩提心的教授,比一般二乘更高,其成就更大。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正、三十七道品。
三、金剛薩埵的懺悔法。這個加行非常的重要,可說是密教一切懺悔法的首要。「喜金刚」首重金刚薩埵的懺悔法,可清淨累世的冥暗,及一切無益的垢染,一切業的印記。最後達到自性清淨。在《吉祥喜金剛集輪甘露泉》之中,喜金剛是由金剛薩埵一刹那直接化成。
四、上師相應法。在密教中,特重上師,這是眾所周知的。上師相 應法甚至大過「喜金剛」。那洛巴尊者,顯化「喜金剛」的壇城在虚空中。而瑪爾巴尊者先頂禮「喜金剛」,再頂禮那洛巴尊者。但,這是錯誤顛倒的。那洛巴尊者收回「喜金剛」於自心中。原來,根本上師是一切密法的根本。如果沒有上師的加持相應,修一切密法,根本了不可得。
五、中觀正見。法相宗--觀遍計所執非有,依他圓成非空。三論宗--觀諸法不生不滅,不來不去。天台宗--觀三千諸法--絕待。密宗——中觀應成派、中觀自續派。(外假真空) 、(外假內有) 。
我個人覺得「密教」的修行法,例如「喜金剛」,其本質是「生與不生」。「明心」是無。「見性」是有。非有非無是中觀正見。對於「明心見性」可參閱拙作《開悟一片片》,自能詳知。可以有更大的體悟!
050第十一章:教授持咒法
施食給一切地上的鬼神(無形)的咒是:「嗡阿吽。發吒。梭哈。」
加持心咒:「嗡。阿。吽。」
忿怒咒:「嗡。咄唎。梭哈。」
降伏咒:「嗡。吽。梭哈。」 召鉤咒: 「嗡。枯。 梭哈。」
又降伏咒: 「唵。捫。梭哈。」
信愛咒(敬愛咒):「嗡。古魯古烈。咄唎。梭哈。」
佛陀說,若大旱災,欲求雨,其作法如下:取「屍陀林五色顏料」,畫「喜金剛」,八面、四足、十六臂的忿怒相,腳踏「阿難陀」龍王。立壇於西北方。
畫相下安一盆水缸。 行者厲聲持咒:「嗡。古魯。古魯。古都烏。古都烏。卡吒。卡吒。卡吒耶。卡吒耶。喜喜瀝瀝。卡。扑扑扑扑扑扑扑扑。吽吽吽。發吒。梭哈。」
如果雨還不下。咒語倒念,龍王的頭就會爆裂成粉。(我認為,這個求雨作法,最扼要,也最簡單有效。)
佛陀說,如果是大水災,雨下不止,止雨法如下:取死人的衣服一件,或是取死屍的裹屍布一片。行者就坐在衣布之上,一刹那變化自己為「喜金剛」。
念誦止雨咒:「嗡。我就是喜金剛。勅令止雨吧!吽吽吽。發吒。梭哈。」
於是,雨便戛然而止。
佛陀說,破一切邪神法術:
取松樹子。 白色蓮花。 斷鐵草。 甘露丸。四種研成粉,在日蝕時,做成斧頭形。行者自化「喜金剛」。雙足踏住斧頭。
念咒:「嗡。瓦日拉。古吒拉。播吒野播。吒也吒吒。吽吽吽。發吒。梭哈。」誦咒百萬。一切邪神退散,形神皆滅。(此咒平時就要念,用時一至三遍)
得財富之法術:
行者化為「喜金剛」,八面,十六臂,四足。其左邊,第八隻手臂,頭器內執的正是「黃施財神」。行者觀想「黃施財神」的手臂動搖。財富從頭器湧出。欲得何種財富,便湧出何種財富觀想財富無盡無量。
咒:「嗡。爹瓦。必主。瓦日拉。速得財富。吽吽吽。發吒。梭哈。」如此即得大財富。
佛陀在《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經律異相》》中,提到「提婆達多」與「阿闍世王」共同商議,要把佛陀害死,「阿闍世王」還命令全國人民不得信佛。「提婆達多」建議國王,請佛陀入城,再將五百大象灌醉,令大象把佛陀踏個粉碎。當時,佛陀及眾大阿羅漢,一起入城,所有醉象大叫。五百羅漢飛向虚空。佛陀身旁只有阿難尊者。所有醉象全部衝向佛陀。佛陀即念咒:「嗡。尾盧耶。尾 盧耶。」佛陀舉五指,化五百獅子,同聲俱吼,震動天地。眾醉象俱馴服也。
又:
佛陀到那乾訶羅國,有十六條大毒龍(蛇)為害該國。大毒龍及其他毒龍見佛陀至,便興大雲,雷震吼,雨雹,眼口吐火,來害佛陀。佛陀念咒:「嗡。伊里米。里扑扑。」金剛神出現,執金剛杵,杵頭出火,燒惡龍(蛇)身。惡龍即奔走投降。
