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册「靈與我之間」
蓮生活佛文集第十九册「靈與我之間」(中華民國六十四年十月于台中慈惠雷藏寺)
《靈與我之間》是聖尊蓮生活佛為破除迷信觀念所撰寫的一本書,旨在澄清對靈魂與因果報應的誤解。蓮生活佛指出,若非自己擁有特殊的靈界經歷,他可能也會像常人一般,認為靈魂無稽可循。然而,隨著科學對四度空間的探索,尤其是西方學府對靈學的研究,他的靈性體驗成為一種證據,支持靈魂的真實性。他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對靈界研究者有所助益,使其得以在探索中看見光明前景。
蓮生活佛的靈師三山九侯先生多次鼓勵他記錄真實見聞。靈師以「實語得福」的教誨勉勵他,不懼世俗的異見,堅持傳達真知。三山九侯先生提醒他,誠實地分享自己的經歷就是功德無量的行為,這一點給蓮生活佛極大的啟發,促使他決心寫下這些從未被人記錄的靈性見聞。
在一次靈界遊歷中,蓮生活佛來到了一片名為「東方淨潔國」的靈性空間。這裡氤氳彌漫、瑰麗異常,庭院由金銀、琉璃和琥珀建成,充滿了金光寶氣。蓮生活佛在這裡遇到了一位面貌酷似自己的和尚。此僧告訴他:「法身不動、不生、不滅」,這一話語讓他突然大徹大悟,感受到靈魂的永恆性及靈界的深邃。
這次靈界旅程讓蓮生活佛更堅信靈魂的真實存在,並體悟到人類存在的不僅限於現實世界,而是與靈界有著深刻聯繫。他提到,這種覺悟不僅帶給他靈性上的啟迪,也讓他理解到靈魂的永恆和平靜,使他對生死的看法有了更深的智慧。
《靈與我之間》因此成為蓮生活佛的靈性見證書,藉由親身經歷,揭示了靈魂、靈界與現實生活的深刻關聯。他期望此書能為世人帶來啟迪,破除迷信與無知,讓人們對靈魂有更清晰的認識。
蓮生活佛在書中提到他的靈師三山九侯先生,這位靈師雖從未顯現真形,卻對他有著深遠影響。靈師以嚴厲的方式教導他進入靈修之路。一次,蓮生活佛在午夜被靈師喚醒,無論他多疲倦、如何試圖繼續睡,靈師都用各種方式使他無法安眠,甚至使用法術讓他倒立,直到他徹底清醒。之後,靈師傳授了他「三才一體混合遁靈術」,並叮囑他在修行中要持誠,不可怠慢。這次經歷讓蓮生活佛更加敬畏靈師,明白靈修的嚴肅性。
蓮生活佛對靈師的身份產生疑惑,並進行一周齋戒祈禱,試圖求得靈師的來歷。然而,當他默唸咒語並點燃飛符後,靈師現身告訴他:「求來歷毫無意義,真正的靈修在於當下的覺悟。」靈師強調,不必追溯過往的來歷或前世,並指出「你就是再世的我了」。這番話讓蓮生活佛體會到靈性修行的延續性和生命的永恆性。靈師的這一番教誨也幫助蓮生活佛明白,修行的核心在於持誠於當下,而非執著於過往。
在書中,蓮生活佛還提到了對鬼魂的觀察。他指出,大多數情況下,鬼魂並不會干擾人類的生活,因為「人走人的陽關道,鬼走鬼的獨木橋」。即便鬼魂與人同處一室,人也不易察覺其存在。然而,有些人靈體較為陰性或靈敏,因此更容易接觸到靈界。例如,一些人在臨終時會看到「鬼域世界」,這是因為他們的靈魂逐漸甦醒,意識到靈界的存在。蓮生活佛認為,鬼魂通常並不具攻擊性,大多數靈體無害,與人並無深刻衝突。
