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師法五十頌(一)

釋蓮央金剛上師法語開示:事師法五十頌(一)
我們大家再一次的虔誠合掌,我們祈請根本傳承上師 蓮生活佛、南摩無極瑤池金母大天尊、修法主尊南摩黃財神、壇城諸佛、諸菩薩、諸龍天護法諸尊,祈請加持開示,一切圓滿俱足。
我們敬愛的釋蓮鎮金剛上師、釋蓮姜法師、釋蓮究法師,玉嬌助教、碧霞助教,以及我們的理事長、理事及所有的同門師兄姐,以及網絡的同門師兄姐,大家午安!
我們來講一下這個事師法五十頌。密教裡面有幾個很重要的戒律,大家手上都有,一個綠色的,密教除了守五戒行十善,還有一個密教很重要的根本十四大戒,我們已經講過了,那麼接著就是事師法五十頌,這個接著就是密教根本十四墮,三昧耶戒,都是由此而延伸,最後我們才來講菩薩戒。那我們現在要講的就是事師法五十頌,首先這個是事師法五十頌,是在西藏密教的地方,所有的弟子都必須要背誦,而且是最基本的,所有學密宗的人都要懂這個,這個的原因是怎麼由來的?它是由馬鳴菩薩,馬鳴菩薩呢?祂聽到、接受了虛空中大宇宙,虛空中的大靈告訴祂,希望祂寫出來有關於師徒之間日常生活的禮節、規矩、禮貌的一種儀軌。所以馬鳴菩薩,當祂接受到這個信息以後,祂就很積極的去探討所有經論、戒律及密教密法的教導,把它集合起來,然後把它編制成一本儀軌,而這一本儀軌就把它取名為事師法五十頌,後來又由日稱法師把它翻譯出來,所以當他寫這一本的時候,他就在上面提了四句話,這四句話也 就代表事師法五十頌的緣起。
這四句話是哪四句?我念給大家聽,就是「依諸經律秘密教、略出承事師儀軌、聞已愛樂發淨心、當獲如來金剛智」,也就是說,他這一本事師法五十頌,他是依據所有的經論、戒律本以及密教的教法,把它結合起來,大概的講出一個師徒之間,互相日常生活的一種禮貌、儀軌,那麼我們做一個金剛乘的弟子,當你知道了這個事師法五十頌以後,你要用歡喜、快樂,發出一個清淨的心來承事你的根本傳承上師,尤其以根本傳承上師為主。當你發了喜愛之心、清淨的心,你自然在受灌頂之後,你按照事師法五十頌所教導的,你嚴守這個戒律,嚴守而不犯,再加上根本傳承上師的教導,你如何去修密法,聞、思、修,你自然得到如來一般的金剛智,你對修行密教堅固之心,自然永不褪,如此,你就能夠證得成佛之智,這個是馬鳴菩薩一開始講的。那麼我們特別把它歸類了一下,這個第一條,「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佛、恆於灌頂師、三時伸禮奉」,這個里面呢?我跟大家講,應該大家都知道,三時是日出、日中、日落,那麼灌頂師是誰?灌頂師就是你的根本傳承上師,大家要記得,根本傳承上師。在第二條,我把第一條跟第二條,其實它兩個是應該要合在一起的,我同時把它合起來講,第二條是「起最上恭敬 、合掌以持花、散彼曼荼羅 、頭面接足禮」。曼荼羅,大家知道曼荼羅是什麼?壇城在密教稱為曼荼羅。
在我解釋這個之前,我先跟大家講一下,今天事師法五十頌所指的,第一個指的是根本傳承上師。我們的根本傳承上師是誰?蓮生活佛,因為他是代佛傳法給我們的,所以這個非常重要,大家要先弄清楚。第二個,可能大家會想,那麼一般上師呢?只要有根本傳承上師在場,你第一個恭敬的,就是你的根本傳承上師,然後再禮敬你的上師,上師是代師弘法,代替師父把法脈傳給大家,可是當根本傳承上師在的時候,所有的弟子都應以根本傳承上師為主,這一點大家要非常的清。,因為根本傳承上師是十方諸佛的總體,而我們一般的金剛上師是代師傳法,代替我的根本傳承上師來傳法給大家,所以真正傳法者是誰?根本傳承上師!所以第一條、第二條,也就是說,我們如果碰到了我們的根本傳承上師,譬如你有機會到了西雅圖,或者是有機會去見,就在他旁邊了,那麼你早上見到他、中午見到他、晚上見到他,都應該給他頂禮、給他恭敬,大家記得,你恭敬他,就有如恭敬十方諸佛,因為他是十方諸佛的總體。我們師尊曾經講過:「我是一個很比較隨意的人,你們偶爾來見到我的,你們就給我跪拜,可是你們常常在我身邊的人,常常在我身邊走來走去,天天都看到你們,免了!你們只要給我合掌,這個雙手合掌是代表恭敬禮敬就好了,」,師尊又說:「哇!如果我走出來吃飯,你們所有的弟子天天都跟我在一起,就跪下來給我頂禮,那也是很麻煩吶!」。當然我們作為弟子的,偶爾見到師尊,我們一定要叩拜頂禮。但是 我跟蓮鎮上師從皈依師尊到現在,三、四十年,我們每年兩三次都會去西雅圖看師尊,有疫情好轉後,我們還是忍不住了,千里迢迢飛去見我們的師尊。
在第一條及第二條裡面特別講,你如果到了師尊的壇城,或者是你們到了上師的壇城 ,應該怎麼樣?不可以嘭...我就進去,這是不對的。你到了,當你進入上師的壇城,你要雙手合掌、起恭敬心,你可以買花去供養他,也可以買水果去供養他的,進入他的壇城去供養他。如果你見到他,那麼你不只要供養,你還要「散彼曼荼羅 ,頭面接足禮」,你要五體投地的頂禮他的壇城,不止頂禮他的壇城,還要在你的根本傳承上師的面前,在他的腳的前面,頂禮他,這個五體投地的頂禮
我們講到第三條。這第一條、第二條都是常發生的事情,我們講到第三條「彼師或在家 、及新受具戒、置經像於前、 則息諸疑謗」,第四條「若出家弟子、 常淨心承事、已坐當起迎 、唯除於敬禮」,這個第三條跟第四條,我們是可以合在一起的。剛剛第一條跟第二條要合在一起,有一個地方師尊特別強調,我也在這裡跟大家講,所謂你見到師父,你說,那我天天見到他,師尊說,免了,你們不要五體投地了,你們就給我合掌。可是,我要跟大家說,我們作為弟子的,你見到了師尊,見到了上師,你們千萬不要就站著,我等師尊或上師們給我先合掌,我再給你合掌,你先給我問好,我再給你問好。阿彌陀佛!這一點就比較有傲慢之心,是不好的,這一點要記得。就像你總不能進入廟,看到諸佛菩薩站在那邊,我就等著諸佛菩薩先給我頂禮、給我合掌,我才要给你們頂禮合掌。有時候你碰到師尊正在跟人家講話,我就等著師尊回頭看我,我才要雙手合掌,這一點要注意一下。他在跟人家說話的時候,你只要雙手合掌頭一頂,就好了!師尊是佛,他不會不知道你的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