我個人的經驗是:使用「喜金剛」的咒術,要得到應驗,必須皈依真正有證量的上師,行者必須接受這位上師的「喜金剛」灌頂。這位密教行者,依「喜金剛」儀軌,生起「喜金剛」,而且得到「喜金剛」本尊的加持,藉著「喜金剛」的加持,就產生了咒術的力量,這樣咒力就發揮了。還有密教行者,常修「入我我入」法,自身能變化「喜金剛」,無二無別,真實相應了,使用「喜金剛」的咒術,更是便利。
修行到最高的境界,其實只是「一念」,一個念頭產生,一切就成辦了。不管是任何咒術,我們當記住:
一、升起「慈」念,給人快樂。
二、升起「悲」念,解決人的痛苦。
三、升起「喜」念,歡喜的去 做。
四、升起「捨」念,難捨也能捨。這些都是建立在「空性」上的。
我的經驗是,密教行者要修出一個「幻身」的喜金剛,這個「幻身」的喜金剛,是「金剛薩埵」,是「五方佛」的體性。「幻身」與我們「物質身」是合一的。
066第十二章:「喜金剛」幻身成就
我(蓮生活佛盧勝彥)在此鄭重的對大眾說,修習「喜金剛」,有三大成就:一、幻身成就。二、光明成就。 三、正覺成就。
我在這裡,先說明「幻身」成就。在《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中,佛說喜金剛身中有「三十二脈」,這「三十二脈有菩提,流入大樂之處。」在這些脈中,最主要的是三條主脈,中央的是中脈,左脈,右脈。日--智慧--左脈。月--方便--右脈。而中脈是遠離主體及客體的。法身輪具八輻相。 報身輪具十六輻相。化身輪具蓮華相六十四葉。大樂輪具三十二輻相。在人的身體中,共有七萬二千脈,這七萬二千脈不用去記。其實我們只要記住三條主脈就可以了。
在「輪」方面:大樂輪——在頭部(三十二脈)。受用輪——在喉部(十六脈)。法輪——在心部(八脈)。化身輪—— 在臍部(六十四脈)。安樂守護輪——在密部(三十二脈)。而中脈穿過了這五輪,正是各輪的軸心,是最主要的。
每一個輪,都有「明點」,稱為「白菩提」,主要的明點是在頂輪(大樂輪),用「罕」字。(罕(梵文))而「氣」有主要的「五氣」:一、命氣——心輪——不壞明點。二、下行氣——生殖輪(密輪)。三、火伴氣——臍輪。四、上行氣一—喉輪。五、遍行氣一一在周身。
我在這裡很簡單的介紹密教的「氣」、「脈」、「明點」。我的介紹是最簡單的,是最扼要的,主要不想讓修習者,產生太複雜的感覺。在《喜金剛本續》中,單單介紹「脈」的象徵,就花了大大的篇幅,我個人覺得,這是大可不必的。
介紹「氣」、「脈」(五輪)、「明點」,主要關係到修習「幻身」、「光明」、「正覺」,至為重要、重要,非說不可。
「幻身」是什麼?正是我肉身之外的「心氣」之身,是空明的,可以脫離肉身。飛身至「淨土佛國」。飛行至「佛」住所,聽諸佛講經。飛行至「毘盧遮那」大光明海。飛行至一切處,成就一切大事業。我說,我見到一切諸佛、二十八天、三惡道,正是「幻身成就」。
070第十三章:氣入中脈
我的經驗是,當一名瑜伽行者,受到上師加持,本尊攝受,護法擁戴的時候,他最重要的是,再來是修出「自力」。上師加持力有了。 本尊攝受力有了。 護法擁戴力有了。接著你要修出證量,行者自己的「最細身」,也就是「幻身」成就。於是,這就是進入「二灌」內法。
我個人知道,「氣入中脈」是第一重要的,因為只有「氣入中脈」,才能修證「拙火法」、「無漏法」、「明點法」。「氣入中脈」才能修「幻身」。「氣入中脈」才能修「光明」。「氣入中脈」才能修「正覺」。「氣入中脈」才是一切密法成就的基礎,及踏出的第一步。
「氣入中脈」有二法:
一、金剛誦(嗡、阿、吽)「嗡(梵文)、阿(梵文)、吽(梵文)」的呼吸吐納法。(其口訣由上師口授)