他描述了鍾友仁先生的故事,進一步闡述鬼魂對人無害的觀點。鍾先生因骨癌去世,其妻請求蓮生活佛為亡夫安靈。在安靈儀式的前夜,蓮生活佛夢中見到鍾先生顯現,迫切地提醒他記得為自己安排靈位。鍾先生顯現的靈魂形態如生前一樣,顯露出骨癌的跡象,並帶著急切的表情。蓮生活佛依照佛教儀式為鍾先生安置靈位,並誦經懺悔,使其靈魂安息,這使鍾先生的靈魂得以平靜地離去,並且證明了靈界的真實存在。
總結來說,蓮生活佛的靈性探索經歷不僅讓他得以深入了解靈界的奧秘,也使他領悟了修行的本質。他通過靈師的嚴格指導,學會了持誠於當下,並透過對鬼魂現象的觀察,發現靈界與人類並無根本對立。他的經歷提醒世人,靈魂的存在是事實,無需懼怕靈界,靈修的關鍵在於心境的純淨與自我提升,而非執著於過去的疑惑。這些經驗促使他以更深的智慧看待生死,也讓他對靈性修行有了更高的理解。
通靈的奧祕
附靈是一種通靈的形式,即人類成為靈的工具,受靈的控制。這種現象在我國的乩童中常見。那麼,什麼樣的人容易被 附靈呢?經過研究,我發現靈魂是一股無形且聚集在空中的游離之「氣」,其力量各有不同。而每個人身上也有一股天生的「氣」,這就是人的靈魂。當我們的靈氣與外界的靈氣能夠互相感應時,這個人便能自然地附靈,不需要經過特定的程序。靈與靈之間的交流依靠頻率來互相感受,例如,當一個人的靈魂與外界某靈的頻率相等時,便會自然而然地感應到。這就像無線電通話一樣,頻率相同便能夠收聽。因此,當一個人被附靈時,身體的某些部位可能會有規律地搖動或擺動,但並非所有情況都如此。
有一個真實的例子:聖尊蓮生活佛曾被邀請到中壢,見到一位極度痛苦的少婦。她姓程,是中興大學畢業的美女,未被附靈時,個性溫柔和藹。然而,一旦被附靈後,她的臉色變得兇暴,口中胡言亂語,力大無窮,甚至將家中的器具砸得粉碎,彷彿在發洩怒氣。她的家人曾四處尋求精神科醫生的幫助,嘗試過電療和鎮定劑,但均無法改善。她在附靈前與附靈後判若兩人。
當我到她家時,她原本儀態大方地從樓上下來,但突然變了臉色,頭猛搖,頭髮凌亂,並將口水抹在臉上。原本美麗的面容瞬間變得扭曲,她從樓上跳下來,抓起椅子就往外扔,發出恐怖的叫聲,只有她先生勉強按住她。我站在一旁默默觀察,並用「啟陰眼法」查看,看到她身上附著一位渾身溼透的靈魂,那靈魂仍在高喊:「我不甘心,還我命來,還命來。」
我走到少婦身後,舉手在她背上拍了三下,並用手搯劍訣 在她背上劃了一下,那靈魂便從少婦身上掙脫,快速離去。少婦醒來後,羞怯地看了我一眼。我問她:「妳被附身時是清醒的嗎?」
她回答:「是的,但身不由己,我不知道該怎麼辦。」說完,她用手梳理頭髮。
我接著問:「妳家中有誰是溺水身亡的嗎?」
她和她先生異口同聲地說:「沒有啊!」
我告訴她:「我看到一個渾身溼透的男性靈魂,極為憤怒地附在妳身上。」
