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道輪迴》認識生命全貌(六)

真佛宗三輪雷藏寺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南摩地藏王菩薩』水供法會
釋蓮央上師法語開示:從《六道輪迴》認識生命全貌(六)
我們大家再一次的虔誠合掌,祈請根本傳承上師蓮生活佛、南摩無極瑤池金母大天尊、水供主尊南無地藏王菩薩、壇城諸佛、諸菩薩、諸龍天護法諸尊,祈請加持開示一切圓滿俱足。嗡嘛呢唄咪吽!
我們敬愛的釋蓮鎮金剛上師、釋蓮姜法師、釋蓮𪘲法師、釋蓮究法師、秀蘭助教,以及所有在座的師兄、師姐,及網絡的師兄、師姐,大家晚安!
昨天我們已 經講到了「十二因緣」中的前兩個環節——「無明」和「行」,這兩者都屬於過去世的因果。因為「無明」產生了煩惱和業力,導致自己墮入胎中。在胎中,我們有一個神識,這就是「識」,接著是「名色」和「六入」,這些都是在十月懷胎過程中逐步成長和演變的。
當胎兒的六根具足,身體逐漸完整,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也都俱全時,孩子就準備好要出胎了。這時候,孩子離開了媽媽溫暖的子宮,那裡是暖烘烘的,充滿安全感,像在水中自在游動,吃飽就睡,睡飽就吃,生活非常舒適。
然而,一出生,孩子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的環境——空間變了,房間變了,空氣冷冷的,一吹過來,孩子會感覺很不適應。這就是為什麼新生兒一出生,如果用柔軟的棉被包裹好,或者將手腳輕輕包起來,他們會覺得比較安心,因為這給了他們一種安全感。
因為不適應外界環境,孩子一出生通常會哭。哭是他表達不舒服的方式。當媽媽抱著他,餵奶時,孩子的臉上就會露出笑容,那是因為他感受到了媽媽的關懷與溫暖。
在「十二因緣」裡,我們把這種感受稱為「觸」,也就是觸覺,這種感官的感受,是孩子對外界世界的第一印象。
在「十二因緣」的圖示裡,「觸」是用一對男女相抱的畫面來代表,大家一看就能明白,這種男女相擁的觸覺,是欲界中最直接、最強烈的一種感受。這裡要特別提醒大家,「觸」、「受」、「愛」這三者是緊密相連的。
當兩個人接觸,也就是男女相抱時,產生了觸感,你會感受到快樂和滿足,這就是「觸」的意義。而「受」在佛教中,則用一支箭射中眼睛來象徵,為什麼不用其他部位呢?因為眼睛是人體最敏感的部位,當箭射中眼睛,痛感強烈,這就是一種清晰的感受。
「觸」代表的是心理上的覺知,是一種外界刺激帶來的體驗,但「受」則更進一步,是一種主觀的感受,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後產生的六識,有了六識,才真正產生了觸覺和感受。這個感受是每個人獨特的,是非常主觀的。
舉例來說,如果你非常討厭一個男人或女人,當他們抱你的時候,你會感到嫌棄、不舒服,這就是「受」的主觀感受。這種感受和任何人無關,只與你自己的心有關。有人看到某人立刻喜歡,有人則覺得對不上眼,這都取決於個人內心的感受。
而有了「受」,自然會產生愛與恨。

.png)