二、寶瓶氣,上行氣下壓,下行氣上提,如二碗相合於臍輪或心輪,持氣久久,再吐氣。(其口訣由上師口授)
這二種方法是使氣進入中脈的最佳方法了,然後氣「入」於中脈,氣「住」於中脈,氣「融」於中脈。氣穩固。 氣增長。 氣堅強。
行者在此時,觀想心際中脈中,有一最細身的「喜金剛」,八面、十六臂、四足,抱無我母,是空明的。上行氣、下行氣、火伴氣、遍行氣、命氣,全收攝在「喜金剛」。「喜金剛」是不壞明點所化。「喜金剛」即「心氣」的合一。「喜金剛」是「幻身」。
我們知道:「心」是不壞明點。
「氣」就是「足」,「心氣」合一,就是「幻身」,這「幻身」成就後,上至四聖界,中至二十八天,下至六道眾生。我寫出《諸天的階梯》、《地獄變現記》、《開悟一片片》、《金剛神的遊戲》,都是「幻身」成就。「心」是恆在不審。「氣」是「心」的足。
其實這就是,要「心氣」合一,生起的「喜金剛」,快快去利樂有情的眾生,快快去做救度眾生的大事業也。我告訴大家「幻身」的口訣是:
喜金剛住中脈心際。 氣入中脈 入、住、融於中脈。喜金剛與氣合一,「心氣」合一。「心氣」合一即幻身。「幻身」可身外化身。「幻身」充滿山河大地。
我的經驗是,要修氣入中脈,並非一蹴而得,須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其「祕密法」實非外行人可知。瑜伽行者如能獲「真知」的金剛上師傳授口訣,精進實修,其利益大矣!
「幻身」若成就,成佛可期。偈日:
隨日月晝夜。住是種子中。
說如是有情。勝歡喜自在。
轉現大神通。廣覆虚空壇。
076第十四章:修證「無漏法」
《時輪本續》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話,這句話正是:「有漏皆墮。」
凡夫身的漏精(明點),是被視為正常的,但金剛瑜伽士,一定要「無漏」。漏精(明點),是「小樂」。無漏才能成就「大樂」。「大樂」也就是永恆的快樂了。
我們要如此認知,五大金剛法,喜金剛、勝樂金剛、大威德金剛、密集金剛、大幻化網金刚及任何金刚法的本尊。本尊是大力的。本尊是堅固的。 本尊是無漏的。這也是修持「氣」、「脈」、「明點」的最大的原理原則。能夠修持證得「無漏」,可助喜金剛的「幻身」、「光明」、「正覺」。這是互為因果的。
修證「無漏」。修證「空性」。這二大要素,才是「雙身法」最大的根本。凡夫身的雙身,是生兒育女,或貪欲之樂。瑜伽士的雙身,是:「氣與氣通」。 「脈與脈接」。 「點 與點合」。瑜伽士的雙身,其修證,是:「大樂」、「氣入中脈」、「明點下降及上提」、「證四喜四空」、「證俱生喜」、「證空性」、「成佛」。
二者絕不相同、二者絕不相同、二者絕不相同。我寫三句「二者絕不相同」,是堅決表示,世人的雙身貪欲,千萬不可與「真正」瑜伽士的雙身混同,如果誤解,真是:「千古遺憾!」
這「無漏法」的修證,是長時間的,觀修久久,自證「無漏」了。此無漏法,甚深口訣,要配合「金剛拳」,可以治癒「漏精」、「早洩」、「夢洩」、「滿洩」,最後達到完全無漏。
我個人認為,男的瑜伽行者,女的瑜伽行者,要修「無漏法」。其細部口訣,宜請真正的「金剛上師」口授及灌頂,且忌盲修瞎練。女的修法略有異。
女的修「無漏法」,在年輕時,即不來月事(經血),無月事之煩,且精神旺盛。男的修「無漏法」,精(明點)永不漏失。
我得「喜金剛」灌頂時。薩迦證空上師便傳授我《喜金剛本續》及《道果》。
我個人發現《喜金剛本續》及《道果》對於如何攝受「明妃」的方法,講述甚多,佔了很大的篇幅。
在《道果》一書之中,有很多「無漏」的技法,但,在實修的部分,就删除了很多。實修方面,宜請教真正的金剛上師口述,如此才能真正補全這一方面的修法。
密教「無漏技法」有「薩迦六勢變」,這是很重要的口訣:
一、日月朝天一一快漏出時,雙眼珠朝上看。二、舌抵上顎一一通氣,提明點。