夫妻倆沉默片刻後,坦承告訴我,她在讀中興大學時,有一位男同學狂熱追求她,但最終她並未理會。那位男同學愛得深切,最後選擇跳日月潭自殺,臨終前仍對她難以忘懷,誓言要得到她方才甘心。
我建議他們:「妳們最好為他超度,平息他的怨氣。」
他們答應了。類似靈魂附體的事情,自古以來屢見不鮮,若能深入研究,必定會有所收穫。
007.飛符傳奇
在《靈機神算漫談》 一書出版後,有些心高氣傲的「符仔仙」對我懷有不良之心,甚至意圖置我於死地。人心啊,人心,真是越變越污穢了!那是在書出版兩週後的晚上十一點四十分,我正躺在床上,反省一天的功過,神思飛馳間,忽然見到窗外一道白光飛來。根據我平日的經驗,這是一道符的靈光,白光周圍環繞著一團黑氣,顯示來者不善。若是善符或神明的飛書,白光的外層應該是紅色圈圈才對。
我當下警覺,立即坐起,心中默念:「身即變金山,能隱千萬符,柔金碎鐵斷,鎗弓弩刀斧,通通不近身。吾蓮生奉三山九侯先生急急如律令。」我反覆唸著咒語,而那道符的靈光愈發強烈。施符者功力極高,符雖未能直接衝擊我,但它的圈子卻逐漸縮小。我心中著急,冷汗直流。從符的力量看,施符者應是全臺灣數一數二的「符仔仙」,甚至露出獰笑。
我明白,若讓這道邪法擊中我的身體,靈氣必會消耗過半,人將奄奄一息,甚至成為陰靈的侵襲對象。忽然,我想起從前所學的「龍衣龍爪咒」,便即施展此咒:「龍衣,龍衣,速速覆體,龍爪,龍爪,急急收符。」我伸出五指,運起靈功向前抓去,那道符驟然一震,從我手中掙脫,破空而去。我推測對方「符仔仙」見咒未奏效,加之我唸了「龍衣龍爪咒」,該咒的最大功能便是護體收邪符,於是符被收了回去,免得真氣損耗。
不久後的三天夜裡,我每晚都感到冷如冰窖,牙齒打顫,身體蜷縮成蝦狀,蓋了三床棉被仍覺得寒冷,頭部微微發燒,渾身疲 憊不堪。我以為自己病了,也許是假體受了風寒,陰火太盛,於是並未在意,勉強掙扎著到佛堂辦法事誦經。
這時,我聽到金吒神將對我說:「蓮生,你自己病尚未痊癒,如何替人祈福?」
我問:「此話何意?」
神將說:「靈機神算漫談中有你的姓名、住址,還有你的生辰八字,這正是一大弊病。今天有位善於施符的通天真人,因妒忌你書中所述的道行高深,便決定試你一試,看看你的道行。他用草結紮成草人,寫上你的生辰八字,安上三魂七魄燈,在子時吸氣拘你的魂魄,然後將草人拋入冰庫中,讓你飽嚐冰冷之苦。」
「原來如此!」我這才明白有人暗中作怪,便問金吒神將:「那該如何應對?拘魂術我在書中讀過,難道今天還有人會此法?」
神將答道:「天下之事,無奇不有,高人輩出。這法術並不難施,那位通天真人是一位相命仙。他為人算命時,會預測對方何時生病,來人雖將信將疑,但到了預言之日便忽然全身冷熱交替,仿如重病,遂對相命者之言深信不疑。而相命者也會預測何時痊癒,果然準確無比,這正是他賺錢的手法之一。」
神將續道:「此法是用草人放入冰庫,然後再放入滾油中,反復進行,使被祭煉之人冷 熱交替,難以忍受。」
「蓮生,你可用三山九侯先生的招魂大法試試,將失去的魂魄招回來,保證無事。」
於是我施展招魂大法,發現果然自己已失去一魂一魄,竟全然不知,真是粗心大意!