三、壓喉結一—麥管吸水,一壓不滴。
四、上行氣呼出一一使下行氣上升,提住明點。五、腹貼背一一收腹部,把明點提住。
六、提肛一一收肛口,提住明點。
這「薩迦六勢變」,有經驗的人,在一刹那之間,便自然做成,也就是自然反應,六勢自成,如此,便提住明點了。這「薩迦六勢變」,一個字的口訣是:「迅」。其作用是:「迴」。
在身要方面:右手日,左手月,交蓋覆於雙膝,念長「吽」,一聲,短「吽」,九聲。口訣曰:出三與入三,輪等為淨治。若日等第三,隱入祕處孔。
在心要方面:下身或密處之一切 淨分,如空管引水,由中脈內,逆引而上。
又:略收羅刹道,猛力吸吮二中指,雙眼上翻,以此能攝明點。
又:猛力喘息而語,行其他身還罪法,如此亦能攝明點。(遮止上氣)
又:收縮四洲。(收縮四肢)可提明點。
「無漏」技法,在明點降而增,因增樂而攝持,攝持多次,其樂長而持矣!如果不提攝明點,樂小,且易消失,這是一般的凡夫相。
明點難持者,宜請教盧師尊也。
088第十六章:我重視「無漏法」
在《喜金剛本續》中,我們很容易意會到:初喜一一生起一些樂。勝喜—一樂更勝於前。超喜一一樂不可支。 俱生喜一一究竟之樂。
又意味著:初喜一一是中間的狀態。勝喜一一是輪迴。 超喜一一是涅槃。俱生喜一—不是輪迴,不是涅槃,也不是中間。(俱生喜的體悟,不是方便,不是智慧,無法從他人得,不可說,是舒坦而寬廣的,也就是本地風光,完完全全就是一種「無生」的狀態,無法對人說,也無法形容)
這是「喜金剛」的正覺。
我可以如此告訴大家,你要從「初喜」的開始,到「俱生喜」。又要從「俱生喜」逆提到「初喜」,如果沒有「無漏成就」,談四喜四空,是會讓人笑話的,根本就是妄言。簡單一句:「辦不到!」
如果沒有「無漏成就」,根本就達不到「超喜」及「俱生喜」。在「勝喜」時,明點一漏出,就清潔溜溜了,如同洩了氣的皮球,軟得成了垂頭喪氣的行屍走肉。(沒有灌米的大腸)
不但如此,有人想修「拙火」,「拙火」靠的是「寶瓶氣」,以及「完全呼吸」,最重要的是「物質明點」是主要的柴薪。就像升火一樣:要有木柴。 要有火種。 要有風。(氣)
明點常常走漏的人,其元氣根本不足,基本的木柴沒有,又沒有火種,又沒有足夠的氣,「拙火」如何升起?「拙火」要穩定。「拙火」要增長。「拙火」要光熱。絕對要足夠的氣,明點不走漏,精神要旺盛。
「大樂」的證得。「光明」的證得。「正覺」的證得。「喜金剛」要以「無漏」成就為基礎,沒有「無漏」成就,這下來的修持,完全失去了意義。
我覺得「喜金剛」的修持,十六種空性、摧破四魔、八解脫、身口意清淨,當然立足在「無漏」成就上,要達到淨化,非修「無漏法」不可,所以,我重視「無漏」成就。
096第十八章:「拙火」入光明禪定
「喜金剛」三大成就是「幻身」、「光明」、「正覺」。
我獲「幻身」成就,所以能將「心氣」出竅,遊遍十方佛國淨土及十法界。我獲「光明」成就,由「拙火」的升起,直接切入「光明禪定」。我是拙火王,燒盡一切煩惱。我是拙火王,身出火焰,入火光定,而入靜寂。我是拙火王,如同身出大火,光明瀰布,入於第四禪定之中。
我赫然發覺,只要能升起拙火,禪定九次第的「初住」、「續住」、「回住」、「近住」、「伏住」、「寂住」、「最寂住」、「專住」、「等住」。「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我一下子,就超越了,很快的進入「四禪」。
這種一切諸法本不生,是喜金剛的「智體」,雖具足萬行,但也是「無所行」,等同於大空而遍於一切。不動。不出。 不生。我由此進入三摩地。(奢摩他)
當我行諸菩薩道之時,皆以 拙火,焚燒一切的垢穢,而燃起了正法的光明,於是得到了「光明」成就。我曾在二○○○年的時輪金剛大法會上,高喊:「第一清淨、第一清淨、第一清淨。」不知大家意會否?
我在「光明禪定」中,拙火燒盡了一切障蔽,「六根」、「六識」、「六塵」、「五陰」、「五大」,所以當然一切清淨。第一清淨。
無我母是清淨識陰。金剛明妃是清淨色陰。高利明妃是清淨受陰。軍荼利明妃是清淨想陰。金剛空行是清淨行陰。「色」、「聲」、「香」、「味」、「觸」、「法」。「地、水、火、風、空」。均以明妃來代表淨化清淨。
另外,「貪」、「瞋」、「痴」、「嫉」、「恨」,也一樣由明妃代表清淨。這個世界原來是被「六根」、「六識」、「六塵」、「五陰」、「五大」所纏縛,而這些原來是假相,所以能燒盡這些假相,就自然而然的解開這些纏縛。這就是「真如」。
所以「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耳、鼻、舌、身、意」……。「無本體」等等等等,第一清淨。
我的「光明」禪定,就是這樣子,發現了「真如」的祕密。
100第十九章:修證「明點法」
我個人的經驗,是「無漏法」、「拙火法」、「明點法」是一貫的,串起來的,不可分割的,互為因果的,其修持是連接的。
先「無漏」,再「拙火」,最後「明點」。「拙火光明定」,有一偈:
由持靈力於靈穴,初則熱法得發生。
次則經驗於安樂,後則心得自在境。
如是妄念自休止,煙霧幻城陽燄等。
乃呈如初發曙光,無雲晴空次第現。
我們曉得:每一息,拙火即上升半指,先至臍輪,十息後,由臍輪中脈至各支脈,皆充滿拙火。又經十息,拙火先下轉,令下體,連足趾尖端,均充滿拙火。又經十息,拙火復上熾,達於心輪處。又經十息,達於喉輪。又經十息,達於頂輪。在頂輪,有菩提心月液(明點)字,下降,這一—的下降,就是「明點法」的降提持散。
由頂輪降至喉輪者是喜。由喉輪降至心輪者是勝喜。由心輪降至臍輪者是超喜。由臍輪降至密輪者是俱生喜。
又:樂受少者為喜。 樂受多者為勝喜。樂受無分別者為超喜。樂空雙泯為俱生喜。
《喜金剛本續》云:
喜者少份樂,勝喜樂勝彼。超喜乃離貪,餘唯俱生喜。
又:《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經》曰:「一者喜謂於此先行,少份妙樂有進求故。二者勝喜於此相應,漸令增勝說妙樂故。三者超喜於此妙樂,厭離諸根,息諸貪染,無眾生可喜愛故。四者俱生喜,一切平等真實觀想故。」
如此,大家約可明白「四喜」了。
口訣是:降--降明點。 提--提住明點。 持--遍明點。 散--融明點。
我的經驗是,字明點下降至密輪的「寶珠頭」,以提法提住,可證「俱生喜」,「俱生喜」即「俱生智」,即「空樂雙泯」。我認為: 可證「明心」。
明點逆提而上,持於臍輪,得空樂定(小)。明點逆提而上,持於心輪,得大樂定(中)。明點逆提而上,持於喉輪,得諸法皆空(大)。明點逆提而上,持於頂輪,是一切輪迴涅槃的大空樂定(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