以上這兩則真實的故事,介紹了飛符術與祭草拘魂術。相信讀者能從中了解正邪的分別。世間有邪有正,正者施法行正道,邪者施法則行邪路。符咒法術並無正邪之分,差異在於人心的善惡。若心存善念,行為自然不偏不倚。符咒法術本為人運用靈力行事的工具,正邪之別不在「法」之本,而在於人心的正邪。
009.陰間真相
有人問:人死後的神識(靈魂)去了哪裡?有人說去了天堂,有人說去了地獄,但我認為是陰間。天堂和地獄其實都在陰間的範圍內,那是一個靈的世界,更是一個氣的世界,是四次元的無形空間。
又有人問:陰間在哪裡?其實,陰間與陽間是一體兩面。一些地理師在看風水時,會提到陽宅(活人居住的房屋)和陰宅(死人居住的靈城)。但我認為,陰宅的地方未必有陰靈存在,反而幾乎每一間陽宅都可能有陰靈共住,和人類同起同臥,只是人無法感覺到它們的存在而已。而陽宅中的 陰靈,大多是自己的祖先,或夭折的同輩、後輩。
陰靈會干擾人嗎?我認為會的。陰靈的生活習性和性格,常常會影響到人的性情與脾氣。陰靈的靈氣有強有弱,小的陰靈對人幾乎沒有影響,甚至對人有所畏懼;但如果陰靈的靈氣很強,就可能控制人,讓人不由自主地做出一些奇怪的舉動。陰靈之氣還能影響人的思維,使其異於常人。比如,聰明的科學家死後,成為一個聰明的靈鬼,可能在暗中啟發活著的科學家,讓後者發明新的東西。甚至音樂家的陰靈,也可能引導出一位未來偉大的音樂家。
陰靈的世界,其實就是精靈的世界。天上、地下、陽宅、陰宅、河海、山林、曠野,到處都有它們的蹤影。最重要的是,它們依氣而生,只要有「氣」的地方,它們都能無形地存在,來去自如,因為它們本身就是一股活生生的靈氣。
人活著有一定的氣數,同樣的,死人在陰間也有壽命的長短,與陽間一樣,受到地域和自然無形力量的控制,並受生死輪迴的掌控,因此有轉世的說法。人死後不一定馬上轉世為人,也可能在陰間停留百年甚至千年。陰陽之間的通路,我認為是這樣的:陽生則陰死(人活靈死),陰生則陽死(人死靈活)。但也有例外,這是極少數的情況。
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我答應為一批人辦理超度法會,很多人報名,預定在某個星期天舉行。然而臨近法會日期時,我突然接到一件緊急公事 ,必須到遠地處理,於是只能將法會順延一星期。因為是臨時決定,通知時也遺漏了一些人。
在原本預定超度的那個星期天晚上,我住在台北的旅舍裡。當晚,閉上眼時,突然看到一大群人站在我床前,其中幾個人指著我的鼻子罵:「今天不是超度嗎?你為什麼不辦,跑到這裡來幹什麼?你先邀請我們,現在卻讓我們落空,特地來找你算賬!」
我急忙解釋:「請稍安勿躁,我一定會辦超度法會。今天是陽間俗務纏身,下星期日一定舉行,請諒解。」我費了不少口舌,才讓他們的怒氣逐漸平息。唉!我本來活得好好的,現在卻要一邊處理陽間的事,一邊顧及陰間,實在身心俱疲。
這時,我想起了《涅槃經》中的一句話:「人命無停,過於山下水;今日雖存,明日亦難保。云何縱心住惡法也?壯色不停,猶如奔馬;如何恃怙而生憍慢?猶如惡鬼,伺求人過;四大惡鬼,常伺求我過,云何當可起惡意也?譬如朽屋將崩,我命亦然。」
唉!人若不行善,更待何時呢?
010.實相與幻相
聖尊蓮生活佛在「實相與幻相」一篇中再次強調,陰間如同陽間,而地獄則是陰間的一部分,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人的 生是靈的死,靈的生則是人的死,這是互相循環的道理。陽間和陰間,生與死之間的因果報應循環永不停息,這一切都是自性造作、轉動著自己的小法輪,而整個宇宙則是一個大法輪。陽間與陰間雖是實存的,但也都是幻相。
聖尊蓮生活佛說:「一切唯心所造,心取地獄,便有地獄的實相;心取餓鬼,便有餓鬼的實相;心取天人,便有天人的實相。而修行之人,若能戰勝自己的心念,便能成佛。」人間和陰間本無差別,既是實相也是虛相,正如佛所說,一切皆由業緣所現。
011.神的行徑
“神”這個字,迷惑了無數眾生。雖然我們已步入科學時代,但人們依然將無法解釋的奇事歸因於神或天的安排。然而,神的真面目到底是什麼呢?宇宙中的神聖是一位主宰,還是多位主宰?神是否有大小之分?神仙又分幾等?是否有超出三界之外的神聖?
聖尊蓮生活佛說:“神明確實有大小之分。大多數位至高尊的神比較嚴肅,神威顯赫,帶有一種特殊的尊嚴。神依職位和稱號來劃分等級。例如,大廟中的土地公比一般地方的土地公等級高,而一般的土地公又比家家戶戶供奉的土地公更偉大。大部分的廟宇中,主神為尊,其他陪祭的神祇依稱號大小依次排列,不能大小不分,亂了神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